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构建及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丹参 梅艳飞 +1 位作者 宋晓敏 庄忠宝 《神经药理学报》 2016年第2期14-19,共6页
目的:制备大鼠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并制备大黄结肠靶向微丸,考察微丸对大鼠U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海藻酸钠、果胶和壳聚糖通过滴制法制备丸芯,并包以肠溶衣制成大黄结肠靶向微丸,测定微丸中游离蒽醌含量,计算... 目的:制备大鼠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并制备大黄结肠靶向微丸,考察微丸对大鼠U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海藻酸钠、果胶和壳聚糖通过滴制法制备丸芯,并包以肠溶衣制成大黄结肠靶向微丸,测定微丸中游离蒽醌含量,计算微丸的载药量。Wistar大鼠采用噁唑酮建立UC模型,造模前随机分为预保护组(3个剂量组:200、140、80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6只,预保护组在造模前3 d开始灌胃微丸,连续给药8 d,d 9处死,剖腹取结肠,称量结肠湿质量,观察结肠损伤情况,计算结肠湿质量指数并对大鼠结肠病变进行评分。结果:大黄结肠靶向微丸预保护组140 mg·kg^(-1)剂量组的结肠湿质量指数(7.86、6.20、7.29、7.59、6.11、4.65)(P<0.05)和结肠病变肉眼评分(P<0.01)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可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对UC大鼠具有一定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结肠靶向微丸 溃疡性结肠 大鼠 干预作用
下载PDF
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胃肠道内的分布及释放方法学研究
2
作者 张丹参 梅艳飞 +2 位作者 宋晓敏 庄忠宝 薛贵平 《神经药理学报》 2015年第5期20-27,共8页
目的:研究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胃肠道内的分布和释药情况。方法:将大黄结肠靶向微丸通过自制大鼠开口器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将大鼠处死,剖取胃肠道,观察微丸外观性状并计数,计算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微丸在大鼠各胃肠道内... 目的:研究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胃肠道内的分布和释药情况。方法:将大黄结肠靶向微丸通过自制大鼠开口器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将大鼠处死,剖取胃肠道,观察微丸外观性状并计数,计算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微丸在大鼠各胃肠道内的分布率;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剩余微丸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和大鼠各胃肠道组织及内容物中大黄素的含量,计算累积释放度,并绘制药物在各胃肠道中的药-时曲线,评价其释药特性。结果:微丸能完整地运动至大鼠结肠,具有明显迟释效应,给药10~12 h后结肠分布率达最高,为52.7%;药物于8~16 h在盲肠和结肠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最终释药量可达88.99%。结论: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结肠靶向微丸 大鼠 胃肠道 分布 药物释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