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学永 田福利 王振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核心脏病学。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以功能显像为主,与其他方法相比优势明显。在美国,每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核心脏病学。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以功能显像为主,与其他方法相比优势明显。在美国,每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病例数已超过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血管疾病 诊断 计算机辅助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温书泉 李柏振 卢洪波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评价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检出的影响。方法52例病人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扫描心电门控技术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每一病例原始数据进行2种不同层厚(1mm和3mm)重建。结果3mm组检出的钙化斑块数最多为52个,其中小钙化斑... 目的评价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检出的影响。方法52例病人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扫描心电门控技术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每一病例原始数据进行2种不同层厚(1mm和3mm)重建。结果3mm组检出的钙化斑块数最多为52个,其中小钙化斑块数达到45个。以1mm组检出的钙化斑块数及其中的小钙化斑块数为标准,3mm检出的钙化斑块及小钙化斑块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检出钙化斑块时,3mm层厚是不适宜的,1mm层厚较3mm层厚可以检出更多的钙化斑块,尤其是小钙化斑块,对于临床确定钙化斑块的存在是适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钙化 断层摄影术 放射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髓周动静脉瘘效果
3
作者 何浩 徐振 +5 位作者 许莺歌 张松 朱明 闫磊 吴垠垠 水少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栓塞治疗髓周动静脉瘘(PMAV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PMAVF患者资料,记录治疗后即刻及6个月后复查DSA所见;对比治疗前及6个月后改良Aminoff-Logue评分(mALS)。结果8例PMAVF中,Ⅰ型2例、Ⅱ型5例、... 目的观察血管内栓塞治疗髓周动静脉瘘(PMAV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PMAVF患者资料,记录治疗后即刻及6个月后复查DSA所见;对比治疗前及6个月后改良Aminoff-Logue评分(mALS)。结果8例PMAVF中,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1例;对其中3例以Onyx胶栓塞、5例以Glubran胶栓塞。治疗结束后即刻造影提示8例瘘口均被完全栓塞;6个月后复查脊髓DSA显示瘘口无复发。8例中1例痊愈、7例改善;治疗后6个月mALS(2.25±2.12)低于治疗前(5.50±2.39)(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能安全、有效治疗PMAV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栓塞 治疗性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下载PDF
CT增强在肝癌介入术后微血管侵犯的预测应用价值
4
作者 黄红波 张国安 江丛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CT增强在肝癌介入术后微血管侵犯(MVI)及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70例,均行术前CT增强检查,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为MVI阳性组(n=27)与MVI阴性组(n=43)。均于术后定期门诊复查随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 目的探讨CT增强在肝癌介入术后微血管侵犯(MVI)及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70例,均行术前CT增强检查,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为MVI阳性组(n=27)与MVI阴性组(n=43)。均于术后定期门诊复查随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MVI和早期复发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MVI阳性组CT测量病灶大于MVI阴性组,肿瘤边缘不光滑多于MVI阴性组,包膜不完整多于MVI阴性组,肿瘤多发多于MVI阴性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CT测量病灶大于未复发组,肿瘤边缘不光滑多于未复发组,包膜不完整多于未复发组,肿瘤多发多于未复发组(P<0.05)。经多因素Liogis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小、肿瘤边缘不光滑、包膜不完整和肿瘤多发为影响MVI阳性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iogis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小、肿瘤边缘不光滑、包膜不完整和肿瘤多发为影响早期复发危险因素。结论术前CT增强对肝癌介入术后MVI及早期复发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性 放射 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富军 王原 +4 位作者 杨艳辉 杜亚萍 齐惠卿 孙寿广 代红沙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377-1379,F0002,共4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Fontaine分期Ⅱ~Ⅳ期的患者(25条患肢)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根据DSA情况选择...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Fontaine分期Ⅱ~Ⅳ期的患者(25条患肢)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根据DSA情况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球囊扩张、9条肢体行支架成形术。同时坚持胰岛素、抗栓及其他药物治疗。分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点、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3例患者(25条患肢)22条患肢介入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8.0%,1例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未出现其他相关并发症。介入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等明显减轻或缓解。踝肱压指数(ABI)明显升高(术前为0.29±0.13,术后1周为0.89±0.37)。随访3个月未出现血管再狭窄或闭塞,ABI为0.83±0.32。结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膝关节以下动脉病变为主,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联合内科治疗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放射摄影术 介入
