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东北地区冷家溪群大药菇组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海清 陈俊 +1 位作者 孟德保 何江南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9年第4期54-58,共5页
湖南冷家溪群主要分布在湘东北地区,大药菇组为其顶部层位,1:20万蒲溪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建组,现在沿用并重新定义为整合于小木坪组之上、不整合于板溪群"宝林冲组"或横路冲组之下的一套浅变质含砾杂砂岩、岩屑杂砂岩与砂质板... 湖南冷家溪群主要分布在湘东北地区,大药菇组为其顶部层位,1:20万蒲溪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建组,现在沿用并重新定义为整合于小木坪组之上、不整合于板溪群"宝林冲组"或横路冲组之下的一套浅变质含砾杂砂岩、岩屑杂砂岩与砂质板岩、板岩构成的多个层序并夹砾岩的岩石组合体,厚度>730.2m。通过剖面研究,可以划分出三个由粗到细的岩性旋回;砂岩主要属杂砂岩类;砾岩中砾石以内源成份为主。依据岩石结构序列,结合粒度参数的统计分析,认为大药菇组属于沉积盆地进入萎缩期、构造活动增强的沉积响应,反映的水动力条件是阵发性的快速流动机制,属于海底扇浊流体系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药菇组 冷家溪群 湖南
下载PDF
鄂东南新元古界冷家溪群大药菇组地质特征及区域对比
2
作者 何垚砚 牛志军 +1 位作者 宋芳 杨文强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208,共14页
鄂东南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区段,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带,自东向西从明确到争议的过渡区域,区内新元古界冷家溪群顶部普遍发育一套含砾层位——大药菇组。调查发现,通山小洞剖面是研究冷家溪群顶部层位的理想剖面,剖面中大药菇组可... 鄂东南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区段,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带,自东向西从明确到争议的过渡区域,区内新元古界冷家溪群顶部普遍发育一套含砾层位——大药菇组。调查发现,通山小洞剖面是研究冷家溪群顶部层位的理想剖面,剖面中大药菇组可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下段以含砾层为主,结合药菇山剖面可将大药菇组砾岩分为五种类型;上段以粉砂质板岩为主。碎屑锆石研究表明大药菇组至少形成于~826 Ma之后,甚至有可能略晚于820 Ma,与武陵运动的年龄范围十分接近,说明大药菇组沉积时限短,为近源快速堆积的产物,结合沉积特征的研究,认为大药菇组下段的砾岩以斜坡碎屑流沉积为主,而非前人认为的浊积物。相对而言,小洞剖面的大药菇组沉积于斜坡之上,碎屑流沉积占主导地位;药菇山剖面的大药菇组沉积更靠近坡底,浊流沉积比重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砾岩 碎屑流 大药菇组 冷家溪群 新元古代 江南造山带 鄂东南 湖北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