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纬度淡水强迫增强背景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响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于雷 郜永祺 +1 位作者 王会军 Helge DRANGE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9-196,197,共19页
利用卑尔根海洋-大气-海冰耦合气候模式(Bergen Climate Model,简称BCM),研究在北冰洋及北欧海淡水强迫增强的背景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简称AMOC)的响应及其机制,着重讨论了海表热力性... 利用卑尔根海洋-大气-海冰耦合气候模式(Bergen Climate Model,简称BCM),研究在北冰洋及北欧海淡水强迫增强的背景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简称AMOC)的响应及其机制,着重讨论了海表热力性质、北大西洋深层水(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简称NADW)的生成率、海洋内部等密度层间的垂直混合(Diapycnal Mixing,简称DM)以及大气风场等物理过程随AMOC的响应所发生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持续150年增强(强度为0.4 Sv)的淡水强迫下(淡水试验,FW1),AMOC的强度表现为前50年的快速减弱和在接下来100年中的逐渐恢复。同时,在淡水试验的前50年北大西洋高纬度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简称SSS)减小,海水密度降低,冬季对流混合减弱,导致NADW生成率快速减弱;在接下来的100年中,尽管增强的淡水强迫依然维持,由于海洋内部自身的调节和海气相互作用,导致了AMOC的逐渐恢复。恢复机制可以概括为:(1)随着向南的NADW的减少,大西洋中低纬度海水垂直层结逐渐减弱,DM随之逐渐增强,有利于中低纬度海盆内深层水的上升;(2)南半球西风应力增强与东风应力的减弱及北半球东风的增强使得大西洋向北的埃克曼体积通量净传输恢复;(3)大西洋向北的盐度传输逐渐恢复及次极地回旋区降水的减弱,导致SSS和NADW生成率的恢复,与之对应,AMOC逐渐恢复。研究还发现,淡水试验中,NADW的恢复主要以厄尔明格海(Irminger Sea)为主,冬季北大西洋海平面气压场(SLP)呈现类似正北大西洋涛动(NAO+)的模态,热带降水中心移到赤道以南,大西洋热带SSS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强迫 瞬时响应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下载PDF
不同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平均强度下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响应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福颖 郭品文 程军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44,共8页
基于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CCSM3(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3)模式,对淡水扰动试验中不同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平均强度下,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CCSM3(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3)模式,对淡水扰动试验中不同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平均强度下,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尺度上,中国区域地表气温和降水强度变化与AMOC强度变化的关系紧密,然而,不同平均强度下,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响应特征不同。高平均强度下,中国区域地表气温升高,中国北部降水增多、南部降水减少;低平均强度下,则反之。不同平均强度下,中国区域年平均地表气温和降水EOF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高平均强度下,地表气温呈现中国全区域一致的分布型,降水呈现自北向南的“-+-”型的雨带分布;低平均强度下,地表气温呈现中国区域南北反相的偶极子分布型,降水呈现自北向南的“-+”型的雨带分布。与低平均强度相比,在高平均强度下,EOF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的年代际变化尺度均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 强度 中国气候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潮汐混合对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模拟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于子棚 刘海龙 林鹏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7-1100,共14页
海洋中的潮汐混合对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模拟的影响是海洋环流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IAP/LASG发展的气候系统海洋模式LICOM(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及与海... 海洋中的潮汐混合对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模拟的影响是海洋环流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IAP/LASG发展的气候系统海洋模式LICOM(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及与海冰耦合模式进行了有无潮汐混合方案的试验,重点探讨了潮汐混合对AMOC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潮汐混合后模拟的AMOC强度极大值比对照试验增加约1倍,更接近RAPID(Rapid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观测。而且,潮汐混合试验中模拟的AMOC上层环流深度(3200 m)比对照试验加深1000 m左右,同样更接近RAPID观测。海洋底部的垂直混合增强,使海洋层结变得更加不稳定,加强了北大西洋高纬地区,特别是拉布拉多海等地区的深对流,这是AMOC加强的直接原因。同时,潮汐混合试验中上层海洋环流也加强,增加了中低纬副热带高盐海水向高纬输送,使表层增密,海洋层结更加不稳定,也可以进一步增强AM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G/IAP气候系统海洋模式 潮汐混合 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
