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常量外直肌悬吊后徙术矫治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效果及对双眼视功能和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利文 黄再红 王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4-8,共5页
目的:探究超常量外直肌悬吊后徙术矫治大角度外斜视前后眼表及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2例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n=30,38眼)、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究超常量外直肌悬吊后徙术矫治大角度外斜视前后眼表及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2例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n=30,38眼)、观察组(采用超常量外直肌悬吊后徙术矫治,n=32,41眼)。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矫治效果、前后眼表功能和睑板腺功能,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半年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斜视矫治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半年斜视矫治成功率为43.90%,较对照组的31.58%高(P<0.05),未愈率2.44%,较对照组的18.42%低(P<0.05)。术后两组视觉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降低(U=31.760、10.823,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3.904,P<0.05)。两组睑板腺功能(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的测量在时间、组别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常量外直肌悬吊后徙术矫治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不仅矫治效果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前后眼表及睑板腺功能,同时手术安全性好,在大角度外斜视患者治疗中有明确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肌悬吊后徙术 超常量 大角度斜视 前后眼表 睑板腺功能
下载PDF
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勇志 孙涛 +2 位作者 林旭初 王红 李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观察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50~△)患者45例,根据手术量不同分两组,单眼超常量(内直肌缩短≥6 mm、外直肌后退≥8 mm... 目的观察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50~△)患者45例,根据手术量不同分两组,单眼超常量(内直肌缩短≥6 mm、外直肌后退≥8 mm)手术组(A组,23例),常量(内直肌缩短〈6 mm、外直肌后退〈8 mm)手术组(B组,22例),观察术前及术后斜视度、手术量、眼球活动度,手术并发症。眼位≤±10~△为治疗成功。结果两组术前斜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A组82.61%、B组90.91%,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手术率A组100.00%、B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所有患者在眼前位眼球活动自如,向外侧极限眼位注视均存在外展不足现象。B组眼前位和极限眼位均无眼球活动障碍。结论对于视力极差的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患者可考虑进行单眼内外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缺点是术后眼球外展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量手术 大角度斜视 知觉性外斜视
下载PDF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的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梅芳 陈娟 +1 位作者 钱晶 陈志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86-368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常量内直肌后徙对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62例大角度(>60PD)先天性内斜视分为观察组33例(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5.5 mm^10.0 mm)和对照组29例(双眼内直肌后徙5.0 mm+主斜眼外直肌缩短)。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和... 目的:探讨超常量内直肌后徙对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62例大角度(>60PD)先天性内斜视分为观察组33例(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5.5 mm^10.0 mm)和对照组29例(双眼内直肌后徙5.0 mm+主斜眼外直肌缩短)。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和6个月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分别为84.5%、12.1%、3.0%和75.8%、18.2%、6.1%;对照组术后1周和6个月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分别为89.6%、6.9%、3.4%和79.3%、10.3%、10.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6个月,内转功能受限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7例和2例、对照组5例和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常量内直肌后徙与常量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治疗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效果相当,但手术肌肉数量更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 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成人大角度外斜视术后侧转运动及单眼注视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水莲 金涵 +3 位作者 曾爱兰 徐洁 陈娟 帅晓英 《江西医药》 2021年第7期949-951,共3页
目的对成人大角度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双眼视功能、单眼注视野及侧转运动进行评估,以明确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符合要求的成人大角度外斜视共38例连续患者,其中29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 目的对成人大角度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双眼视功能、单眼注视野及侧转运动进行评估,以明确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符合要求的成人大角度外斜视共38例连续患者,其中29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9例行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并在术前、术后1.5m、6m对其进行眼位、双眼视功能、眼球侧转运动及单眼注视野的测量。结果末次随访时眼位正位率为81.58%,与术前相比,术后1.5m和6m双眼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术前单眼注视野为(51.42±3.30)°,术后1.5m单眼注视野(42.21±4.47)°,术后6m单眼注视野(44.12±5.13)°。对三组单眼注视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4,P=0.00),侧转运动检查显示有78.94%患者术后出现2级以下的运动不足,末次随访时有2例在侧转时出现复视。结论对于成人大角度外斜视行超常量退截手术量,在对眼位和双眼视觉有良好恢复效果的同时,也需考虑到侧转复视和单眼注视野缩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手术 大角度斜视 眼球运动/外转力 双眼视 单眼注视野
下载PDF
大角度基本型外斜视主眼与非主眼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兵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6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大角度基本型外斜视主眼与非主眼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对斜视度数≥60°的基本型外斜视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个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主眼手术,... 目的:探讨和研究大角度基本型外斜视主眼与非主眼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对斜视度数≥60°的基本型外斜视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个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主眼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非主眼手术,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位以及双眼单视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双眼正位者37例,对照组则为35例,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注视情况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是观察组的非主眼裸眼视力提高在2行以上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中I、III级视功能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手术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角度基本型外斜视患者的治疗,主眼手术的方法较非主眼手术明显有着疗效好、损伤轻以及手术次数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基本型外斜视 眼科手术 主眼 非主眼
下载PDF
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方法临床分析
6
作者 宋宝宁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寻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治疗的有效临床方法。方法随机从200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中抽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以外直肌后退术+内直肌缩短术进行疾病治疗... 目的探寻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治疗的有效临床方法。方法随机从200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中抽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以外直肌后退术+内直肌缩短术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外直肌错位缘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眼球旋转正常。观察组患者由于外直肌错位缘切,施术期间不会出现过矫现象,眼位正,但眼球外转外至眦角3mm位置处的功能受到影响,眼正前方运动则不受限制且无复视。随时间推移,本组患者眼球外转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值;施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14例眼位正,仅1例患者眼位不达标,正位率93.33%;对照组患者中8例眼位正,7例患者眼位不达标,正位率53.33%。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外直肌后退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大角度外斜视时,加用外直肌错位缘切可有效提高斜视正位率,对于常规患者或有外转障碍,但应用于大角度外斜视患者则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斜视 外直肌后退术 内直肌缩短术 外直肌错位缘切