下载PDF
320排CT前瞻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放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35
6
作者 覃杰 刘凌云 +5 位作者 董云旭 朱康顺 郭宁 钱孝贤 吴震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1-954,共4页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放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方法对临床拟诊冠心病、心率<65次/分的500例患者依次分别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分为P组(前瞻组)和R组(回顾...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放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方法对临床拟诊冠心病、心率<65次/分的500例患者依次分别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分为P组(前瞻组)和R组(回顾组),评价两组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结果P组和R组各有3750(15×250)个冠状动脉节段,P组和R组冠状动脉节段管径太小(<1.5mm)难于评估分别占3.49%(131/3750)、3.78%(142/3750),可评估节段占96.51%(3619/3750)、96.12%(3608/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R组的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R组平均辐射剂量为(3.36±1.00)mSv、(13.46±2.30)mSv,P组平均射线剂量较R组降低7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93.22%、99.21%、91.64%、99.05%,R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94.55%、98.80%、95.86%、9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案较回顾性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前瞻性心电门控 放射剂量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金启安 邓克学 +2 位作者 邓福生 曹东兴 胡何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3例临床怀疑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采用增强后容积扫描,层厚1.25mm×16,床速27.5mm/圈,螺距1.375:1,重建层厚1.25mm,重建间隔1.25mm。...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3例临床怀疑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采用增强后容积扫描,层厚1.25mm×16,床速27.5mm/圈,螺距1.375:1,重建层厚1.25mm,重建间隔1.25mm。扫描范围从腹主动脉至足趾,增强延迟时间动脉期为38-42S,静脉期为120~150s。图像传至AW4.2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结果33例下肢血管在VR及MIP成像中,正常7例,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13例,胫后动静脉瘘伴多发静脉瘤1例,多发性动脉瘤2例,外伤后下肢胭动脉离断1例,胫后动脉痉挛1例,下肢动脉闭塞血管再植后血栓形成1例,滑膜肉瘤术后伴股深静脉瘤栓1例,胭动脉远端血栓形成1例,左胫前动脉脉管炎3例,右股骨下段软组织内血管瘤1例(供血动脉来源于股外侧动脉),股动脉穿刺后股动脉前侧血肿机化形成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可筛选和发现病变,并确定病变性质、范围,可作为临床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肢/放射摄影术 血管疾病/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顽固性鼻出血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孙磊 施海彬 +5 位作者 刘圣 杨正强 王杰 冯耀良 祖庆泉 叶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8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经前后鼻腔填塞和(或)鼻内镜下止血后无效的鼻出血患者,经血管造影明确责任动脉后行血管内栓塞,所有病例随访30天。结果 21例鼻出血患者中,20例成功实施栓塞治疗,技术成...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经前后鼻腔填塞和(或)鼻内镜下止血后无效的鼻出血患者,经血管造影明确责任动脉后行血管内栓塞,所有病例随访30天。结果 21例鼻出血患者中,20例成功实施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5.24%(20/21),1例假性动脉瘤造影时动脉瘤破裂患者死亡;16例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4例仍有少量出血,结合内科治疗后出血渐止,栓塞有效率100%(20/20)。所有病例随访30天内均无再发出血;16例栓塞后无并发症出现,3例术后出现头痛、发热、颌面部胀痛等,1例出现右眼视野缺损。结论对于顽固性鼻出血,经导管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血管内治疗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下载PDF
后纵隔海绵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8
9
作者 何其舟 唐烨真 +1 位作者 涂永波 唐光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病例男,40岁,X线胸片体检发现左侧胸部肿块2个月。患者无胸痛、胸闷,无咳嗽、咳痰,无上肢麻木、声音嘶哑等症状。CT平扫:左后上纵隔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0cm×12cm×6.5cm左右,边缘规整、光滑,密度欠均匀。
