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文培 张子扬 +4 位作者 周成浩 刘涵 胥彤 郭宇琳 林宝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753,共7页
目的通过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优化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实验条件。方法 1-2月龄SD大鼠ip给予OVA(每只0.2,1.0和5.0 mg)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液,隔日1次,共3次,进行致敏。分别于末次致敏后1,3,5,7,10,12,14,16和18 d用ELIS... 目的通过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优化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实验条件。方法 1-2月龄SD大鼠ip给予OVA(每只0.2,1.0和5.0 mg)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液,隔日1次,共3次,进行致敏。分别于末次致敏后1,3,5,7,10,12,14,16和18 d用ELISA检测血清总Ig E(T-Ig E)水平和OVA特异性Ig E(OVA-s Ig E)水平。大鼠致敏后12-16 d制备致敏血清。大鼠皮内注射致敏血清被动皮肤致敏后,于0.5,1.5,3,6,12,24,36,48和60 h后iv给予同等剂量OVA和伊文思蓝激发,于激发后10,30和60 min测量大鼠皮肤蓝斑直径。结果 OVA致敏大鼠血清T-Ig E和OVA-s Ig E水平分别于末次致敏后3-7 d和12-16 d达高峰;在OVA 0.2-5.0 mg剂量范围内,OVA-s Ig E与T-Ig E水平无明显关联性;OVA 1.0和5.0 mg致敏大鼠血清能诱发大鼠PCA;皮内注射致敏血清0.5-3 h后激发的皮肤蓝斑形态规则,范围最大;激发后30-60 min检测的皮肤蓝斑范围大,界线清晰,形状规则,且着色较深。结论 PCA优化条件为1-2月龄大鼠隔日每只ip给予OVA 1.0-5.0 mg,共致敏3次,致敏后12-16 d制备致敏血清。在被动皮肤致敏0.5-3 h后,进行激发,30-60 min后检测皮肤内层蓝斑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白蛋白 Ⅰ型过敏反应 IGE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大鼠
下载PDF
杏贝止咳颗粒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朱萱萱 胡小鹰 王淑云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2年第6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杏贝止咳颗粒 大鼠 被动 皮肤过敏反应 影响
下载PDF
杨梅素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佟岩 王淑君 +1 位作者 周晓棉 曹颖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22-825,共4页
目的研究杨梅素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同种、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右旋糖酐致小鼠全身瘙痒反应和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耳廓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实验,探讨杨梅素的抗过敏作用。结果杨梅素显著抑制小鼠同种、异... 目的研究杨梅素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同种、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右旋糖酐致小鼠全身瘙痒反应和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耳廓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实验,探讨杨梅素的抗过敏作用。结果杨梅素显著抑制小鼠同种、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右旋糖酐引起的小鼠瘙痒反应,并能抑制DNCB诱导的DTH。结论杨梅素具有抗过敏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Ⅰ、Ⅳ型变态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过敏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瘙痒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下载PDF
2种品系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秀芳 金若敏 +2 位作者 符胜光 姚广涛 谭梦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比较SD,Wistar2种品系大鼠对卵蛋白(OVA)、天花粉蛋白(TCS)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反应的差异性。方法:选用SD,Wistar2种品系大鼠,以OVA,TCS为致敏原,PCA反应时出现蓝斑的直径及阳性反应率作为判... 目的:比较SD,Wistar2种品系大鼠对卵蛋白(OVA)、天花粉蛋白(TCS)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反应的差异性。方法:选用SD,Wistar2种品系大鼠,以OVA,TCS为致敏原,PCA反应时出现蓝斑的直径及阳性反应率作为判别标准,进行大鼠同种或小鼠异种PCA试验,并考查佐剂的应用与否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结果:大鼠同种PCA加或不加佐剂的TCS反应均为阳性,蓝斑直径大小SD大鼠>Wistar大鼠;加入氢氧化铝凝胶佐剂可提高两品系大鼠对OVA的过敏反应阳性率,且Wistar大鼠的敏感性高于SD大鼠;小鼠异种PCA试验显示:耳廓皮内分别注射两种品系大鼠不加佐剂致敏的OVA抗血清时均呈阴性反应,注射SD大鼠天花粉蛋白抗血清后,呈阳性反应;分别注射加入佐剂致敏的OVA,TCS抗血清,则小鼠异种PCA反应均呈阳性。结论:2种品系大鼠对OVA,TCS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SD大鼠对TCS较敏感,而Wistar大鼠对OVA的敏感性较强;加入佐剂可提高两种品系大鼠对OVA的过敏反应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品系 卵蛋白 天花粉蛋白 被动皮肤过敏 差异
原文传递
构建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模型并检测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孟昭影 边永玲 +5 位作者 梁海峰 杜舒婷 张玉平 杜会博 高顺强 刘艳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6089-6092,共4页
