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中重量法的评价 被引量:90
1
作者 聂淑芳 潘卫三 +2 位作者 杨星钢 刘宏飞 刘志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评价重量法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中的应用。方法:以长春西汀为模型药物,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对重量法和酚红法计算的净水流量值(NWF)、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进行比较,并对重量法中收集液在密... 目的:评价重量法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中的应用。方法:以长春西汀为模型药物,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对重量法和酚红法计算的净水流量值(NWF)、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进行比较,并对重量法中收集液在密度修正前后的NWF和Papp值进行比较。结果:重量法计算所得的NWF值显著高于酚红法(P<0.05),前者计算所得的Ka和Papp值略高于后者(P>0.05);重量法能显著减少实验误差;对收集液密度进行修正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结论:重量法可以作为大鼠单向灌流在体肠吸收实验中校正灌流液体积的有效方法,它避免了加入“标示物”给实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 重量法 净水 吸收 渗透 长春西汀
下载PDF
单向肠灌流模型在中药肠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高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15期51-52,共2页
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瑰宝,中药大多数是通过口服给药的。小肠是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主要屏障,故有必要对中药进行肠吸收实验研究。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肠吸收研究。因此,本... 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瑰宝,中药大多数是通过口服给药的。小肠是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主要屏障,故有必要对中药进行肠吸收实验研究。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肠吸收研究。因此,本文对该模型在中药肠吸收实验研究中的一些进展情况、应用概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模型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在体单向模型 吸收 中医中药
下载PDF
盐酸麻黄碱的大鼠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亚平 王柏 《药学进展》 CAS 2010年第7期319-323,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麻黄碱的肠吸收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分别考察灌流速度、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不同肠段以及P-糖蛋白抑制剂对盐酸麻黄碱肠吸收的影响。结果:灌流速度对盐酸麻黄... 目的:研究盐酸麻黄碱的肠吸收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分别考察灌流速度、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不同肠段以及P-糖蛋白抑制剂对盐酸麻黄碱肠吸收的影响。结果:灌流速度对盐酸麻黄碱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有极显著影响(P<0.01);灌流液中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影响(P>0.05);盐酸麻黄碱在小肠各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Ka和Papp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Ka值显著大于在结肠处的值(P<0.05),而各肠段的Papp无显著性差异(P>0.05),P-糖蛋白抑制剂对盐酸麻黄碱在各肠段的Ka和Papp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盐酸麻黄碱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不存在饱和吸收;其在全肠道吸收较好,吸收窗主要在小肠,且小肠内无明显的特定吸收部位;盐酸麻黄碱可能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麻黄碱 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 重量法 吸收 吸收速率常数 表观吸收系数
下载PDF
基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四制香附主成分肠吸收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律江 赵晓娟 +3 位作者 郭慧玲 封传华 胡强 胡志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2-1396,共5页
目的:考察四制香附主成分(香附烯酮、α-香附酮)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香附烯酮、α-香附酮、四制香附石油醚部位模拟体系(单体混合物)及四制香附石油醚部位中香附烯酮、α-香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情况,... 目的:考察四制香附主成分(香附烯酮、α-香附酮)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香附烯酮、α-香附酮、四制香附石油醚部位模拟体系(单体混合物)及四制香附石油醚部位中香附烯酮、α-香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情况,研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及盐酸维拉帕米对吸收的影响。结果:香附烯酮与α-香附酮在小肠各段均有吸收,香附烯酮在回肠段吸收最好,α-香附酮在空肠段吸收最好;香附烯酮与α-香附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肠吸收参数Ka与Peff无显著性差异;加入EDTA及盐酸维拉帕米后,肠吸收参数Ka与Peff无显著性差异;与单体比较,单体混合物和四制香附石油醚部位中的香附烯酮、α-香附酮吸收参数Ka和Pef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附烯酮及α-香附酮的肠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细胞旁路转运及P-gp不参与其转运;香附烯酮与α-香附酮的肠吸收存在协同作用,石油醚部位中其他成分可促进香附烯酮、α-香附酮的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制香附 香附烯酮 Α-香附酮 大鼠在体单向模型 吸收 机制 协同作用 被动扩散
原文传递
雷帕霉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吸收 被引量:7
5
作者 翟雪珍 黄恋琦 +2 位作者 刘松 孙明辉 斯陆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考察雷帕霉素自微乳化制剂的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单向灌流实验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药物浓度,分别研究不同药物浓度、不同吸收部位、不同灌流速度以及胆管结扎与否对雷帕霉素自微乳化... 目的:考察雷帕霉素自微乳化制剂的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单向灌流实验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药物浓度,分别研究不同药物浓度、不同吸收部位、不同灌流速度以及胆管结扎与否对雷帕霉素自微乳化制剂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药物浓度和胆管结扎与否对雷帕霉素微乳的吸收百分率(P%)、吸收速率常数(Ka)以及表观吸收系数(Papp)无显著性影响(P>0.05);灌流速度和大鼠肠段不同吸收部位对P%、Ka以及Papp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回肠的P%、Ka和Papp值显著大于其余各肠段(P<0.05),结肠段吸收参数值显著低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P<0.05);同等药物质量浓度下,自微乳化制剂的肠吸收参数值显著高于市售口服液制剂。结论:雷帕霉素自微乳化制剂吸收速率常数不受药物质量浓度的影响而与灌流速度和大鼠肠段不同吸收部位有关(P<0.05)。胆汁排泄和胆汁分泌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影响药物肠道吸收。