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下归仁: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综论
1
作者 李永华 蔡炜琳 《深圳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孔子在一生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道德教育的目标以“归仁”为核心,包含着培养“杀身成仁”君子理想人格的个人理想目标和实现“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 孔子在一生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道德教育的目标以“归仁”为核心,包含着培养“杀身成仁”君子理想人格的个人理想目标和实现“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目标。在成仁归仁的理想目标指引下,孔子把仁贯穿于其道德教育内容的始终。其道德教育内容的主要部分包括仁的教育、义的教育和礼的教育。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结合。仁的教育构成了孔子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义的教育构成了孔子道德教育内容的重点。礼的教育构成了孔子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中,孔子按不同的道德主体,为个人、为师者、家庭和为政者指明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具体包括学思行并重、因材施教、愤启悱发、身教重于言传、合力育人等,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地推进道德教育的展开。即使到今天,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启示。当代中国道德教育首先应汲取孔子“道之以德”的思想智慧,筑牢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借鉴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因材施教”等思想,肯定每一个个体的受教育权利,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和特点,尊重当代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最后,立足孔子在道德教育中强调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观点,强化当代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孔子 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方法 个人修养
下载PDF
中华古代“天下主义”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思考
2
作者 邹方晨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年第4期0192-0194,共3页
作为中华文化独特的思想传统之一,古代天下主义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使中国人常常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其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立足于天下之关联性。构建... 作为中华文化独特的思想传统之一,古代天下主义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使中国人常常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其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立足于天下之关联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途径可以从孔子提出的“天下归仁”思想中寻求答案,共同维护天下之整体性、公共性、秩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下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联性思维 天下
下载PDF
仁道:多元文明对话的价值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6-74,共9页
避免文明冲突的基本途径是文明对话,可以通过阐发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以“文明对话”代替“文明冲突”。“仁”是儒家思想体系核心之核心,具有本元性、本始性、普遍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理,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和最高境界。“仁”的... 避免文明冲突的基本途径是文明对话,可以通过阐发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以“文明对话”代替“文明冲突”。“仁”是儒家思想体系核心之核心,具有本元性、本始性、普遍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理,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和最高境界。“仁”的实现之道是“仁道”,其基本途径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即求仁之道,是儒家一贯之道。“仁道”的基本含义是“仁爱”,可以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价值基础。“天下归仁”既是“仁”这一核心价值同心圆推衍的结果,也是儒家仁道逻辑演进的旨归,更是儒家仁爱之道的社会理想。立足仁道,多元文明圆融无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价值基础 天下
下载PDF
