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pH值偏移处理对大豆亲脂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帅 钟明明 +3 位作者 王震霄 王英 康梦雪 齐宝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9-176,共8页
为探究超声辅助pH值偏移对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s,SLP)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将分离提取的SLP在超声(240 W、20 min)及极端pH值(pH 1或12)条件下进行改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游离巯基含量、傅... 为探究超声辅助pH值偏移对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s,SLP)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将分离提取的SLP在超声(240 W、20 min)及极端pH值(pH 1或12)条件下进行改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游离巯基含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对不同处理的SLP一级、二级、三级结构进行表征,并对SLP功能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pH 12偏移处理下SLP结构-功能性改变最大,平均粒径由5245.33 nm降低至447.13 nm,ζ-电位值由-5.95 mV下降至-18.53 mV,游离巯基含量下降,α-螺旋相对含量增加,荧光光谱发生蓝移,荧光强度降低;同时溶解度由9.84%上升至92.04%,乳化性、起泡性提高。因此超声和pH值偏移处理对SLP结构性质和功能性质具有协同作用,且结构和功能性质相关性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超声辅助pH值偏移 结构性质 功能性质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大豆亲脂蛋白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杨 王迪琼 +3 位作者 齐宝坤 钟明明 徐清清 谢凤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7-362,373,共7页
为探明超声处理对大豆亲脂蛋白(Lipophilic protein,LP)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将分离提取的LP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ITR)、内源和外源荧光强度、差示扫描量热... 为探明超声处理对大豆亲脂蛋白(Lipophilic protein,LP)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将分离提取的LP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ITR)、内源和外源荧光强度、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超声处理对LP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DS-PAGE显示,超声处理并不能改变LP的分子量分布,但能改变亚基的含量;红外光谱及内源、外源荧光光谱显示,不同的超声处理条件对LP的二、三级结构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超声强度的增加,α-螺旋先减少、后增加,β-折叠先增加、后减少,在360 W超声功率下处理10 min时内源、外源荧光强度最强;在360 W超声功率下处理10 min和240 W超声功率下处理20 min时对LP的热稳定性、溶解性的改善效果最佳,变性温度提高6~7℃,溶解度提高约20个百分点,而超声功率过大时则会对LP的功能性质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试验得出最佳超声条件为:在360 W超声功率下处理10 min,LP理化性质最适合应用于食品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超声 结构 溶解性
下载PDF
超声诱导大豆亲脂蛋白复合姜黄素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秀清 衣程远 +5 位作者 刘琳琳 曾剑华 王子玥 李美莹 谷雪莲 孙冰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122,共8页
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诱导,将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SLP)与姜黄素(curcumin,Cur)结合,以包埋率作为指标,并利用紫外光谱、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SLP与姜黄素的质量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SLP-C... 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诱导,将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SLP)与姜黄素(curcumin,Cur)结合,以包埋率作为指标,并利用紫外光谱、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SLP与姜黄素的质量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SLP-Cur)复合物制备效果的影响,并对超声诱导的SLP-Cur复合物的抗氧化性及体外释放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技术制备SLP-Cur复合物的最佳条件:SLP与姜黄素的质量比为7.5∶1、超声时间为20 min、超声功率为180 W,包埋率高达(19.63±0.06)%,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06 nm,且分布均匀,电位平均值为-(24.7±0.23)mV,说明将超声技术应用于大豆亲脂蛋白包埋姜黄素,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超声处理使复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52.6±0.64)%显著提高到(59.3±0.66)%(P<0.05)。复合物的形成可以减少姜黄素在胃中的释放,经过超声处理后复合物中姜黄素的释放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姜黄素 超声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大豆亲脂蛋白热诱导解离缔合及自组装纳米颗粒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冰玉 刘琳琳 +3 位作者 石彦国 朱秀清 张娜 曾剑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6-354,共9页
