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茹 陈冬雪 +3 位作者 鄢泽然 陈光耀 徐愿 刘振权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4期85-91,共7页
目的评估补肾祛寒治尪汤(简称"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MTX)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的作用及高频超声在大鼠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TX组、治尪汤低剂量联合组、治尪汤高剂量联合组;... 目的评估补肾祛寒治尪汤(简称"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MTX)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的作用及高频超声在大鼠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TX组、治尪汤低剂量联合组、治尪汤高剂量联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分别于第1、7天尾部注射浓度为2 mg/mL的Ⅱ胶原乳剂50μL建立CIA模型;第8天开始给药21 d,检测足趾厚度,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并采用高频超声评估大鼠关节滑膜炎。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足趾厚度较正常组明显增厚(P<0.01),第19天治尪汤高剂量联合组大鼠足趾厚度小于模型组(P<0.05);AI评分方面,第13天治尪汤高剂量联合组大鼠AI评分小于模型组(P<0.01);各组与正常组比较滑膜显著增厚,治尪汤低、高剂量联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滑膜厚度显著降低,治尪汤高剂量联合组较MTX组滑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高频超声适用于大鼠CIA模型滑膜炎的评估,敏感性优于足趾厚度检测和AI评分,高剂量治尪汤与MTX联用对改善CIA大鼠关节炎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袪寒治尪汤 类风湿关节炎 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 高频超声 灰阶滑膜炎
下载PDF
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渐 蔡宏达 +1 位作者 曾玉兰 俞昌喜 《海峡药学》 2014年第9期27-31,共5页
目的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及评价方法。方法大鼠皮内注射鸡Ⅱ型胶原(CⅡ)与完全弗氏佐剂及不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模型,监测动物体重、后足容积、关节炎指数(AI)以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和机械痛阈(MWT),免疫后第四... 目的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及评价方法。方法大鼠皮内注射鸡Ⅱ型胶原(CⅡ)与完全弗氏佐剂及不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模型,监测动物体重、后足容积、关节炎指数(AI)以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和机械痛阈(MWT),免疫后第四十二天行影像学检查并取材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动物血清抗CⅡ抗体、IL-1β及TNF-α水平。结果 CIA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后足红肿明显,后足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AI呈上升趋势,后足PWTL及MWT均显著降低,影像学检查发现关节腔狭窄,关节结构模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观察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关节结构的破坏及滑膜增生,ELISA结果显示CIA大鼠血清抗CⅡ抗体、IL-1β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本文成功建立了CIA大鼠模型及模型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动物模型 Ⅱ型胶诱导关节炎 大鼠 评价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抑制剂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
3
作者 韩海慧 孟晓辉 +3 位作者 徐博 冉磊 施杞 肖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8-977,共10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可能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靶点。目的:探讨FGFR1抑制剂(PD173074)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25只雌性SD...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可能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靶点。目的:探讨FGFR1抑制剂(PD173074)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PD173074低剂量组、PD173074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无菌PBS,甲氨蝶呤组药物注射剂量为1.04 mg/kg,PD173074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药物注射剂量分别为5,20 mg/kg,1次/周。给药4周后取材,观察大鼠临床症状以及关节肿胀情况,踝关节Micro-CT三维重建及分析,观察踝关节病理变化,检测关节周围血管生成情况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检测关节滑膜中p-F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表达,观察肝、脾、肾病理变化并计算肝、脾、肾指数。结果与结论:①PD173074能够减轻模型大鼠踝关节临床症状及关节肿胀,延缓骨质丢失,改善骨结构,减轻关节滑膜侵袭以及软骨骨侵蚀,降低关节周围破骨细胞数量,抑制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血管生成,降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抑制FGFR1磷酸化蛋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蛋白表达。②大鼠肝、脾、肾病理观察表明经过PD173074治疗后无明显的毒副作用。③研究证明了FGFR1抑制剂能够延缓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炎症及骨破坏的进展,并抑制血管的生成。初步验证了PD173074在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FGFR1磷酸化发挥作用,为寻找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PD17307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诱导关节炎 动物模型 骨破坏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性别差异对牛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影响
4
作者 孙文婷 万盈盈 +4 位作者 杨家煕 王文乾 王皓男 叶婉婷 寇秋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4,共10页
