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明德”并非《中庸》之“性”--基于思想史趋势的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邹晓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23,共15页
正宗儒典必持"性善"立场,《大学》"明德"实即《中庸》之"性",这是宋明儒学的主流观点,时至今日仍然深刻影响《学》《庸》解读。欲反驳之,必须系统梳理相关思想史脉络。殷周之变,"人为"意识日... 正宗儒典必持"性善"立场,《大学》"明德"实即《中庸》之"性",这是宋明儒学的主流观点,时至今日仍然深刻影响《学》《庸》解读。欲反驳之,必须系统梳理相关思想史脉络。殷周之变,"人为"意识日趋自觉,"有命在天"意识每况愈下。《周书》径以人事人为的"德之",重新界定原本宗教性十足的"祈天永命";占卜、命数等,则仅在"人为"极限处发挥救急作用。《论语》更侧重以"教—学"研习传统德目,传统宗教节目被有选择地纳入品格操练教程。当然,在"教—学"极端受挫之际,含有"天""命""天生"等字眼的宗教性感慨时有迸发;"中人以上""中人以下"等蕴含"天资—禀赋"概念的提法,则被用来解释为何有人容易开窍、有人则死不开窍。但有差等的"天资—禀赋",绝不等于《中庸》之"性",后者乃人人生而固有的"内在向导"。由于《大学》对人事人为的"教—学"充满乐观,它没有动力将有差等的"天资—禀赋"概念改造为人皆有之的"天命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德 天命—天生 人为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