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菊头蝠在湖南省分布新纪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佑祥 刘志霄 +4 位作者 胡开良 钟辉 华攀玉 张树义 张礼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2007年1月11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寨阳乡堂乐洞采到菊头蝠雌性标本1只,经鉴定为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属大菊头蝠华南亚种(Rhinolophus luctus lanosus)。
关键词 大菊头蝠 新纪录 湖南省
下载PDF
大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特征
2
作者 刘森 戴文涛 +5 位作者 冷海霞 朱越 顾浩 孙淙南 赵欣 江廷磊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87,共4页
大菊头蝠是一种大型的菊头蝠科蝙蝠,经常独居或成对生活,数量稀少,不易捕获,其声学信息十分缺乏。2016年5月于河南省内乡县七里坪乡北湾村一人工隧道(N33°22',E111°55')内采集到1只雄性大菊头蝠(前臂长69.24 mm,体重1... 大菊头蝠是一种大型的菊头蝠科蝙蝠,经常独居或成对生活,数量稀少,不易捕获,其声学信息十分缺乏。2016年5月于河南省内乡县七里坪乡北湾村一人工隧道(N33°22',E111°55')内采集到1只雄性大菊头蝠(前臂长69.24 mm,体重13.1 g),采用超声波监听仪Sound Gate 116录制其回声定位叫声和激进叫声声波,并采用声谱分析软件Avisoft-SASLab Pro version 5.1进行声波分析。大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约为31.8 k Hz,激进叫声包括两种简单音节(BNBl、bUFM)和一种组合音节(NB-UFM)。这3种音节组合成6种短语,一般以BNBl音节开头,BNBl音节或NB-UFM音节作为中间音节,最后以NB-UFM音节或bUFM音节结尾。短语多以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短语为主,而多音节短语的数量比较少,可能有利于节省能量,且符合Morton动机-结构规则。大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和激进叫声的报道,为该物种的声通讯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手目(蝙) 大菊头蝠 激进叫声 动机-结构规则
下载PDF
大菊头蝠冬眠期栖点选择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太福 彭乐 +4 位作者 吴涛 龚小燕 王敏 张佑祥 刘志霄 《世界生态学》 2016年第3期57-66,共10页
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是湘西及武陵山地区体型最大而典型的洞栖型菊头蝠,2016年1~4月对其冬眠期间在喀斯特洞穴中的栖点选择模式进行了初步调查。在湘西州境内所调查的28个洞穴中,仅于11个洞穴中发现并记录了其孤居倒挂的20个... 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是湘西及武陵山地区体型最大而典型的洞栖型菊头蝠,2016年1~4月对其冬眠期间在喀斯特洞穴中的栖点选择模式进行了初步调查。在湘西州境内所调查的28个洞穴中,仅于11个洞穴中发现并记录了其孤居倒挂的20个个体。冬眠期间,多数大菊头蝠的栖点高度介于0.5~3 m,安全性低,易受到人为干扰或其他动物可能的捕食。栖点位置主要选择在离洞口距离20~40 m的范围内,该洞段的微环境易受到洞外天气或气象因子的影响,其体温变化的幅度也较大,介于7℃~17℃之间,并与该洞段栖点的微环境温度呈正相关。针对该物种的生存现状及生态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种群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 栖点选择 喀斯特洞穴(溶洞) 冬眠期 武陵山 种群保护
下载PDF
大菊头蝠和中菊头蝠分娩声波的特征
4
作者 郭东革 徐言言 +2 位作者 王芳 王莹 刘森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8,共11页
动物的声学信号在信息传递和维持社群稳定等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占据夜空生态位并集群生活的蝙蝠,它们日间栖息于几乎没有光照的洞穴中。这些夜行性蝙蝠主要借助声信号介导重要生活史事件,包括生殖、觅食、通讯和空间... 动物的声学信号在信息传递和维持社群稳定等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占据夜空生态位并集群生活的蝙蝠,它们日间栖息于几乎没有光照的洞穴中。这些夜行性蝙蝠主要借助声信号介导重要生活史事件,包括生殖、觅食、通讯和空间导航等。分娩是动物生殖活动中的关键一环,决定了后代甚至母体的生死。一直以来野生动物的分娩行为,特别是分娩叫声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和中菊头蝠(R.affinis)为研究对象,捕捉并录制其在分娩过程中的声信号,进而开展声谱分析和统计分类。研究发现,大菊头蝠和中菊头蝠在分娩过程中分别发出了6种和4种类型的交流声波。基于子集验证的判别式分析表明,大多数的音节类型都被正确划分。纳入多种声学参数的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不同音节类型在三维图像中差异显著。此外,欧几里得距离分析发现,种间的叫声差异远大于种内的叫声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揭示夜行哺乳动物的叫声功能和发声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菊头蝠 交流叫声 分娩 声谱特征
原文传递
河南省栾川县伏牛山发现翼手目物种大菊头蝠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婵 王艳梅 牛红星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0-654,共5页
2011年3月至11月,在调查河南省洞栖蝙蝠过程中,分别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沙窝镇胡山水库引水渠(N31°41',E115°04')、南阳市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桃花洞(32°23'N,113°16'E)、洛阳市栾川县伏牛山龙峪湾矿... 2011年3月至11月,在调查河南省洞栖蝙蝠过程中,分别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沙窝镇胡山水库引水渠(N31°41',E115°04')、南阳市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桃花洞(32°23'N,113°16'E)、洛阳市栾川县伏牛山龙峪湾矿洞(N33°42',E111°45')3地观察到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并各捕获1只个体共3只,对其外形和头骨特征进行了测量、描述,与其他地区的大菊头蝠进行了比较,经鉴定为大菊头蝠华南亚种(R.luctus lanous)。标本现保存于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本文还探讨了大菊头蝠在河南省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大菊头蝠
原文传递
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大菊头蝠 被引量:3
6
作者 裴俊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133,共4页
2010年4月16日,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的一无名岩洞获得1号蝙蝠标本。该标本为雄性,体型较大。马蹄叶发达、覆盖上唇且两侧无小附叶。鞍状叶呈三角形,向两侧明显扩张成翼状。体毛细长柔软而稍卷曲。经鉴定为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 2010年4月16日,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的一无名岩洞获得1号蝙蝠标本。该标本为雄性,体型较大。马蹄叶发达、覆盖上唇且两侧无小附叶。鞍状叶呈三角形,向两侧明显扩张成翼状。体毛细长柔软而稍卷曲。经鉴定为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属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室。本文报道了这种蝙蝠的特征和相关测量数据,并对其分布和保护现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菊头蝠 翼手类 新纪录 陕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