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草地贪夜蛾的生存适应性和危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杨 韩光杰 +6 位作者 李传明 刘琴 张楠 黄立鑫 陆玉荣 徐彬 徐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035-4044,共10页
【目的】研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大豆和玉米的取食代谢特性和迁移扩散行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取食规律和潜在危害风险。【方法】供试寄主植物为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荐品种徐豆1... 【目的】研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大豆和玉米的取食代谢特性和迁移扩散行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取食规律和潜在危害风险。【方法】供试寄主植物为江苏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荐品种徐豆18和江玉877,室内测定大豆叶片和玉米叶片对草地贪夜蛾的取食趋性、生长发育、产卵量、产卵选择性、消化酶活性及消化代谢的影响。田间接种卵块并调查玉米-大豆“2+4”模式间作下草地贪夜蛾随时间的迁移距离和范围,根据迁移动态评估其在该种植模式下的潜在危害风险。【结果】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叶片表现出明显的取食趋向性,选择取食玉米叶片个体占63.89%,为选择取食大豆叶片个体数的1.77倍,差异显著。草地贪夜蛾取食大豆叶片和玉米叶片均能完成世代发育,但取食玉米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为14.82 d,较取食大豆叶片的幼虫发育历期缩短2.54 d,单雌产卵量为679.50粒,较取食大豆叶片增加26.58%,差异显著。成虫产卵主要选择玉米叶片,平均卵块数和单雌着卵量为5.67块和521.67粒,分别为大豆的1.70和2.04倍,差异显著。取食大豆叶片的草地贪夜蛾脂肪酶活性为9.84 U·g^(-1),较取食玉米叶片的脂肪酶活性6.47 U·g^(-1)显著提高,而两者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取食大豆叶片的草地贪夜蛾近似消化率为63.40%,较取食玉米叶片的近似消化率69.26%显著降低,但两者在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和相对生长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田间接种卵块后调查发现玉米-大豆“2+4”模式间作下,草地贪夜蛾主要在玉米上扩散,于玉米种植行内“纵向迁移”,未扩散到相邻的大豆植株上。【结论】草地贪夜蛾对大豆和玉米的取食适应和产卵选择具有一定的差异,相较于大豆,草地贪夜蛾对玉米表现出较强的选择趋向性和利用能力,在玉米-大豆“2+4”带状种植模式下,草地贪夜蛾以危害玉米为主。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治工作,特别是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其危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取食 产卵 田间迁移
下载PDF
黔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效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母少东 赵勤学 +3 位作者 邓小华 王方 吴权华 蒲泽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黔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成效,为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取“3+2模式”(即3行大豆+2行玉米),在黔北9个县(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结果]黔北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目的]探讨黔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成效,为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取“3+2模式”(即3行大豆+2行玉米),在黔北9个县(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结果]黔北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产量较2021年玉米产量增加;玉米产量以播州区最高,其次是凤冈县,桐梓县最低;大豆产量以凤冈县最高,其次是绥阳县,正安县、道真自治县较低;纯收益以播州区最多,其次是凤冈县,桐梓县最低。[结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水平,对改变传统种植观念、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效益分析 黔北地区
下载PDF
几种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3
作者 陈仕红 江兆春 +2 位作者 何秀龙 冉海燕 叶照春 《杂草学报》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了探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有效化学除草技术,采用室内生测结合田间试验,通过土壤喷雾处理方法,调查除草剂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1%氟噻草胺悬... 为了探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有效化学除草技术,采用室内生测结合田间试验,通过土壤喷雾处理方法,调查除草剂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1%氟噻草胺悬浮剂对大豆、玉米的安全性以及在田间的杂草防除效果。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噻吩磺隆、嗪草酮与氟噻草胺、异丙甲草胺两两混用后,田间杂草药后30 d防效达87%以上,药后45 d防效达93%以上,持效期也相对较长。受环境影响,5种除草剂虽在室内试验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但田间各单剂混用后与对照的表现相差不大,说明对大豆、玉米安全。综上,异丙甲草胺、嗪草酮、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氟噻草胺单用或混用,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中于大豆、玉米播种后1~2 d内进行土壤喷雾处理防除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土壤封闭除草剂 安全性 杂草防效
下载PDF
邹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4
作者 王军 王祥会 杨久涛 《大豆科技》 2024年第5期44-47,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我国扩大豆,提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黄淮和南方大豆产区重点推广种植技术之一,对提高国产大豆供给率,稳定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邹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我国扩大豆,提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黄淮和南方大豆产区重点推广种植技术之一,对提高国产大豆供给率,稳定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邹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展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前景,旨在为邹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城市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对策分析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比试验
5
作者 梁晓莹 袁晓燕 陆武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0080-0084,共5页
在肥力中等的耕型沙页岩砖红壤土,进行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单作大豆、单作玉米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在复合种植条件下,植株显得粗壮,而在单作条件下植株比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植株略偏高;大豆在复合种植条件下与单作条件下... 在肥力中等的耕型沙页岩砖红壤土,进行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单作大豆、单作玉米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在复合种植条件下,植株显得粗壮,而在单作条件下植株比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植株略偏高;大豆在复合种植条件下与单作条件下植株高度无明显差异。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籽粒产量达5550.6kg/hm2,比单作种植玉米增产343.83 kg/hm2,增产率6.6%,达显著效果,且多收一季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比单作大豆略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单作种植 大豆单作种植 产量 效果 广西钦州市