背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常用动物模型是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reaction,PCA),目前对PCA发病的淋巴微循环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构建PCA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 背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常用动物模型是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reaction,PCA),目前对PCA发病的淋巴微循环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构建PCA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2/2007-03在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8只,其中6只用于抗血清制备,20只用于蓝色反应斑测定,32只用于肠系膜淋巴微循环观察,用于蓝色反应斑测定和肠系膜淋巴微循环观察的大鼠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方法:用卵清蛋白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PCA1,PCA2,PCA3组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皮内注射5%,10%,20%抗血清,48h后再用10%卵清蛋白攻击致敏,复制PCA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主要观察指标:①蓝色反应斑测定判断模型是否成功。②肠淋巴管插管后引流卵清蛋白攻击前10min至攻击后30min不同时间段的淋巴液,计算淋巴流出量、细胞总数计数、单核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输出量。结果:PCA1,PCA2,PCA3组蓝色反应斑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卵清蛋白攻击10min以后,PCA1,PCA2,PCA3组的肠淋巴流量、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数、淋巴细胞输出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攻击前水平(P<0.05)。结论:①成功复制了大鼠PCA模型,此模型可反映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时的病理生理改变,并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②PCA发生后,淋巴回流动力及淋巴转运功能明显增强,可能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损区淋巴细胞浸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淋巴 动力学 淋巴细胞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血清白三烯B4水平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肖红丽 眭道顺 +1 位作者 李东海 李勇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及血清白三烯B4(LTB4)水平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NIH小鼠致敏后,分为致敏对照组、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孟鲁司特组、氯雷他定组、地塞米松组...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及血清白三烯B4(LTB4)水平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NIH小鼠致敏后,分为致敏对照组、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孟鲁司特组、氯雷他定组、地塞米松组。检测各组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率、血清中白三烯B4的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孟鲁司特组、氯雷他定组、地塞米松组对小鼠PC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地塞米松组对小白鼠PCA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各组(P<0.01);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咪唑斯汀组、氯雷他定组对小鼠PCA的抑制作用强于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和孟鲁司特组(P<0.01)。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孟鲁司特组、地塞米松组血清LTB4水平明显低于致敏对照组、氯雷他定组(P<0.05);当归饮子低剂量组、咪唑斯汀组、地塞米松组对小鼠PCA的抑制率与小鼠血清中LTB4水平均呈直线负相关(P<0.05)。结论: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血清白三烯B4水平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者具有相关性。对LTB4的抑制证明当归饮子对慢性荨麻疹迟发相过敏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迟发相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白三烯B4 当归饮子
下载PDF
鼻康喷雾剂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晶娟 张贵君 杨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22-123,共2页
目的:通过经典药理学实验方法,探讨鼻康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试验法即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法,试验中设阳性对照组、空白组、及鼻康喷雾剂的高、中、低剂量组,以生理盐水为空白,鼻炎康片为... 目的:通过经典药理学实验方法,探讨鼻康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试验法即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法,试验中设阳性对照组、空白组、及鼻康喷雾剂的高、中、低剂量组,以生理盐水为空白,鼻炎康片为阳性对照药。结果:通过测定吸收度(A)值,计算鼻康喷雾剂的疗效。其中空白组、阳性对照组、鼻康喷雾剂高、中、低剂量组A值分别为(0.32±0.13)和(0.26±0.06),(0.21±0.05)和(0.19±0.05),(0.19±0.11)和(0.15±0.09),(0.25±0.12)和(0.19±0.09),(0.30±0.15)和(0.20±0.11),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鼻康喷雾剂对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提示有抗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康喷雾剂 过敏 大鼠被动皮肤过敏
原文传递