目的构建雌性及雄性牛Ⅱ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比较性别差异对CIA模型关节及关节外表现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及雄性SD大鼠并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CIA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关节炎... 目的构建雌性及雄性牛Ⅱ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比较性别差异对CIA模型关节及关节外表现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及雄性SD大鼠并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CIA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关节炎指数、足肿胀度、血清炎症因子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脾指数、膝关节及踝关节病理、右后足爪骨破坏情况、肺间质病变情况。结果雌性CI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在初次免疫后第21天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足肿胀度在观察的任一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脾指数均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P<0.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CIA大鼠膝关节和踝关节病理的炎症细胞浸润及滑膜增生评分较雄性CIA大鼠显著升高(P<0.05),雌性CIA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及右后足爪骨破坏程度均较雄性显著升高(P<0.05);雌性和雄性CIA大鼠均出现了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化,但雌性比雄性的肺间质病变更重。结论使用SD大鼠构建的雌性及雄性CIA模型均能兼具关节炎及肺间质病变,但雌性CIA大鼠的病变程度更重,在使用CIA模型进行RA相关研究时应关注性别差异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性别差异 牛Ⅱ型胶诱导关节炎模型 间质性肺病
下载PDF
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石磊 李小峰 +6 位作者 王彩虹 张莉芸 马丽辉 国华 杨艳 刘燕 周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11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制备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CIA模型)。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采用组织病理学和X线摄片的方法... 目的:制备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CIA模型)。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采用组织病理学和X线摄片的方法显示关节炎大鼠的发病程度和病理学特征。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在免疫后第36天关节肿胀达到最高峰。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TNF-α的水平均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增高(P<0.05)。组织病理学和X射线摄片结果显示,关节软骨组织、骨组织和滑膜组织呈典型的关节炎病变。结论: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其病理特征和人类类风湿关节炎(RA)极为相似,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类RA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诱导关节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建立方法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玲玲 刘云洁 +4 位作者 童彤 吴颖其 赵文娣 李培培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建立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及主要评价指标。方法鸡Ⅱ型胶原(typeⅡ collagen,CⅡ)免疫DBA/1小鼠诱导CIA,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足爪X线摄片、踝关节和脾脏病理检查及评分。结果免疫后d31,CIA... 目的建立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及主要评价指标。方法鸡Ⅱ型胶原(typeⅡ collagen,CⅡ)免疫DBA/1小鼠诱导CIA,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足爪X线摄片、踝关节和脾脏病理检查及评分。结果免疫后d31,CIA小鼠足爪红肿,关节炎指数评分增高,d40~60为肿胀高峰;d35,体重下降;足爪X线片示关节变形,骨赘生成,骨质溶解;踝关节病理见滑膜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血管翳出现;脾脏病理见生发中心增多,白髓淋巴样滤泡增生,边缘区细胞密度增大、红髓淤血。踝关节和脾脏病理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小鼠。结论鸡CⅡ免疫DBA/1小鼠诱导CIA方法可靠,重复性好,CIA发病率高。关节炎指数、足爪X线片、踝关节和脾脏病理等是评价CIA模型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关节炎 小鼠 Ⅱ型胶 模型 方法 评价指标
下载PDF
DBA/1J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慧雯 郝文婷 +5 位作者 陈德生 张雅文 陆云娟 李向阳 秦苏萍 潘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0,共4页
目的建立DBA/1J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从形态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多方面对该模型进行鉴定。方法将牛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Ⅱ)与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于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进行初次免疫,... 目的建立DBA/1J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从形态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多方面对该模型进行鉴定。方法将牛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Ⅱ)与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于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进行初次免疫,21 d后同样的方法进行再次免疫。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关节肿胀程度等形态学指标,进行踝关节病理检查,并用CB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造模组小鼠体重于首免后35 d开始下降并持续低于对照组。于28 d,造模组小鼠出现足爪红肿,35 d足爪肿胀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62 d发病率高达90%。病理学检测显示,造模组小鼠关节腔变窄,滑膜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软骨结构不同程度破坏。相比于对照组,造模组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6、IFN-γ、MCP-1显著升高(P<0.05),而抗炎因子IL-10轻微下降(P>0.05)。结论 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CI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A/1J小鼠 牛Ⅱ型胶 诱导关节炎模型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胶原酶诱导的鼠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模型应用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军 潘建科 +3 位作者 黄永明 杨伟毅 李想 曹学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49-3950,共2页