下载PDF
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及建议
6
作者 蒋艺 庄娟 +6 位作者 邓朝扬 叶文伟 刘然金 廖映秀 汪直华 程彬 敬树忠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5-18,共4页
围绕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与建议。推广现状:一是推广力度大,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有保障、政策支持有方向、技术培训有力度和试点示范有成效上。二是应用面积广,2022... 围绕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与建议。推广现状:一是推广力度大,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有保障、政策支持有方向、技术培训有力度和试点示范有成效上。二是应用面积广,2022年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面积6300hm^(2),2023年达1.93×104hm^(2)。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关键技术落实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品种选择不合理、田间配置不合理、种植密度偏低、田间管理不到位和收获时期偏晚等;二是极端天气频发,无正确应对措施。提出推广策略与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引进并推广专用机具及配套技术;三是合理选配品种+药剂拌种;四是选择适宜的模式配比;五是加强关键技术的培训指导;六是建立极端天气预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阳市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现状分析 推广策略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及推广措施
7
作者 王晓蕾 唐依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0166-0169,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种植方法,该技术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合理配置大豆和玉米的带状种植,实现两种作物的优势互补。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大豆和玉米之间的资源竞争问题,如抢水、争肥、争光等,还提高了秸秆的利...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种植方法,该技术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合理配置大豆和玉米的带状种植,实现两种作物的优势互补。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大豆和玉米之间的资源竞争问题,如抢水、争肥、争光等,还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及推广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要点 推广措施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及推广措施
8
作者 洪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0139-014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及其推广措施,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技术要点,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田间种植配置、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与贮... 本文介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及其推广措施,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技术要点,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田间种植配置、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推广措施,如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完善适用机具配套和加快配套技术推广等,以期促进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要点 推广措施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探讨
9
作者 崔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0124-0127,共4页
在大豆与玉米之间设置特定间隔,植株共享阳光、水分和养分资源,同时优化土地空间利用,这就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正被大力推广。本文主要探讨大豆-玉米带状复... 在大豆与玉米之间设置特定间隔,植株共享阳光、水分和养分资源,同时优化土地空间利用,这就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正被大力推广。本文主要探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原理、优势和要点,重点针对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栽种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要点 产量提高
下载PDF
贵州省贞丰县喀斯特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唐秀 姜成光 毕兴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39-41,49,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因适应性强、效益好近年来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但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还较少。通过在贞丰县龙兴街道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实验结果显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因适应性强、效益好近年来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但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还较少。通过在贞丰县龙兴街道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实验结果显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进一步提升产量和种植户的生产效益。建议进一步强化对农户参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政策补贴和强化农业政策性保险,为农户提供强有力的种粮保障,有助于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喀斯特 种植成效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对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封闭防效试验初报
11
作者 常琳 沈静 戴振福 《农业装备技术》 2024年第2期31-34,37,共5页