关键词 血管 海绵状 纵隔肿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去骨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曹建新 王一民 +6 位作者 杨诚 余婷婷 张昌立 周志刚 王爱军 陶伟 张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1-914,共4页
目的:比较双能量去骨与减影去骨对头颈部血管CT成像(CTA)的差异,探讨头颈部双能量CT血管成像(DECTA)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行DECTA检查并行双能量去骨,对照组45例患者使用减影CTA检查并去骨,然后分别比较DECTA和减影CTA的图... 目的:比较双能量去骨与减影去骨对头颈部血管CT成像(CTA)的差异,探讨头颈部双能量CT血管成像(DECTA)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行DECTA检查并行双能量去骨,对照组45例患者使用减影CTA检查并去骨,然后分别比较DECTA和减影CTA的图像质量、去骨所用时间及放射剂量,并观察DECTA上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的显示效果。结果:颅内动脉DECTA和减影CTA的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0.790,P=0.430),颈内动脉虹吸段和岩段DECTA图像质量优于减影CTA(虹吸段Z=-1.989,P=0.047;岩段Z=-2.014,P=0.044),而减影CTA显示颈根部动脉优于DECTA(Z=3.900,P〈0.001)。同时DECTA减少约24.0%的放射剂量。DECTA上共有28例发现有血管性病变,所有病变显示清晰,其中10例并与DSA或外科手术对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颈总动脉分叉处36个钙化灶中有8个钙化灶未在DECTA上显示。结论:DECTA显示头颈部血管总体良好,成功率高,且放射剂量明显减少,但对于颈根部动脉显示仍存在一定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血管增强技术联合全景超声成像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亓培君 崔建华 +2 位作者 王兴田 李立杰 贺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联合全景超声成像(PUI)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ADVT)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T及PUI对46例接受下肢ADVT介入治疗患者的48侧下肢血管进行检查,将图像与二维超声及CDFI、DSA进行对比分析,并在VET动...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联合全景超声成像(PUI)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ADVT)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T及PUI对46例接受下肢ADVT介入治疗患者的48侧下肢血管进行检查,将图像与二维超声及CDFI、DSA进行对比分析,并在VET动态监视下移动溶栓导管。结果 VET图像可清晰显示管腔内导管及其头端位置、未溶血栓边界轮廓、附壁小血栓、血管壁情况及周围侧支循环等,伪像和干扰减少,图像质量评分高于二维超声及CDFI(P<0.05);与DSA比较,VET、二维超声及CDFI股浅静脉再通血管腔同一狭窄段切线位内径测值的符合率分别为87.50%(42/48)、37.50%(18/48,χ2=25.60,P<0.05);VET全景图像清晰,内容更丰富;VET动态条件下可较清晰显示腔内导管移动情况,在其监视下可将溶栓导管侧孔段准确置于血栓段血管。结论 VET联合PUI在下肢ADVT介入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增强技术 放射摄影术 全景 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下载PDF
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星宇 郑维红 吉训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操作流程和手术技巧,分析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明确有颅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530例脑血管病患者,将年龄≥60岁216例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314例作为非老年组,均实施经...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操作流程和手术技巧,分析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明确有颅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530例脑血管病患者,将年龄≥60岁216例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314例作为非老年组,均实施经桡动脉穿刺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比较2组患者不同手术入径和材料的差异。结果 530例患者中,516例患者完成脑血管造影手术,手术成功率97.36%,老年组成功207例,非老年组成功309例。降主动脉成袢、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的造影时间和受线时间均少于主动脉瓣成袢(P<0.05);Simmons 2型导管的造影时间和受线时间少于Simmons 3型导管(t=10.74,P=0.02);老年组与非老年组3种不同成袢技术的造影时间和受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桡动脉闭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操作安全可行,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降主动脉成袢和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的成功率更高,Simmons 2型导管优于Simmons 3型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穿刺术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主动脉瓣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及病理表现对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蕊梦 赖胜圣 +1 位作者 冯婕 许乙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5-557,共3页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好发于亚洲中年女性,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上容易与肺部其他良性病变相混淆。