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7篇文章
< 1 2 2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曹庆晖《美术史系与美术史学》一文补充和纠误
1
作者 聂崇正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期112-112,共1页
近日读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曹庆晖教授撰写的《美术史系与美术史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研发生纪程》一文(刊于《美术大观》2022年第12期),很是亲切,也很兴奋,因为我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65年毕业的学生之一。在拜读... 近日读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曹庆晖教授撰写的《美术史系与美术史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研发生纪程》一文(刊于《美术大观》2022年第12期),很是亲切,也很兴奋,因为我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65年毕业的学生之一。在拜读曹文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确认,文章是以十分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写作而成的,重要的事实均有详细的叙述,没有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资料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 基础写作 美术史学 美术史论 纠误 美术大观
下载PDF
晚明莆田岸圃大观考析
2
作者 李彬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以往文人园林研究常聚焦于江南地理核心区域的典型名园,而对地处“江南”边缘的私家园林关注甚少。通过解读莆田岸圃的《岸圃大观》园图记,完成晚明福建彭汝楠岸圃的相关考析。首先,梳理岸圃的营建历史与《岸圃大观》的组成;其次,分析... 以往文人园林研究常聚焦于江南地理核心区域的典型名园,而对地处“江南”边缘的私家园林关注甚少。通过解读莆田岸圃的《岸圃大观》园图记,完成晚明福建彭汝楠岸圃的相关考析。首先,梳理岸圃的营建历史与《岸圃大观》的组成;其次,分析岸圃的园林空间叙事;最后挖掘出岸圃景象意匠营造特点,为晚明福建私家园林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圃 岸圃大观 景象意匠
下载PDF
刘姥姥“最成功”在哪里——《刘姥姥进大观园》文本细读
3
作者 力勇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3期17-18,共2页
语文教材在“阅读提示”中指出,“刘姥姥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却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那么,刘姥姥为什么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一、乡土眼光去“审视”贾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设计刘姥姥这... 语文教材在“阅读提示”中指出,“刘姥姥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却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那么,刘姥姥为什么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一、乡土眼光去“审视”贾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设计刘姥姥这个形象,“最成功”之处在于她拥有“乡土眼光”,并让她用这种“乡土眼光”去“审视”贾府的光鲜亮丽。当林黛玉以一双俊眼审视过贾府的“大”和“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姥姥 《红楼梦》 贾府 林黛玉 文本细读 光鲜亮丽 大观园 语文教材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涵蕴和艺术特色探析——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为例
4
作者 尤文扬 杨斌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红楼梦》以细腻的笔触赋予每一个事与物活的灵魂,致使红学研究的热潮从未消减退却。建筑作为文学作品的空间创设,是文学意象与原型的有形表达,建筑物本体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底蕴相生,构成对应的建筑意象。《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刻画的... 《红楼梦》以细腻的笔触赋予每一个事与物活的灵魂,致使红学研究的热潮从未消减退却。建筑作为文学作品的空间创设,是文学意象与原型的有形表达,建筑物本体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底蕴相生,构成对应的建筑意象。《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刻画的重点,作为典型建筑,通过山石、流水的自然景观布局设计以及匾额、内部装饰物的意象传递,将人与物、景与情相生,深层次上由大观园所外延到社会百态雅与俗的共立及其所蕴含的道家文化内涵,从而深化审美活动所影射的对无为世界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大观园 建筑创设 意象表达
下载PDF
长沙市白箬铺镇光明大观园景区儿童友好服务优化设计
5
作者 范佳 朱宁 +3 位作者 徐嘉灵 邓捷仁 陶珑 扶珍妮 《城市建筑》 202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白箬铺镇是长沙市两个儿童友好先行先试镇之一,文章结合当前白箬铺镇光明大观园景区现状问题,以儿童优化理念为指导,分别从IP定位、功能分区、活动策划三个方面对景区的服务设施进行优化设计,让儿童能充分感受景区的环境友好,提升他们... 白箬铺镇是长沙市两个儿童友好先行先试镇之一,文章结合当前白箬铺镇光明大观园景区现状问题,以儿童优化理念为指导,分别从IP定位、功能分区、活动策划三个方面对景区的服务设施进行优化设计,让儿童能充分感受景区的环境友好,提升他们对儿童乐园氛围的感知能力,为光明大观园景区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光明大观园景区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特种微生物处理叶酸生产废水条件优化
6