动物模型为骨关节炎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全球老龄化速度加快,退行性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关键词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关节炎模型 诱导 鼠类 动物模型 全球老龄化 发病率
下载PDF
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制备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宝丽 唐方 庞晓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研究建立较为理想的寒湿痹型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方法:采用不同浓度Ⅱ型胶原和弗氏佐剂联合应用于大鼠足部注射,诱导关节炎;测量大鼠足肿胀度,并计算肿胀率;检测血清唾液酸水平;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低浓... 目的:研究建立较为理想的寒湿痹型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方法:采用不同浓度Ⅱ型胶原和弗氏佐剂联合应用于大鼠足部注射,诱导关节炎;测量大鼠足肿胀度,并计算肿胀率;检测血清唾液酸水平;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低浓度Ⅱ型胶原和完全佐剂组大鼠关节肿势迅猛,近似于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高浓度Ⅱ型胶原和不完全佐剂组大鼠关节肿势和缓;各模型组大鼠血清唾液酸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滑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与类风湿关节炎相符。结论:高浓度的Ⅱ型胶原加不完全佐剂给药组是较为理想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中医辩证属寒湿痹症,与之相比较,佐剂关节炎模型接近于湿热痹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寒湿痹 关节肿胀率 血清唾液酸 滑膜组织的病理学
下载PDF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白喉乌头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俊宇 杜文静 +3 位作者 吉鹏 刘青 罗莉 罗德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794-2799,共6页
背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药物有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物,植物药因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而越来越受到瞩目。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及白喉乌头对其表达的影响。... 背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药物有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物,植物药因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而越来越受到瞩目。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及白喉乌头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造模组37只,造模组于大鼠足跖及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24只造模成功大鼠进行后续实验,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组和白喉乌头组,每组各8只,每周对3个造模后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共4组大鼠进行关节炎评分。经过灌胃给药治疗4周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在滑膜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白喉乌头组、雷公藤组关节炎评分明显降低(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在模型组滑膜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白喉乌头组、雷公藤组中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果证实,白喉乌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骨及关节损伤模型 白喉乌头 诱导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2种品系大鼠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颖芳 刘步平 +3 位作者 秦媛怡 龚宇 陈文裕 林芷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构建SD大鼠和Wistar大鼠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CIA),比较和评价2种品系大鼠的建模效果。【方法】将SD大鼠和Wistar大鼠(各12只)分别于第1、8天给予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蛋白+弗氏完全佐剂(CFA)乳剂、Ⅱ型胶原蛋白+弗式不完... 【目的】构建SD大鼠和Wistar大鼠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CIA),比较和评价2种品系大鼠的建模效果。【方法】将SD大鼠和Wistar大鼠(各12只)分别于第1、8天给予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蛋白+弗氏完全佐剂(CFA)乳剂、Ⅱ型胶原蛋白+弗式不完全佐剂(IFA)乳剂建立CIA模型。造模结束后,比较SD大鼠与Wistar大鼠的一般形态、关节炎指数、关节病理变化。【结果】(1)SD大鼠和Wistar大鼠造模后14 d均可见关节炎症,造模后21、28 d关节炎症加重且存在相应病理改变。(2)造模后14、21、28 d,SD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显著高于Wistar大鼠(P <0.01),病理改变也是前者比后者严重。【结论】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适量Ⅱ型胶原蛋白法均能成功建立SD大鼠和Wistar大鼠CIA模型,且SD大鼠的关节炎症重于Wistar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Ⅱ型胶蛋白诱导关节炎 疾病模型 动物 SD大鼠 WISTAR大鼠
下载PDF
Wistar大鼠胶原诱导的关节炎造模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哲 胡永红 涂胜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造模方法,分析影响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建立的因素。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造模,通过改变性别、剂量、年龄、注射部位及免疫方式,来比较造模成功率。结果不同性别、剂量、年龄及免...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造模方法,分析影响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建立的因素。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造模,通过改变性别、剂量、年龄、注射部位及免疫方式,来比较造模成功率。结果不同性别、剂量、年龄及免疫方式造模成功率不同。结论4~5周龄Wistar雌性大鼠,初次免疫注射乳剂4点共0.20 mL,加强免疫在14 d之后3点共0.15 mL的造模成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关节炎 WISTAR大鼠 模型