浅析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薛显赫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6-57,共2页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仁"、"礼"思想渗透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影响到现代社会。那么,他的"仁"与"礼"的关系如何呢?本文仅就这一问题做如下论述。一、"...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仁"、"礼"思想渗透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影响到现代社会。那么,他的"仁"与"礼"的关系如何呢?本文仅就这一问题做如下论述。一、"仁"与"礼"的内涵和外延孔子所谓的"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日:"爱人",仁即爱人,为历代所接受。毛泽东曾这样说过:"‘仁’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①郭沫若说"仁"是"人的发现"。二是修身,是对道德准则的遵从。颜渊问仁。子日:"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仁"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人本主义思想,反映了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孔子在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过程中,特别强调"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③并指出"仁"的根本是"孝"和"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④所谓"孝"是讲儿子对父亲的绝对服从."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中国古代 思想体系 道德准则 人本主义思想 思想渗透 天下 中国社会 人与人 人道主义
下载PDF
经义考辨五篇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明玺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0-93,共4页
考辨了儒家的“逝者如斯夫”、“天下归仁”、“可欲之谓善”、“万物皆备于我”、格物之“格”五句经典之义。
关键词 逝者如斯夫 天下 可欲之谓善 万物皆备于我 格物致知 考辨
下载PDF
先秦儒家与法家比较三题
6
作者 魏明康 万高潮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6-23,83,共9页
在先秦时期,以孔孟之道为思想核心的儒家,和以商韩之说为思想核心的法家,是中国思想史上针锋相对的两大流派。在政治价值观上,儒家主张民本,法家主张君本;在国家治理观上,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制;在天下关系观上,儒家主张天下归仁,... 在先秦时期,以孔孟之道为思想核心的儒家,和以商韩之说为思想核心的法家,是中国思想史上针锋相对的两大流派。在政治价值观上,儒家主张民本,法家主张君本;在国家治理观上,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制;在天下关系观上,儒家主张天下归仁,法家主张天下归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法家 民本 君本 德治 法制 天下 天下归一
下载PDF
“仁,天下归仁”:吴宓的人文主义和社会人生追求
7
作者 苏光文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吴宓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他毕生领受、担当和守护的人文主义和社会人生追求,便是"仁,天下归仁";他人生的84个春秋,书写的便是"仁,天下归仁";他殉的情与道,便是"仁,天下归仁"。"仁,天下归仁"... 吴宓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他毕生领受、担当和守护的人文主义和社会人生追求,便是"仁,天下归仁";他人生的84个春秋,书写的便是"仁,天下归仁";他殉的情与道,便是"仁,天下归仁"。"仁,天下归仁",成了吴宓学术文化研究、教育教学和文学创作的宗旨与灵魂。他的这一人文主义和社会人生追求,对于现今建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人文主义 吴宓
原文传递
孔孟社会政治学说的思维逻辑
8
作者 郭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8期21-25,共5页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1〕认为尧时“唯天为大,唯尧则之”,〔2〕是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3〕的大同社会。夏商周三代沦丧为“大道既隐,天下为家”〔4〕的小康社会。春秋以降,是谓“礼崩乐坏”的乱世。“仁”、“...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1〕认为尧时“唯天为大,唯尧则之”,〔2〕是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3〕的大同社会。夏商周三代沦丧为“大道既隐,天下为家”〔4〕的小康社会。春秋以降,是谓“礼崩乐坏”的乱世。“仁”、“礼”是孔孟学说的重要范畴。除大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学说 思维逻辑 孔子 礼崩乐坏 孟子 小康社会 大同社会 天下 孔孟学说 夏商周三代
下载PDF
孔子为政说与干部思想道德建设
9
作者 郭长兴 《学习论坛》 1997年第10期25-27,共3页
对孔子为政说给予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评说,从中寻及与现实契合之点,古为今用,对提高我党执政水平,无疑是有益的。 一、把握为政以“礼”,弘扬为人民服务宗旨 孔子认为,为政者“不知礼”,无法立于社会,更不可能施仁政于百姓... 对孔子为政说给予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评说,从中寻及与现实契合之点,古为今用,对提高我党执政水平,无疑是有益的。 一、把握为政以“礼”,弘扬为人民服务宗旨 孔子认为,为政者“不知礼”,无法立于社会,更不可能施仁政于百姓;反之,“学礼”,“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注重渊》篇)即一旦能用礼克制自己,为政以礼,天下百姓就会称你是仁人。 孔子为政以礼的重要内容是其民本思想,包括教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干部思想 为政者 道德建设 举贤才 天下 颜渊 民本思想 冉求 为人民服务宗旨
下载PDF
应该正确评价“克己复礼”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兴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90-93,共4页
