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评析
1
作者 迟成勇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3-70,共8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经典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天人相类”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对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时代表达,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张岱年在研究中...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经典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天人相类”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对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时代表达,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张岱年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过程中,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的评价总是用“粗陋形式”“非常粗浅”“牵强附会”“穿凿附会”等概念来表达;他认为,董仲舒思想总体上属于唯心主义哲学范畴,具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的合理因素。与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性评价不同,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作出了中肯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董仲舒 天人合一 天人相类
下载PDF
早期中国的天人合一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中国与西方都有讲天人合一的传统,以天人合一为中国特有的思想恐难成立。余英时从轴心时代的文明突破来讲中国独特的内向的天人合一,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因此,如果要研究中国的天人合一之说,应该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对此,张岱年曾指出天... 中国与西方都有讲天人合一的传统,以天人合一为中国特有的思想恐难成立。余英时从轴心时代的文明突破来讲中国独特的内向的天人合一,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因此,如果要研究中国的天人合一之说,应该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对此,张岱年曾指出天人合一有两种意义: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结合近来出土的简帛材料和有关传世文献,可以发现张岱年的说法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天人相通和天人相类共有的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儒学大讲天人感应的灾异学说,将宇宙论和人事相结合,其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子思《中庸》的圣人"赞天地之化育",另一个方向则是将人世伦理说为天之规则。这两种说法都有更早的思想来源,且都有修养方法。诸子百家说天人合一,有不同的"合",或合于圣人君子,或把人伦合于天常,或合于天道而非人道,或合于天而非人,乃至非圣人。而即使讲天人之分的荀子,也在讲天人合一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天人相通 天人相类 诸子 余英时
下载PDF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3
作者 严波 闫伟歌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106-107,共2页
董仲舒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主义体系,并借此提出了他的君权神授的政治学说,他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理论在当时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董仲舒 天人相类 天人感应
下载PDF
试论董仲舒“天人感应”观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值敬 《科教文汇》 2009年第6期237-237,257,共2页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儒学思想家、哲学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主义体系,并借此提出了他的君权神授的政治学说,他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理论在当时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在历史上曾起到...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儒学思想家、哲学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主义体系,并借此提出了他的君权神授的政治学说,他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理论在当时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天人感应 天人相类
下载PDF
苏东坡《洪范》学中的天人政治观
5
作者 杜艳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2年第4期53-65,共13页
东坡《洪范》学中的天人政治观极具特色。君子通天道以助民,被他概括为《洪范》天人政治学的主题。而通晓天道治理庶民的奥秘在于,以五行为核心形成的天人常类系统。天与人类属关联,气运相通,因而可由此知彼、由此治彼。在天人之治中,... 东坡《洪范》学中的天人政治观极具特色。君子通天道以助民,被他概括为《洪范》天人政治学的主题。而通晓天道治理庶民的奥秘在于,以五行为核心形成的天人常类系统。天与人类属关联,气运相通,因而可由此知彼、由此治彼。在天人之治中,“五事”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它是由凡入圣的渠道,又是圣人因天治人、由人治天的根据与立足点。天人之治的运行秩序如同岁、月、日一样,互不侵扰、井然有序。这个模式被称为“无为德政”——君逸臣劳,王功由臣职运行劳作汇成。臣职的运行与劳作至关重要,因而东坡又强调君王应当以宽大简易的皇极之道选贤任能。东坡的天人政治观合于传统儒家而不守旧,博采诸家落脚实际人情,强调在天人之际人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范 天人相类 五事 五纪 皇极之道
下载PDF
《淮南子》哲学与社会发展思想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为民 《东岳论丛》 2001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淮南子》的治安思想应西汉前期特殊的时代需求而生 ,既总汇了先秦诸子思想精华 ,又吸纳了秦汉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它的人生哲学再创了道家清静无为、不为物累的生命超越 ;它的社会政治管理学说则更多地接纳了儒家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 ... 《淮南子》的治安思想应西汉前期特殊的时代需求而生 ,既总汇了先秦诸子思想精华 ,又吸纳了秦汉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它的人生哲学再创了道家清静无为、不为物累的生命超越 ;它的社会政治管理学说则更多地接纳了儒家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 ,展现了儒家察民苦、任贤能、主德政的治安宗旨 ;而它的战争思想却一改儒道反对战争的传统观念 ,注重挖掘战争的积极意义 ,凸现了崭新的时代风貌。《淮南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天人相类 知天乐命 积极有为 爱民安民
下载PDF
董仲舒“为政之理”的形上建构
7
作者 朱康有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2-15,112,共5页
董仲舒通过对《春秋》“微言大义”的释读,为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形上基础。这一理论建构历程,把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天命”置于首位,在对比了天与人的诸多可通之处后,得出“为政之理”,从而透... 董仲舒通过对《春秋》“微言大义”的释读,为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形上基础。这一理论建构历程,把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天命”置于首位,在对比了天与人的诸多可通之处后,得出“为政之理”,从而透显出深邃的政治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天命 天人相类 为政之理 形上建构
下载PDF
道教认识方式概论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小萍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道教认识方式概论丁小萍道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是中国人“观念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从道教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的角度,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剖析道教认识的深层结构——思维方式的建构及其表层认识活动,即理性认... 道教认识方式概论丁小萍道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是中国人“观念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从道教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的角度,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剖析道教认识的深层结构——思维方式的建构及其表层认识活动,即理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在道教认识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认识方式 世俗文化 非理性认识 思维方式 天人相通 外丹术 天人相类 天人感应 炼丹术
下载PDF
天人合一评议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岱年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8-70,共3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一期,对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了一定的分析,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93年,季羡林同...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一期,对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了一定的分析,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93年,季羡林同志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天人合一新解》,引述了钱穆先生遗作《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赞扬天人合一,于是引起广泛的讨论。许多学人写了关于天人合一的文章,赞扬天人合一者有之,批评天人合一者有之,其中确有许多佳作。这些文章,我未能完全见到。近来我又考虑天人合一的问题,又有一些感想,写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观 中国哲学史 天人相类 天人合一思想 董仲舒 性与天道 天人合一学说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天人之分” 中国古代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