药物在大鼠小肠主要通过被动扩散方式吸收,RAPA微乳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其中回肠吸收最好,且全肠吸收效果优于市售雷帕霉素口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 大鼠在体单向技术 质量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香附四物汤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毕肖林 朱海燕 +1 位作者 刘陶世 马世堂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香附四物汤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灌流液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质量浓度,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肠灌流液中酚红即时浓度,考... 目的:研究香附四物汤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灌流液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质量浓度,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肠灌流液中酚红即时浓度,考察不同肠段、不同药物浓度对香附四物汤中阿魏酸及芍药苷的吸收规律影响。结果:阿魏酸、芍药苷在pH 5.51~8.98的Krebs-Ringer(K-R)液中稳定性良好。不同浓度下的芍药苷或阿魏酸在大鼠各个不同肠段中的Peff值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了芍药苷、阿魏酸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且主要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阿魏酸、芍药苷在大鼠四个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参数值(Ka)、有效渗透系数值(Peff),都表明了阿魏酸、芍药苷在大鼠整个肠道内均有一定的吸收,且无特定的吸收部位。结论:香附四物汤中芍药苷、阿魏酸在大鼠小肠中较易吸收,吸收方式以被动转运为主,无特定吸收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芍药苷 大鼠在体单向 吸收
下载PDF
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之韬 王向涛 +1 位作者 郑欢 韩美华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考察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的在体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以白蛋白作为稳定剂制备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评价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结果Zetasizer nano ZS... 目的考察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的在体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以白蛋白作为稳定剂制备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评价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结果Zetasizer nano ZS仪测得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220±10)nm,Zeta电位为(-28±0.2)m V。肠吸收实验表明,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在整个肠段都有吸收,且吸收速率常数(Ka)与渗透系数(Peff)均大于原人参二醇原药(P<0.05),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在小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Ka与Peff均大于结肠(P<0.05)。结论原人参二醇纳米混悬剂能够有效促进原人参二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其转运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人参二醇 纳米混悬剂 吸收 大鼠在体单向
原文传递
吸收促进剂对芍药苷大鼠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易军 吴秋平 +1 位作者 张凤玲 黄燕芬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芍药苷在大鼠十二指肠吸收过程的影响,筛选最佳吸收促进剂。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芍药苷含量,分别考察聚山梨酯80、羟丙基-β-环糊精、癸酸钠、去氧胆酸钠和当归提取物对吸... 目的考察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芍药苷在大鼠十二指肠吸收过程的影响,筛选最佳吸收促进剂。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芍药苷含量,分别考察聚山梨酯80、羟丙基-β-环糊精、癸酸钠、去氧胆酸钠和当归提取物对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芍药苷的肠道吸收速率,其次是癸酸钠和聚山梨酯80,而去氧胆酸钠则没有作用。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可作为芍药苷口服制剂的吸收促进剂使用,中药当归配伍芍药使用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吸收促进剂 大鼠在体单向 当归
原文传递
当归提取物等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芍药苷大鼠十二指肠的吸收促进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易军 吴秋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36-2138,共3页
目的考察当归提取物与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芍药苷在大鼠十二指肠吸收过程的影响,筛选最佳吸收促进剂。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芍药苷含量,分别考察吐温80、羟丙基-β-环糊精、癸酸钠、去氧胆酸钠和当归提... 目的考察当归提取物与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芍药苷在大鼠十二指肠吸收过程的影响,筛选最佳吸收促进剂。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芍药苷含量,分别考察吐温80、羟丙基-β-环糊精、癸酸钠、去氧胆酸钠和当归提取物对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芍药苷的肠道吸收速率,其次是癸酸钠和吐温80,而去氧胆酸钠则没有作用。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可作为芍药苷口服制剂的吸收促进剂使用,中药当归配伍芍药使用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吸收促进剂 大鼠在体单向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羊脂油促进淫羊蕾总黄酮吸收转运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杰 孙娥 +1 位作者 谭晓斌 贾晓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439-2444,共6页
目的研究炮制辅料羊脂油促进淫羊藿总黄酮肠吸收转运机制。方法釆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和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炮制辅料羊脂油对淫羊藿总黄酮自组装形成胶束后肠吸收的影响。结果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中,淫羊藿总黄酮中淫羊藿... 目的研究炮制辅料羊脂油促进淫羊藿总黄酮肠吸收转运机制。方法釆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和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炮制辅料羊脂油对淫羊藿总黄酮自组装形成胶束后肠吸收的影响。结果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中,淫羊藿总黄酮中淫羊藿苷成分在4个肠段的吸收具有差异性,其中在空肠段最高。加入羊脂油自组装形成胶束后,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渗透系数显著增加。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淫羊藿总黄酮中的淫羊藿苷成分吸收渗透系数较小,加入羊脂油自组装形成胶束后吸收渗透系数显著增加,外排比率从4.72下降到了2.31。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肠吸收较差,加入羊脂油后可自组装形成胶束,其在肠道的吸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淫羊藿苷 羊脂油 自组装胶束 大鼠在体单向模型 CACO-2细胞单层模型 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