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凝聚法制备大蒜油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国清 肖军霞 仇宏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50,共5页
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复合壁材,以大蒜油为芯材,探讨了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大蒜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大蒜油与复合壁材按质量比1∶2混合,在45℃,6000r/min下乳化5min后,调节乳状液的pH值至6.5,于100r/min搅拌反应10min,再... 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复合壁材,以大蒜油为芯材,探讨了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大蒜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大蒜油与复合壁材按质量比1∶2混合,在45℃,6000r/min下乳化5min后,调节乳状液的pH值至6.5,于100r/min搅拌反应10min,再经18.75U/g SPI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固化1h,大蒜油微胶囊的包埋效率和产率最高分别达到了69.20%和64.77%。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大蒜油微胶囊具有典型的蒜香味,且大蒜油的刺激性气味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大蒜油 凝聚
下载PDF
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对圣女果涂膜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庞凌云 李瑜 +1 位作者 祝美云 何华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26-429,共4页
以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保鲜剂,添加吐温-20对圣女果进行涂膜保鲜,每隔2d分别测定圣女果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四个指标研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壳聚糖浓度为1.0%、壳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比例为2:1(g/g)、吐温-20... 以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保鲜剂,添加吐温-20对圣女果进行涂膜保鲜,每隔2d分别测定圣女果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四个指标研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壳聚糖浓度为1.0%、壳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比例为2:1(g/g)、吐温-20浓度为0.8%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圣女果的营养损失,降低失水率,抑制呼吸强度,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女果 壳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 合膜 保鲜
下载PDF
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复合物对O/W型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丁俭 隋晓楠 +5 位作者 王婧 董济萱 马文君 李杨 齐宝坤 江连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74-80,共7页
为探究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soybean protein isolate-chitosan,SPI-CS)复合物对形成O/W型乳液性质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复合物表面疏水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与油-水界面张力、乳液粒径、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经... 为探究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soybean protein isolate-chitosan,SPI-CS)复合物对形成O/W型乳液性质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复合物表面疏水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与油-水界面张力、乳液粒径、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经超声处理的SPI-CS复合物表面疏水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和界面吸附性较低,形成的O/W型乳液粒径相对较大,约100?μm,乳液Zeta电位较低,乳滴有发生聚集的倾向。乳液贮存7 d后乳层析指数最高。经超声处理后SPI-CS复合物形成的乳状液性质发生明显变化,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形成的O/W型乳液的稳定性有所增加:超声功率为400 W时SPI-CS复合物形成的乳液最为稳定,乳层析指数最低;当超声功率超过400 W时,乳液的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其粒径有所增大,同时乳液的Zeta电位、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明显下降,界面张力降低缓慢。超声处理暴露了蛋白质分子的内部结构,使部分结构展开、柔性增加,促进了其与壳聚糖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说明超声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形成的复合物影响了O/W型乳液的稳定性及相关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O/W型乳液 稳定性
下载PDF
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结构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丁俭 齐宝坤 +3 位作者 姜楠 隋晓楠 王中江 李杨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2-358,共7页
为研究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相互作用及其对复合物结构性质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通过SDS-PAGE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合物动态光散射粒度... 为研究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相互作用及其对复合物结构性质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通过SDS-PAGE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合物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表面电荷和浊度等测定,解析了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结构变化与功能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逐渐升高且发生红移;荧光强度先降低后增加,超声600 W处理时内源荧光强度最大;超声处理影响了大豆分离蛋白亚基组成,主要促进了7S亚基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复合物的粒径先降低后增大;300~500 W处理的复合物ζ-电位表面电荷密度较大,浊度明显降低且溶液分散均匀、性质稳定。说明相对低功率时复合物形成得较为稳定,但超声处理进一步增大后,蛋白质发生不溶性聚集和重排,影响了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复合物中蛋白质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影响了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和分子柔性,进而影响复合物结构和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合物 相互作用 超声处理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复凝聚法制备芥末油微胶囊 被引量:11
5
作者 盖旭 李荣 姜子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4,64,共5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芥末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3%,大豆分离蛋白与海藻酸钠的比例3∶1,芯壁比1∶1;复凝聚反应pH 3.0,温度40℃,时间20min,转速400r/min,戊二醛的添加量3 mL。在此工艺条件下得...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芥末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3%,大豆分离蛋白与海藻酸钠的比例3∶1,芯壁比1∶1;复凝聚反应pH 3.0,温度40℃,时间20min,转速400r/min,戊二醛的添加量3 mL。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末油 大豆分离蛋白 海藻酸钠 凝聚反应 微胶囊
下载PDF
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包装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幸幸 王家俊 +1 位作者 刘海龙 樊春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0,共5页
采用壳聚糖(CS)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基材,制备了可降解包装膜。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包装膜结构进行表征。对复合包装膜的拉伸性能和透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CS和SP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当SPI质量... 采用壳聚糖(CS)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基材,制备了可降解包装膜。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包装膜结构进行表征。对复合包装膜的拉伸性能和透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CS和SP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当SPI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包装膜的拉伸性能优于纯壳聚糖膜,透光性较纯壳聚糖膜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 拉伸性能 透光性
下载PDF
壳聚糖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晓飞 张超 +2 位作者 李武 马越 赵晓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
研究壳聚糖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材料机械性能、阻隔性能、颜色和结构的影响,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可食性包装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壳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1∶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提高,断裂伸展率、水... 研究壳聚糖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材料机械性能、阻隔性能、颜色和结构的影响,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可食性包装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壳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1∶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提高,断裂伸展率、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降低,颜色略微发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阻隔能力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之间形成醚键或C-N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包装材料 阻隔性能 红外光谱.
