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泛函理论辅助研究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电喷雾质谱的裂解过程 被引量:5
1
作者 牛燕燕 陈光英 +2 位作者 罗由萍 郑彩娟 周学明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从红树植物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a)来源的一株青霉菌属真菌Penicillium sp.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出三个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1,3,8-tri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 从红树植物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a)来源的一株青霉菌属真菌Penicillium sp.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出三个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1,3,8-tri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e,JGWY-C)、1,3,5,8-四羟基-6-甲基蒽醌(1,3,5,8-tetra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e,JGWY-D)和1,3,8-三羟基-6-羟甲基蒽醌(1,3,8-trihydroxy-6-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JGWY-B)。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技术(ESI-IT-MSn)对三个化合物的裂解过程及碎片离子结构进行研究,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优化各碎片离子的稳定几何构型和裂解过程的能量变化,进一步验证裂解途径分析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中酚羟基具有一定的酸性,更容易在负离子模式下形成氧负离子,A环和B环酚羟基在多级裂解过程中易脱去CO和CO_2小分子。这一裂解过程可以作为药物快速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质谱的特征碎片离子峰。此外,化合物JGWY-B碰撞诱导裂解α位-CH_2OH脱去H_2形成醛基,这一过程也得到理论计算的支持。该研究为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检测提供了有用的质谱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 次级代谢产物 电喷雾多级质谱 裂解途径
下载PDF
抗菌抗病毒大黄素型蒽醌类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余玖霞 吴超 +2 位作者 丁宁 李锐 陈建伟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经研究发现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对细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近年来取得了不少进展,发现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使得提取、分离更加快速、有效。对国内外抗病毒大黄素型蒽醌类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及其应用作一概... 经研究发现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对细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近年来取得了不少进展,发现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使得提取、分离更加快速、有效。对国内外抗病毒大黄素型蒽醌类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及其应用作一概述,并展望其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抗菌 抗病毒 提取分离技术
下载PDF
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肝肾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宋琬晨 郭婉霜 郑伟娟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物质。含有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如决明子、何首乌、芦荟、番泻叶、夏枯草等具有泻下、抗菌消炎、止咳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目前含有大黄素型蒽醌类物质的中药引起肝... 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物质。含有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如决明子、何首乌、芦荟、番泻叶、夏枯草等具有泻下、抗菌消炎、止咳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目前含有大黄素型蒽醌类物质的中药引起肝损伤、加速肾病进展的临床案例日益增加,其肝肾毒性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对其内在分子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围绕的分子机制主要有:调节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和线粒体凋亡通路,介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调节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的蛋白,引起细胞凋亡。该文综合了近年对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等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引起肝肾毒性的体内外研究逐一展开综述,并总结引发肝肾毒性的蛋白作用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 肝毒性 肾毒性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毒理学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的大黄素型蒽醌基因突变风险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亚楠 王雪 +1 位作者 汪祺 文海若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240-1247,共8页
目的使用毒理学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评价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的致突变风险,分析不同取代基及所在位置对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风险的影响。方法使用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毒性预测软件对大黄素、羟基大黄素、芦荟大... 目的使用毒理学软件和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评价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的致突变风险,分析不同取代基及所在位置对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风险的影响。方法使用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毒性预测软件对大黄素、羟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的致突变风险进行预测,并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TA1535和TA1537及大肠杆菌WP2 uvrA开展基于6孔板的Ames试验,评价10种大黄素型蒽醌的致突变性。结果基于蒽醌母核结构,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毒性预测软件提示所有大黄素型蒽醌均存在致突变风险。在非S9代谢活化状态下,芦荟大黄素导致TA98和WP2 uvrA Ames菌落数增加,大黄酚、大黄酸导致WP2 uvrA Ames菌落数增加。在大鼠肝S9代谢活化状态下,大黄素和大黄酸导致TA98和TA1537 Ames菌落数增加,羟基大黄素导致TA97、TA98、TA1537和WP2 uvrA Ames菌落数增加,芦荟大黄素导致TA98、TA1537和WP2 uvrA Ames菌落数增加,大黄素甲醚导致TA1537 Ames菌落数增加,大黄酚导致TA1537和WP2 uvrA回复菌落突变数增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可引起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结论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在大黄素母核的基础引入羟基后其诱变能力显著升高,较大葡萄糖苷基团的引入反而使受试物诱变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 致突变性 构效分析 毒性预测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大黄素 羟基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大黄酚 大黄酸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 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基于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大黄素型蒽醌致突变风险评价
5
作者 王亚楠 叶倩 +2 位作者 王雪 汪祺 文海若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233-1239,共7页
目的对相同母核结构的8种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开展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分析不同大黄素型蒽醌结构与致突变性的关联。方法L1578Y细胞分别与系列浓度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羟基大黄素、大黄素-8-O-β-D... 目的对相同母核结构的8种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开展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分析不同大黄素型蒽醌结构与致突变性的关联。方法L1578Y细胞分别与系列浓度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羟基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和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作用4 h(有S9)或24 h(无S9),给药24 h后应用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计算细胞相对倍增速率(RPD)评价受试物细胞毒性;细胞表达8 d后经APC-anti-CD45和PE-anti-CD90.2标定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突变细胞(CD45+CD90-)发生率。结果所有受试物在有或无S9代谢活化条件下所设浓度组RPD均大于50%,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可排除试验中假阳性结果。在非S9代谢活化条件下芦荟大黄素25μg·mL^(−1)组Pig-a基因突变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01);S9代谢活化条件下,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大黄素50μg·mL^(−1)组,羟基大黄素6.25、12.5、25μg·mL^(−1)组,大黄酚25、50、100μg·mL^(−1)组和大黄酸12.5、25、50μg·mL^(−1)组Pig-a基因突变率显著升高(P<0.05、0.01、0.001)。结论羟基取代基的多寡及所在位点是蒽醌类化合物致突变性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其体内致突变性及致癌性作用仍需进行大量体内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 致突变性 L5178Y细胞 体外Pig-a基因突变试验 羟基取代基 黄素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大黄酚 大黄酸 羟基大黄素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三黄益肾颗粒中3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小斌 王洛临 +3 位作者 袁柳萍 李洁环 郭鸣 钟如帆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06-2808,共3页
目的:建立三黄益肾颗粒中结合蒽醌型大黄酚、结合蒽醌型大黄素甲醚、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Ecilpse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 目的:建立三黄益肾颗粒中结合蒽醌型大黄酚、结合蒽醌型大黄素甲醚、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Ecilpse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073~0.729μg/mL、0.051~0.510μg/mL、0.055~0.550μg/mL。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作为三黄益肾颗粒中结合蒽醌型大黄酚、结合蒽醌型大黄素甲醚、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益肾颗粒 结合蒽醌大黄酚 结合蒽醌大黄素甲醚 丹参酮Ⅱ_A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