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古代天下思想的讨论——基于日本学者的考查
1
作者 常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65-68,共4页
天下思想是中国古代政府稳固其统治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古以来中国外交思想的特色内容。日本学界对中国的天下思想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部分学者主张"天下型国家"观,即天下就是中国;一部分学者将天下等同于世界。我们认为,先秦... 天下思想是中国古代政府稳固其统治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古以来中国外交思想的特色内容。日本学界对中国的天下思想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部分学者主张"天下型国家"观,即天下就是中国;一部分学者将天下等同于世界。我们认为,先秦时期即有"天下=世界"之说,"天下=中国"体现于秦汉大一统后至元朝的帝制时期,而明清以后大多数人持"天下=世界"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思想 天下型国家 天下一家 夷狄
下载PDF
从“天下观”到“新天下主义”——论天下思想在外交哲学中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1
2
作者 常笑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32,共4页
天下思想是中国外交哲学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更新与进步。它始于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反映;它发展于近现代,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变,"天下"与"国家"的关系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此后,在... 天下思想是中国外交哲学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更新与进步。它始于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反映;它发展于近现代,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变,"天下"与"国家"的关系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此后,在新世纪呈现出中国外交哲学的新态势。经过几千年的演进和发展,天下思想代表着中国自古以来的理解自身以及世界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天下主义 天下思想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习近平家国天下思想重要论述探究
3
作者 茹晓冬 蒋超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1,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天下思想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科学地阐释了"家""国""天下"的辩证统一关系,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家""国""天下"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天下思想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科学地阐释了"家""国""天下"的辩证统一关系,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家""国""天下"既具有各自的价值蕴含,又兼具整体性思维和逻辑框架。在价值蕴含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家"的价值蕴含;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形成"国"的价值蕴含;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丰富"天下"的价值蕴含。在实践推进维度,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推进"家"的建设;坚持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统一,推进"国"的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天下"的传播。家国天下思想是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踏上新征程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家国天下思想 逻辑框架 价值蕴含 实践推进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集体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为公”思想的内在契合性探析
4
作者 朱宏磊 王新刚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6-100,共5页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华文明、激发中国力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愿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民族信念相似相融相通。马克思主义集体思想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华文明、激发中国力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愿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民族信念相似相融相通。马克思主义集体思想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思想,唤醒了中华民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意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提升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的发展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天下为公”思想 内在契合
下载PDF
因应国际社会——论近代中国天下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思洋 《世界经济与政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0,163,共30页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胸怀天下更是新时代中国必须坚持把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近代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往往被视为由传统天下向现代世界转换的过程。然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天下思想始终在场。通过近代中国学人的创造...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胸怀天下更是新时代中国必须坚持把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近代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往往被视为由传统天下向现代世界转换的过程。然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天下思想始终在场。通过近代中国学人的创造性转化,天下思想不仅适应了现代国际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彰显出中国对外关系理念中一以贯之的人类共同体理想与大国担当。作者运用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资料与研究方法,分析了近代中国学人对天下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路径、特点及其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近代中国学人在对中外历史与社会的比较研究中,通过阐释国际社会的历史演进逻辑,重构了“家—国—天下”的社会理论逻辑,实现了对天下思想的价值重估。其次,天下思想的内涵被近代中国学人创造性地转化为对公天下的责任观、和万邦的和平主义传统、定与通的心性政治以及对于“国际社会中人”的重视,从而为化解现代国际社会的危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最后,经过近代中国学人创造性转化的天下思想在近代中国参与国际组织与接受集体安全规范、联合弱小民族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等外交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代中国重新发现天下思想,对于深入挖掘天下思想的当代价值,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国际关系理论,重新思考现代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思想 国际社会 近代中国学人 传统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论天下思想中的政道与治道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明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125,158-159,共17页
从政道和治道的概念区分,作者研究了时下流行的天下思想。天下思想中的政道体现了古代中国关于"天下"的政权结构与世界秩序的基本模式,而其治道则是关于古代中国对如何治理天下共同事务的一种文化精神。当前学者利用天下思想... 从政道和治道的概念区分,作者研究了时下流行的天下思想。天下思想中的政道体现了古代中国关于"天下"的政权结构与世界秩序的基本模式,而其治道则是关于古代中国对如何治理天下共同事务的一种文化精神。当前学者利用天下思想的政道模式,力图复活西周以来大一统的天下秩序,为世界建制。然而,由于不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外交需要,它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存在一定疑问。当前世界在努力谋求"共治"而非致力于更为革命性的世界政体转型。由此天下思想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其治道精神。它根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也符合全球治理发展的需要。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于传统和现代精神的有效结合。作者试图利用儒家治理天下的基本理念提出一种合作共治的天下观,其主要内容包括整体性的世界观、伦理取向的秩序观、包容性的认同观、以"絜矩之道"为原则的交往观和普遍性的责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思想 政道 治道 世界秩序