大豆亲脂蛋白(SLP)是解决大豆分离蛋白水合特性和界面特性等功能特性问题的关键。采用多光谱、热分析和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大豆亲脂蛋白热诱导解离缔合行为,并对其自组装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显示,80~90℃是SLP热处理过渡带,在热处... 大豆亲脂蛋白(SLP)是解决大豆分离蛋白水合特性和界面特性等功能特性问题的关键。采用多光谱、热分析和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大豆亲脂蛋白热诱导解离缔合行为,并对其自组装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显示,80~90℃是SLP热处理过渡带,在热处理温度低于80℃时,SLP能基本保持天然构象而无显著性变化,在热处理温度高于90℃时,SLP二级构象发生显著性改变。在90℃处理20 min时,SLP蛋白分子结构解聚,且伸展至最大程度,表面疏水性增加,随后自组装形成粒径约为110 nm的稳定单分布纳米颗粒体系。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解离的亚基通过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重新聚集成中间聚集体,导致分子间聚集程度增大、构象稳定性增强。本研究可为SLP专用大豆蛋白粉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解离缔合行为 自组装纳米颗粒 热诱导
下载PDF
超高压下大豆亲脂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杨 钟明明 +3 位作者 廖一 谢凤英 孙禹凡 齐宝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5-371,共7页
大豆亲脂蛋白(Lipophilic protein,LP)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在中性条件下(pH值7.4)复合后,可自发组成LP-HPMC复合物,但仍有部分未自组装的LP和HPMC存在于溶液中,目前仍无法实现LP-HPMC最大程度复合... 大豆亲脂蛋白(Lipophilic protein,LP)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在中性条件下(pH值7.4)复合后,可自发组成LP-HPMC复合物,但仍有部分未自组装的LP和HPMC存在于溶液中,目前仍无法实现LP-HPMC最大程度复合以及最多结合位点的目标。采用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超高压处理对LP-HPMC复合程度以及作用力的影响,采用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测定、表面疏水性分析、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等解析了超高压对LP-HPMC结构变化与功能性质表达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LP-HPMC复合物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蛋白二级结构发生相应改变。当压力为400-MPa时,复合物有最大的溶解度和最小的表面疏水值,分别为41.1%和57832,此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指标也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复合物 超高压
下载PDF
含脂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升锋 周瑞 曾庆孝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11-13,共3页
探讨了溶剂组成 ,脂肪酸种类和浓度以及石蜡对含脂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性能影响及其有关机理。
关键词 肪酸 石蜡 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 亲水性 阻湿性
下载PDF
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及其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次力 高远 +3 位作者 曾剑华 孙冰玉 黄雨洋 朱秀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9-167,共9页
为探究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亚基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将大豆亲脂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偏移诱导处理后,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联合多光谱、热分析等技术研究pH偏移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蛋白亚基解... 为探究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亚基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将大豆亲脂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偏移诱导处理后,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联合多光谱、热分析等技术研究pH偏移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蛋白亚基解离缔合行为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pH偏移诱导过程中,大豆亲脂蛋白结构经历去折叠、亚基解离以及再聚集,约10 h后蛋白构象趋于稳定,最终使大豆亲脂蛋白表面分布更多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从而呈现出松散三维构象。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结果显示,pH偏移诱导(10 h)改变了蛋白表面亲水性侧链并破坏了维系蛋白二级结构的氢键等作用力,引起α-螺旋结构解旋,β-折叠含量增加;热分析结果显示,在等电点处大豆亲脂蛋白具有最大的抗变性能力。pH偏移诱导过程中,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发生自组装,形成形状较规则且尺寸均一的球体纳米颗粒,其分子形态由无序聚集状态向粒径分布均匀状态转变,在pH 4条件下诱导的大豆亲脂蛋白颗粒呈稳定的单分布体系,进而呈现出良好的分子柔性和乳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pH偏移诱导 解离缔合 自组装纳米颗粒 多光谱技术
下载PDF
全脂大豆蛋白酸乳冰淇淋的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效群 卢耀环 王晓闻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33-36,共4页
本试验研究用全脂大豆蛋白乳 ,经乳酸发酵去除腥味 ,然后制成一种酸乳冰淇淋。通过发酵去腥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与配方优化选择 ,确定了适合生产实际的生产方案 ,按此方案生产的全脂大豆蛋白酸乳冰淇淋 ,无豆腥味 ,口味独特诱人 。
关键词 大豆蛋白 酸乳冰淇淋 工艺技术 配方
下载PDF