下载PDF
改良双眼外直肌后徙手术对大角度外斜视矫正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璐 崔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对大角度外斜视的矫正效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新型手术支持。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0例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双... 目的:探究改良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对大角度外斜视的矫正效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新型手术支持。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0例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对术式进行改良,适当增加了外直肌后徙量。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斜视度、眼位矫正情况、眼球内转受限情况以及双眼视觉功能。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斜视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眼位正位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5%,其欠矫率和过矫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其眼球内转受限率(3.7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3.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立体视恢复率和融合功能恢复率分别为91.25%、9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25%、9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在矫治大角度外斜视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纠正大角度外斜视患者的眼位和斜视度,其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视觉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大角度斜视 斜视矫正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外直肌超常量后徒矫治大角度外斜视42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爱平 喻平平 +1 位作者 张建良 袁伏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27-128,共2页
目的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大角度外斜视行超常量徒后外直肌(8~14mm)。结果术后 1周眼位基本正位(正位或≤5°)者32例(76%),术后随访8~16月中,眼球运动正常者34例(81%)。结论外直肌超常量 后徒术矫治大角... 目的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大角度外斜视行超常量徒后外直肌(8~14mm)。结果术后 1周眼位基本正位(正位或≤5°)者32例(76%),术后随访8~16月中,眼球运动正常者34例(81%)。结论外直肌超常量 后徒术矫治大角度外斜视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直肌超常量后徒 矫治 大角度斜视 手术方法 术后随访
下载PDF
改良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大角度上斜视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邵新香 司明宇 李春建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下斜肌前转位术联合上直肌后徙治疗大角度上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资料齐全的大角度上斜视(垂直斜视度>25Δ,下斜肌功能亢进)32例(32只眼),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 目的观察改良下斜肌前转位术联合上直肌后徙治疗大角度上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资料齐全的大角度上斜视(垂直斜视度>25Δ,下斜肌功能亢进)32例(32只眼),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56岁,平均23.5岁,随访3~24个月,平均8~9月。结果手术效果评价:根据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学组制定的斜视疗效评价标准,按治愈、改善、未愈进行评价,32例大角度上斜视患者随访后,治愈24例(75%),改善7例(22%),未愈1例(3%)(术中探查发现下直肌发育缺如)。结论改良下斜肌前转位术是治疗大角度上斜视的有效方法,不切断下斜肌肌止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矫正垂直斜视度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斜视 改良下斜肌前转位术 下斜肌亢进
下载PDF
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俊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8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对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和眼球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患者57例(57眼),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超常量手术组29例和常量手术组28例。常量手术组行单... 目的:观察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对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和眼球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患者57例(57眼),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超常量手术组29例和常量手术组28例。常量手术组行单眼常量外直肌后徙(≤8 mm)联合内直肌缩短(≤6 mm)术,超常量手术组行单眼超常量外直肌后徙(>8 mm)联合内直肌缩短(>6 mm)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位矫正和眼球活动情况。结果:术后超常量手术组的术眼正位率为82.76%,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常量手术组的眼球正常运动率为79.31%,常量手术组的眼球正常运动率为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可有效矫正眼位,且眼球活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 超常量手术 眼位 眼球活动度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退治疗外斜视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伟琼 周明稳 +1 位作者 何芳 邝国平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比较常规双眼外直肌后退加内直肌缩短手术方式与双外直肌超常量后退手术方式在大角度外斜视治疗中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采用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手术治疗外斜视患者96例,并与同期行常规手术的大角度外斜视患... 目的比较常规双眼外直肌后退加内直肌缩短手术方式与双外直肌超常量后退手术方式在大角度外斜视治疗中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采用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手术治疗外斜视患者96例,并与同期行常规手术的大角度外斜视患者63例对比,比较2组患者术后2年的疗效包括成功率、欠矫率、过矫率以及眼球运动受限情况。结果术后2年,超常量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分别为82.3%、74.6%),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分别为2.1%、14.2%),欠矫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分别为11.5%、23.8%),过矫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分别为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眼球运动受限。超常量组有2例早期眼位正常的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内斜。传统组3例过矫患者术后采用非手术治疗后2例恢复正位,仅1例再次手术。超常量组6例过矫患者术后采用保守治疗无效均再次手术。结论在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中,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退术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但其矫正过度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临床发现超常量组过矫患者很难用非手术方法恢复双眼正位。超常量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治疗大外斜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减少外斜视的复发率有具有临床价值,但在手术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过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斜视 超常量后退 外直肌
下载PDF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丝状角膜炎65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琴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9期998-999,共2页
丝状角膜炎是临床常见且治疗较棘手的角膜上皮病变。病因复杂,疗程长,易迁延反复,甚至产生角膜新生血管及瘢痕。临床常见于干眼、暴露性角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结膜炎、持续闭睑、眼科手术、角膜接触镜、上睑下垂、大角度斜视等多种... 丝状角膜炎是临床常见且治疗较棘手的角膜上皮病变。病因复杂,疗程长,易迁延反复,甚至产生角膜新生血管及瘢痕。临床常见于干眼、暴露性角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结膜炎、持续闭睑、眼科手术、角膜接触镜、上睑下垂、大角度斜视等多种原因([1,2])。丝状角膜炎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3]:①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②基底膜与前弹力膜接合异常;③类黏液形成过多,多见于干眼病和腺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角膜炎 前弹力膜 干眼病 上睑下垂 大角度斜视 迁延反复 神经营养障碍 角膜卷丝 角膜新生血管 眼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