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色扮演卡牌游戏方案的构建及在扁桃体切除患儿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郑迎 余冉晖 +4 位作者 裘妃 陆彤瑶 孙旦华 吴小花 徐红贞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9期1106-1112,共7页
目的设计角色扮演卡牌游戏方案,探讨其在扁桃体切除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该院研制的“医疗小纵队”桌游卡牌套装,通过文献回顾等方法,形成角色扮演卡牌游戏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接受扁桃... 目的设计角色扮演卡牌游戏方案,探讨其在扁桃体切除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该院研制的“医疗小纵队”桌游卡牌套装,通过文献回顾等方法,形成角色扮演卡牌游戏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入对照组(2023年3月—6月入院,n=60)和试验组(2023年7月—10月入院,n=66),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接受角色扮演卡牌游戏干预,比较两组医疗恐惧情况、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术后用药依从性水平及父母出院准备度。结果最终试验组中63例完成本研究,对照组均完成本研究。试验组术后第1 d医疗恐惧得分为(21.02±1.90)分,低于对照组的(22.30±3.34)分(P=0.011);术后进入复苏室至返回病房2 h间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63)比17%(10/60),P=0.032];术后第1 d用药依从性得分为(3.11±0.70)分,高于对照组的(2.53±0.60)分(P<0.001);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为(239.21±28.15)分,高于对照组的(211.55±29.38)分(P<0.001)。结论角色扮演卡牌游戏方案的应用可减轻扁桃体切除患儿围术期医疗恐惧感,减少其术后谵妄发生,提高其术后用药依从性及父母的出院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 卡牌 游戏疗法 儿科护理学 扁桃体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我“萌”故我在:兽迷角色扮演的游戏狂欢实践逻辑及动因分析
2
作者 谭钧文 董云龙 《新闻世界》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近年来兽迷亚文化兽装展演逐渐“出圈”,其呈现特定行为逻辑与动因。本文引用游戏本体论,对兽装展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该过程不仅是游戏实践的过程,更是兽迷们通过穿着“萌”的、理想化的兽装等策略来实现自我的释放及情感表达,从而勾... 近年来兽迷亚文化兽装展演逐渐“出圈”,其呈现特定行为逻辑与动因。本文引用游戏本体论,对兽装展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该过程不仅是游戏实践的过程,更是兽迷们通过穿着“萌”的、理想化的兽装等策略来实现自我的释放及情感表达,从而勾勒出游戏狂欢式图景并建构了游戏与“萌”文化实践的密切关联。考察近年Cosplay文化中的兽装展演,可以更好地关照青年亚文化的集体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文化 兽迷文化 角色扮演 情感实践 游戏实践
下载PDF
“后设伦理”如何可能——电子角色扮演游戏中的伦理与历史
3
作者 曾勍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栖居于世,人们总会被分配到角色。在电子角色扮演游戏中,社会分工及社会伦理仍然存在,甚至成为卖点。社会分工、生产或成为更好的自我与游戏似乎关联不大,但为什么这些要素能被“收编”,并成为游戏体验的关键?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 栖居于世,人们总会被分配到角色。在电子角色扮演游戏中,社会分工及社会伦理仍然存在,甚至成为卖点。社会分工、生产或成为更好的自我与游戏似乎关联不大,但为什么这些要素能被“收编”,并成为游戏体验的关键?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的角度来看,游戏是另一维的现实,其中的后设伦理是现实的延伸。从联机/单机角色扮演游戏的角度来看,后设伦理通过拟态来遮蔽其四维本性,模拟三维时空的变化与发展;通过戏仿加强现实伦理的正反馈,“豁免”其中的负反馈,或是通过刻意剥夺玩家的“豁免”权来对玩家进行询唤。在这三重两类意义上,可以理解游戏中后设伦理的必要性。由此进一步反观现实,意识到“化性起伪”“必也正名”以及“史笔”的力量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G 角色扮演游戏 电子游戏 游戏伦理 现实伦理
下载PDF
玩家情感体验与设计元素的关联性研究——以角色扮演类游戏为例
4
作者 王玥 李剑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140-142,共3页
目的:游戏产业不仅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具象化产物,还是一种能为用户提供价值体验的娱乐方式。文章从开发者视角入手,分析游戏设计中能够激发玩家情感体验的相关元素,为设计者传达给玩家更丰富的游戏内核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文章从游... 目的:游戏产业不仅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具象化产物,还是一种能为用户提供价值体验的娱乐方式。文章从开发者视角入手,分析游戏设计中能够激发玩家情感体验的相关元素,为设计者传达给玩家更丰富的游戏内核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文章从游戏角色、剧情叙事、交互体验和游戏社群四个角度对玩家的情感体验进行研究,并以情感导向为核心的角色扮演类作为研究对象,更直观地研究元素设计对玩家体验产生的重要影响,探索如何利用这些元素引导玩家对游戏投入情感。结果:在角色设计上,设计者需要明确角色为玩家赋予的个人身份,进一步引导玩家对角色产生身份认同;在剧情叙事上,文章对比三种不同类型的叙事会产生的情感体验;在交互设计上,介绍角色扮演类游戏常见的互动式剧情和游戏机制在情感体验方面的运作;在游戏社群上,从玩家的群体特征入手,论述游戏设计过程中玩家从个体逐渐进入社群,再以群体生活为导向从而进行游戏体验的过程。结论:游戏内相关元素的设计对玩家的情感体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文章能为国内游戏设计者在未来设计出更符合玩家心理、更能够获得玩家认同的游戏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游戏 情感体验 游戏叙事 设计元素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融入与传播——以《原神》璃月城邦为例
5
作者 刘若涵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数字游戏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形式,为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从文化符号、文化知识、思想观念三个层次对游戏《原神》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展开分析。《原神》运用视觉、音效等文化符号塑造了游戏... 数字游戏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形式,为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从文化符号、文化知识、思想观念三个层次对游戏《原神》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展开分析。《原神》运用视觉、音效等文化符号塑造了游戏的文化内核;将戏剧、地方风俗、饮食、节庆等文化知识通过游戏叙事、交互等方式巧妙地传达给玩家;同时在剧情中集中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将传统文化传播与数字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游戏品质提升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戏 原神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融入 文化传播 角色扮演游戏