下载PDF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模拟对海表驱动场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敏感性分析
4
作者 肖斌 舒启 乔方利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基于全球海洋-海冰耦合数值模式,研究了不同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海表驱动场对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和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模拟的影响。敏感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海... 基于全球海洋-海冰耦合数值模式,研究了不同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海表驱动场对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和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模拟的影响。敏感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海表驱动场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不同不仅会影响SST的模拟,而且会显著影响AMOC强度的模拟。相比高时间分辨率的海表驱动场,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降低会造成AMOC模拟强度的减弱和SST的升高。月平均驱动场驱动的AMOC比6h分辨率驱动场驱动的控制实验减少6.7Sv,降低了34%;同为6h分辨率,粗空间分辨率大气驱动场模拟的AMOC比高空间分辨率实验减少1.4Sv,降低了7%。对海洋上层流场和海表热通量进一步分析表明,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海表风场的减弱是导致AMOC减弱和SST升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数值模拟 海洋-海冰耦合数值模式 海表驱动场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下载PDF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对岁差响应的气候背景依赖性
5
作者 邓凤飞 张旭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2,共10页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是气候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强度变化可直接影响南北半球的热量分配,厘清其变化机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未来预估至关重要。海洋沉积物记录发现,在晚更新世,AMOC...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是气候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强度变化可直接影响南北半球的热量分配,厘清其变化机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未来预估至关重要。海洋沉积物记录发现,在晚更新世,AMOC的变化与地球岁差周期有紧密联系,但其物理机理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海洋-大气耦合气候模型—COSMOS(ECHAM5/JSBACH/MPIOM)模型,通过敏感试验,分析在冰盛期冷期和间冰期暖期气候背景下,AMOC对地球岁差变化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岁差降低引起的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增强,会导致间冰期暖期背景下的AMOC显著减弱,但对冰盛期AMOC的影响并不明显。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间冰期暖期,夏季太阳辐射增强,造成高低纬大西洋海表的升温,同时促进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的局地降水,两者导致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降低,共同削弱大西洋深层水生成。而在冰盛期冷期,大西洋高低纬度地区的响应对AMOC的影响反向—副热带升温触发的海盆尺度低压异常,通过其南侧的西风异常削弱大西洋向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导致净降水增多,海表盐度下降;同时,高纬度升温造成的海冰减少,促进了海洋热丧失,海表失热变重,有利于大西洋深层水的生成,最终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AMOC对岁差变化的响应偏弱。本文系统揭示了不同气候背景下,岁差尺度AMOC变化的控制机理,对理解晚更新世AMOC重建记录中持续存在的岁差周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岁差周期 热带水文循环 气候背景依赖
下载PDF
基于地球系统模式FIO-ESM v2.0对1850~2014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曹茜 董昌明 夏长水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8-556,共19页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作为全球大洋的极向热量输送带,对大西洋附近区域的天气及全球气候变化都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FIO-ESM v2.0(Fir...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作为全球大洋的极向热量输送带,对大西洋附近区域的天气及全球气候变化都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FIO-ESM v2.0(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 2.0)分析了1850~2014年AMOC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并进一步讨论造成该变化的可能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850~2014年AMOC最大值出现在40°N、1000 m深度附近,其时间序列总体呈现-0.0791×10^(6)m^(3)/(s·a)的减弱趋势,该期间伴随着Labrador、Irminger海域冬季混合层深度的变浅。通过将模式计算的AMOC强度与RAPID(rapid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和OSNAP(overturning in the subpolar North Atlantic program)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结合模式间并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式能较好地再现观测数据期间的AMOC变化规律。FIO-ESM v2.0模式模拟的AMOC具有55 a左右的年代际周期,Labrador、Irminger海域冬季混合层深度变化揭示的对流变化以及Labrador、GIN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变化造成的海水下沉对AMOC强度的周期性振荡贡献较明显,其周期性变化与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蒸发与降水的差值、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等要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 FIO-ESM v2.0模式 AMOC指数
