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BDNF GAP-43和NGF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崇 刘亚婷 +1 位作者 张壮 宋彦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脑血流灌注指标、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血清BDNF、GAP-43和NG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WHOQD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GAP-43和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脑部供血,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颅内大血管狭窄 急性闭塞 脑梗死 溶栓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狭窄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孙俊福 张德智 +4 位作者 安小勤 姜勇 江静如 吴佳荣 储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狭窄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01—2023-09安庆一一六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狭窄脑卒中患者,将其中治疗后3个月随访评估为不良预后的23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采用倾向匹配法从...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狭窄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01—2023-09安庆一一六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狭窄脑卒中患者,将其中治疗后3个月随访评估为不良预后的23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采用倾向匹配法从良好预后的患者中匹配46例患者纳入良好组。对比并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风险模型。结果基线NIHSS评分≥13.705分、梗死核心区体积≥52.720 mL、入院收缩压≥160.060 mmHg为ALVSS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rLMC评分≤9.429分为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对于ALVSS患者不良预后具有中等评估价值(0.7<AUC≤0.9,P<0.05)。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联合构建的风险模型对于ALVSS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估价值(AUC>0.9,P<0.05)。结论基线NIHSS偏高、梗死核心区体积较大、入院收缩压较高以及rLMC评分较低可提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狭窄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可针对性给予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前循环大血管狭窄 预后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和CT灌注成像特征与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关系
3
作者 秦晋辉 程相杰 +5 位作者 朱星阳 王晓丽 宋元贞 胡义平 张青 赵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影像学和CT灌注成像(CTP)特征与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颅内大血管...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影像学和CT灌注成像(CTP)特征与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未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和CTP特征差异,分析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和CTP特征预测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存在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MH)比例分别为91.43%和100.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腔隙个数、Fazekas评分和脑小血管病影像(CSVD)总负荷评分分别为4(2,6)个、3(2,4)分和3(2,4)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对血流通过实践(rMTT)和相对对比剂达峰时间(rTTP)分别为(1.26±0.13)和(1.20±0.14),高于对照组(P<0.05);脑小血管病影像参数有腔隙、WMH、腔隙个数、Faezkas评分、CSVD总负荷评分预测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0.661、0.986、0.903和0.901,其中腔隙个数预测价值最高;CTP参数rMTT和rTTP预测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和0.823,其中rMTT预测价值最高。结论术前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和CTP特征预测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中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参数腔隙个数、CTP参数rMTT预测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影像学 CT灌注成像 颅内大血管狭窄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奕峰 刘晓波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2期2245-224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ESAA)对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76例颅内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药物联合ESAA,n=45例)和对照组(单独药物治...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ESAA)对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76例颅内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药物联合ESAA,n=45例)和对照组(单独药物治疗,n=3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脑血管狭窄率、神经行为认知功能(NCSE)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脑血管狭窄率显著下降,而NCSE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最小血流速度(Vmin)均升高,而脉搏波速(Wv)和特性阻抗(Zcv)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0%(P<0.05)。结论药物联合ESAA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患者的脑血管狭窄率、提升神经和认知功能、改善日常生活功能、促进脑血流动力学并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前循环大血管狭窄 认知功能 影响
下载PDF
大血管狭窄与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浩 王立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大血管狭窄与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白质疏松患者74例,按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分为两组,认知功能正常为对照组(34例),有皮质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为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精... 目的探讨大血管狭窄与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白质疏松患者74例,按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分为两组,认知功能正常为对照组(34例),有皮质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为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剑桥老年认知功能评估量表-中文版(CAMCOG-C)评分及血管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MMSE、MoCA、CAMCOG-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血管狭窄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大血管狭窄程度越严重,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狭窄 脑白质疏松 认知功能损害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大血管狭窄1例
6
作者 成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345-1345,1368,共2页
