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肥力条件下大豆群体内叶片气孔阻力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兴义 孟凯 隋跃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2-305,共4页
根据田间实测资料,文中着重分析了在人为控制适宜水分条件下,4种肥力水平:无肥、中肥、高肥、有机+无机条件下大豆群体内叶片在1日内不同时间气孔阻力(Rs)差异以及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的叶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群体内叶片Rs以中等肥... 根据田间实测资料,文中着重分析了在人为控制适宜水分条件下,4种肥力水平:无肥、中肥、高肥、有机+无机条件下大豆群体内叶片在1日内不同时间气孔阻力(Rs)差异以及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的叶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群体内叶片Rs以中等肥力的为最低,无肥的为最高,花期夜间和上午群体内不同层次叶片相应部位的Rs是由冠层上部向下至中部在花期逐渐减小,下午正相反.在结英期Rs均增大,但无规律.大豆群体内叶片Rs的日变化规律为在下午17~19时出现峰值,上午Rs较低.图4,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阻力 大豆群体 肥力水平 叶片
下载PDF
大豆群体内部环境与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艳华 孙树春 +3 位作者 金剑 王光华 潘相文 邸桂俐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从大豆群体冠层内部的光、CO2、温度等微环境指标和冠层光合特性两方面综述了与产量的关系。微环境与光合特性关系密切,产量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关键词 大豆群体 环境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野大豆群体DNA随机扩增产物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魏伟 钟敏 +3 位作者 王洪新 恽锐 胡志昂 钱迎倩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8年第5期412-416,共5页
为了提高RAPD方法检测野大豆(GlycinesojaL.)群体DNA多态性的能力,随机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MspⅠ、HinfⅠ、TaqⅠ、EcoRⅠ、SalⅠ、DraⅠ和HaeⅢ)消化,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 为了提高RAPD方法检测野大豆(GlycinesojaL.)群体DNA多态性的能力,随机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MspⅠ、HinfⅠ、TaqⅠ、EcoRⅠ、SalⅠ、DraⅠ和HaeⅢ)消化,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用银染法检测酶切产物,结果发现:1.有的限制性内切酶能够消化野大豆群体DNA的随机扩增产物,有的却不能。2.有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无RAPD个体的扩增产物后能够产生多态性DNA片段,有的内切酶不能产生。3.有的引物的无RAPD个体的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能够产生多态性的DNA片段;有的引物的扩增产物虽然可被内切酶消化,但不能够产生多态性DNA片段。实验证明,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扩增产物,确实能够提高RAPD方法检测野大豆群体DNA多态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限制性内切酶 大豆群体
下载PDF
常德市石门县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大豆群体
4
作者 贺勇 《湖南农业》 2011年第12期8-8,共1页
2011年10月,经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专家确定:石门县发现的一处野生植物群体为保存较完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大豆群体。该群体位于壶瓶山镇李坪村4组,海拔430米~850米,面积约23公顷,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 大豆群体 石门县 常德市 植物群体 湖南省 壶瓶山 公顷
下载PDF
大豆群体对氮、磷、钾的平衡吸收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树和 刘淑红 郭桂玲 《吉林农业》 2008年第8期30-31,共2页
大豆是需肥种类多且数量大的作物,其中以氮、磷、钾的吸收量最多。氮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元素.随着大豆产量的提高.对氮素的吸收量也目趋增加。尽管大豆有根瘤固氮作用。但是其固定的氮素远不能满足大豆高产栽培对氮素的... 大豆是需肥种类多且数量大的作物,其中以氮、磷、钾的吸收量最多。氮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元素.随着大豆产量的提高.对氮素的吸收量也目趋增加。尽管大豆有根瘤固氮作用。但是其固定的氮素远不能满足大豆高产栽培对氮素的需求。所以,增施氮肥对于大豆高产是必不可少的.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仅取决于三要素营养水平的高低。而且取决于对三要素的平衡吸收.这种平衡吸收的关系又依赖于土壤供肥水平和科学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群体 平衡吸收 氮素 生长发育 大豆产量 产量形成
下载PDF
大豆群体边际增产技术
6
作者 吴淑宝 刘刚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5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大豆群体 增产技术 种植面积 大豆产量 合理密植 大豆种植 科技人员 产量低
下载PDF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结构分化和亚群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军 赵团结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01-1910,共10页
【目的】研究中国大豆育成品种总群体的遗传结构分化及其地理生态亚群和育成时期亚群的遗传多样性、特异性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国大豆育种主干亲本遴选提供遗传背景依据。【方法】从1923-2005年育成的1300个品种中抽选378份中国大豆育成... 【目的】研究中国大豆育成品种总群体的遗传结构分化及其地理生态亚群和育成时期亚群的遗传多样性、特异性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国大豆育种主干亲本遴选提供遗传背景依据。【方法】从1923-2005年育成的1300个品种中抽选378份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组成代表性样本,选用大豆核基因组64个SSR标记,采用Structure Version2.2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亚群体分化分析和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特异性分析。【结果】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群体由7类血缘组成,遗传上明显分化为不同的地理生态亚群和育成时期亚群,各有其不同的血缘构成特点;各地理生态亚群具有其特有、特缺和互补等位变异,体现了其遗传来源的相对生态特异性;随着品种育成时期的推进,不同时期有不同血缘的种质加入,各育成时期亚群具有其特有、特缺和互补等位变异,体现了育种发展的特点。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群体与中国地方品种群体、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相比,其遗传基础因源于有限祖先亲本数的瓶颈效应而相对狭窄;分省亚群中黑龙江、江苏亚群的等位变异数可以向其他亚群提供的补充等位变异数均依次最多,其亲本来源较宽、遗传基础较广。分时期亚群平均等位变异数随着时期的推移各亚群等位变异数增加,遗传多样性程度增高,近期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宽于历史上前期育成的品种。【结论】研究结果证明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群体存在遗传结构上的地理生态分化和育成时期分化,因而各亚群具有相对遗传特异性,体现在血缘构成和特有、特缺及互补等位变异上,这构成了未来大豆育种中亚群间种质或基因交流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育成品种群体 群体分化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遗传特异性
