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SSR指纹图谱分析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
9
1
作者
密士军
邱丽娟
+2 位作者
常汝镇
郝再彬
关荣霞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4-253,共10页
利用 61个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对筛选出的 1 1 3份高抗大豆花叶病毒 ( SMV)病抗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1 1 3个抗源产生了 3 87个等位变异 ,平均每个引物可以扩增 6.3 4个等位变异。采用 Nei-Li公式计算相似系数 ,使...
利用 61个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对筛选出的 1 1 3份高抗大豆花叶病毒 ( SMV)病抗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1 1 3个抗源产生了 3 87个等位变异 ,平均每个引物可以扩增 6.3 4个等位变异。采用 Nei-Li公式计算相似系数 ,使用 NTSYS-pc2 .1 0 t数据分析软件 ,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源间平均相似系数为 0 .2 95 ,说明鉴定的这些抗源遗传差异较大。 1 1 3个抗源被明显地聚为 7类 ,地理来源相同和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大多聚在一起。相似系数较小、聚在不同类群中的抗源可能携带不同的抗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
g
.max
)
大豆
花叶病毒(SMV)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立君
郭强
+4 位作者
刘迎雪
李祥羽
赵远玲
单大朋
陈庆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3-46,共4页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到F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到F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其中3个标记Satt56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并且在F2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65—SOYGPATR—Hrcs1—Satt396,其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2.7、6.5、14.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
g
.max
)
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
抗性基因
SSR标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11S及7S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7,共9页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在南京同一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全国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1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54.7%、64.8%和71.7%,变幅28.8%~82.6%、38.8%~79.4%和48.2%~88.9%;7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44.7%、34.9%和27.9%,变幅20.6%~71.2%、20.6%~61.1%和15.7%~47.8%;11S/7S比值平均分别为1.4、2.0和2.7,变幅0.4~3.9、0.6~3.9和0.9~4.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选育后11S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升,7S相对含量下降,变幅均减小;亚基组11S-2和11S-3相对含量增加;7S的6个亚基组,尤其7S-1和7S-6,相对含量下降。11S、7S、11S/7S以及各亚基组在各群体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但与来源地纬度、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均无显著相关。从中优选到11S/7S比值大于3.7、11S相对含量为78.9%~88.9%的8份种质,发现有11S的4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37%、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24%、以及11S-1和7S的6个亚基组缺失的种质,这些特异种质可供蛋白质组分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大豆
(
g.
sojaSieb.etZucc.)
栽培
大豆
(
g
.max
(L.)Merr.)
11S蛋白质
7S蛋白质
11S/7S比值
蛋白质亚基组
遗传变异
生态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SSR指纹图谱分析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
9
1
作者
密士军
邱丽娟
常汝镇
郝再彬
关荣霞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4-253,共10页
基金
国家"九七三"( G19980 10 2 0 6)
国家"八六三"( 2 0 0 1AA2 110 41)
国家攻关项目 ( 2 0 0 1BA5 11B)
文摘
利用 61个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对筛选出的 1 1 3份高抗大豆花叶病毒 ( SMV)病抗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1 1 3个抗源产生了 3 87个等位变异 ,平均每个引物可以扩增 6.3 4个等位变异。采用 Nei-Li公式计算相似系数 ,使用 NTSYS-pc2 .1 0 t数据分析软件 ,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源间平均相似系数为 0 .2 95 ,说明鉴定的这些抗源遗传差异较大。 1 1 3个抗源被明显地聚为 7类 ,地理来源相同和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大多聚在一起。相似系数较小、聚在不同类群中的抗源可能携带不同的抗病基因。
关键词
大豆
(
g
.max
)
大豆
花叶病毒(SMV)
SSR
遗传多样性
Keywords
soybean (
g.
max
)
Soybean mosaic virus
SSR
g
enetic diversity
分类号
S435.65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立君
郭强
刘迎雪
李祥羽
赵远玲
单大朋
陈庆山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3-46,共4页
文摘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到F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其中3个标记Satt56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并且在F2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65—SOYGPATR—Hrcs1—Satt396,其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2.7、6.5、14.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关键词
大豆
(
g
.max
)
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
抗性基因
SSR标记
Keywords
soybean (
g
.max
), fro
g
eye leaf spot (Cercospora sojina Hara), resistant
g
ene, SSR marker
分类号
S3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11S及7S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河南工业大学大豆精深加工研究所
济宁学院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4CB7206,2006CB101708,2009CB118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266)
+2 种基金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6AA100104)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8025)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03060)
文摘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在南京同一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全国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1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54.7%、64.8%和71.7%,变幅28.8%~82.6%、38.8%~79.4%和48.2%~88.9%;7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44.7%、34.9%和27.9%,变幅20.6%~71.2%、20.6%~61.1%和15.7%~47.8%;11S/7S比值平均分别为1.4、2.0和2.7,变幅0.4~3.9、0.6~3.9和0.9~4.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选育后11S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升,7S相对含量下降,变幅均减小;亚基组11S-2和11S-3相对含量增加;7S的6个亚基组,尤其7S-1和7S-6,相对含量下降。11S、7S、11S/7S以及各亚基组在各群体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但与来源地纬度、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均无显著相关。从中优选到11S/7S比值大于3.7、11S相对含量为78.9%~88.9%的8份种质,发现有11S的4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37%、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24%、以及11S-1和7S的6个亚基组缺失的种质,这些特异种质可供蛋白质组分育种利用。
关键词
野生
大豆
(
g.
sojaSieb.etZucc.)
栽培
大豆
(
g
.max
(L.)Merr.)
11S蛋白质
7S蛋白质
11S/7S比值
蛋白质亚基组
遗传变异
生态区
Keywords
Wild soybean (
g.
soja Sieb. et Zucc. )
Cultivated soybean (
g.
max
( L. ) Merr. )
11S protein
7 S protein
11 S/ 7S ratio
Protein subunit
g
roup
g
enetic variability
Eco-re
g
ion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SSR指纹图谱分析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
密士军
邱丽娟
常汝镇
郝再彬
关荣霞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陈立君
郭强
刘迎雪
李祥羽
赵远玲
单大朋
陈庆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11S及7S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