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与人归——试析孟子关于君主权力合法性的论说
1
作者 娄艳丽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孟子思想中含有丰富的王权政治的内容,其中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和反抗暴君的合理性进行了系统的表述。君主权力源于“天与人归”,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顺天命得民心,否则就会爆发圣人革命,以推翻暴政,重建社会正义,恢复君权的合... 孟子思想中含有丰富的王权政治的内容,其中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和反抗暴君的合理性进行了系统的表述。君主权力源于“天与人归”,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顺天命得民心,否则就会爆发圣人革命,以推翻暴政,重建社会正义,恢复君权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君主 天与人归 合法性
下载PDF
求是与统一
2
作者 张开炳 王森杰 《统一论坛》 1994年第4期32-33,共2页
气象万千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支柱,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中华文化遗产,主要是由汉字记录而流传于世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宝藏,亦全靠汉字,是汉字为我们的国家和炎黄子孙增添了光彩,对世界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气象万千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支柱,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中华文化遗产,主要是由汉字记录而流传于世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宝藏,亦全靠汉字,是汉字为我们的国家和炎黄子孙增添了光彩,对世界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汉末的三国,晋末的南北朝,唐末的五代等。可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的汉字,却始终保持着统一的字体,从来没有随政权的暂时分裂而形成不同的文字,且最终以统一的文字保持着国家的统一。所以,一些历史学家队为:我国幅员广大,民族众多,语言庞杂,之所以没有因诸侯、军阀的割据而分裂成多个国家,而最后总是"分久必合",合成统一的泱泱大国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应当归功于中华文化,归功于汉字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国共合作 分久必合 唐末 两制 小雅 海峡两岸 海内外学者 主要支柱 朋友之道 天与人归
下载PDF
从“受命于天”到“内圣外王”——先秦时期君权合法性的理论建构
3
作者 杨阳 《政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6,M0007,共14页
商周时期,“受命于天”的观念内含上帝与王者之间的隐秘约定,王者以担当政治责任的承诺,换取上帝的授命。周公强化了这种承诺,并将“畜众”责任拓展为以“敬天保民”为纲领的系统施政原则。春秋时期,“天”被虚化,形成了天意由民意决定... 商周时期,“受命于天”的观念内含上帝与王者之间的隐秘约定,王者以担当政治责任的承诺,换取上帝的授命。周公强化了这种承诺,并将“畜众”责任拓展为以“敬天保民”为纲领的系统施政原则。春秋时期,“天”被虚化,形成了天意由民意决定的认识,上天(帝)授命实际上转变成人民同意,还出现了“立君为民”和反抗暴君具有正当性的激进主张。墨子尝试重建主宰之天,希望借助鬼神的威慑力推行其政治主张,这一理论建构路径为汉儒所继承。孟子以“天与人归”的命题整合了春秋以来的相关传统,接续孔子将外在的功德之“德”转换为内在的品质之“德”,“天与”和“人归”就此汇聚于君主的内在德性,“内圣外王”遂成为儒家君权合法性理论的经典表述,并随着后世儒学的意识形态化,逐渐演变成为传统中国社会普遍的政治信念和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命于天 立君为民 天与人归 内圣外王 君权合法性
原文传递
魏长生晋京所唱何腔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正强 《戏曲研究》 2006年第3期73-94,共22页
公元18世纪后半叶,清廷王朝正处在中气旺盛的黄金阶段,外无太大战患,内少挟权异己,社会生活安定,农业、商贸经济繁荣,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个天与人归的良好机缘。尤其各地纷纷不断的民间戏曲,如同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又随商路交通... 公元18世纪后半叶,清廷王朝正处在中气旺盛的黄金阶段,外无太大战患,内少挟权异己,社会生活安定,农业、商贸经济繁荣,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个天与人归的良好机缘。尤其各地纷纷不断的民间戏曲,如同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又随商路交通,流进周边诸省并扎根周边诸省,甚至源源涌入京都,与明代旧传昆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长生 西秦腔 民间戏曲 琴腔 同州梆子 燕兰小谱 秦声 周贻白 天与人归 板腔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