作者 张飞龙 张玮琪 +1 位作者 梁国斌 杜秦艺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工业生产叶酸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水,且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有机物浓度高、盐浓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很差的废水。嗜酸耐盐特种微生物对叶酸生产废水的生物降解有重要影响。本实验从叶酸生产废水中筛选出特种微生物,经鉴定为大观... 工业生产叶酸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水,且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有机物浓度高、盐浓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很差的废水。嗜酸耐盐特种微生物对叶酸生产废水的生物降解有重要影响。本实验从叶酸生产废水中筛选出特种微生物,经鉴定为大观贝氏菌(Byssochlamys spectabilis),绘制其生长曲线,考察特种微生物菌液投加量对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大观贝氏菌菌液投加量为50%(v/v)时,反应4天后,废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苯胺降解率均达最高,分别为84.90%和8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生产废水 大观贝氏菌 菌种生长曲线 菌液投加量 生物降解
下载PDF
《红楼梦》中玉石镜像与幻设情境的仪式特征
7
作者 潘淼 《荆楚学刊》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红楼梦》整体框架符合神话-仪式的“结构性原理”,而“无材补天”之顽石的“石—玉—石”和“幻形入世”之宝玉的“空—色—空”的历程呈现明显的“过渡礼仪”特征。女娲补天弃用的顽石通灵后被一僧一道幻化为“鲜明莹洁的美玉”,“... 《红楼梦》整体框架符合神话-仪式的“结构性原理”,而“无材补天”之顽石的“石—玉—石”和“幻形入世”之宝玉的“空—色—空”的历程呈现明显的“过渡礼仪”特征。女娲补天弃用的顽石通灵后被一僧一道幻化为“鲜明莹洁的美玉”,“衔玉而生”取名宝玉进入“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的贾府。他既不是贾宝玉又不是甄宝玉,或者既是贾宝玉又是甄宝玉;他既不在石头城又不在长安城,既不在大观园又不在太虚幻境。这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阈限人、边缘人或临界人无法在“无为有处有还无”之“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安身乐业”,经历了情感纠葛的“离合悲欢”,尝尽了贾府盛衰的“炎凉世态”,“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乃随一僧一道重返大荒。玉、色的世界以及大观园和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生活终是“太虚幻境”般的过眼云烟,唯铸刻于石上之文成为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仪式 神话 顽石 宝玉 大观园 太虚幻境
下载PDF
论南宋禅僧的诗学观念——以橘洲宝昙、北磵居简和物初大观为例
8
作者 张硕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南宋禅僧宝昙、居简、大观对诗歌的本质、诗人与自然环境和前人经验之关系的探讨,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把握和诗歌美学风格的追求,以及为禅僧从事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支持,显现出该群体的诗学观念:他们认为“诗为道之余”,反对雕琢苦吟,推崇平... 南宋禅僧宝昙、居简、大观对诗歌的本质、诗人与自然环境和前人经验之关系的探讨,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把握和诗歌美学风格的追求,以及为禅僧从事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支持,显现出该群体的诗学观念:他们认为“诗为道之余”,反对雕琢苦吟,推崇平淡之美;既提倡“江山之助”,也重视“遍考前作”;强调诗歌创作本乎性情,应以抒情达意为先;他们相信禅僧热衷诗文与参禅修行并行不悖。这些观念反映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表明了他们决不甘当士人诗坛的附庸而致力成为诗坛重要一翼的态度,昭示着禅僧“诗人”身份意识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禅僧 橘洲宝昙 北磵居简 物初大观 诗学批评
下载PDF
《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不写之写”
9
作者 陈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4,共4页
“不写之写”是《红楼梦》运用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刘姥姥进大观园》作为《红楼梦》经典篇章之一,其中的“不写之写”也值得关注。《刘姥姥进大观园》中众人笑态的“不写之写”表现了人物性格,“不写之写”背后的生活得失与人生观照... “不写之写”是《红楼梦》运用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刘姥姥进大观园》作为《红楼梦》经典篇章之一,其中的“不写之写”也值得关注。《刘姥姥进大观园》中众人笑态的“不写之写”表现了人物性格,“不写之写”背后的生活得失与人生观照直指悲悯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写之写 人物性格 悲悯情怀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下载PDF
面向观众生成内容的博物馆策展实践——以“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为例
10
作者 季晓芬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观众生成内容是博物馆2.0时代的产物与要素,是构建“参与式博物馆”的重要体现。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在策展全流程实践中尝试将观众生成内容理念融入其中。这一创新性的策展实践立足我国博物馆的现实困境... 观众生成内容是博物馆2.0时代的产物与要素,是构建“参与式博物馆”的重要体现。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在策展全流程实践中尝试将观众生成内容理念融入其中。这一创新性的策展实践立足我国博物馆的现实困境,从参观者的角色转变出发,厘清观众生成内容与参与式博物馆的契合性、本质特征与作用机理等理论研究基础,提出博物馆可将观众生成内容的筛选、转化、激励与再创造逐步融入到策展的全流程中。面向观众生成内容的博物馆策展理论与实践应涵盖需求识别、组织结构调整、内容转化、提升展览可见性与媒体协同等内容。旨在为我国博物馆策展实践提供可资参考的模式与创新路径,丰富关于面向观众生成内容的策展理论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生成内容 博物馆2.0时代 观众体验 创新实践 策展实践 “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展