清紫颗粒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凌科 张建民 关晶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青紫颗粒的抗过敏反应。方法选择60只15-17g及10只30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取10只体重30g小鼠,两后脚掌各注入天花粉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0.05ml,7d后处死,取血清备用。取50只15-17g小鼠(实验组),将上述血清稀释后在每只小鼠... 目的探讨青紫颗粒的抗过敏反应。方法选择60只15-17g及10只30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取10只体重30g小鼠,两后脚掌各注入天花粉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0.05ml,7d后处死,取血清备用。取50只15-17g小鼠(实验组),将上述血清稀释后在每只小鼠腹壁皮内注射0.06ml,余10只作为空白对照。将50只实验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清紫颗粒高剂量组(0.194g/ml)、中剂量组(0.097g/ml)、低剂量组(0.0485g/ml)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0.1mg/ml)。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7d后注射天花粉注射液24mg/kg,20min后处死,采用蓝斑面积法和比色法评价各组药物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清紫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清紫颗粒高剂量组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的抑制作用优于清紫颗粒的中、低剂量组。结论清紫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紫颗粒 过敏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下载PDF
当归饮子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肖红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97-298,304,共3页
【目的】通过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PCA),探讨当归饮子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NIH小白鼠50只,10只用于制备抗血清,其余随机分为4组,A为空白对照组,B为开瑞坦组,C为当归饮子低剂量组,D为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各组小白鼠腹壁... 【目的】通过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PCA),探讨当归饮子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NIH小白鼠50只,10只用于制备抗血清,其余随机分为4组,A为空白对照组,B为开瑞坦组,C为当归饮子低剂量组,D为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各组小白鼠腹壁皮内注射抗血清,使其被动皮肤致敏,同时灌胃给药,末次给药后进行抗原攻击。采用比色测定法,计算出各组药物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百分率。【结果】当归饮子高、低剂量组和开瑞坦组对小白鼠PCA均有抑制作用(P<0.001);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和开瑞坦组的抑制作用强于当归饮子低剂量组(P<0.001);当归饮子高剂量组与开瑞坦组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饮子抗变态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抑制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 小白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 作用机制 比色测定法
下载PDF
重组可溶性IgE受体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仁山 陈晓红 +2 位作者 冉新泽 程天民 刘荣卿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可溶性IgE受体对I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在动物小鼠身上复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以非相关蛋白αtp0为对照,观测自行制备的重组可溶性IgE受体αtp2对其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ELIS... 目的:观察重组可溶性IgE受体对I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在动物小鼠身上复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以非相关蛋白αtp0为对照,观测自行制备的重组可溶性IgE受体αtp2对其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ELISA试验证实,αtp2可竞争性地与IgE受体结合;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中,10μgαtp2对风团的抑制作用为12%。20μg对风团的抑制作用为19%,后者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我们研制的重组可溶性IgE受体αtp2,可竞争性地与IgE结合,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αtp2对风团的大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未能彻底抑制风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IgE受体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IGE受体 可溶性 重组 抑制效应 抑制作用 Ⅰ型超敏反应 过敏反应模型
下载PDF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昭影 张玉平 +2 位作者 杜舒婷 高顺强 刘艳凯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淋巴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 目的观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淋巴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皮内注射5%、10%、20%抗血清,48h后再用10%OVA攻击致敏,复制PCA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动物分别于OVA攻击前10min及攻击后10min、20min、30min时测量肠系膜淋巴管口径,计算肠系膜淋巴管收缩性指数IndexⅠ、IndexⅡ、LDIndex。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PCA模型。在OVA攻击前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OVA攻击后30min,肠系膜淋巴管口径扩张、收缩频率增强、收缩性指数增加。结论PCA发生后,淋巴回流动力明显增强,可能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损区淋巴细胞浸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 淋巴微循环 淋巴管 收缩性
下载PDF