下载PDF
pH值对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超 郭晓飞 +2 位作者 李武 马越 赵晓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25,共5页
pH值会影响复合材料分子间电离常数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研究pH值对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期拓宽其应用领域。系统评价pH值对复合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复合材料溶液的pH值将... pH值会影响复合材料分子间电离常数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研究pH值对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期拓宽其应用领域。系统评价pH值对复合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复合材料溶液的pH值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降低其断裂伸展率、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对其宏观色泽没有显著影响;流变学分析表明,在pH值降低时,复合材料溶液体系更加稳定,对外力的抵抗能力越强;FT-IR分析表明维持包装材料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PH值 红外光谱
下载PDF
柠檬酸钠对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关曼 谢晶 +3 位作者 薛斌 江海云 邵则淮 孙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7-281,共5页
以柠檬酸钠作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研究了柠檬酸钠添加量对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机械性能、水蒸气阻隔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钠增强了复合膜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改... 以柠檬酸钠作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研究了柠檬酸钠添加量对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机械性能、水蒸气阻隔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钠增强了复合膜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改善复合膜机械性能。当柠檬酸钠的添加量为0.03%(w/v)时,增强了复合膜水蒸气阻隔性能,降低了复合膜的水溶性,提高复合膜的抗氧化性,复合膜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至未添加组的1.7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 柠檬酸钠 机械性能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壳聚糖自组装颗粒与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微胶束协同构建高内相乳液体系
10
作者 石冬雪 李悦欣 +2 位作者 陈倩 刘昊天 孔保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2-91,共10页
为了提升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s,HIPEs)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以满足3D打印油墨和脂肪代替物的实际需求,本研究以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微胶束作为乳化剂,同时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chitosan,CS)自组装纳米颗粒以... 为了提升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s,HIPEs)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以满足3D打印油墨和脂肪代替物的实际需求,本研究以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微胶束作为乳化剂,同时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chitosan,CS)自组装纳米颗粒以提高HIPEs的自支撑性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CS添加量的增加,HIPEs呈现出更佳的自支撑性能、更高的黏弹性,以及更小、更致密的微观结构。经3D打印后样品未出现塌陷。此外,在不同盐离子浓度(0~500 mmol/L)和pH值(5.0~7.5)条件下,HIPEs仍保持良好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个性化定制营养食品,以及低脂健康肉制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相乳液 明胶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脂肪替代物 3D打印
下载PDF
改性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黑木耳多糖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海涛 赵婉竹 +5 位作者 赵兵兵 邵信儒 钟子杰 石金风 姜瑞平 刘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6-82,共7页
利用超声波、微波、紫外光及其协同改性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黑木耳多糖复合膜,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对膜性质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紫外光改性处理可改善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其中超声波微波协同改性作用最明显,膜的抗拉... 利用超声波、微波、紫外光及其协同改性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黑木耳多糖复合膜,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对膜性质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紫外光改性处理可改善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其中超声波微波协同改性作用最明显,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21.67 MPa和78.02%);水蒸气透过系数和氧气透过率达到最小值(1.34×10^(-12)g/(cm·s·Pa)、0.47×10^(-2)g/(m^(2)·d))。超声波微波协同改性亦可显著增加膜的亮度和白度,提高膜的透光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复合膜进行表征,表明经过超声波、微波、紫外光改性处理加强了膜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致密、稳定的网络结构,提高了复合膜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微波 紫外光 协同改性处理 合膜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黑木耳多糖
下载PDF
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在黑胡椒油树脂复凝聚微胶囊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欣 黄国清 肖军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72,共7页
