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病基因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选择作用(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于佰双 段玉玺 +2 位作者 王家军 李进荣 陈立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1-494,共4页
为了解育成抗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及胞囊线虫生理小种侵染力的变异,于2005 ~2008年,应用黑龙江省发生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及已经通过鉴定的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等8个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Lee68为材... 为了解育成抗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及胞囊线虫生理小种侵染力的变异,于2005 ~2008年,应用黑龙江省发生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及已经通过鉴定的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等8个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Lee68为材料,进行抗病基因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选择作用研究。在盆栽条件下,强迫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群体在抗病品种上繁殖10代,选用5个标准鉴定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重新鉴定经抗病基因选择后的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原来为3号生理小种的线虫群体,经在抗病品种抗线虫1号、抗线虫2号、抗线虫3号、抗线虫4号、抗线虫5号上连续选择10代之后,变为6号小种;经在灰皮支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0号小种;经在Peking上选择之后变为14号小种,经在哈尔滨小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5号小种。上述鉴定结果说明,原大豆胞囊线虫生理种群体,经过在抗病品种上连续强迫繁殖后,形成新的生理小种,并使原抗病品种变为感染品种,认为在生产上采用轮作方式是保持抗线品种抗性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抗病基因 选择作用 大豆胞囊线虫 生理小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