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大足北山245龛“观”木构在石窟寺净土题材中的“参演”
1
作者 王璠 冯棣 《新建筑》 2023年第4期19-25,共7页
目前我国唐代木构实例遗存不多,且只有单体而无群体,因而对有唐一代整体建筑史或地方史的研究需要借助同时期的石构建筑信息进行佐证。西南地区石窟寺经变龛中保留的建筑及组群信息成为佐证研究的关键史料。但关于其建筑元素来源、构图... 目前我国唐代木构实例遗存不多,且只有单体而无群体,因而对有唐一代整体建筑史或地方史的研究需要借助同时期的石构建筑信息进行佐证。西南地区石窟寺经变龛中保留的建筑及组群信息成为佐证研究的关键史料。但关于其建筑元素来源、构图规律演变、艺术加工成分尚未得到系统、充分地阐释。文章以佛教净土经变题材为对象,梳理石窟中的木构建筑形象与组群关系在表达净土意境中的适应性发展过程,辨析其中真实且有效的建筑信息,为“以图证史”建立新的视角和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建筑 石窟寺 经变图 大足北山245龛
下载PDF
大足北山第253龛地藏观音龛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小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70,共9页
大足北山第253龛中,主尊地藏观音与十王的组合形式,在巴蜀地区唐宋时期十王造像龛中极为少见。左右侧壁造像复杂,出现了与敦煌《佛说十王经》图像近似的检亡人家功德的使者、两身道教特点的造像以及十一位王者。从造像题记等分析,此龛... 大足北山第253龛中,主尊地藏观音与十王的组合形式,在巴蜀地区唐宋时期十王造像龛中极为少见。左右侧壁造像复杂,出现了与敦煌《佛说十王经》图像近似的检亡人家功德的使者、两身道教特点的造像以及十一位王者。从造像题记等分析,此龛最初开凿与水陆会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北山石窟 地藏观音 十王 道教
下载PDF
大足北山石刻“妆銮”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天祥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70-74,共5页
文献中关于"妆銮"的研究甚少。一方面从大足北山石刻造像现存色彩可以为我们研究"妆銮"提供实证基础,同时大足北山石刻遗存了诸多关于"妆銮"之类题记,为我们研究"妆銮"提供了另外的线索与思路... 文献中关于"妆銮"的研究甚少。一方面从大足北山石刻造像现存色彩可以为我们研究"妆銮"提供实证基础,同时大足北山石刻遗存了诸多关于"妆銮"之类题记,为我们研究"妆銮"提供了另外的线索与思路。作者整理了大足北山石刻中关于妆銮的全部铭文,从艺术本体的角度简要梳理了"妆銮"与"雕塑"、"绘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妆銮"的技术要素。又从"妆銮"出发,从文化遗产的视角提出了一些绕有意味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北山石刻 妆銮 文化遗产
下载PDF
大足北山石刻《韦君靖碑》“颍川”、“河内”辩
4
作者 龙腾 杨荣新 《四川文物》 2000年第5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大足北山石刻 《韦君靖碑》 “颍川” “河内” 历史考证 行政区域 中国 文物考古
全文增补中
大足石刻北山地藏组合造像管窥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玲娟 邓新航 龙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5,191-192,共5页
大足北山地藏造像有多种组合形式,除初盛唐以来中原北方比较流行的地藏与观音组合,地藏与阿弥陀佛、观音组合,地藏与药师佛组合外,还有其它地区较为少见的地藏与华严三圣组合,地藏与引路菩萨组合,以及地藏与阿弥陀佛、龙树菩萨组合等,... 大足北山地藏造像有多种组合形式,除初盛唐以来中原北方比较流行的地藏与观音组合,地藏与阿弥陀佛、观音组合,地藏与药师佛组合外,还有其它地区较为少见的地藏与华严三圣组合,地藏与引路菩萨组合,以及地藏与阿弥陀佛、龙树菩萨组合等,呈现出巴渝地区地藏造像的地域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北山 地藏菩萨 组合造像
下载PDF
也论大足北山176与177窟:一个独特题材组合的案例——以“妇人启门图”为中心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天祥 李琦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10,79,共5页
大足北山石刻176号"弥勒下生经变相"窟与177号"泗州大圣"窟,是一个独特题材组合的案例,本文以176窟造像中的"妇人启门图"为解读中心,指出其造像内容容纳了深切的思念和急切的现实欲求,分别从情与欲两方... 大足北山石刻176号"弥勒下生经变相"窟与177号"泗州大圣"窟,是一个独特题材组合的案例,本文以176窟造像中的"妇人启门图"为解读中心,指出其造像内容容纳了深切的思念和急切的现实欲求,分别从情与欲两方面对佛教教义形成了最深刻的悖反,是形成此独特题材组合案例的动力根本,由此也成为佛教世俗化的最佳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北山 双窟组合 妇人启门图
原文传递
大足北山石刻意义系统的建构与阐释
7
作者 王天祥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5,99,共7页
大足北山石刻造像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不仅具有一个自洽的意义结构,同时还准确映射了社会权力的关系格局,并与中华文明的"宇宙图式"紧密相连。
关键词 大足北山石刻 意义结构 权力格局 宇宙图式
原文传递
宋世遗珠——大足北山转轮经藏窟
8
作者 李红霞 《荣宝斋》 2021年第6期56-73,共18页
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北山石刻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八九二),后经五代,至南宋绍兴末年(一一四六)建成,大小龛窟近三百座。在众多的龛窟中,转轮经藏窟是北山石刻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的一窟,堪称中国宋代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北山石刻 石窟艺术 唐景福 龛窟 转轮经藏窟 大足北山 五代
原文传递
大足北山营盘坡摩崖造像调查报告
9
作者 邓启兵 陈正菊 《石窟寺研究》 2021年第1期51-79,共29页
北山营盘坡摩崖造像是大足石刻中开凿于晚唐、五代时期的一处小型石窟,长期未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石窟做了较为全面的记录,并就龛制特征、题材内容、开凿年代等进行了简要分析;考察认为石窟开凿与唐末永昌寨寨... 北山营盘坡摩崖造像是大足石刻中开凿于晚唐、五代时期的一处小型石窟,长期未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石窟做了较为全面的记录,并就龛制特征、题材内容、开凿年代等进行了简要分析;考察认为石窟开凿与唐末永昌寨寨主韦君靖有着密切关系,三头佛像造像独特,国内未见,疑与我国7至9世纪石窟寺流行的瑞相图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北山 营盘坡石窟 调查报告 三头佛像
原文传递
大足北山石刻第136、137号之关系——兼及第136号有关问题探析
10
作者 李小强 陈小平(译) 《石窟寺研究》 2022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本文探析大足北山石刻第137号维摩变相与第136号转轮经藏窟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认为,转轮经藏窟是受到维摩变相原所处位置的影响所开凿的,是当时北山的僧人有计划、有目的的作法,对于进一步探讨转轮经藏窟的艺术和造像题材组合、北山石刻... 本文探析大足北山石刻第137号维摩变相与第136号转轮经藏窟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认为,转轮经藏窟是受到维摩变相原所处位置的影响所开凿的,是当时北山的僧人有计划、有目的的作法,对于进一步探讨转轮经藏窟的艺术和造像题材组合、北山石刻此时期造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北山石刻 维摩诘变相 转轮经藏窟
原文传递
从大足石刻造像看我国古代举重活动文化成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旻 陈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2,9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大足北山石刻群中有关军事体育的刻画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北山石刻造像中具有浓厚的古代军事举重活动元素,并认为古代举重活动的成因是受到了贵族阶级、军事文化、武举制度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大足北山石刻 举重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