下载PDF
不同辐射强迫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对海洋的影响
7
作者 李心月 陈显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有卫星高度计观测的近三十年来,观测数据显示,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onal Overturing Circulation,AMOC)增强时全球变暖减缓,而AMOC减弱时变暖加速,与以往利用数值模式给出的AMOC与全球气候变化同位相的认识不同。本文利... 有卫星高度计观测的近三十年来,观测数据显示,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onal Overturing Circulation,AMOC)增强时全球变暖减缓,而AMOC减弱时变暖加速,与以往利用数值模式给出的AMOC与全球气候变化同位相的认识不同。本文利用海洋再分析数据中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场,分析了AMOC通过调节海洋热量分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结果显示,在二十世纪初期,AMOC与全球平均海表面温度(Sea Searface Temperture,SST)变化同位相,而随着温室气体辐射强迫逐渐增强,两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AMOC增强导致北大西洋副极地中深层热输送增强,缓解了表面辐射强迫引起的全球SST升温,全球变暖减缓;AMOC减弱时,向中深层的热输送减少,表层辐射强迫几乎全部用来加热表层海洋,全球加速变暖。再分析数据证实过去和现代气候中AMOC对全球SST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 辐射强迫 中深层海洋热输送 再分析数据
下载PDF
耦合模式中潮汐对北大西洋模拟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于溢 刘海龙 +1 位作者 林鹏飞 兰健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将8个主要平衡分潮加入到耦合模式中,对比研究潮汐对北大西洋模拟影响。由于潮汐的引入,模式模拟SST在北大西洋中纬度区域偏差显著减小,高纬度区域SST降温明显。SST模拟的改变使潮汐试验的海表净热通量模拟误差下降了约30%,但高纬度海... 将8个主要平衡分潮加入到耦合模式中,对比研究潮汐对北大西洋模拟影响。由于潮汐的引入,模式模拟SST在北大西洋中纬度区域偏差显著减小,高纬度区域SST降温明显。SST模拟的改变使潮汐试验的海表净热通量模拟误差下降了约30%,但高纬度海冰显著增加。模式中引入潮汐对北大西洋上层环流,尤其是西边界流的路径模拟改进显著,这是SST及海表净热通量模拟改变的主要原因。同时,北大西洋上层和深层西边界流在潮汐的作用下,都表现出环流减弱的特点,这也使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在26.5°N处上层2 km的输送减弱,与观测数据更为接近。较弱的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导致海洋热量在中低纬度聚集而无法输送到高纬度区域,这是造成潮汐试验模拟的海温在中低纬度偏高、高纬度偏低的原因,较弱的热输送也同时导致了潮汐试验中北半球海冰面积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潮势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西边界流 耦合模式
下载PDF
近惯性内波破碎混合方案对MOM4模式的影响
9
作者 吴方华 范植松 楚合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共11页
风生近惯性内波破碎引起的跨等密度面混合在海洋内部混合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其参数化对海洋模式的模拟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认识。本文给出的是在模块化海洋模式(MOM)中海洋表面边界层以下引入一个考虑风驱动近惯性内波破碎引起的跨等密度... 风生近惯性内波破碎引起的跨等密度面混合在海洋内部混合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其参数化对海洋模式的模拟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认识。本文给出的是在模块化海洋模式(MOM)中海洋表面边界层以下引入一个考虑风驱动近惯性内波破碎引起的跨等密度面混合参数化方案的研究工作。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案有效改善MOM4模拟的上层1 000 m以上的温盐偏差,特别是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通风地区。数值试验表明,风生近惯性内波破碎有可能是维持海洋通风过程的重要机制之一,它使得海洋通风区的位温变冷,盐度变淡,整层等位密面加深。维持的通风过程使得北太平洋副极地大涡的影响延伸到副热带大涡。从而模拟的北太平洋中层水源头及其副热带大涡东侧的温盐更接近观测实际。同时,模拟的北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强度也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等密度面混合 近惯性内波破碎 北太平洋中层水 大西洋翻转环流
下载PDF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sea surface salinity on simulation in an OGCM
10
作者 JIN Jiang-Bo ZENG Qing-Cun +1 位作者 LIU Hai-Long WU Li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6年第6期465-470,共6页