孔子是春秋末期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于“克己复礼”。而这一主张的政治归宿便是“天下归仁”。“礼”与“仁”是孔学的核心,正确认识和哩解“礼”与“仁”及其二者的关系,是正确认识孔丘其人和正确... 孔子是春秋末期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于“克己复礼”。而这一主张的政治归宿便是“天下归仁”。“礼”与“仁”是孔学的核心,正确认识和哩解“礼”与“仁”及其二者的关系,是正确认识孔丘其人和正确评价孔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认识 孔子 天下 政治思想 奴隶主贵族 生产关系 思想家 孔学 政治家 文艺复兴
下载PDF
“天下歸仁”:梁漱溟與世界歷史進程的儒家叙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陳贇 《中国文化》 2021年第1期162-180,共19页
在梁漱溟撰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1920年代,以黑格爾爲代表的西方世界歷史哲學思辨已經以不同方式傳入中國,中國被視爲世界歷史的起點而因此被剥奪了世界歷史的意義,這一意識滲透在中國文明是静止與僵化文明的叙事中。梁漱溟從儒家... 在梁漱溟撰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1920年代,以黑格爾爲代表的西方世界歷史哲學思辨已經以不同方式傳入中國,中國被視爲世界歷史的起點而因此被剥奪了世界歷史的意義,這一意識滲透在中國文明是静止與僵化文明的叙事中。梁漱溟從儒家思想視角"翻轉"西方的世界歷史叙事,給出了世界歷史從西方進展到中國的方向,以給出中國文明的世界歷史意義。他不是從黑格爾式的自由理念出發,而是將世界歷史展開視爲"天下歸仁"的實現。這一套世界歷史叙事建基於中、西、印三種不同人生態度、三種基本問題與三大文明類型之相應結合的基礎上。印度的文明在梁漱溟的世界歷史叙事中雖然被置放在中國文明之後,但它本身却不是世界歷史的一個獨立階段,因爲由國家與文化等等構築的文明已經自我消解。梁漱溟之後的唐君毅與牟宗三等否定内嵌在梁漱溟歷史哲學叙事中的歷史終結,而以天下歸仁的太和世界直面縱向性的文明進展與横向性文明共生的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歸仁 世界歷史 梁漱溟 文明類型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经验的反思与总结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新民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0年第1期2-18,209,共18页
传统边疆体系不同地区之间的盛衰兴替通常都有连环性,必然会刺激或影响王朝中央政府的内政决策问题,由于外患与内政之间存在内在本质的互动关系,必须全面兼顾才能做出准确可靠的分析或判断。传统边疆治理积累的历史经验复杂繁多,但仍可... 传统边疆体系不同地区之间的盛衰兴替通常都有连环性,必然会刺激或影响王朝中央政府的内政决策问题,由于外患与内政之间存在内在本质的互动关系,必须全面兼顾才能做出准确可靠的分析或判断。传统边疆治理积累的历史经验复杂繁多,但仍可以模式建构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其中可举者如汉武帝的治边模式、诸葛亮的治边模式、两宋时期的治边模式、清代的治边模式,均各有其利弊和得失,而以诸葛亮用德而备兵即“威德”型的治边模式最为可取。由于边疆地区本质上也是民族聚居区,因而边疆治理也关涉华夷秩序如何建构的问题,尚有必要重新理解或诠释“大一统”观念的原初本义,看到天道人心既是政治行为正当性的本体依据,也是华夷与天下秩序合法性的形上根源,而只有做到“天下归心”与“天下归仁”,才能长久建立造福人类社会的和平稳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中国模式 大一统 华夷秩序 天下
下载PDF
“和谐”——孔子的政治理想
13
作者 陈清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92-93,共2页
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从“仁者爱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的这种理想究竟是什么呢?目前学术界主要存有三种界定,礼运大同说、论语大同说、有道说,本文认为孔子的政治理想实际是一种“道德理想”即“天下归仁... 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从“仁者爱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的这种理想究竟是什么呢?目前学术界主要存有三种界定,礼运大同说、论语大同说、有道说,本文认为孔子的政治理想实际是一种“道德理想”即“天下归仁”的和谐社会,这种理想不仅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而且对世界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理想 道德理想 天下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从孔子教育思想的矛盾性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
14
作者 刘兵 《齐鲁学刊》 1988年第2期43-45,共3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本文集中探讨前二者在一定层次上的矛盾——教育目的的积极性与教育内容的消极性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影响。一、孔子教育目的的积... 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本文集中探讨前二者在一定层次上的矛盾——教育目的的积极性与教育内容的消极性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影响。一、孔子教育目的的积极性使古代知识分子积极参政,为自己的理想而投身宦途。从总体而言,孔子开创私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天下归仁”。“仁”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了“大同”和“天下为公”的政治主张。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知识分子 孔子教育思想 矛盾性 政治思想 政治理想 消极性 天下 政治主张 专制政治 教育目的
下载PDF
“吾与点也”反映出孔子在反思求索
15
作者 杨林溪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7-18,共2页