下载PDF
基于角色扮演游戏的幼儿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
6
作者 马金花 《基础教育论坛》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幼儿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幼儿的基本能力,其中就包括对幼儿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研究幼儿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构成与影响因素,结合角色扮演游戏的具体形式,探索具有可行性、科学性的幼儿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期为幼... 幼儿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幼儿的基本能力,其中就包括对幼儿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研究幼儿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构成与影响因素,结合角色扮演游戏的具体形式,探索具有可行性、科学性的幼儿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角色扮演游戏 探究性学习
下载PDF
角色扮演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及开展策略
7
作者 斯朗旺姆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7期0178-0180,共3页
在幼儿教育中,角色扮演游戏被广泛应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本论文旨在探讨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状况,并详细分析其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法与实验法,选取170名3-6岁幼儿进行为期一年的角色扮演游戏教... 在幼儿教育中,角色扮演游戏被广泛应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本论文旨在探讨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状况,并详细分析其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法与实验法,选取170名3-6岁幼儿进行为期一年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学实验,并跟踪记录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认知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的参与,幼儿的认知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交技能等得到了显著提升。对照组幼儿与实验组幼儿对比,实验组在各项认知能力测试中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证明了角色扮演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突显了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教育 认知发展 教学方法 社交技能
下载PDF
例谈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社会性教育中的应用
8
作者 朱云飞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第10期63-64,共2页
一、案例背景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我观察到一些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不愿分享玩具或不熟悉轮流发言的规则,这或多或少体现出他们在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不足。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社会规范、提升交往能力,我... 一、案例背景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我观察到一些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不愿分享玩具或不熟悉轮流发言的规则,这或多或少体现出他们在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不足。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社会规范、提升交往能力,我利用幼儿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创设适宜的戏剧情境,让他们扮演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立场下人们在想法和行动上的差异,从而更有同理心,更能接纳周围那些跟自己的“不一致”,为其交往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发展 交往技能 角色扮演游戏 同伴交往 案例背景 现实生活 同理心 交往能力
下载PDF
基于角色扮演的安全急救知识教育游戏构建 被引量:12
9
作者 顾汉杰 黄璐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随着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等意外灾害的发生,安全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以目前最流行的角色扮演游戏为设计类型,构建一款安全急救知识教育游戏案例,以期吸引青少年进入游戏学习,弥补青少年在学校安全教育薄弱的不足。
关键词 角色扮演 安全急救 教育游戏
下载PDF
自我认同与化身的文化分析——基于网络角色扮演游戏 被引量:18
10
作者 鲍丽娟 黄佩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基于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现象,从文化角度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们热衷于角色扮演和选择化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化身、自我认同理论的梳理,以及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个... 本文基于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现象,从文化角度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们热衷于角色扮演和选择化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化身、自我认同理论的梳理,以及对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个案研究,以期说明化身在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对自我认同促进作用。本研究认为,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化身成就了人们实现另一个自我的愿望,为玩家提供了一种自我认同的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自我认同 化身 角色扮演游戏