下载PDF
滑膜炎颗粒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改善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丽华 李志刚 +6 位作者 周艳华 崔海峰 朱宏伟 于友华 张志伟 王正品 孙明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41-1244,共4页
目的:探讨滑膜炎颗粒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改善作用机制。方法:牛Ⅱ型胶原乳剂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制备CIA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模型组(Ⅱ)、不完全弗氏佐剂组(Ⅲ)、雷公藤多苷片组(Ⅳ... 目的:探讨滑膜炎颗粒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改善作用机制。方法:牛Ⅱ型胶原乳剂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制备CIA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模型组(Ⅱ)、不完全弗氏佐剂组(Ⅲ)、雷公藤多苷片组(Ⅳ)、醋酸泼尼松龙组(Ⅴ)、滑膜炎颗粒大剂量组(Ⅵ)、中剂量组(Ⅶ)、小剂量组(Ⅷ),每组各10~11只大鼠。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左膝关节滑膜组织IL-1、TNF-α、Erk、Jnk、Ras、Raf的表达,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阳性面积比。结果:各造模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IL-1、Erk、Jnk、Ras、Raf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高;各给药组Erk表达量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Ⅲ、Ⅳ、Ⅴ、Ⅵ组Erk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Erk、Jnk、Ras表达升高,参与CI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病理损伤过程;滑膜炎颗粒改善关节损伤症状可能与降低Erk的表达相关,而与IL-1、TNF、Jnk、Ras、Raf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颗粒 诱导关节炎模型 细胞因子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制备及早期表现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苏云龙 王雪梅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53-55,58,共4页
目的:研究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及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 目的:研究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及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组(50只)。在大鼠尾根部及背部脊柱侧多点皮内注射Ⅱ型胶原乳剂的方法制作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测量大鼠的体重、足爪体积,计算关节肿胀度及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并进行X线显像及病理学检测。结果:1、在造模25 d后,CIA组大鼠体重及足爪体积与空白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CIA组造模成功大鼠病理结果均有典型的滑膜炎症及滑膜增厚特征,并有明显的血管翳形成,造模后15 d及25 d大鼠X线显像显示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未见狭窄。结论: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与人类RA相符,是研究RA理想的动物模型。在造模后25 d临床表现最为显著,是研究早期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诱导 大鼠模型
下载PDF
胶原诱导型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彩娥 崔向军 +1 位作者 郑可 王琴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的制备及鉴定方法;方法将Ⅱ型胶原溶液与等体积完全弗氏佐剂在冰浴状态充分乳化制成Ⅱ型胶原乳剂,将Ⅱ型胶原乳剂注射到大鼠的足跖部皮下,首次免疫一侧一次注入Ⅱ型... 目的探讨改良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的制备及鉴定方法;方法将Ⅱ型胶原溶液与等体积完全弗氏佐剂在冰浴状态充分乳化制成Ⅱ型胶原乳剂,将Ⅱ型胶原乳剂注射到大鼠的足跖部皮下,首次免疫一侧一次注入Ⅱ型胶原乳剂0.2 ml,7天后用同样方法加强免疫。造模第21天对观察大鼠的关节炎表现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组大鼠足跖部出现肿胀,关节明显红肿增粗,活动受限。造模组与正常组关节炎评分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HE染色,造模组滑膜细胞水肿,有3~5层明显增生,细胞排列不整齐,滑膜组织中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探讨改良的CIA模型能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可以为临床治疗做出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诱导关节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清热养阴除湿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张阳利 张净 +1 位作者 王北 刘密凤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汤(QYCD)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将24只CI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IA组)、甲氨蝶呤组(0.625 mg/kg)、清热养阴除湿汤低剂量组(17 g/kg)、清热养阴除...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汤(QYCD)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将24只CI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IA组)、甲氨蝶呤组(0.625 mg/kg)、清热养阴除湿汤低剂量组(17 g/kg)、清热养阴除湿汤高剂量组(34 g/kg),每组6只,同时随机取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连续给药5周,每周观察大鼠足肿胀度及炎症指数;HE染色法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micro-CT法观察骨破坏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17A、TGF-β、IFN-γ水平;荧光PCR法检测脾脏组织T-bet mRNA、Gata-3 mRNA、RORγt mRNA、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初次免疫后3周CIA组大鼠右后足关节肿胀程度高于Control组(P<0.05),5周时CIA组大鼠关节炎评分最高(P<0.05)。甲氨蝶呤(MTX)、低剂量清热养阴除湿汤(QYCD-L)、高剂量清热养阴除湿汤(QYCD-H)可以缓解大鼠足关节的肿胀程度(P<0.05),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滑膜增殖及软骨表面的侵蚀,CIA大鼠骨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被缓解。QYCD-L组、QYCD-H组大鼠血清IFN-γ、IL-17A水平均低于CIA组(P<0.01或P<0.05),而血清IL-4、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CIA组(P<0.01)。QYCD-L组、QYCD-H组大鼠T-bet mRNA、RORγt mRNA、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IA组(P<0.05或P<0.01),但Gata-3mRNA相对表达量与C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汤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炎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及其转录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诱导关节炎模型 清热养阴除湿汤 炎症因子 骨破坏 甲氨蝶呤 大鼠