鼻敏2号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和对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道南 俞晶华 +1 位作者 卞慧敏 张新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第6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鼻敏2号合剂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皮肤被动过敏反应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不同品系大鼠对天花粉蛋白诱导被动皮肤过敏差异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秀芳 金若敏 +2 位作者 符胜光 姚广涛 谭梦晖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比较SD、Wistar和F344三种品系大鼠对天花粉蛋白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反应的差异性。方法选用SD、Wistar和F344三种品系大鼠,用天花粉蛋白为致敏原,以PCA反应时出现蓝斑的直径及蓝斑OD值变化率... 目的比较SD、Wistar和F344三种品系大鼠对天花粉蛋白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反应的差异性。方法选用SD、Wistar和F344三种品系大鼠,用天花粉蛋白为致敏原,以PCA反应时出现蓝斑的直径及蓝斑OD值变化率作为判别标准,进行大鼠同种或小鼠异种PCA试验。结果大鼠同种PCA试验显示,每只大鼠注射天花粉蛋白0.9 mg后,三种品系大鼠PCA反应均为阳性,蓝斑直径大小及蓝斑OD值变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SD、F344大鼠>Wistar大鼠;小鼠异种PCA试验显示,耳廓皮内分别注射三种品系大鼠天花粉蛋白抗血清后,小鼠异种PCA反应均为阳性,耳廓蓝染OD值变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SD大鼠抗血清组>F344大鼠抗血清组>Wistar大鼠抗血清组。结论三种品系大鼠对天花粉蛋白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以SD大鼠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被动皮肤过敏 大鼠 品系
下载PDF
西替利嗪巴布膏剂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璐 原永芳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10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天花粉为抗原,氢氧化铝凝胶为佐剂,先制备抗血清,再对大鼠进行被动皮肤致敏,48 h后尾静脉注射天花粉伊文思蓝溶液抗原攻击,进行激发,最后通过测定蓝色反应斑皮肤的吸光度,计算抑... 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天花粉为抗原,氢氧化铝凝胶为佐剂,先制备抗血清,再对大鼠进行被动皮肤致敏,48 h后尾静脉注射天花粉伊文思蓝溶液抗原攻击,进行激发,最后通过测定蓝色反应斑皮肤的吸光度,计算抑制百分率。结果巴布膏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吸光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剂量的增加,吸光度减小,抑制率增强。结论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替利嗪 巴布膏剂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下载PDF
腹腔致敏途径下的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萍 王功霞 曹冲 《食品与药品》 CAS 2019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给药致敏途径下,不同因素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的影响。方法致敏原选用卵白蛋白,佐剂为弗氏完全佐剂,研究不同致敏剂量(5,10,20 mg/只)、不同致敏次数(3,5次)、不同致敏血清制备时间(第10,14天)等条件下,大鼠被动皮...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给药致敏途径下,不同因素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的影响。方法致敏原选用卵白蛋白,佐剂为弗氏完全佐剂,研究不同致敏剂量(5,10,20 mg/只)、不同致敏次数(3,5次)、不同致敏血清制备时间(第10,14天)等条件下,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的敏感性。结果卵白蛋白5,10,20 mg/只致敏剂量下,各组在原液、1:2注射点均出现蓝斑,且蓝斑直径大于5 mm,其中以10,20 mg/只剂量致敏3次,末次致敏后第10天制备血清的阳性效果较好。结论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致敏途径选择腹腔注射时,推荐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致敏3次,末次致敏后第10天制备致敏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大鼠 腹腔注射 卵白蛋白 弗氏完全佐剂
下载PDF
荚膜甲基球菌蛋白遗传毒性研究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16
作者 高嫣珺 聂雅 +3 位作者 陈秀云 张思微 刘瑜 卜仕金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8-93,共6页
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acteria meal,MBM)拟开发为新饲料原料。本研究旨在通过遗传毒性研究和被动过敏试验评价其毒理学安全性,为其未来的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包括四个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采... 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acteria meal,MBM)拟开发为新饲料原料。本研究旨在通过遗传毒性研究和被动过敏试验评价其毒理学安全性,为其未来的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包括四个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每皿剂量在0.625~10.000 mg范围内,采用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五种菌株进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均设2500、5000、10000 mg/kg三个MBM剂量组,微核试验采用30 h两次给药法,精子畸形试验连续染毒5 d,分别在既定的时间采样制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设250、500、1000 mg/kg三个MBM剂量组,制备抗血清后背部皮内注射致敏,24 h和/或48 h后进行抗原激发,考察蓝色反应斑直径。所有试验均根据要求设置阴性、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有或无代谢活化系统结果(S9)时,MBM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皮肤被动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说明在设置的试验系统和剂量下MBM未显示遗传毒性和潜在的致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甲基球菌蛋白 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精子畸形试验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下载PDF