下载PDF
关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丽 孙芳芳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教育游戏并不是简单的把教育与游戏进行嫁接,而是要做到真正的教育与娱乐的融合。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高度融合教育性和娱乐性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本文以《追寻龙珠》小学语文教育游戏为例,说明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并不是简单的把教育与游戏进行嫁接,而是要做到真正的教育与娱乐的融合。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高度融合教育性和娱乐性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本文以《追寻龙珠》小学语文教育游戏为例,说明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的策划、设计、开发过程,希望能够对教育游戏工作者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 角色设计 教育游戏
下载PDF
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与人际互动——以《魔兽世界》为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少华 杨岚 梁梅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103,共11页
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是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重要社会行为。《魔兽世界》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倾向于围绕职业来展开一系列的互动,"职业—角色"概念可以作为描述网络游戏世界中角色扮演行为的重要概念。而玩家在《魔兽世界》中的人... 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是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重要社会行为。《魔兽世界》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倾向于围绕职业来展开一系列的互动,"职业—角色"概念可以作为描述网络游戏世界中角色扮演行为的重要概念。而玩家在《魔兽世界》中的人际互动,主要包括聊天、相互打斗、团队合作和物品交易四种形式。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对游戏玩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有助于心灵慰藉,而且有助于玩家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魔兽世界》 角色扮演 人际互动
下载PDF
智能环境下角色扮演的游戏化教学何以有效?——基于认知具身观点的理论透视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旭东 张金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19,共7页
角色扮演游戏很早便已作为一种教学法存在,并在基于数字游戏的学习实践中焕发出新生机。但“基于角色扮演的游戏化教学何以有效”却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对基于角色扮演之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效能和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回顾和分... 角色扮演游戏很早便已作为一种教学法存在,并在基于数字游戏的学习实践中焕发出新生机。但“基于角色扮演的游戏化教学何以有效”却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对基于角色扮演之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效能和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试图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从认知的具身观点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首先,以经验模拟对角色扮演体验进行解释,分析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揭示了智能环境下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的具身认知机制;其次,在分析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中技术变迁的基础上指出了智能技术的四点应用价值;再次,论证了智能技术作为中介如何促进角色扮演教学中的具身学习,并对其未来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 游戏化教学 具身认知 技术中介
下载PDF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桂林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160-163,共4页
社会化的实质即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具有虚拟性、遥在性、弱规范性、挑战性和体验性等特点,通过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等社会心理机制,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将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 社会化 角色扮演 网络游戏 青少年
下载PDF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拟生态互动传播模式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昌辉 白贵 《青年记者》 2008年第12期99-100,共2页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是一种独具建构性的文化消费品。在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中每个游戏者都“扮演”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既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我(客我),又不同于理想中的我(主我),他是在网络游戏中产生的一种象征性的我(拟我)。...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是一种独具建构性的文化消费品。在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中每个游戏者都“扮演”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既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我(客我),又不同于理想中的我(主我),他是在网络游戏中产生的一种象征性的我(拟我)。这个“拟我”是在客我与主我共同作用下,在网络游戏中虚拟环境中不断互动而产生的。这个“拟我”,带着客我的影子和主我的希望,来到了网络游戏的世界中,受到游戏环境的影响,与其他的“拟我”不断地互动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角色扮演 传播模式 生态 戏拟 文化消费品 现实社会 虚拟环境