为了推进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扬中市的应用,特别设计了该试验,期望解决该模式田间杂草防控的难题。试验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8个不同的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组合或复配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重点考察株防效和... 为了推进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扬中市的应用,特别设计了该试验,期望解决该模式田间杂草防控的难题。试验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8个不同的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组合或复配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重点考察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结果表明每667 m2用50%乙草胺200 mL+33.3%二甲戊灵150 mL和50%乙草胺200 mL+50%2,4-滴异辛酯100 mL在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封闭防效好,药后60 d株防效大于98%,鲜重防效大于90%,建议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封闭除草剂 株防效 鲜重防效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建民 马俊奎 +5 位作者 王忠祥 毕昕媛 李瑞珍 杨瑞平 刘钊 郭丰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8-185,共8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提升作物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栽培模式之一。为探究地膜覆盖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设置聚碳酸亚丙酯(poly propylene carbonate,PPC)基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处理(T1)、聚乙烯(polyeth...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提升作物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栽培模式之一。为探究地膜覆盖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设置聚碳酸亚丙酯(poly propylene carbonate,PPC)基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处理(T1)、聚乙烯(polyethylene,PE)普通渗水地膜覆盖处理(T2)、无覆盖处理(T3),以大豆单一种植模式PE普通渗水地膜覆盖处理(CK1)和玉米单一种植模式无覆盖处理(CK2)为对照,研究不同地膜覆盖下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T1)的伴物产量,比PE普通渗水地膜覆盖(T2)增产29.56%,比无地膜覆盖(T3)增产44.23%,比PE普通渗水地膜覆盖下的单作大豆(CK1)增产121.67%,比无地膜覆盖玉米单作(CK2)增产38.92%。T2、T3处理和CK2之间的单位面积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K1;T1处理的增收效果显著,单位面积产值达36271元·hm^(-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130 d后,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的降解率达到85.1%,有效缓解了农田白色污染。基于此,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可作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中杂草防除难度大、气候干旱及农田白色污染等问题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旱作技术
下载PDF
象州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冰梅 翁方敏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7期162-165,共4页
为解决耕地面积有限和粮油供需缺口巨大的难题,保障国家粮油安全,2022年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开始示范推广和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充分彰显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成效,但在示范推广中面临一... 为解决耕地面积有限和粮油供需缺口巨大的难题,保障国家粮油安全,2022年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开始示范推广和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充分彰显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成效,但在示范推广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项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及其成效。基于此,结合象州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应用实例,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实际生产中的优势,分析示范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强化宣传,转变思想认识,促进种植观念转变;强化培训指导和示范,确保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示范推广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
下载PDF
徽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路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2期54-57,共4页
徽县地处嘉陵江上游,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水量756 mm,无霜期220 d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近年来,徽县积极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66.67 hm^(2),主要通过在... 徽县地处嘉陵江上游,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水量756 mm,无霜期220 d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近年来,徽县积极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66.67 hm^(2),主要通过在粮油主产乡(镇)遴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示范完成。本文立足区域实际,就推广生产种植模式转变和科学、规范、有序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为徽县大豆、玉米生产种植提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模式、提供了新技术,起到了稳粮增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三都县中和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15
作者 潘桂香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1期96-99,共4页
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助于提升玉米、大豆产量,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有效提高优质玉米、大豆的产量,增加经济收益,以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中和镇为例,针对性地从精选品种、适时移栽、加强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助于提升玉米、大豆产量,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有效提高优质玉米、大豆的产量,增加经济收益,以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中和镇为例,针对性地从精选品种、适时移栽、加强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措施,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效益分析 贵州省三都县中和镇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探究
16
作者 唐引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为满足粮食消费的需求,增加土地使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种背景下,复合种植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技术得以发展。这些农业技术的间歇性优势以及大豆和玉米的合理分配,减少了组合之...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为满足粮食消费的需求,增加土地使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种背景下,复合种植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技术得以发展。这些农业技术的间歇性优势以及大豆和玉米的合理分配,减少了组合之间的矛盾,从而建立了一个间歇性的系统,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农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模式 探究
下载PDF