全脂大豆蛋白对面条品质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吴素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5-108,共4页
通过在面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全脂大豆蛋白,探讨了其对蛋白质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面条色泽、断条率、咀嚼感、爽口感及面条蒸煮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面粉中加入8%的全脂大豆蛋白可显著提高面粉的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 通过在面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全脂大豆蛋白,探讨了其对蛋白质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面条色泽、断条率、咀嚼感、爽口感及面条蒸煮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面粉中加入8%的全脂大豆蛋白可显著提高面粉的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改善了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面条的韧性和口感,既增加了面条营养价值,又提高了面条的质量和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面条加工 面条品质
下载PDF
大豆亲脂蛋白甲基纤维素W/O/W乳液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杨 李礼佳 +3 位作者 和铭钰 杨浩冬 孔洋 滕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5-403,434,共10页
采用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LP)和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的复合物作为亲水性乳化剂形成W/O/W乳液外水相,以聚蓖麻酸甘油酯(Polyglycerol polyricinoleate,PGPR)为亲脂性乳化剂,橄榄油为油相,并以维生素B_(... 采用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LP)和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的复合物作为亲水性乳化剂形成W/O/W乳液外水相,以聚蓖麻酸甘油酯(Polyglycerol polyricinoleate,PGPR)为亲脂性乳化剂,橄榄油为油相,并以维生素B_(12)为指示剂,按两步法制备W/O/W型双层乳液。通过对微观结构、储藏稳定性、粒径、电位、乳液粘弹性等指标的测定,探究不同外水相比例及复合物中LP与MC的不同比例对W/O/W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LP与MC质量比为3∶1,外水相质量分数为70%时,W/O/W乳液液滴间的作用力最强、粒径最小、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对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最强、28 d储藏稳定性指数较高,流变学性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甲基纤维素 W/O/W型双层乳液 稳定性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低脂质含量大豆分离蛋白共混凝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海波 寇丹丹 庞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30,共4页
以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低脂质含量大豆分离蛋白(LRSP),并与魔芋葡甘聚糖(KGM)按照不同配比配制质量分数10%的KGM-LRSP共混溶胶,测定并分析KGM-LRSP共混溶胶的流变性质和凝胶质构特性。结果表明:KGM-LRSP共混溶胶呈假塑性流体,其黏度随KG... 以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低脂质含量大豆分离蛋白(LRSP),并与魔芋葡甘聚糖(KGM)按照不同配比配制质量分数10%的KGM-LRSP共混溶胶,测定并分析KGM-LRSP共混溶胶的流变性质和凝胶质构特性。结果表明:KGM-LRSP共混溶胶呈假塑性流体,其黏度随KGM量的增大而增大;不同配比的KGM-LRSP共混溶胶储存模量G'≥损失模量G″,表明KGM与LRSP形成了三维交联的网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同单一KGM、LRSP凝胶相比,KGM与LRSP具有协同增效作用,KGM-LRSP共混凝胶质构特性较为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质含量大豆分离蛋白 共混凝胶
下载PDF
大豆亲脂蛋白-多酚互作及复合物性质研究进展
12
作者 孙冰玉 高远 +2 位作者 刘琳琳 朱秀清 衣程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2-389,共8页
大豆亲脂蛋白是除β-伴大豆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外,大豆分离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脂蛋白由磷脂-蛋白复合体和无磷脂蛋白分子组成。大豆分离蛋白与亲脂肪蛋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溶解行为方面高度相似,大豆亲脂蛋白可以解决... 大豆亲脂蛋白是除β-伴大豆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外,大豆分离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脂蛋白由磷脂-蛋白复合体和无磷脂蛋白分子组成。大豆分离蛋白与亲脂肪蛋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溶解行为方面高度相似,大豆亲脂蛋白可以解决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缺陷,并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三酰基甘油的作用。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具有多元酚结构的次生代谢物。酚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天然抗氧化剂,可以防止或延缓活性氧造成的氧化损伤。大豆亲脂蛋白与多酚的互作会改变两者的结构、功能和营养特性,并产生新的复合物。本文综述大豆亲脂蛋白与多酚的性质,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复合物的功能,为大豆亲脂蛋白和植物多酚的复合、利用以及在更多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多酚 互作机理
下载PDF
大豆亲脂蛋白组分分析及体外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剑华 刘琳琳 +5 位作者 杨杨 张娜 朱秀清 石彦国 郑环宇 王新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8-65,共8页