下载PDF
中医复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17
作者 姜楠 王玉明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30~40岁妇女为高危人群。其特点为滑膜增生和外周关节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但也可导致全身系统性损害。学者们借助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30~40岁妇女为高危人群。其特点为滑膜增生和外周关节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但也可导致全身系统性损害。学者们借助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研究中医复方治疗RA的机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就中医复方对CIA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复方 诱导关节炎模型
下载PDF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和佐剂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沙 傅颖媛 +2 位作者 尧荣凤 涂丽娜 张海荣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7-19,26,F0002,F0003,共6页
目的制备实用性的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和佐剂诱导的关节炎(AA)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溶于0.5mol/L醋酸中,加入等量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匀乳化配成牛Ⅱ型胶原蛋白乳剂和灭活卡介苗溶于弗氏不完全佐剂中配成弗氏完全佐剂分别足... 目的制备实用性的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和佐剂诱导的关节炎(AA)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溶于0.5mol/L醋酸中,加入等量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匀乳化配成牛Ⅱ型胶原蛋白乳剂和灭活卡介苗溶于弗氏不完全佐剂中配成弗氏完全佐剂分别足跖皮内免疫Wistar大鼠,第21天加强免疫,利用YLS-7B足趾容积测量仪测量大鼠足部体积,利用PLANMECA TNTRAX线摄片机对大鼠足部拍摄,然后进行大鼠后足的近端趾间和跖趾关节病理观察。结果CIA加强组和AA高剂量组大鼠免疫足出现明显的红肿,且肿胀足体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和病理HE染色结果亦显示,关节组织呈现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纤维组织增生、软骨及骨的破坏等病变。结论经改进的CIA和AA大鼠模型呈现典型的关节病变的特征,可为进一步研究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新药研发提供良好实用性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关节炎 佐剂诱导关节炎 动物模型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佐剂性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于坤 徐枝芳 +1 位作者 余楠楠 郭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平台和手段。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动物模型有佐剂性关节炎(AIA)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该文从病因学、制备...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平台和手段。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动物模型有佐剂性关节炎(AIA)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该文从病因学、制备方法、发病特点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对这两种动物模型进行比较,发现CIA模型病理机制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IA模型则主要表现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因此,AIA适用于T细胞分子机制和疗法的研究,而CIA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和体液免疫机制研究,该模型的免疫学特征与人类更为相似。该文基于两种模型各自的优缺点,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模型,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进而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诱导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比较 免疫学机制
下载PDF
大鼠Ⅱ型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关节炎动物模型的诱导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培 朱文华 +4 位作者 韩燕 宁启兰 张富军 孟列素 吕社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3-605,616,共4页
目的拟建立一种简单易行且经济的大鼠软骨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Ⅱ,CⅡ)提取方法,并以此构建CⅡ诱导的关节炎动物模型(collagenⅡ-induced arthritis,CIA)。方法将大鼠软骨通过机械法破碎,再结合盐酸胍除去蛋白多糖,胃蛋白酶消化,0.9 m... 目的拟建立一种简单易行且经济的大鼠软骨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Ⅱ,CⅡ)提取方法,并以此构建CⅡ诱导的关节炎动物模型(collagenⅡ-induced arthritis,CIA)。方法将大鼠软骨通过机械法破碎,再结合盐酸胍除去蛋白多糖,胃蛋白酶消化,0.9 mol/L氯化钠盐析,透析冻干等步骤,最终获得纯化CⅡ。经SDS-PAGE电泳鉴定后,诱导大鼠CIA模型。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可见约130 ku明显条带,无杂带。使用该CⅡ可成功诱导DA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率100%,在CIA大鼠血浆中可检测到显著升高的抗CⅡ抗体。结论使用本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CⅡ,可用于CIA模型构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提供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 大鼠 软骨 蛋白提取 诱导关节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