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都市区域空间集聚-碎化的测度及实证研究——以江苏沿江地区为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罗震东 张京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63,共3页
都市碎化指数是衡量大都市地区间分散程度的一个指标。本文引入这一指数并在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通过对江苏沿江地区的实证研究检验了其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用 ,希望对城市与区域分析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碎化指数 均匀度指数 大都市区域 江苏 沿江地区
下载PDF
论国外大都市区域轨道交通发展总体特点 被引量:7
2
作者 史俊玲 李凤玲 +1 位作者 肖增斌 孙晋麟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8年第3期54-56,共3页
以轨道交通在大都市区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为主题,对国外大都市区域轨道交通在规划、布局、投融资、运营管理、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 大都市区域 轨道交通 城市交通
下载PDF
大都市区域农业空间布局规划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金琰 卢凤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231-235,共5页
以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空间布局规划为例,采用环境条件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假设了城市空间拓展、经济社会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生态休闲融合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4个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郑... 以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空间布局规划为例,采用环境条件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假设了城市空间拓展、经济社会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生态休闲融合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4个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郑州市不同空间地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受4种驱动力影响,形成4类差异化空间的格局,并对不同的空间布局提出了主导产业、发展功能的引导性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域 农业空间布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都市区域治理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明贤 《科学发展》 CAS 2015年第12期9-11,共3页
大都市区域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其潜在效应不言而喻,但其在治理层面也存在诸多困难。对上海而言,关键是建立一个横向的都市机构。都市机构需要几个核心原则,如可靠的资金来源,具有征税能力或借贷能力;有清晰的威权以团结市民,... 大都市区域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其潜在效应不言而喻,但其在治理层面也存在诸多困难。对上海而言,关键是建立一个横向的都市机构。都市机构需要几个核心原则,如可靠的资金来源,具有征税能力或借贷能力;有清晰的威权以团结市民,同时也有使人们建立共识的能力;建立起激励机制。这个机构要能覆盖行政界限之外的范围,具有一定的执行力,但同时也能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域治理 都市机构 组织系统 集聚经济
下载PDF
南京大都市区域空间问题初探
5
作者 宋平 《现代城市研究》 1998年第6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大都市区域 空间问题 南京 中心城市 沿江地区 城镇发展 主城 机械增长 长江下游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尺度重组——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下的区域治理转型与规划实践研究
6
作者 罗超 黄经南 +1 位作者 彭建东 胡鹏亮 《国际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3,共7页
在“全球—地方”连接带动的国家“去中心化”与新的“地方化”趋势下,区域规划成为尺度重组和政府重塑的主要载体。区域规划制度运行映射了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下各级政府、市场、社会间的“再尺度化”关系。本文在梳理大都市区域主义... 在“全球—地方”连接带动的国家“去中心化”与新的“地方化”趋势下,区域规划成为尺度重组和政府重塑的主要载体。区域规划制度运行映射了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下各级政府、市场、社会间的“再尺度化”关系。本文在梳理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延承该理论下区域尺度重组的新制度主义逻辑,以英国伦敦大都市区为典型案例解构区域尺度重组和治理转型的制度化过程。笔者检验了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构建的前后逻辑,剖析了其潜在的理论内涵,论证了其具备的“工具理性”与“区域尺度观”输出价值,并基于此阐释了对我国大都市区规划与治理转型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 尺度重组 区域治理 区域规划 输出价值
原文传递
美国大都市区域的行政组织与管理问题——以洛杉矶大都市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涛 《城市问题》 1999年第1期55-58,45,共5页
一、美国后城市时期大都市区域的政治经济状况1.后城市时期的美国大都市区域发展状况所谓后城市时期是指城镇化过程的后期阶段,即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美国的城镇化正在进入这一阶段[1]... 一、美国后城市时期大都市区域的政治经济状况1.后城市时期的美国大都市区域发展状况所谓后城市时期是指城镇化过程的后期阶段,即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美国的城镇化正在进入这一阶段[1]。在这一阶段,除了城镇人口比重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域 洛杉矶市 地方政府 行政组织 区域 管理问题 中心城市 交通规划 大气污染控制 城市区域
原文传递
大都市中心区域不动产开发策略刍议
8
作者 华伟 赵芳 熊飞 《国土经济》 1998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大都市中心区域 不动产开发策略 环境协调
下载PDF
大都市边缘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研究——以上海市浦东区惠南镇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秀华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8-42,共5页
过去对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大都市中心区域,对于都市边缘地区的研究较少。根据核心边缘理论,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世界级大城市都经历了由大型商务中心到中小多级化商务中心网络建立的过程。这种演变模... 过去对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大都市中心区域,对于都市边缘地区的研究较少。根据核心边缘理论,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世界级大城市都经历了由大型商务中心到中小多级化商务中心网络建立的过程。这种演变模式为大都市边缘区域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供了可能,大都市边缘区域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将有效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大都市边缘区域独特的经济地理与人文环境氛围有利于建立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大都市边缘区域服务业聚集要与城市核心区域相呼应,建设物流特色商城,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同时要加大财政、金融与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强化"集体学习过程",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聚集区 大都市边缘区域 发展策略
下载PDF
面向国际大都市标志性区域的更新发展规划策略——以上海南京西路集聚带为例
10
作者 王慧莹 吴炳怀 汪傲利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10,共6页
南京西路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区域之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在经历几轮城市建设发展后,其建设密度、开发强度都高于其他地区,其在更新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多样。文章通过梳理总结3个国际大都市标志性区域更新... 南京西路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区域之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在经历几轮城市建设发展后,其建设密度、开发强度都高于其他地区,其在更新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多样。文章通过梳理总结3个国际大都市标志性区域更新发展的特点和经验,结合上海南京西路集聚带自身发展的特点与问题,提出功能提升、特色塑造、文化引领和慢行完善等六大更新发展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其他国际大都市标志性区域的更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标志性区域 更新发展规划策略 城市建设 上海
下载PDF
《城市·地域·星球:批判城市理论》导读
11
作者 杜雅 何丹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城市化是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城市生活曾经局限于中心城市,现在正不断向外扩散,创造新的城市景观。在一些地区,城市化甚至扩散到更大的地域尺度,创造着巨型城市星系。可以说,城市无所不在,当前城市化的世界是一个大都... 城市化是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城市生活曾经局限于中心城市,现在正不断向外扩散,创造新的城市景观。在一些地区,城市化甚至扩散到更大的地域尺度,创造着巨型城市星系。可以说,城市无所不在,当前城市化的世界是一个大都市区域的链条,连接着各个地点,即使传统上被认为与城市没有联系的地区也已经和城市聚集体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城市 社会经济变化 外扩散 城市景观 聚集体 城市化 大都市区域 无所不在