原文传递
高清海类哲学的人类-宇宙世界预设--关于西方世界主义与中国“天下”思想的新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心野(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41,共10页
对高清海的"类"哲学采用"症候式阅读",需要仔细注意其隐含预设。虽然高清海根据这些预设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但没有阐明它们。基于这种思考生发的关键论点是:第一,类概念展现了关于"天下共生主体"的丰富想... 对高清海的"类"哲学采用"症候式阅读",需要仔细注意其隐含预设。虽然高清海根据这些预设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但没有阐明它们。基于这种思考生发的关键论点是:第一,类概念展现了关于"天下共生主体"的丰富想象力,它超越了国家或全球公民的传统范式。高清海预设的世界主义世界观应该被理解为人类-宇宙的,而不是人类-中心的。第二,鉴于高清海对创造性阅读儒家思想的坚定信念,他所预设的世界主义世界观与杜维明一致,其根源可以在儒家的"天人合一"概念中找到。由于人类-中心的"天下"思想的统治性曾作为中国古代封建帝国的主导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人类-宇宙的"天下"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已经被边缘化。因此,为了在21世纪提升高清海哲学,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是重塑"天下"思想的人类-宇宙意义,从而重塑其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海 人类-宇宙世界观 天下思想 天下共生主体” 交往理性
下载PDF
“爱满天下”思想在教育中的积极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敏娜 《基础教育论坛》 2019年第34期78-79,共2页
陶行知先生是"爱满天下"思想的先行者,其思想"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并应用.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不仅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正轨... 陶行知先生是"爱满天下"思想的先行者,其思想"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并应用.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不仅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正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甚至还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满天下"思想 当代课堂 学生成长
下载PDF
如何在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体现“爱满天下”
9
作者 姜萍 《好日子》 2021年第10期218-218,共1页
陶行知生所展开的教育研究,以及所形成的教育体系对于学生教育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启示,如“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关键性,而“生活教育”理念也指出学校教育与生活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在越来越关注人文教育的今天... 陶行知生所展开的教育研究,以及所形成的教育体系对于学生教育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启示,如“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关键性,而“生活教育”理念也指出学校教育与生活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在越来越关注人文教育的今天,我则关注陶行知“爱满天下”思想,认为一名教师必须要真诚地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才有可能通过一系列教育指导活动去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要秉承陶行知“爱满天下”思想,才能以足够的耐心、恒心与爱心去摸索出转化数学后进生的有效方法。那么,小学教师如何才能体现陶行知“爱满天下”思想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教育 陶行知“爱满天下思想 教学做法
下载PDF
浅析洪秀全的妇女思想
10
作者 彭慧艳 《科教文汇》 2008年第34期208-208,共1页
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制定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息息相关。而洪秀全的妇女思想则主要体现在"天下男女皆是兄弟姐妹的平等"的思想、反对淫乱思想和禁止奸淫思想、妇女贞节的思想。
关键词 天下男女皆是兄弟姐妹的平等思想 反对淫乱思想和禁止奸淫的思想 妇女贞节的思想 洪秀全的妇女思想
下载PDF
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发贵 《寻根》 2006年第5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吕氏春秋》 《文史知识》 政治观念 君主专制 “公天下思想溯源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与天下太平思想
12
作者 邹昌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天下太平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想。它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与文明的源头之中,植根于礼仪文化传统之中,特别是其核心国家祭祀系统——国家宗教之中。本文撷取这一特征,与当代宗教和世界和平的主体相结合,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国家宗教 天下太平思想 祭祀系统 礼仪文化 哲学思想
原文传递
《郭店楚简平议》前言 被引量:1
13
作者 涂宗流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1-84,共4页
《郭店楚简平议》对《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98年版 )所列楚简《老子》、《儒书》、《语丛》凡 18篇的字、词、句、篇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 ,《老子》甲、乙是表述道家原创者以道治国、“清静为天下定”思想的两册重要典籍 ,《... 《郭店楚简平议》对《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98年版 )所列楚简《老子》、《儒书》、《语丛》凡 18篇的字、词、句、篇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 ,《老子》甲、乙是表述道家原创者以道治国、“清静为天下定”思想的两册重要典籍 ,《老子》甲所提出的“道” ,是战国道家“建之以常无有 ,主之以太一”的理论依据 ,是道家本体论的发端。《大一生水》(含老子丙 )为晚出 ,似为关尹子所作 ,当是战国早期的作品。传世本《老子》晚于《大一生水》(含老子丙 ) ,将楚简《老子》甲、乙、丙的内容全部溶入 ,“建之以无常有” ,完成了道家学派的本体论的建设 ,于是便以《老子》著称于世。《语丛》比较复杂且佚简较多 ,在编排篇目时仅据简文内容对简序作了部分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平议》 前言 《老子》 以道治国 道家 “清静为天下定”思想 《大一生水》
下载PDF
从正史《高句丽传》看高句丽政权的内属性
14
作者 李春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高句丽政权历史上就是中原中央王朝的藩属,是内属地方政权.本文从中国古代正史<高句丽传>的作者观念,记述手法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高句丽政权的内属性问题.
关键词 正史 《高句丽传》 内属性 高句丽 政权 中国古代 记述手法 天下一体思想
下载PDF
顺德涂料业发展的几处软肋
15
《化工中间体(科技.产业版)》 2004年第3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颇德涂料业 “家天下思想 水性涂料 中国
下载PDF
From "tianxia" (all under heaven) to "the world": changes in late Qing intellectuals' conceptions of human society 被引量:1
16
作者 Luo Zhiti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年第2期93-105,共13页
The concept of tianxia (all under heaven) had both a broad and a narrow meaning in traditional China, corresponding respectively to "the world" and "China." It wa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China's recent history... The concept of tianxia (all under heaven) had both a broad and a narrow meaning in traditional China, corresponding respectively to "the world" and "China." It wa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China's recent history saw a process in which tianxia contracted into a "state." However, if we put the emphasis on what the Chinese literati had in mind, the process was more of a transformation from tianxia to "the world." Kang Youwei creatively transformed Gongyang's idea of the "Three Worlds" from a diachronic to a synchronic concept, facilitating a smooth transformation from tianxia to "the world." However, China was excluded fi-om the Western-dominated "world" system. The Chinese literati's yearning to become a part of"the world," and their endeavor to earn China a better position in the world, involved a hesitant process of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xia the world state modem China intellectual history Liang Qichao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