An OGCM, LICOM2.0,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sea surface salinity (SSS) on simulations of global mean salinity, SSS, and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 An OGCM, LICOM2.0,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sea surface salinity (SSS) on simulations of global mean salinity, SSS, and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 Four numerical experiments (CTRL, Expl, Exp2 and Exp3) were designed with the same forcing data-set, CORE.v2, and different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SSS~ A new surface salinity boundary condition that consists of both virtual and real salt fluxes was adopted in the fourth experiment (Exp3).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experiments, the new salinity boundary condition prohibited a monotonous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global mean salinity trend. As a result, global salinity was approximately conserved in EXP3. In the default salinity boundary condition setting in LICOM2.0, a weak restoring salinity term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reducing the simulated SSS bias, tending to increase the global mean salinity. However, a strong restoring salinity term under the sea ice can reduce the global mean salinity. The authors also found that adopting simulated SSS in the virtual salt flux instead of constant reference salinity improved the simulation of AMOC, whose strength became closer to that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salinity boundarycondition real salt flux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global mean salinity
下载PDF
末次冰期Bipolar Seesaw现象研究进展与展望
11
作者 郑培松 赖忠平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5期455-470,共16页
频繁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是冰期气候的典型特征。末次冰期时,南极和格陵兰在千年尺度呈现出反相位的温度变化:当格陵兰气候处于暖期时南极缓慢降温,当格陵兰处于冷期时南极缓慢升温。这种南北极遥相关现象被称为Bipolar Seesaw。Bipolar ... 频繁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是冰期气候的典型特征。末次冰期时,南极和格陵兰在千年尺度呈现出反相位的温度变化:当格陵兰气候处于暖期时南极缓慢降温,当格陵兰处于冷期时南极缓慢升温。这种南北极遥相关现象被称为Bipolar Seesaw。Bipolar Seesaw对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并且Bipolar Seesaw背后的物理过程与冰期大气CO;浓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Bipolar Seesaw对于理解冰期气候的运行机制,探究大气CO;变化的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末次冰期Bipolar Seesaw现象的观测研究已较为全面,但Bipolar Seesaw的具体机制仍有众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Bipolar Seesaw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Bipolar Seesaw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olar Seesaw 冰期千年尺度气候事件 冰期千年尺度大气CO 变化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下载PDF
NAO在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对AMOC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杨 刘健 +3 位作者 温琴 孙炜毅 宁亮 严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2-1052,共11页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的年代际变率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调制作用。在现代气候背景下,北大西洋涛动(NAO)加强能使AMOC增强,但这种关系在更长时间尺度上是否成立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TraCE-21ka模拟资料,对比分析末次冰盛期(LGM)和...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的年代际变率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调制作用。在现代气候背景下,北大西洋涛动(NAO)加强能使AMOC增强,但这种关系在更长时间尺度上是否成立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TraCE-21ka模拟资料,对比分析末次冰盛期(LGM)和全新世时期NAO对AMOC影响的异同。结果表明,LGM时期较全新世时期经向温度梯度偏强,NAO位置偏南,这导致NAO与AMOC关系的不同:NAO的增强在LGM时期可以使AMOC增强,而在全新世使AMOC减弱。具体地,在LGM时期NAO的加强使北大西洋副极地气旋性环流增强,其南支导致向北的高盐海水输送增加,从而使北大西洋副极地区域密度升高,AMOC增强。与此同时,NAO正位相还能在中纬度激发异常的Ekman下沉流使AMOC加强。相反,在全新世时期,NAO正位相导致北大西洋副极地地区气旋性环流减弱,这导致中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的高盐度海水减少,AMOC减弱。本研究表明NAO与AMOC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气候背景下NAO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盛期 全新世 大西洋涛动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原文传递
