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五帝、三王到“天下型国家”:“天下政治”的历史成立
1
作者 陈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8-126,共9页
从五帝时代的"共识的中国",经过三代的带有理想性的"王制中国",再到秦汉王朝的大一统"天下型国家",天下-中国的政教形态得以确立,这一形态集种姓民族、国家形式与文化文明形态于一体。这个形态的基本特... 从五帝时代的"共识的中国",经过三代的带有理想性的"王制中国",再到秦汉王朝的大一统"天下型国家",天下-中国的政教形态得以确立,这一形态集种姓民族、国家形式与文化文明形态于一体。这个形态的基本特征是纳天下的政教理想于成熟的国家形态之中。这种天下政治乃是有限支配与无限支配的统一体系:一方面,通过以家、国等为基础的有限支配推动以天下为指向的无限支配;另一方面,通过以天下为指向的无限支配反过来推动以国-家为基础的有限支配。由此形成了"天下"要素与"国-家"要素、文明要素与政治要素相互嵌入、彼此相造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中国 王制中国 天下型国家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代天下思想的讨论——基于日本学者的考查
2
作者 常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65-68,共4页
天下思想是中国古代政府稳固其统治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古以来中国外交思想的特色内容。日本学界对中国的天下思想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部分学者主张"天下型国家"观,即天下就是中国;一部分学者将天下等同于世界。我们认为,先秦... 天下思想是中国古代政府稳固其统治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古以来中国外交思想的特色内容。日本学界对中国的天下思想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部分学者主张"天下型国家"观,即天下就是中国;一部分学者将天下等同于世界。我们认为,先秦时期即有"天下=世界"之说,"天下=中国"体现于秦汉大一统后至元朝的帝制时期,而明清以后大多数人持"天下=世界"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思想 天下型国家 天下一家 夷狄
下载PDF
君主官僚制国家、官僚化浪潮和现代国家破晓——秦朝国家形态的内涵、历史定位和世界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涛 《世界政治研究》 2022年第1期127-163,167-168,共39页
公正阐释秦朝国家形态的内涵、历史定位和世界意义是进行国家基础理论创新、重建世界政治史的重要途径,也是找回中国在世界中的定位和历史使命的重要方式。秦朝中央集权君主官僚制国家是一种成熟的天下型国家,是古代东方最重要的国家形... 公正阐释秦朝国家形态的内涵、历史定位和世界意义是进行国家基础理论创新、重建世界政治史的重要途径,也是找回中国在世界中的定位和历史使命的重要方式。秦朝中央集权君主官僚制国家是一种成熟的天下型国家,是古代东方最重要的国家形态,比碎片化的古希腊城邦政治更持久、更具普遍性,也比古罗马更好地处理了直接统治和民族整合问题。它解决了超大规模国家的治理问题,是当时世界并曾长期是世界史上最先进的国家形态,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国家形态和社会治理范式供给。秦朝拥有古代世界最彻底的平民社会,并在世俗化、直接统治、常备军制度、文武关系、国家形态延续性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状态,是世界史上第一波官僚化浪潮最高峰,也是最早翻越国家机器现代化、社会和阶级结构现代化两座珠穆朗玛峰的国家。但秦朝并未完成现代国家构建,仍属古代国家。秦朝国家形态不是中国和世界的负资产,而是世界中国化的起点,深度塑造了世界政治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型国家 国家形态革命 国家构建 超大规模国家 世界中国化
原文传递
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增订本),徐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4月版
4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在与源自欧洲的概念"国家"、"帝国"等进行比较的学术视野下,本书择取中国古代所特有的词语"天下"作为关键概念,从天下的意识形态结构、天下的领域结构、天下观念与中国古典国制的成立以及宫阙制度、祭天... 在与源自欧洲的概念"国家"、"帝国"等进行比较的学术视野下,本书择取中国古代所特有的词语"天下"作为关键概念,从天下的意识形态结构、天下的领域结构、天下观念与中国古典国制的成立以及宫阙制度、祭天仪礼等几个方面具体切入,对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天下型国家"的历史样态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天下观念 学术视野 国制 王权 天下秩序 天下型国家 关键概念
原文传递
中国第一次古代帝国的形成--以龙山文化时期到汉代的聚落形态研究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渡边信一郎 魏永康 杨振红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9,共25页
中国在公元前3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随着由土墙包围的围合式聚落的出现,形成三级乃至四级制层级结构的聚落群。这一聚落形态的基本结构,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在军事需求下,通过县制进行重组,扩大到广大领域,成为由郡—县—乡—... 中国在公元前3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随着由土墙包围的围合式聚落的出现,形成三级乃至四级制层级结构的聚落群。这一聚落形态的基本结构,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在军事需求下,通过县制进行重组,扩大到广大领域,成为由郡—县—乡—里构成的汉代郡县制统治的基础,同时使其对外的军事、文化扩张成为可能,形成帝国。汉代中期以后,统一帝国下的内部和平,使得周边地区以外的军事编制变得不再必要,龙山时期开始的传统聚落形态自公元前后开始崩溃,并于公元三世纪解体。帝国的上层结构虽然直至唐代基本被维持下来,但其并非是以新出现的村、屯等自然聚落为基础重构的,而是屹立于自然村落与簿籍上的乡—里编制相结合的双重构造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形态 三级制聚落群 相互作用圈 广领域交通圈 军事相互作用圈 天下型国家 帝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