组织学上,PSH可以分为4种类型:血管瘤型、乳头型、硬化型和实体...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好发于亚洲中年女性,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上容易与肺部其他良性病变相混淆。组织学上,PSH可以分为4种类型:血管瘤型、乳头型、硬化型和实体型。本文回顾性对照分析了7例PSH患者的影像学(胸部X线片和CT)和病理表现,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原发性骨上皮样血管肉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浩 胡桂周 陈卫国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08-610,61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上皮样血管肉瘤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骨上皮样血管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2例,女4例,中位年龄51.7岁,病程1~12个月。结果6例原发性骨上皮样血管肉瘤患者均行影...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上皮样血管肉瘤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骨上皮样血管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2例,女4例,中位年龄51.7岁,病程1~12个月。结果6例原发性骨上皮样血管肉瘤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其中单独行X线平片检查1例,X线平片+CT1例,X线平片+MR2例,X线平片+CT+MR2例。X线平片及CT表现:5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中心发病;5例呈斑片状、地图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轻度膨胀,无硬化边、钙化及骨膜反应;1例呈皂泡状明显膨胀生长,可见基本完整的硬化边,瘤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影。MR表现:肿瘤呈等T1、长他信号影,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呈等、稍高或低T1WI信号,T2WI高信号,1例瘤内可见小片状长T1、他区。结论原发性骨上皮样血管肉瘤是一种以肿瘤性内皮细胞呈上皮样形态为其特征的高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肉瘤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英超 李淑静 +5 位作者 王园园 吴换波 马颖玉 张强 代拥军 刘擘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者,经胃肠镜确诊并拟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行腹部CT检查;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完成腹部CT检查后,应...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者,经胃肠镜确诊并拟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行腹部CT检查;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完成腹部CT检查后,应用容积再现技术重建腹部血管三维立体图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观察观察组患者腹腔动脉血管变异;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包括淋巴清扫)、术中出血量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无论是胃癌还是大肠癌,观察组患者的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总的正确率分别为84.61%、84.21%,均高于对照组的64.28%及64.70%;且观察组在早期肿瘤分期的准确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CT造影血管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有17例发生腹腔动脉血管变异,变异率为37.37%;且与术中所见动脉血管变异情况一致,符合率达10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造影可在术前了解胃肠道肿瘤的分期、腹腔动脉血管的变异情况,有利于施行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促进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外科学 胃肠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家伦 徐慧琴 +4 位作者 周勇 余长亮 张峰 金问森 郝加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0-572,共3页
目的研究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相关性及两者联合应用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或有心肌缺血性疾病史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腺苷和核素显像剂99mTc-MIBI,1... 目的研究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相关性及两者联合应用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或有心肌缺血性疾病史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腺苷和核素显像剂99mTc-MIBI,1h后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显像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所有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将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MSCTA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并联合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MSCTA显示18例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者中,9例有壁冠状动脉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均为阳性;右冠状动脉显示纤细2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1例阳性,1例阴性;伴有冠状动脉钙化斑块2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1例阳性,1例阴性;5例冠状动脉未见异常者腺苷显像均为阴性。