将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与木糖按不同质量比混合,于90℃下反应6 h,得到美拉德反应改性的SPI,再以改性SPI和壳聚糖为复合壁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黑胡椒油树脂微胶囊,研究改性SPI对黑胡椒树脂微胶囊包埋效果、热稳定... 将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与木糖按不同质量比混合,于90℃下反应6 h,得到美拉德反应改性的SPI,再以改性SPI和壳聚糖为复合壁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黑胡椒油树脂微胶囊,研究改性SPI对黑胡椒树脂微胶囊包埋效果、热稳定性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PI/木糖质量比为2∶1时,黑胡椒油树脂微胶囊的包埋效率、产率及80℃下加热8 h后的保留率最高,分别为67.8%、72.07%和75.06%。热重分析表明,与天然SPI相比,改性SPI进一步提高了黑胡椒油树脂微胶囊的热稳定性,扫描电镜分析则表明改性SPI使微胶囊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利用改性SPI-壳聚糖制备的黑胡椒油树脂微胶囊对烯类挥发性成分的保持能力增加。本研究为拓展SPI的应用领域、提高黑胡椒油树脂微胶囊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木糖 美拉德反应 黑胡椒油树脂 微胶囊
下载PDF
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共价复合物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淑婷 田晓慧 +2 位作者 孙金煜 冯佼姣 元以中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3,355,共5页
通过可控干热法制备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共价复合物,并将其与天然乳胶共混制成共混膜。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共混液与共价复合物的粒径分布对比可以验证共价复合物的形成。通过对复合物改性天然乳胶膜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蛋白质溢... 通过可控干热法制备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共价复合物,并将其与天然乳胶共混制成共混膜。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共混液与共价复合物的粒径分布对比可以验证共价复合物的形成。通过对复合物改性天然乳胶膜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蛋白质溢出量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膜表面光滑度、平整度、致密性和力学性能均有所改善,蛋白质溢出量降低,作为医用薄膜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 共价合物 天然乳胶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涂膜保鲜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国秀 李建科 +2 位作者 吴晓霞 田园 李冬梅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以研究复合涂膜保鲜剂为目的,将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成膜基质,以脂质、乳化剂、增塑剂为辅料,研究了各种成分的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涂膜保鲜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主要成膜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1:1,当三者总... 以研究复合涂膜保鲜剂为目的,将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成膜基质,以脂质、乳化剂、增塑剂为辅料,研究了各种成分的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涂膜保鲜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主要成膜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1:1,当三者总浓度为1.2%时,辅助成分适宜用量为硬脂酸0.2%、单甘酯0.2%、甘油1%,此时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优。对苹果进行常温涂膜保鲜试验表明,该涂膜保鲜剂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壳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 涂膜保鲜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伟刚 鹿振武 +1 位作者 逯盛芳 何乃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7-334,共8页
蛋白质与多糖的静电作用是生物体内一个基本医学-化学现象,是实现自组装的主要驱动力,可利用这种非共价作用设计和构筑理想的微结构。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SPI)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原料,采用浊度法考察了... 蛋白质与多糖的静电作用是生物体内一个基本医学-化学现象,是实现自组装的主要驱动力,可利用这种非共价作用设计和构筑理想的微结构。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SPI)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原料,采用浊度法考察了配比、溶液p 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对SPI与CS在溶液中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p H值影响静电作用强度,从而成为影响SPI与CS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其中,当p H值为5.5~6.6时,SPI与CS可以实现有效结合。在较低的离子强度下,有利于形成具有紧凑结构的CS/SPI聚集体,较高离子强度下聚集体发生解离。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多肽链上的疏水氨基酸残基暴露在溶液中,导致与壳聚糖链的疏水作用增强。DLS结果显示,CS与SPI自组装形成了分布均一的纳米粒子,变性后的SPI与CS形成的纳米粒子粒径有所增大,分布均一;经戊二醛交联,粒径有所减小。SEM显示,壳聚糖单层膜表面存在龟裂现象,与SPI形成双层膜后龟裂消失;同时,单层膜厚度约为300 nm,双层膜厚度约为5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静电作用 纳米颗粒 双层膜
下载PDF
超声改性对可食性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栋 张华江 +4 位作者 王旭 王胜男 李亮 魏春丽 孟灵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9-53,共5页
本文利用超声改性的方法对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三个因素对超声改性膜的影响。以膜的综合评分为指标,最终确定影响超声处理的三个因素的最佳参数为:超声功率29W... 本文利用超声改性的方法对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三个因素对超声改性膜的影响。以膜的综合评分为指标,最终确定影响超声处理的三个因素的最佳参数为:超声功率29W,超声时间24min,超声温度59℃。在此条件下,膜的综合评分K最大值为0.90,与理论预测值0.91相近,此时对应的复合膜的抗拉伸强度(TS)为3652N/m2,断裂伸长率为28.73%。与未超声处理的膜相比,超声处理后的复合膜的综合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超声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的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云波 程志先 黄建颖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1-1179,共9页