探究大豆亲脂蛋白(soy lipophilic protein,SLP)的体外抗氧化特性,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研究SLP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11S和7S球蛋白相比,SLP富含支链氨基酸(16.44 g/100 g);通过气相色谱分离鉴定... 探究大豆亲脂蛋白(soy lipophilic protein,SLP)的体外抗氧化特性,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研究SLP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11S和7S球蛋白相比,SLP富含支链氨基酸(16.44 g/100 g);通过气相色谱分离鉴定出SLP脂质含有27种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十七碳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6.55%;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因SLP中的半胱氨酸、酪氨酸和二硫键含量较高,且富含磷脂成分而具有较好的双亲特性,同时含有较大的疏水核心,SLP表现出良好的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羟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和铁还原能力。本实验为SLP作为功能性蛋白在抗氧化和增肌等应用领域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氨基酸组成 肪酸组成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大豆亲脂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乳液制备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钟明明 齐宝坤 +7 位作者 赵添 孙禹凡 王迪琼 方琳 谢凤英 张爽 杨树昌 李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1-47,共7页
研究60、100、140 MPa高压处理对0.5%大豆亲脂蛋白(lipophilic protein,LP)与0%、0.01%、0.05%、0.1%、0.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HPMC)复合乳液形成的影响,揭示蛋白质结构变化与乳液稳定性的关系,采用动态... 研究60、100、140 MPa高压处理对0.5%大豆亲脂蛋白(lipophilic protein,LP)与0%、0.01%、0.05%、0.1%、0.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HPMC)复合乳液形成的影响,揭示蛋白质结构变化与乳液稳定性的关系,采用动态激光散射、接触角测量仪和红外光谱研究不同压力处理LP与可溶性HPMC复合物形成乳液的流体动力学半径、界面吸附特性和LP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表明,60 MPa处理下的乳液其乳化性、贮藏稳定性和界面吸附能力较低,随着压力的增加乳液粒径变小,乳滴形状规则、分布均匀,乳液表面负电荷增加;均质压力在140 MPa、纤维素质量分数0.1%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高达223.05 m2/g和290.5 min;不同压力处理改变了LP二级结构,影响了与可溶性HPMC的结合,进而影响所形成乳液在油-水界面吸附特性,结果证明HPMC质量分数为0.1%时其亲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乳液 高压处理 稳定性
下载PDF
超声改性大豆亲脂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乳液的冻融稳定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明明 廖一 +4 位作者 齐宝坤 方琳 孙禹凡 谢凤英 李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79,共7页
采用不同超声功率处理的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rotein,SLP)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形成复合乳液,通过对其冻融稳定性进行研究,揭示乳液冻融稳定机理与形成乳液复合物结构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结... 采用不同超声功率处理的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rotein,SLP)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形成复合乳液,通过对其冻融稳定性进行研究,揭示乳液冻融稳定机理与形成乳液复合物结构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乳液经两次冻融循环后,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聚结程度降低,400 W超声处理的SLP与HPMC形成的复合乳液最为稳定;经过超声处理的SLP构成的SLP-HPMC复合乳液出油率显著低于未经超声处理的SLP乳液(P<0.05);不同超声功率处理改变了SLP二级结构,400 W超声处理SLP中β-折叠和β-转角的相对含量最大,β-折叠和β-转角的松散结构使蛋白柔性增加,结构更易发生改变和伸展,影响乳液界面复合物的稳定性,进而影响SLP-HPMC复合乳液的冻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大豆蛋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乳液 冻融稳定性
下载PDF
大豆蛋白热改性及其解离缔合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剑华 刘琳琳 +3 位作者 杨杨 张娜 石彦国 朱秀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47,158,共7页
大豆蛋白的解离缔合行为能够通过热处理使其发生解离缔合反应从而改变大豆蛋白构象来获得理想功能特性,因此蛋白的热解离缔合行为决定了大豆制品的后期加工特性、品质及其应用范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大豆蛋白组分以及大豆蛋... 大豆蛋白的解离缔合行为能够通过热处理使其发生解离缔合反应从而改变大豆蛋白构象来获得理想功能特性,因此蛋白的热解离缔合行为决定了大豆制品的后期加工特性、品质及其应用范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大豆蛋白组分以及大豆蛋白热改性最新研究现状;综述了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球蛋白、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脂蛋白热解离缔合反应过程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大豆蛋白组分在热解离缔合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大豆蛋白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蛋白的解离缔合机制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 大豆脂蛋白 热改性 解离缔合反应