下载PDF
唐诗里的茶香
11
作者 石光明 《政工学刊》 2024年第6期92-93,共2页
自从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茶就与这方土地的人间烟火、百姓生活分不开,与民族文化密切相连。茶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使茶的色香味多姿多彩、精气神深厚高雅。一部茶史就是一部文化史,中华文化史的每一章节都有茶的颜色、茶... 自从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茶就与这方土地的人间烟火、百姓生活分不开,与民族文化密切相连。茶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使茶的色香味多姿多彩、精气神深厚高雅。一部茶史就是一部文化史,中华文化史的每一章节都有茶的颜色、茶的味道、茶的清香。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是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晚期。这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是茶叶的故乡。自古以来,涉及茶事的典籍数不胜数,如《茶经》《茶录》《茶谱》《茶疏》等等,连宋徽宗也写过一本《大观茶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茶谱》 《大观茶论》 神农尝百草 色香味 新石器时期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茶录》
下载PDF
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小气候环境特征研究
12
作者 欧阳子龙 蔺中伟 +4 位作者 谭江锋 苏大宏 贾湘璐 李蓉 秦志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81-88,共8页
为充分了解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小气候特征,以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群落进行负离子浓度、温度和湿度测定,分析小气候环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小气候环境质量为林下>水边>广场;不同时间段... 为充分了解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小气候特征,以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群落进行负离子浓度、温度和湿度测定,分析小气候环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小气候环境质量为林下>水边>广场;不同时间段为上午>下午>中午;不同群落组成为草本>灌木>乔木>铺装。林下草本小气候环境优于其他群落,生态效益较好;广场铺装、广场乔木、广场灌木和水边铺装小气候环境相对较差。温度和湿度与负离子浓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且是负离子浓度重要的影响因子。据此提出以下建议:1)在林下设置更多活动和休憩区域;2)安排科普教育等活动时应考虑于小气候环境最佳的上午进行;3)注重植物群落构建,通过提高植物多样性促进小环境生态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 小气候环境 负离子浓度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放飞非遗风筝,助力村民致富
13
作者 马铭悦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16期111-112,共2页
“笔尖放这儿,将颜色由深到浅、由内到外晕染开……”在北京大观园的“芦雪庭”内,曹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缪伯刚正耐心地与前来体验风筝制作的小朋友们一同绘制北京传统沙燕风筝。今年是“曹雪芹风筝手工坊”进驻大观园的第10个年头,走... “笔尖放这儿,将颜色由深到浅、由内到外晕染开……”在北京大观园的“芦雪庭”内,曹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缪伯刚正耐心地与前来体验风筝制作的小朋友们一同绘制北京传统沙燕风筝。今年是“曹雪芹风筝手工坊”进驻大观园的第10个年头,走进手工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观园 风筝 耐心 助力 曹雪芹
下载PDF
园·缘·源——《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文化象征
14
作者 孙亚茹 张楠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作为世家园林,不仅是承载红楼故事的叙事空间,也暗藏了当朝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大观园中景观元素的隐喻通过人格化、具象化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感受。曹公笔下的大观园代表着...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作为世家园林,不仅是承载红楼故事的叙事空间,也暗藏了当朝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大观园中景观元素的隐喻通过人格化、具象化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感受。曹公笔下的大观园代表着乐园和人间的对立,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及关于人性的思考。大观园的园林文化象征揭示出大观园作为皇家行宫和世家花园双重属性的空间定位,并体现出中国明清文人园林的审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园 景观文化 象征意义 隐喻 文人园林
下载PDF
一碗羊肉汤
15
作者 王登甲 《农村电工》 2024年第4期62-62,共1页