为探究蛋白质与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壳聚糖(CS)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浊度法、电位分析、粒径分析、黏度测定及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两者间的复合物形成状态、机理以及复合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结果表明,当pH值为3.0... 为探究蛋白质与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壳聚糖(CS)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浊度法、电位分析、粒径分析、黏度测定及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两者间的复合物形成状态、机理以及复合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结果表明,当pH值为3.0时,不同复合比对SPI-CS复合溶液的浊度影响不大;当CS浓度大于SPI浓度且SPI/CS复合比为1∶30时,复合溶液的粒径分布出现明显的两个峰,电位值变化不大,且两者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微弱,几乎无热量变化。当pH值为6.0时,SPI-CS复合溶液浊度值升高,并在SPI/CS复合比为1∶10时CS达到饱和,此时复合溶液的电位值由原来的负值变为正值,两者间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使得平均粒径分布明显增大;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结果表明,SPI和CS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放热反应(ΔH<0)。本研究为蛋白质和多糖在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合物 形成机理
下载PDF
葵花籽壳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可食膜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32
18
作者 陈珊珊 陶宏江 +1 位作者 王亚静 马中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6-314,共9页
为了研究具有良好性能的可食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成膜基材,向其中添加葵花籽壳纳米纤维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NCC)和壳聚糖(chitosan,CS)制备得到共混可食膜。通过研究成膜材料配比... 为了研究具有良好性能的可食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成膜基材,向其中添加葵花籽壳纳米纤维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NCC)和壳聚糖(chitosan,CS)制备得到共混可食膜。通过研究成膜材料配比、pH值和丙三醇质量浓度对可食膜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断裂伸长率(elongarion,E)、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和氧气透过率(oxygen permeability,OP)的影响,以可食膜综合性能为响应值,各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到各因素对可食膜性能综合分影响的大小顺序为pH值>成膜材料配比>丙三醇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成膜材料质量比NCC:CS:SPI为1.25:0.75:2,pH值为3.59,丙三醇质量浓度为0.02 g/m L时,可食膜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系数和氧气透过率)的综合分达到最高为0.63。红外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成膜材料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研究结果可为可食膜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性能 优化 葵花籽壳纳米纤维素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下载PDF
壳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抑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会云 赵寿经 +3 位作者 王新伟 马中苏 吴晓艳 张艳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采用双倍稀释法研究壳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抑菌圈法研究添加天然抑菌剂壳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的大豆分离蛋白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黑曲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 采用双倍稀释法研究壳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抑菌圈法研究添加天然抑菌剂壳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的大豆分离蛋白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黑曲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的大豆分离蛋白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黑曲霉均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为:牛至油>壳聚糖>溶菌酶。对酿酒酵母的抑制效果为:壳聚糖>牛至油>溶菌酶;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为:牛至油>壳聚糖>溶菌酶。因此,添加壳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的大豆分离蛋白膜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溶菌酶 牛至油 抑菌效果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可食膜的成膜条件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方育 贾冬英 +1 位作者 姚开 郁恋明 《四川食品与发酵》 CAS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的成膜性及相容性,研制出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三元复合可食膜。研究了成膜材料配比、成膜液pH和甘油用量对该复合膜的透湿性、吸油性、机械性能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该复...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的成膜性及相容性,研制出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三元复合可食膜。研究了成膜材料配比、成膜液pH和甘油用量对该复合膜的透湿性、吸油性、机械性能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该复合膜的适宜条件为: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的比例为1∶1∶1,成膜液的适宜pH值为3~4,甘油用量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壳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 可食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