下载PDF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中拟态互动的层次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昌辉 白贵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5-27,共3页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之所以吸引游戏者,除了游戏本身的因素外,游戏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虚拟游戏中的互动行为有游戏者与环境的互动、虚拟角色之间的互动、现实角色之间的互动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各有不同的特点。游戏中的互动...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之所以吸引游戏者,除了游戏本身的因素外,游戏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虚拟游戏中的互动行为有游戏者与环境的互动、虚拟角色之间的互动、现实角色之间的互动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各有不同的特点。游戏中的互动行为具有虚拟性,这种互动不应对游戏者的现实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 拟态互动 层次
下载PDF
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的内在动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卞金金 胡小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第6期78-80,共3页
当前,对网络教育游戏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但许多实践者认为,只要把一定的教学知识点和游戏元素简单嫁接,就可以形成一款教育游戏。事实上,教育游戏绝不是教育软件与娱乐游戏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教育与游戏从根本上进行结合的产物... 当前,对网络教育游戏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但许多实践者认为,只要把一定的教学知识点和游戏元素简单嫁接,就可以形成一款教育游戏。事实上,教育游戏绝不是教育软件与娱乐游戏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教育与游戏从根本上进行结合的产物。本文从游戏与学习两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的内在动机,寻求让学生在教育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获取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育 学生参与 角色扮演 游戏 教育软件 知识点 教学
下载PDF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中的隐含控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昌辉 白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
采用传播学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针对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对游戏者传播互动行为控制无力的现象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有效的途径以增强该类网络游戏的可控性。并引入组织控制中的隐含控制理论,研究结果认为,这类游戏属于协商式的组... 采用传播学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针对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对游戏者传播互动行为控制无力的现象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有效的途径以增强该类网络游戏的可控性。并引入组织控制中的隐含控制理论,研究结果认为,这类游戏属于协商式的组织系统,其对组织成员的控制更多的是一种隐含控制。这种隐含控制,将成为游戏控制游戏者传播行为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 RPG游戏 组织系统 隐含控制
下载PDF
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参与者的构成状况调查——与整体网民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颖 王红梅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当前,网络交往风行。在众多的网络交往媒体中,网络游戏这种新生的网络交往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是网络游戏中最具代表性、最吸引人、也是最具有争议的游戏形式。本研究选取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 当前,网络交往风行。在众多的网络交往媒体中,网络游戏这种新生的网络交往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是网络游戏中最具代表性、最吸引人、也是最具有争议的游戏形式。本研究选取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为研究对象,对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参与者的构成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笔者认为,作为整个互联网络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网络游戏空间的相关研究将成为互联网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 角色扮演游戏 参与者构成
下载PDF
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程锦 沈萍 《滁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9-110,共2页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游戏也在青少年中迅速流行,成为他们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在虚拟网络游戏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所产生的与现实生活角色的混乱,个人与社会的人际交往受阻,以及游戏中角色扮演导致的青少年社会化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游戏也在青少年中迅速流行,成为他们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在虚拟网络游戏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所产生的与现实生活角色的混乱,个人与社会的人际交往受阻,以及游戏中角色扮演导致的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犯罪行为的发生等负面影响,并对如何在多角色的网络时代更好地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服务给出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角色扮演 社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