1995年新年的第一天,一个寒冷的冬日,刚上初中的我在县城第一次喝到羊肉汤。时隔多年,那碗羊肉汤里沉淀的温暖父爱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常有余味绕心头。那天一大早在家吃过早饭,父亲说要带我去县城办事。从老家到县城二十多千米,父亲... 1995年新年的第一天,一个寒冷的冬日,刚上初中的我在县城第一次喝到羊肉汤。时隔多年,那碗羊肉汤里沉淀的温暖父爱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常有余味绕心头。那天一大早在家吃过早饭,父亲说要带我去县城办事。从老家到县城二十多千米,父亲骑车速度快,在大榆树街买好工具才刚到11点钟。我第一次去县城玩,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好奇,父亲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眼前的一切都非常新鲜,房子那么高,马路那么宽,食品那么多。走一路,我向父亲问一路。父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多次问我想吃什么,我一直回答什么都不想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汤 刘姥姥 大榆树 大观园 自行车
下载PDF
绣韵流芳:苏州织造与清代皇家仪仗
16
作者 九君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元妃省亲的皇家气派被施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读之令人震撼。当她缓缓登场时,眼前所见尽是一片金碧辉煌。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元妃省亲的皇家气派被施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读之令人震撼。当她缓缓登场时,眼前所见尽是一片金碧辉煌。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苏州织造 荣国府 皇家气派 一队队 大观园 太监 庆元宵
下载PDF
以“主问”引领,开展任务探究——《刘姥姥进大观园》主问题教学设计
17
作者 吴艳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4期47-48,共2页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塑造最成功的乡村老人形象。刘姥姥聪明能干、善良正直,明事理而重情义,又有着坚韧不拔的人性。她三进荣国府,给沉闷而了无生趣的贾府带去了朴素的乡村牧歌式的欢声笑语。读了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基于乡...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塑造最成功的乡村老人形象。刘姥姥聪明能干、善良正直,明事理而重情义,又有着坚韧不拔的人性。她三进荣国府,给沉闷而了无生趣的贾府带去了朴素的乡村牧歌式的欢声笑语。读了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基于乡村老人刘姥姥的这次“进贾府”,学生们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呢?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时,我希望从学生的提问中寻找阅读“主问题”以建构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姥姥 《红楼梦》 老人形象 大观园 荣国府 贾府 课堂教学 曹雪芹
下载PDF
文本对读的教学实践——从“积累拓展”活动中再读《苏州园林》
18
作者 贺涛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1期72-74,共3页
文本对读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打破说明文教学无趣、枯燥的尴尬处境,从对比与解惑中寻得“教”与“学”的乐趣,通过对比深挖文本的创作技巧与艺术魅力。从课后“积累拓展”活动切入,对《苏州园林》与《红楼梦》进行文本对读,深入品读《苏州... 文本对读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打破说明文教学无趣、枯燥的尴尬处境,从对比与解惑中寻得“教”与“学”的乐趣,通过对比深挖文本的创作技巧与艺术魅力。从课后“积累拓展”活动切入,对《苏州园林》与《红楼梦》进行文本对读,深入品读《苏州园林》之文学意蕴、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对读 苏州园林 大观园 说明文
下载PDF
铺垫、调停有方——谈《刘姥姥进大观园》文本中的“笑”
19
作者 黄玉秀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4期49-50,共2页
曹雪芹因“无材可去补苍天”,“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从而写作经典著作《红楼梦》。整个《红楼梦》流淌的便是作者的“辛酸泪”。但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却以“笑”成文,暗指将来贾府丝丝“辛酸泪”。教... 曹雪芹因“无材可去补苍天”,“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从而写作经典著作《红楼梦》。整个《红楼梦》流淌的便是作者的“辛酸泪”。但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却以“笑”成文,暗指将来贾府丝丝“辛酸泪”。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我以鸳鸯、凤姐创造的“闺阁雅谑”为中心,引导学生细读曹雪芹的“写笑艺术”——铺垫“笑”、调停“笑”,从而进入见证“笑”、咀嚼“笑”的阅读境界,上出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红轩 刘姥姥 凤姐 《红楼梦》 章回 大观园 曹雪芹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从纸上园林到文化象征——大观园中的古典园林艺术与其象征意义
20
作者 林子季 《最小说》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本文通过细致剖析《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建筑艺术及其文学属性,深入探索园林设计的历史渊源与文学传统。文章揭示了园林与人物命运相互呼应的文学手法,以及大观园在展现文化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深远意义,探讨了大观园在现代文化传承中... 本文通过细致剖析《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建筑艺术及其文学属性,深入探索园林设计的历史渊源与文学传统。文章揭示了园林与人物命运相互呼应的文学手法,以及大观园在展现文化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深远意义,探讨了大观园在现代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大观园 园林艺术 文化象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