下载PDF
伯明翰大都市区行政组织的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涛 《城市问题》 1997年第5期54-57,共4页
伯明翰大都市区行政组织的发展林涛伯明翰是英国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位于英格兰的西米德兰地区。70年代和80年代,西米德兰及伯明翰的行政管理体系经历了两次变革。1974-1986年间,伯明翰大都市区域的行政组织是大... 伯明翰大都市区行政组织的发展林涛伯明翰是英国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位于英格兰的西米德兰地区。70年代和80年代,西米德兰及伯明翰的行政管理体系经历了两次变革。1974-1986年间,伯明翰大都市区域的行政组织是大都市郡议会(MCC)一种由选民直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组织与管理 大都市区域 伯明翰 联合委员会 区域经济发展 联合工作委员会 区划体系 行政体制 撒切尔政府 城市区域
原文传递
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制高点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富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251-257,共7页
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细分市场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制高点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制高点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战略步骤阐述了西安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布局。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制高点建设带动西安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的比... 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细分市场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制高点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制高点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战略步骤阐述了西安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布局。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制高点建设带动西安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的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勾画了西安从建设丝绸之路旅游带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蓝图。最后总结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制高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
下载PDF
立足市情抓设施建设 争创城市发展新优势
14
作者 林昆勇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36-38,共3页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颈瓶。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是加快南宁市城市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运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南宁...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颈瓶。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是加快南宁市城市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运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南宁市客观实际的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发展 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 南宁
下载PDF
武汉都市圈抬升湖北战略高度
15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支点》 2023年第2期1-1,共1页
武汉都市圈决不是武汉城市圈的简单“再版”或“浓缩版”。它校准了湖北区域发展的突破方向,标定了靶点,是一个全新战略谋定。武汉都市圈与武汉城市圈看上去仅一字之别,但内涵差异极大。城市圈,是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成... 武汉都市圈决不是武汉城市圈的简单“再版”或“浓缩版”。它校准了湖北区域发展的突破方向,标定了靶点,是一个全新战略谋定。武汉都市圈与武汉城市圈看上去仅一字之别,但内涵差异极大。城市圈,是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成群”发展;而都市圈弱化了城市个体,强调一个大都市区域的整体性、一体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弥了城市之间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武汉都市 内涵差异 特定区域 突破方向 大都市区域 一体化 战略高度
原文传递
Strengthening of the Territorial Position of Valladolid through Planning Strategies: Networks, Patterns and Centralities
16
作者 Juan Luis de las Rivas Sanz Mario Pari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4年第9期1168-1177,共10页
The urban condition of the European territory requires new approaches to expla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o propose new planning tool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at we can support an inno... The urban condition of the European territory requires new approaches to expla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o propose new planning tool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at we can support an innovative perspective based on intermediate geographical scales, more useful for outlining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erritory. While we analyze the territory, we should overcome the strictly local scal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and creat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ary urban concepts (metropolization of territory and metapolis) and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patterns. In the case of Valladolid (E) urban/metropolitan area, we focus on both causes and process of city growth. We have understood that it could be inefficient for planning forgetting the real spatial configuration (the city is located in an intersection between two territorial corridors)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 territorial role of the city at different scales (the double centrality in the emerging urban area and in the reg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case is to reveal the inter-scalar condition of places as generators of constraints in the contemporary urban fabric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show the quality and the potential of places in the future urban rea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planning town planning CITY-REGION urban networks centralities green corridors
下载PDF
美国新区域主义的兴起及其经济取向
17
作者 孙群郎 张旭慧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2年第3期121-130,204,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了新区域主义,所谓“新”是相对于传统区域主义而言的。20世纪初到60年代的传统区域主义强调集权主义的结构性改革,遭到了郊区地方政府的坚决反对,因此改革成功者寥寥无几。与此同时,传统区域主义理论也遭到了公...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了新区域主义,所谓“新”是相对于传统区域主义而言的。20世纪初到60年代的传统区域主义强调集权主义的结构性改革,遭到了郊区地方政府的坚决反对,因此改革成功者寥寥无几。与此同时,传统区域主义理论也遭到了公共选择学派的猛烈抨击,区域主义改革到七八十年代进入低潮时期。但是公共选择理论及其治理活动不但没有解决任何区域问题,反而使其更加恶化,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美国大都市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于是90年代区域主义再度兴起,即新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的显著特点是避免传统区域主义的结构性改革,而注重跨部门的志愿性的网络化的治理过程。但新区域主义过于强调经济取向,而对社会公平问题疏于关切,反映了中产阶级价值取向的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主义 大都市区域 历史分期 特点 经济取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