4例冠状动脉狭窄<50%者,1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阴性;2例有壁冠状动脉及1例心尖区低密度灶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均阳性。12例狭窄≥50%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11例阳性,1例阴性。1例伪影明显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示局部血流灌注轻度减低。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MSCTA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联合能充分了解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椎体血管瘤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旭东 王秋实 +2 位作者 吴振华 刘东风 范国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椎体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3个椎体血管瘤病灶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X线检查显示10个病灶,骨小梁呈“栅栏状”改变...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椎体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3个椎体血管瘤病灶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X线检查显示10个病灶,骨小梁呈“栅栏状”改变;CT扫描显示12个病灶,横断面表现为蜂窝状或网眼状结构;MRI扫描显示全部13个病灶,10例显示为短T1、长T2的信号影,3例显示为长T1、长T2的信号影,并且清晰显示了脊髓情况。结论:椎体血管瘤在X线平片、CT及MRI上均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MRI对椎体血管瘤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MRI对椎体血管瘤的诊断、分型及指导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肿瘤 血管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肝癌伴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类型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汇清 张海军 +4 位作者 张名忠 陈岩 黄小明 朱云炜 乔乃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伴肝动脉-门静脉瘘(APF)的发生机制,研究螺旋CT(H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其的分型及介入治疗中的问题。方法:48例肝癌伴APF的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和DSA检查。根据HCT和DSA表现,APF可分为周围型、肝段型和中央型。结果... 目的:探讨肝癌伴肝动脉-门静脉瘘(APF)的发生机制,研究螺旋CT(H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其的分型及介入治疗中的问题。方法:48例肝癌伴APF的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和DSA检查。根据HCT和DSA表现,APF可分为周围型、肝段型和中央型。结果:HCT对48例患者的APF分型为:周围型14例(14/48)、肝段型15例(15/48)、中央型19例(19/48)。DSA对患者的APF分型为:周围型13例(13/48)、肝段型16例(16/48)、中央型19例(19/48)。HCT和DSA对APF分型的相关性Kappa=0.779,u=10.17(P<0.01);HCT和DSA对APF分型的一致性为85.42%。19例(19/48)肝癌伴中央型APF的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后11例APF消失,6例减轻,无效和APS再通各1例;29例(29/48)伴肝段型和周围型APF的肝癌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20例APF消失,8例减轻,1例无效。结论:HCT和DSA对APF的分型对于指导肝癌伴APF患者的介入治疗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静脉瘘 放射 介入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同步辐射X线相衬技术在肝血管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骏桢 林江 严福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5-937,共3页
X射线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随后广泛应用天医学临床诊断,给现代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传统X线成像技术,如X线透视、X线摄影及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CT)均为吸收成像,对弱吸收、原予序数较低的组... X射线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随后广泛应用天医学临床诊断,给现代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传统X线成像技术,如X线透视、X线摄影及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CT)均为吸收成像,对弱吸收、原予序数较低的组织不能获得清晰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相相衬成像 放射摄影术 血管成像
下载PDF
成年人无颜面部血管瘤斯特奇-韦伯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蓉 陈伟 +1 位作者 胡强 Shrestha Sudeep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8-590,共3页
斯特奇-韦伯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血管瘤、癫痫、智能减退、对侧偏瘫及青光眼为主要临床特征.本文报道一例成年首次发病的无颜面部血管瘤的SWS(SWSⅢ型)病例.37岁出现偏头痛后反复发作,47岁... 斯特奇-韦伯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血管瘤、癫痫、智能减退、对侧偏瘫及青光眼为主要临床特征.本文报道一例成年首次发病的无颜面部血管瘤的SWS(SWSⅢ型)病例.37岁出现偏头痛后反复发作,47岁时首次癫痫发作,随后出现失语、左上肢软瘫;头颅CT显示右侧顶枕部钙化,CT血管成像显示右侧颞叶及枕叶血管畸形,MRI显示右侧大脑软脑膜强化明显.采用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其他症状也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头部/面部肿瘤 血管 癫痫 头部/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