高中语文第五册选入《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中,对孔子的话“否与点也”怎样理解,一直是个难点.一般认为,孔子救世不成之后,产生了避世思想;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开始追求淡泊生活.这些认识的产生无不以儒... 高中语文第五册选入《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中,对孔子的话“否与点也”怎样理解,一直是个难点.一般认为,孔子救世不成之后,产生了避世思想;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开始追求淡泊生活.这些认识的产生无不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观念为出发点立论.这样立论,明显地忽略了孔子本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忽视了孔子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哲理的信仰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易》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与点 为国以礼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 者爱人 高中语文 天下
下载PDF
略论孔子的政治思想
16
作者 戴哲人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0-12,共3页
略论孔子的政治思想戴哲人一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庸》中总结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八个字,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完全对。孔子是理想主义与实际主义相结合的思想家,说他对,是因为孔子政治思想是在尧、舜、文、武的基础上形成的... 略论孔子的政治思想戴哲人一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庸》中总结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八个字,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完全对。孔子是理想主义与实际主义相结合的思想家,说他对,是因为孔子政治思想是在尧、舜、文、武的基础上形成的,说他不完全对,是因为孔子政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政治理想 政治思想 《论语》 以德治国 大同之世 修己以安百姓 统治者 以礼治国 天下
下载PDF
梅报春信——长春书屋
17
作者 王子林 《紫禁城》 2006年第2期58-63,共6页
原状顾名思义是指仍保持着过去场景的那些宫殿建筑。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涉及到政治、思想、文化、个人喜好等诸多方面。明清两代帝王居住紫禁城长达500余年,紫禁城既是他们的家,又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很多宫殿里都留下了他们的活... 原状顾名思义是指仍保持着过去场景的那些宫殿建筑。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涉及到政治、思想、文化、个人喜好等诸多方面。明清两代帝王居住紫禁城长达500余年,紫禁城既是他们的家,又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很多宫殿里都留下了他们的活动痕迹。对皇家宫殿原状的记载,为历代好事者所津津乐道,最有机会亲眼看到、接触到的是皇帝的近侍和大臣,有关宫阙的记载会飞快地传递千里流行于世。紫禁城昔日的主人虽然随历史的河流而远去,但紫禁城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原状遗存,从中我们似乎可以感触到过去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它所蕴藏的文化博大而精深。本栏目旨在透过原状,揭示原状背后所隐藏的原创精神,寻找原创文化生命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屋 长春 乾隆 紫禁城 报春 养心殿 宫殿 梅花 天下 原状
下载PDF
解读《论语》
18
《文化产业》 2022年第29期I0009-I0009,共1页
《论语》颜渊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关键词 克己复礼为 颜渊 《论语》 由己 天下 非礼
下载PDF
试析孔子思想的基本结构
19
作者 秦丕栋 《华夏文化》 1996年第4期23-24,共2页
试析孔子思想的基本结构○秦丕栋从现代学科分类的角度看,孔子思想主要涉及以下诸领域: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其所不足者,除自然科学外,尚有属于哲学范畴的本体论,认识论。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这种外在组成结... 试析孔子思想的基本结构○秦丕栋从现代学科分类的角度看,孔子思想主要涉及以下诸领域: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其所不足者,除自然科学外,尚有属于哲学范畴的本体论,认识论。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这种外在组成结构,而是其核心思想的内部逻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体系 “礼” 《春秋》 基本结构 宗法等级制 论语 试析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工具系统 天下
下载PDF
礼文与仁心
20
作者 李旭 《文史知识》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春秋之世,礼教陵夷,孔子尝感喟:“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而当门下高弟颜渊问仁之际,孔子复答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由此观之,孔门... 春秋之世,礼教陵夷,孔子尝感喟:“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而当门下高弟颜渊问仁之际,孔子复答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由此观之,孔门仁礼论是往复双向的:一方面,如果没有仁心作为基础,任何仪节都将流为具文;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礼仪的疏导,人又无从体证其自心本具之仁。关于“礼”与“仁”的关联与分际,宋儒尝作性理学的诠释,今人复有历史学、哲学的分析,均具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无意另立新说,而欲重访汉学旧义,借助东汉经师郑玄《仪礼》注释,从具体的礼文细节入手,探求先儒礼教的仁心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己复礼为 《仪礼》 颜渊 性理学 由己 天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