白银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机具选型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娜 《现代农机》 2022年第4期67-69,共3页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为了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质增效,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技术推广实施的方案,重点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农机推广的...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为了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质增效,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技术推广实施的方案,重点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希望对我国农业增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种植 模式 农机推广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除草剂的筛选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杜青 王青梅 +3 位作者 陈平 戴炜 杨文钰 雍太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3,共6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药剂(A1:60%乙·嗪·滴丁酯、A2:60%乙·嗪·滴丁酯+48%灭草松、A3:48%灭草松)与清水对照组(A4)在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大豆苗期农艺性状、株防效及药害等级和成熟期作物产量,...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药剂(A1:60%乙·嗪·滴丁酯、A2:60%乙·嗪·滴丁酯+48%灭草松、A3:48%灭草松)与清水对照组(A4)在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大豆苗期农艺性状、株防效及药害等级和成熟期作物产量,考察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除草剂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反枝苋、马唐防效好,对刺儿菜防效较差。药后15 d,A1与A2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均在75%以上,其中A2对马唐的株防效达到了100%。药后30 d,各处理下的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A1对反枝苋的株防除效果最好为88.89%。玉米、大豆产量在A2处理下最高,分别较清水对照组高33.7%、39.4%。3种除草剂对玉米、大豆幼苗都有一定的药害症状,但药害等级均小于1,从株防效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A2更适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除草剂 防效 产量
下载PDF
玉米品种和大豆播期对冬油菜收获后玉-豆带状复合体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群 王小春 +4 位作者 杨峰 蒋利 蒲甜 杨文钰 毛树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339,共6页
选择3个不同玉米品种(登海605、川单418、成单30)和3个不同大豆播期(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我国西南丘陵地区油菜收获后接茬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群体结构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3个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 选择3个不同玉米品种(登海605、川单418、成单30)和3个不同大豆播期(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我国西南丘陵地区油菜收获后接茬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群体结构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3个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复种,株型较紧凑的玉米品种(登海605)产量最高,达到8 788.50 kg·hm-2,且该品种搭配下大豆生长带透光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大豆农艺性状各指标表现较优,产量达1 371.05 kg·hm-2,玉米和大豆群体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月5日播种的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展协调,产量高于其他两个播期,且群体产出最高,达到27 561.00元·hm-2。西南丘陵地区冬油菜收获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组合为:选择株型较紧凑、生育期短的玉米品种,大豆播期为6月5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大豆播期 冬油菜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应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兴祥 冯克 +5 位作者 张国福 杨素梅 李美 李健 金岩 张耀中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1-368,共8页
为明确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新型除草剂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应用于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的可行性,在温室内采用Gowing法测定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的联合作用类型,并通过盆栽法测定两者复配制剂80%砜吡·... 为明确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新型除草剂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应用于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的可行性,在温室内采用Gowing法测定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的联合作用类型,并通过盆栽法测定两者复配制剂80%砜吡·嗪草酮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DG)的杂草防除谱以及对大豆和玉米的安全性。结果显示,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防除禾本科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稗Echinochloa oryzicola的联合作用类型属于增效作用;对阔叶杂草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和龙葵Solanum nigrum的联合作用类型属于加成作用。80%砜吡·嗪草酮WDG对6种禾本科杂草马唐、稗、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狗尾草Setaira viridis、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大狗尾草Setaira faberii和4种阔叶杂草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青葙Celosia argentea、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的防除效果均很好,其GR50在6.1~21.6 g(a.i.)/hm^(2)之间,GR90在16.3~50.5 g(a.i.)/hm^(2)之间,对苘麻和龙葵的防除效果略差,其GR50分别为53.3 g(a.i.)/hm^(2)和25.4 g(a.i.)/hm^(2),GR90分别为282.1 g(a.i.)/hm^(2)和96.7 g(a.i.)/hm^(2),低于其田间推荐剂量300~360 g(a.i.)/hm^(2),且该药剂对玉米和大豆的安全性都很高,在玉米与马唐、稗、牛筋草、马齿苋、青葙及铁苋菜这6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均大于13.6,在大豆与这6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均远大于28.5。表明砜吡草唑完全可与嗪草酮复配应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杂草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砜吡草唑 嗪草酮 联合作用类型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防除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