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什机场一次大降雪天气过程分析及气象服务
1
作者 高俊 刘敏 曼吾拉•卡德尔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3年第5期960-967,共8页
应用常规实况观测资料,NCEP1˚ × 1˚资料,FY-2G红外云图资料,分析了2023年1月13~14日喀什机场大降雪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降雪主要是受中亚低槽影响,低槽先加深、后减弱北收持续影响是喀什机场能够长时间降雪的主要原因。大... 应用常规实况观测资料,NCEP1˚ × 1˚资料,FY-2G红外云图资料,分析了2023年1月13~14日喀什机场大降雪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降雪主要是受中亚低槽影响,低槽先加深、后减弱北收持续影响是喀什机场能够长时间降雪的主要原因。大降雪过程中有明显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低空偏东急流;高空西南气流、低层持久的偏东急流为大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降雪 环流形势 水汽通量 气象服务
下载PDF
新疆北部冬季暖区大降雪过程中尺度云团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俊荣 杨雪 杨景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0-1288,共9页
利用1997-2006年深秋到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区出现的17次暖区大降雪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地面降雪量资料,并选取其中3次典型的暖区大降雪过程,对暖区大降雪天气过程的中尺度云团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揭示暖区... 利用1997-2006年深秋到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区出现的17次暖区大降雪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地面降雪量资料,并选取其中3次典型的暖区大降雪过程,对暖区大降雪天气过程的中尺度云团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揭示暖区大降雪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500 hPa极涡是造成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过程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极涡中心南部或东南部分裂出的中尺度短波是造成暖区大降雪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TBB≤-60℃的中-β和中-α尺度系统云团是造成暖区大降雪天气的主要系统。暖区大降雪的TBB≤-60℃的中-β和中-α尺度系统云团是在绕极涡移动的高空锋区短波槽前和暖平流输送区形成,并位于极涡中心南部或东南部的低层到高层强锋区中,在随着天气尺度云系移动的同时,绕极涡中心逆时针旋转,移速缓慢或稳定少动,移动中逐渐加强或合并,其多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暖区大降雪发生在TBB≤-60℃的中-β和中-α尺度云团边缘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处。中-β和中-α尺度云团面积越大、生命史越长,造成的暖区大降雪范围就越大、强度也越强;TBB≤-60℃的中-β和中-α尺度云团在阿勒泰地区上空维持数小时可造成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暖区大降雪 中尺度云团特征 TBB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暖区大降雪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桉梆 史成 赵俊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167-13169,共3页
利用1960~2007年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的43场暖区大降雪天气对应的高空、地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应用天气、气候学和卫星气象学方法,综合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的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欧洲、贝加尔湖的长波脊是形成阿勒... 利用1960~2007年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的43场暖区大降雪天气对应的高空、地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应用天气、气候学和卫星气象学方法,综合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的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欧洲、贝加尔湖的长波脊是形成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大尺度环流的主要特征,其为暖区大降雪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大尺度环流背号;频繁活动的极涡是在这一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形成暖区大降雪的天气尺度系统,极涡在50~75°N、60—100°E范围内滞留少动是形成阿勒泰地区大范围、持续性暖区大降雪、造成严重雪灾的主要原因;暖区大降雪的中尺度云团是在绕极涡移动的高空锋区短波槽前形成,并位于极涡中心南部和东南部的强锋区中,在随着天气尺度云系移动的同时,绕极涡中心逆时针旋转,移动中逐渐加强或合并;20世纪60~70年代的冷冬气候背景下,暖区大降雪天气频次相对较少;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暖冬气候背景下,暖区大降雪天气频次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勒泰 暖区大降雪 天气气候特征
下载PDF
影响黑龙江省较大降雪的概念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魏万芝 王春华 +1 位作者 闫敏慧 张帆 《黑龙江气象》 2008年第4期25-26,共2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1975~2005年30a冬季的97次中到大雪过程统计分析,建立了5种黑龙江省冬季中到大雪的概念模型,总结出了3个必备条件,对黑龙江省冬季较大降雪天气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 大降雪 建立模型 必备条件
下载PDF
2009年克州地区初冬期一次大降雪天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江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451-3453,3493,共4页
利用EC资料、T213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克州地区2009年11月15~17日大到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该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配置和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强烈的上升运动、大气的不稳定层结及充足的水汽条件是造成... 利用EC资料、T213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克州地区2009年11月15~17日大到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该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配置和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强烈的上升运动、大气的不稳定层结及充足的水汽条件是造成此次大降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另外,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楚地分析出造成暴雪的西南-东北向结构特征的横向云带;雷达强度图上,南疆西部处于强降雪回波带;从PPI径向速度图上可以分析出暴雪区的低空急流和中尺度对流的低空辐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州 初冬期 大降雪
下载PDF
影响黑龙江省公路交通的较大降雪的时空分布
6
作者 宁波涛 张帆 王春华 《黑龙江气象》 2008年第4期27-28,共2页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30a的降雪资料,详细总结了影响黑龙江省公路交通的较大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准确预报较大降雪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公路交通 大降雪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伊春地区2017年2月15-16日较大降雪天气分析
7
作者 刘丽敏 徐红 +1 位作者 杨军 赵波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31期16-17,共2页
2017年2月15-16日伊春地区出现较大的降雪天气,本文利用MICAPS常规天气图,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云图分析及物理量等方面对这次降雪天气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蒙古气旋是此次降雪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导致较强垂直上升运动是强降雪... 2017年2月15-16日伊春地区出现较大的降雪天气,本文利用MICAPS常规天气图,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云图分析及物理量等方面对这次降雪天气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蒙古气旋是此次降雪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导致较强垂直上升运动是强降雪形成的动力机制;输送到伊春地区的水汽来源为渤海湾暖湿空气;高空低涡给强降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天气环流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降雪分析 蒙古气旋 低涡
下载PDF
Possible connection between anomalous activity of Scandinavian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 and winter snowfall in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of China 被引量:1
8
作者 ZHU Lin CHEN Haish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9年第3期218-225,共8页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snowfall in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YHRB) of China and its possible connection with Scandinavian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 (SCAND) anomalies are exp...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snowfall in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YHRB) of China and its possible connection with Scandinavian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 (SCAND) anomalies are explored based on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contained in the Daily Surface Climate Dataset for China (V3.0) during the period 1960–2012. Results show that winter snowfall in the YHRB exhibits consistent anomalies over the whole region for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during 1960–2012. Furthe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winter snowfall anomalies in the YHRB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anomalous wintertime SCAND activity. When there is more winter snowfall in the YHRB, SCAND is usually in a positive phase, accompanied by a strengthened Urals blocking high and East Asian trough, which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ed cold-air activity, intensified vertical motions, and more water vapor transport in the YHRB. In contrast, less winter snowfall in the YHRB usually happens in the negative phase of SCAND. Our results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anomalous winter snowfall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snowfall Yangtze– Huaihe River Basi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Scandinavian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