豚鼠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冬梅 刘延珍 +3 位作者 单淑香 朱春花 闫俊 谢淑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1-243,共3页
比较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反应的差异性,力求寻找更为敏感的模型动物。选用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以BSA为致敏原,PCA反应时出... 比较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反应的差异性,力求寻找更为敏感的模型动物。选用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以BSA为致敏原,PCA反应时出现蓝斑的直径及阳性反应率作为判别标准。结果表明,豚鼠、大鼠对BSA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豚鼠对BSA的敏感性较强,豚鼠是一种用于PCA试验较好的模型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SD大鼠 WISTAR大鼠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戴学栋 方超 +1 位作者 戴晓莉 马玉奎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影响因素,为选择敏感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加或不加佐剂、抗原种类、致敏剂量、致敏途径、致敏次数)进行PCA实验。结果采用卵白蛋白(... 目的探讨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影响因素,为选择敏感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加或不加佐剂、抗原种类、致敏剂量、致敏途径、致敏次数)进行PCA实验。结果采用卵白蛋白(OVA)作为抗原,SD大鼠在不加佐剂时,PCA反应为阴性;在加入佐剂时PCA反应均为阳性,蓝斑直径及阳性反应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氢氧化铝凝胶>百白破疫苗>弗氏完全佐剂。采用氢氧化铝凝胶作为佐剂时,OVA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优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增加致敏剂量能使大鼠背部蓝斑直径明显增大。腹腔致敏和背部皮下致敏均可良好的PCA反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增加致敏次数对PCA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SD大鼠进行PCA实验最佳实验条件为:采用OVA作为抗原,氢氧化铝凝胶作为佐剂,两者按照1:1混合后,皮下隔日致敏,OVA浓度为10mg·mL-1,致敏体积为1mL,共致敏3次,末次致敏后10天腹主动脉取血,分离抗血清,皮下被动致敏,24h后以相同量抗原静脉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被动皮肤过敏 佐剂
下载PDF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蓝继奎 徐嘉红 徐晓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的影响因素,为选择敏感试验条件和提高试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卵白蛋白为抗原,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动物种属、致敏剂量、致敏途径)进行PCA试验。结果:①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敏感性方面,豚鼠... 目的:探讨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的影响因素,为选择敏感试验条件和提高试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卵白蛋白为抗原,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动物种属、致敏剂量、致敏途径)进行PCA试验。结果:①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敏感性方面,豚鼠明显强于SD大鼠。②一定剂量范围内,豚鼠PCA反应强弱呈现出剂量依赖性,低于一定剂量时,不能得到阳性结果。③在临界致敏剂量下不同致敏途径对豚鼠PCA试验没有明显影响。④加用佐剂能够显著增强豚鼠和SD大鼠的免疫应答敏感性。⑤在抗原微量时,增加免疫次数能够增强免疫应答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大鼠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及体外过敏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安丹 王智琴 +3 位作者 由宇润 陈聪 吴英良 王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2-817,共6页
目的探索鱼腥草注射液中的过敏原及其致敏机制,并建立药物过敏原筛选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蒸馏液、吐温80、阴性对照物和阳性对照物对BALB/C小鼠、SD大鼠进行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并对RBL-2H3细胞进行体外致敏试验... 目的探索鱼腥草注射液中的过敏原及其致敏机制,并建立药物过敏原筛选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蒸馏液、吐温80、阴性对照物和阳性对照物对BALB/C小鼠、SD大鼠进行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并对RBL-2H3细胞进行体外致敏试验。检测BALB/C小鼠和BN大鼠抗血清中IgE的含量、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中大鼠蓝斑直径大小及体外致敏实验中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反应。结果鱼腥草注射液A组、鱼腥草注射液B组、吐温80组、鱼腥草蒸馏液组和阳性对照组的BALB/C小鼠和BN大鼠血清中的IgE水平均显著升高。当BALB/C小鼠抗血清稀释比例为1∶2时,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均呈阳性;BALB/C小鼠抗血清稀释比例为1∶8时,仅鱼腥草注射液B组和阳性对照组SD大鼠呈阳性;BALB/C小鼠抗血清稀释比例为1∶32时,各组SD大鼠均未见阳性。体外过敏试验结果显示:鱼腥草注射液组、吐温80组、鱼腥草蒸馏液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和上清中组胺释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结论吐温80为鱼腥草注射液的主要过敏原,其致敏机制是由IgE介导的,经过吐温80的首次致敏和二次激发出现有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参与的机体异常的免疫调节,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鱼腥草蒸馏液中含有其他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体外过敏试验结果与动物试验结果一致,体外致敏模型可用于药物过敏原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吐温80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