全球过去千年典型暖期温度空间格局重建 被引量:24
13
作者 史锋 杨保 +1 位作者 赵森 杨凤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5-1135,共11页
利用过去两千年全球变化研究网络(PAGES 2k network)最新公布的501条代用记录,重建了全球过去千年全年平均温度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中世纪暖期及其最暖100年与20世纪现代暖期、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最暖30年与20世纪最近30年的... 利用过去两千年全球变化研究网络(PAGES 2k network)最新公布的501条代用记录,重建了全球过去千年全年平均温度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中世纪暖期及其最暖100年与20世纪现代暖期、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最暖30年与20世纪最近30年的年平均温度空间模态异同。结果显示,在世纪尺度上,现代暖期与历史上中世纪暖期的温度异常空间格局大致相同,变化幅度也在大部分区域相当,但从年代际尺度上,最近30年的升温比过去千年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两个典型时期都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海温变化与上述特征并不相同,在年代际和世纪尺度上小冰期和中世纪暖期海温均高于20世纪。可能原因是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在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世纪现代暖期等3个特征时段对太阳辐射、火山活动和温室气体等外强迫的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千年 温度空间格局 中世纪暖期 小冰期 现代暖期 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
原文传递
2016年物理海洋学热点回眸
14
作者 刘传玉 王凡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4,共8页
物理海洋学是由海洋观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共同推动的科学。得益于海洋观测和数值模拟能力的提高,2016年物理海洋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简述了2016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变异、西边界流与中尺度涡相互作用、温跃层湍流混合等重要... 物理海洋学是由海洋观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共同推动的科学。得益于海洋观测和数值模拟能力的提高,2016年物理海洋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简述了2016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变异、西边界流与中尺度涡相互作用、温跃层湍流混合等重要研究成果,回顾了中国在热带西太平洋及邻近海域海洋观测网的建成、新型Argo浮标投入使用等海洋学热点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潜标观测阵列
原文传递
过去两万年南北半球季风降水反位相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倩倩 曹剑 赵海坤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5-337,共13页
大量古记录表明了近两万年来同一半球内区域季风降水同步变化,而在千年尺度上南北半球间季风降水存在显著的反位相变化关系,但是驱动这一反位相关系的外强迫因子和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文章利用基于通用气候系统模式开展的TraCE-21 k... 大量古记录表明了近两万年来同一半球内区域季风降水同步变化,而在千年尺度上南北半球间季风降水存在显著的反位相变化关系,但是驱动这一反位相关系的外强迫因子和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文章利用基于通用气候系统模式开展的TraCE-21 ka试验资料,发现全强迫试验能够重现与古记录一致的南北半球间季风降水反位相变化关系。并通过分析单一外强迫敏感性试验结果,明确北半球淡水注入强迫是导致千年尺度上南北半球间季风降水反位相变化的主要强迫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近两万年来冰盖消融带来的北半球淡水注入增强能减弱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导致由南半球向北半球热量输送的减少,造成的南北半球间热力差异能够减弱由南半球向北半球的水汽输送,以及通过减弱北半球Hadley环流和向南移动热带辐合带减少北半球季风降水而增加南半球季风降水;当北半球淡水注入减弱时,变化相反。因此,淡水注入量的变化调节了过去两万年来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强度和南北半球热力结构,显著影响了千年尺度上南北半球间季风降水的反位相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降水 南北半球间反位相变化 外强迫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原文传递
全球沸腾时代,气候学家为何重提《后天》?
16
作者 吕建华 《新华文摘》 2023年第22期123-126,共4页
原编者按:就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全球变暖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时代已经到来”之际,《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一篇论文,将人类社会可能面对的另一重气候危机推向前台: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将于21世纪中叶崩溃。2004年... 原编者按:就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全球变暖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时代已经到来”之际,《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一篇论文,将人类社会可能面对的另一重气候危机推向前台: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将于21世纪中叶崩溃。2004年上映的灾难科幻片《后天》所描述的正是AMOC关闭之后严寒突然降临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家 联合国秘书长 气候危机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全球变暖 科幻片 特雷斯 沸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