1病历介绍患者,男,67岁,因发现血糖升高6a,反复头晕半年人院。患者于2005年因消瘦,体质量2~3个月内减轻约7.5kg,查空腹血糖为8mmol/L,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发病来长期口服二甲双胍(0.25g每天早晚2次)、格列美脲(2mg每天... 1病历介绍患者,男,67岁,因发现血糖升高6a,反复头晕半年人院。患者于2005年因消瘦,体质量2~3个月内减轻约7.5kg,查空腹血糖为8mmol/L,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发病来长期口服二甲双胍(0.25g每天早晚2次)、格列美脲(2mg每天1次)和糖脉康(5mg每天3次)。自诉平素查血糖在7~10mmol/L。有高血压史5a,最高150/90mmHg(1mmHg=0.133kPa),长期口服替米沙坦(40mg每天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狭窄 高血脂症
下载PDF
大血管狭窄致多发脑梗死临床分析
7
作者 卜志平 王朝斌 孔繁呈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6期155-158,共4页
随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技术的广泛应用,准确识别新发脑梗死病灶成为可能。在临床中, DWI序列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急性缺血病灶的多发脑梗死病例是非常普遍的,约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17%[1],这些多发... 随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技术的广泛应用,准确识别新发脑梗死病灶成为可能。在临床中, DWI序列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急性缺血病灶的多发脑梗死病例是非常普遍的,约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17%[1],这些多发缺血灶可分布在单一大血管供血区,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大血管供血区,甚至可以同时出现在前循环和后循环,或者双侧前循环。多发性梗塞多由发栓子或者大的血栓破裂栓塞引起[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狭窄 多发脑梗死 案例分析
下载PDF
MRI多模态成像联合常规头颈部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叶永锋 《影像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48-51,74,共5页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MRI)多模态成像联合常规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102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MRI)多模态成像联合常规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102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24h内均进行常规头颈部CTA、MRI多模态成像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RI多模态成像、常规头颈部CTA单一诊断以及二者联合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价值。结果:DSA检查结果中,无狭窄-中度狭窄人数56例、重度狭窄/闭塞人数46例,经一致性分析,MRI多模态成像、常规头颈部CTA、二者联合诊断与DSA检查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8、0.80、0.94;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MRI多模态成像、常规头颈部CTA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情况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二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模态成像 常规头颈部CTA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大血管狭窄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泽民 张强 +2 位作者 穆珊珊 柳桂红 李冠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及其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丁苯酞25 mg与氯化钠0.9 g),每日二次静脉滴注,两次使用间隔不少于6小时,疗程14天;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分、改良Rankin(mRS)评分差别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htel指数评分及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rhtel指数评分在治疗后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基本治愈、显效、有效的总数为37例,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出血颅内出血、血管再狭窄、再次梗塞及死亡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性脑卒中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管狭窄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脑大血管病变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筛查评估及再通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帅帅 齐艳 +2 位作者 杨晨 赵辉 孙支唐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大血管病变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LVDS)是由于脑大血管管腔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促使脑部供血骤然停止后造成脑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我国LVDS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70%,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类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L... 大血管病变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LVDS)是由于脑大血管管腔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促使脑部供血骤然停止后造成脑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我国LVDS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70%,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类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LVDS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一定的时间内对LVDS患者进行血管再通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从而减少病死率,降低致残率。因此能够快速识别LVDS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对目前诊断LVDS的筛查评估及治疗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重度狭窄 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幕上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自勤 李小磊 薛文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2期27-28,共2页
目的通过数字剪影脑血管造影(DSA)及MRI成像分析幕上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特点。方法对30例MRI确诊的急性幕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结果及MRI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梗死同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狭窄≥50%)10例... 目的通过数字剪影脑血管造影(DSA)及MRI成像分析幕上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特点。方法对30例MRI确诊的急性幕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结果及MRI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梗死同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狭窄≥50%)10例,颈内动脉(ICA)末端狭窄或闭塞(狭窄≥50%)5例,大脑前动脉(ACA)A1段狭窄(狭窄≥50%)3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狭窄≥70%)3例,烟雾病2例,仅发现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1例,未发现可分辨的责任狭窄6例(SWI显示基底节区或皮质下微出血灶者4例,SWI显示正常者2例);SWI发现基底节区或皮质下微出血灶者10例。结论幕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前循环大血管狭窄者占有相当比例,单纯穿支小血管本身病变者比例较小。故对于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死者,不要仅认为是穿支本身病变,需进一步评估大血管,筛查出可以进一步干预特别是内科治疗无效的血管内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腔隙性脑梗死 数字剪影脑血管造影(DSA) 磁敏感成像(SWI) 大血管狭窄 穿支小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