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我区大风灾害发生频数和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普布次仁 拉巴 普布卓玛 《西藏科技》 2007年第5期66-67,共2页
本文根据西藏32个气象站1980~2000年大风频数资料,应用MapInfo和Excel,研究了西藏大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年代变化。结果表明:我区大风灾害的总体趋势减少,我区32个站点在20年里大风频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那曲地区大部和阿里地区... 本文根据西藏32个气象站1980~2000年大风频数资料,应用MapInfo和Excel,研究了西藏大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年代变化。结果表明:我区大风灾害的总体趋势减少,我区32个站点在20年里大风频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那曲地区大部和阿里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南部属于大风频数较大的区域,山南和昌都北部地区次之,林芝、拉萨和昌都中部大风频数最小。90年代大风频数与80年代相比大风频数逐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GIS 大风灾害 大风频数
下载PDF
我国登陆台风引起的大风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5
2
作者 杨玉华 雷小途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3-642,共10页
用1949~2001年我国台风大风实测纪录对此期间台风引起的大风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台风引起的6级及以上、8级及以上大风的频数,和大风风速的平均值、极端最大值的分布特征,并对台风登陆的地段、季节对上述要素的影响和台风登陆前、后上... 用1949~2001年我国台风大风实测纪录对此期间台风引起的大风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台风引起的6级及以上、8级及以上大风的频数,和大风风速的平均值、极端最大值的分布特征,并对台风登陆的地段、季节对上述要素的影响和台风登陆前、后上述要素的变化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引起我国境内大风天气的台风中,有62%在我国登陆;而登陆我国的台风中,有89%会引起大风过程。台风引起的我国境内大风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等频数线几乎与海岸线平行,向内陆急剧减小,在杭州湾以北地区较少出现8级以上的台风大风,而极端最大风速与大风频数有类似的分布;在华南登陆的台风引起的大风频数明显高于华东和华北,华东又高于华北,引起的大风风速的大值区与登陆地段较为一致;登陆台风在4~8月间逐渐增多,引起的大风范围逐步向北推进,在9~11月间登陆台风逐渐减少,大风范围逐步往南消退;台风登陆前引起的大风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登陆后台风大风出现范围明显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大风 登陆台风 大风频数
下载PDF
QuikSCAT散射计矢量风统计特征及南海大风遥感分析 被引量:62
3
作者 刘春霞 何溪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107-117,共11页
主要分析了QuikSCAT散射计矢量风资料的统计特征,并利用该资料分析了南海大风频数的月变化、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南海各月风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QuikSCAT矢量风在南海具有可信性;利用散射计风场资料分析发现在南海主要盛行两种风,... 主要分析了QuikSCAT散射计矢量风资料的统计特征,并利用该资料分析了南海大风频数的月变化、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南海各月风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QuikSCAT矢量风在南海具有可信性;利用散射计风场资料分析发现在南海主要盛行两种风,即冬季东北风和夏季西南风,东北风最大中心在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南海中南部存在东北季风的次大中心和西南季风的极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kscAT散射风 南海大风频数 南海风场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陆地大风灾害分析
4
作者 拉巴 陈涛 《西藏科技》 2008年第8期59-62,共4页
本文根据我国136个气象站1956~2001年大风频数资料,应用MapInfo5.0和Excel,研究了我国大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年代际变化、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对大风频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风灾害的总体趋势减少,变化幅度较大。我国在20世纪50年... 本文根据我国136个气象站1956~2001年大风频数资料,应用MapInfo5.0和Excel,研究了我国大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年代际变化、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对大风频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风灾害的总体趋势减少,变化幅度较大。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除内蒙古和东北交界处,以及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区外,大风灾害发生频数都较小,各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下降趋势较为显著。而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对大风频数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分别有促进和阻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灾害 GIS 大风频数 趋势系
下载PDF
我国登陆热带气旋引起的大陆地面风场分布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莉 崔晓鹏 +1 位作者 王成鑫 白莉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8,共13页
利用逐小时风速观测资料以及台风年鉴资料,分析了2008~2014年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的51次热带气旋(TC)的地面风场分布特征,包括TC登陆期间大陆地面风场演变和大风分布特征、海岛站和内陆站的风速差异以及海拔对风力造成的影响等。结果表明:... 利用逐小时风速观测资料以及台风年鉴资料,分析了2008~2014年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的51次热带气旋(TC)的地面风场分布特征,包括TC登陆期间大陆地面风场演变和大风分布特征、海岛站和内陆站的风速差异以及海拔对风力造成的影响等。结果表明:6级及以上大风主要发生在距离TC中心300 km内、TC强度达到台风(TY)以上时,并主要位于TC移动方向的右侧,尤其是右前象限;华南区TC风场分布主要由在此区域登陆的TC(I类)造成,较大风速区包括广东西南部沿海、雷州半岛附近和海南西部沿岸;华东区TC风场分布主要由在此区域登陆的TC(II类)造成,杭州湾出海口以及浙闽沿海是较大风速区;6级及以上大风广泛分布在华南和华东沿海,6~7级地面大风高频站主要位于杭州湾附近,8级及以上地面大风高频站点在杭州湾和福建沿海分布比广东西南部更为密集;TC登陆前后均可能造成大风,大风出现时间与站点至TC中心的距离密切相关;同等强度TC在海岛站造成的风速比陆地站更大,对高海拔站点造成的风力大于低海拔站点。本文研究结论对于TC大陆地面风场的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热带气旋 大陆地面风场分布 大风频数 风速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