下载PDF
饲料中全脂大豆粉替代鱼粉对鲤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桂芹 郭贵良 +3 位作者 孙丽 李子平 牛小天 卢洪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53-357,共5页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鲤鱼鱼种(体质量为22.0±1.30g)为试验鱼,以全脂大豆粉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0%、20%、40%、60%、80%、100%的鱼粉蛋白,配制6个等蛋白(可消化蛋白28%)、等能(可消化能14MJ&#...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鲤鱼鱼种(体质量为22.0±1.30g)为试验鱼,以全脂大豆粉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0%、20%、40%、60%、80%、100%的鱼粉蛋白,配制6个等蛋白(可消化蛋白28%)、等能(可消化能14MJ·kg^-1)的半精制饲料,目的是探讨饲料中全脂生大豆粉替代鱼粉对鲤鱼生长、饲料利用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增重与饲料中鱼粉的比例正相关(P〈0.05)。当大豆蛋白分别替代20%、40%的鱼粉蛋白时,鲤鱼的增重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当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达到60%~100%时,其增重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余各组(P〈0.05)。当达到80%~100%时,其蛋白质效率和饲料利用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余各组(P〈0.05)。适宜替代对鲤鱼常规肉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其结果提示:本实验条件下。全脂生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的适宜替代量为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大豆蛋白 增重率 蛋白效率
下载PDF
Comparative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Sheet Molding Compound Reinforced by Natural Fiber vs. Glass Fiber
18
作者 Jinwu Wang Sheldon Qiang Shi Kaiwen Lia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3年第7期493-502,共10页
We present comparative life-cycle assessments of three fiber-reinforced sheet molding compounds (SMCs) using kenaf fiber, glass fiber and soy protein resin. Sheet molding compound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re ty... We present comparative life-cycle assessments of three fiber-reinforced sheet molding compounds (SMCs) using kenaf fiber, glass fiber and soy protein resin. Sheet molding compound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re typically made of unsaturated polyester and glass fibers. Replacing these with kenaf fiber or soy protein offers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 soy-based resin, maleated acrylated epoxidized soy oil (MAESO), was synthesized from refined soybean oil. Kenaf fiber and polyester resins were used to make SMC 1 composites, while SMC2 composites were made from kenaf fiber and a resin blend of 20% MASEO and 80% unsaturated polyester. Both exhibited goo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ough neither was as strong as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ester SMC. The functional unit was defined as mass to achieve equal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nterior parts for automobiles. The life-cycle assessments were done on SMCI, SMC2 an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SMC. The material and energy balances from producing one functional unit of three composites were collected from lab experiments and the literature. Key environmental measures were computed using SimaPro software. Kenaf fiber-reinforced SMC composites (SMC1 and SMC2) performed better than glass fiber-reinforced SMC in every environmental category. The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 of kenaf fiber-reinforced SMC (SMCI) and kenaf soy resin-based SMC (SMC2) were 45% and 58%, respectively, of glass fiber-reinforced SMC. Thus, we hav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ecological benefit from replaci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SMC with soy-based resin and natural fi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sheet molding compound life-cycle assess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