下载PDF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佳木斯的表型鉴定及利用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继亮 宗春美 +9 位作者 王德亮 王燕平 蒋红鑫 杨丹霞 傅蒙蒙 王磊 任海祥 赵团结 杜维广 盖钧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6-1005,共10页
为精准鉴定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表型性状,观察该群体在佳木斯的表现,研究其在佳木斯生态区的潜在育种价值,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共361份,采用重复内分组的设计方法,于2012-2014年在佳木斯进行主要... 为精准鉴定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表型性状,观察该群体在佳木斯的表现,研究其在佳木斯生态区的潜在育种价值,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共361份,采用重复内分组的设计方法,于2012-2014年在佳木斯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精准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调查的性状均值为全生育期113.5d(92.5~136.0 d)、蛋白质含量39.8%(35.6%~45.0%)、脂肪含量21.5%(17.5%~24.2%)、蛋脂总量61.3%(57.4%~64.3%)、百粒重21.1g(8.2~32.0g)、株高101.2cm(54.9~142.6cm)、主茎18.6节(12.4~24.6节)、分枝2.5个(0.2-7.4个)、倒伏2.1级(1.0-4.0级)。2)按国际熟期组划分标准,佳木斯所处熟期组为MG0和MGI,属于这两个熟期组的品种,各性状的均值与群体总均值相近。MG000-00的生育天数集中在95~110 d,比当地无霜期早约15~25 d;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分别较MG0-I高约1和1.5个百分点,株高和节数则分别低约10~40 cm、2~8节。MGII的生育天数长达150 d,不能稳定正常成熟;与当地品种相比较蛋白质和蛋脂总量均低约2%、脂肪低约0.5%,株高和节数分别高约10cm、2节;倒伏程度则高达3级。MGIII在佳木斯不能正常成熟,生长量和倒伏度增加。3)根据各农艺、品质性状在佳木斯表现的遗传进度估计,虽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佳木斯地区利用东北大豆资源育成了许多适于东北北部的优异品种,体现了东北种质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地品种的表现,从东北大豆种质群体中筛选出了用以改良不同性状的优异亲本,供育种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下载PDF
大豆源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保业 徐亚军 赵龙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131-134,共4页
以吉育-45为供试品种,系统地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施肥处理下的源库关系,从而为大豆的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群体
下载PDF
《大豆科学》副主任委员盖钧镒先生荣获“大豆科学最高成就奖”
10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2-852,共1页
在第26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上举行的“王金陵大豆科学成就奖”颁奖仪式上,《大豆科学》副主任委员盖钧镒先生荣获了“大豆科学最高成就奖”。盖钧镒先生,1936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科学》第一至九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盖... 在第26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上举行的“王金陵大豆科学成就奖”颁奖仪式上,《大豆科学》副主任委员盖钧镒先生荣获了“大豆科学最高成就奖”。盖钧镒先生,1936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科学》第一至九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盖钧镒先生专长于大豆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以及数量遗传与试验设计等领域,并不断融合创新。在从事大豆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工作中先后搜集、整理与研究大豆种质资源1.5万余份,创新大豆群体和特异种质2万余份,创造出一批优异种质,向全国20多个省市的120个研究和生产单位交流大豆优异种质资源15000余份次。将种质研究推进到基因组学领域,研究了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系谱及其遗传基础;提出了中国大豆熟期组划分方法和品种生态区划;通过国际合作研究,提出栽培大豆起源于南方野生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群体 科学成就 副主任 优异种质资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品种选育 种质创新 数量遗传
下载PDF
一生为了“豆满仓”——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盖钧镒 被引量:1
11
作者 缪翼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第4期47-49,共3页
今年82岁的盖钧镒还时常卷起裤腿下到田间地头。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遗传育种学家,他更是将一个甲子的岁月献给了我国的大豆事业,为的就是“让老百姓吃着中国豆子打出的豆浆、磨出的豆腐”。搜集、整理大豆种质资源1.5万余份,... 今年82岁的盖钧镒还时常卷起裤腿下到田间地头。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遗传育种学家,他更是将一个甲子的岁月献给了我国的大豆事业,为的就是“让老百姓吃着中国豆子打出的豆浆、磨出的豆腐”。搜集、整理大豆种质资源1.5万余份,创新大豆群体和特异种质2万余份,主持参与研究了30多个大豆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推广种植5000多万亩实现产业化……盖钧镒为世界大豆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真正无愧于第十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殊荣。“一想到国产大豆,我感到的就是压力”自1995年开始,作为大豆原产国,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已从大豆净出口国沦为世界大豆最大进口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遗传育种学 南京农业大学 大豆群体 作物 长江中下游 终身成就奖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