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大食窑”体现的中外陶瓷交流
- 1
-
-
作者
汤浩淳
-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出处
《陶瓷》
CAS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
基金
景德镇陶瓷发展研究院项目《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印度陶瓷市场研究》(项目编号:TCFZYJY2310)。
-
文摘
《格古要论》是一部专门品鉴器物的古代著作,其中《古窑器论》按窑口分类描述陶瓷外观特征,记载新贵阶级品鉴真雁优劣的标准,反映元末明初国内陶瓷特色,亦涉猎部分国外窑口,如大食窑。《古窑器论》所述陶瓷多为宋元时期,此时我国对外贸易繁荣,华瓷出口直接影响其他地区陶瓷生产,催生出极具当地特色的陶瓷,后经贸易返销至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根据《大食窑》原文描述,寻找与之相符的文献记载及文物证据,探究其中的联系和影响,论证此时期的中外陶瓷交流。
-
关键词
《格古要论》
《大食窑》
陶瓷贸易
相互影响
中外陶瓷交流
-
Keywords
Ancient Essentials
Seljuks Kiln
Ceramic trade
Mutual influence
Sino-foreign exchange on ceramics
-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民间工艺的现代复兴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立新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
出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
文摘
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三五”规划之际,2015年11月-12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展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跨省培训(贵州、海南),为近百名民间艺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培训。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李立新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艺乙教授为“非遗”传承人群做了专题讲演,文字记录由本刊记录整理,经作者本人审阅,同意发表。
-
关键词
物质材料
桃花坞木版年画
物种灭绝
象山竹根雕
非物质遗产
民族精神
安徽桐城
大食窑
桃花坞年画
成长速度
-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青花瓷的另类表兄
- 3
-
-
作者
力之
-
出处
《西部广播电视》
2009年第A10期190-195,共6页
-
文摘
瓷器!天地人、水与火,把种种元素调和熔炼,从太阳升起的地方到日落处,瓷器的花朵四处绽放。那个年代艺术还有着自己的尊严,如今这种尊严要去博物馆里寻找。
-
关键词
伊斯兰世界
天地人
化妆土
大食窑
五大名窑
白釉
划花
蕉叶纹
元青花
珐琅彩
-
分类号
J53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繁花似锦锦地纹珐琅器
- 4
-
-
作者
管东华
-
机构
山东博物馆
-
出处
《旅游世界》
2020年第12期92-95,共4页
-
文摘
铜胎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是金属胎珐琅器工艺的一个品种。我国的掐丝珐琅器起源于元代,吸收借鉴了由阿拉伯半岛传入的“大食窑”器的制作工艺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记录金属胎珐琅器的文献明代《格古要论》记载,“大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盆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世又谓之鬼国窑。”
-
关键词
珐琅器
《格古要论》
掐丝珐琅
大食窑
金属胎
阿拉伯半岛
景泰蓝
制作工艺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宣德款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纹胡人耳熏炉
- 5
-
-
-
出处
《紫禁城》
2024年第4期10-11,共2页
-
文摘
掐丝珐琅,元代称为“大食窑”或“鬼国窑”,大多数学者认为掐丝珐琅工艺是在十三至十四世纪从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的。《格古要论》记载“大食窑”之工艺特点,主要品种、使用对象、制作地点等,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合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
-
关键词
掐丝珐琅
熏炉
《格古要论》
大食窑
佛郎嵌
阿拉伯地区
士大夫
五色花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掐丝珐琅:合璧中西的瑰宝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沐一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拍卖》
2022年第12期38-41,共4页
-
文摘
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旅游景点或者工艺品商店里购买过“景泰蓝”,人们偏爱它艳丽的色彩和民族风情的图案,将它看作是我国民族传统的特色工艺。殊不知,“景泰蓝”实际上是舶来品,还有一个更为直白的名字,叫做“掐丝珐琅”。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大食窑”条目下记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
-
关键词
掐丝珐琅
大食窑
民族风情
景泰蓝
特色工艺
旅游景点
五色花
文房清玩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款珐琅器
- 7
-
-
作者
文亮
-
出处
《东方收藏》
2015年第11期34-40,共7页
-
文摘
珐琅器,俗称景泰蓝,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最晚形成的一个品种。14世纪始由西亚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引入中土,时称"大食窑"、"拂郎嵌"。明代其以耀眼的光泽和华丽的色彩受到上层贵族的喜爱,至景泰年间更是大放异彩,各方面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清代尤其是康、雍、乾三朝,珐琅器在元、明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我国珐琅器制作之最。
-
关键词
珐琅器
掐丝珐琅
上层贵族
大食窑
满饰
莲瓣纹
天球瓶
蕉叶纹
弦纹
阿拉伯地区
-
分类号
TS934.6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清宫珐琅家具
- 8
-
-
作者
周京南
-
出处
《中华文化画报》
2011年第8期96-101,共6页
-
文摘
在我国传统的工艺史上,珐琅工艺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珐琅是一种粉状的玻璃质,以石英、长石、硼砂、纯碱为原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粉碎、熔融后而成。
-
关键词
珐琅器
掐丝珐琅
佛郎嵌
金属氧化物
乾隆时期
流金溢彩
格古要论
大食窑
人物图
造办处
-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