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诰”所见周公之天命观
1
作者 郝明朝 《东岳论丛》 CSSCI 1997年第5期82-82,共1页
“周诰”所见周公之天命观郝明朝28篇今文《尚书》中,与周公相关的周书有12篇,这些文章比较充分地展示了周公的天命观。敬德的目的在于保民,只有安保人民才能祈天永命,这是“周诰”中所显示出的周公极富特色的天命观。它既是对... “周诰”所见周公之天命观郝明朝28篇今文《尚书》中,与周公相关的周书有12篇,这些文章比较充分地展示了周公的天命观。敬德的目的在于保民,只有安保人民才能祈天永命,这是“周诰”中所显示出的周公极富特色的天命观。它既是对过去天命思想的继承,同时亦是对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周公 天命靡常 道德修养 天命思想 《召诰》 “敬德” 今文《尚书》 《多方》 犯罪事实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作为政治合法性理念的“天人合一”思想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春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3-37,共5页
中国古代作为政治合法性理念的"天人合一"思想,常被统治者视为"法天而治"、"敬德保民"的"仁民"政治路线。倘若统治者无道无德无心无能保民,便实质上丧失了继续统治的权利。这一思想尽管在历史... 中国古代作为政治合法性理念的"天人合一"思想,常被统治者视为"法天而治"、"敬德保民"的"仁民"政治路线。倘若统治者无道无德无心无能保民,便实质上丧失了继续统治的权利。这一思想尽管在历史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但是它的基本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反思诸多政治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政治合法性 君权天授 天命靡常 惟德是辅
下载PDF
《尚书》所见之周公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郝明朝 《管子学刊》 1998年第2期40-44,共5页
《尚书》所见之周公思想郝明朝周公姬旦,不仅是我国远古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现在,我们拟就《尚书·周书》中所体现出的周公思想作番梳理,谈几点浅见。今文《尚书》的12篇《周书》中,有9篇... 《尚书》所见之周公思想郝明朝周公姬旦,不仅是我国远古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现在,我们拟就《尚书·周书》中所体现出的周公思想作番梳理,谈几点浅见。今文《尚书》的12篇《周书》中,有9篇为史官记录的周公诰辞。从周公的这些诰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周公思想 《召诰》 《多方》 天命思想 天命 天命靡常 用人思想 道德修养 忧患意识
下载PDF
周初“民主”探微
4
作者 萧云岭 刘晓丽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7-79,共3页
周初之'民主'是周人在认识到'天命靡常'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比较完整的含义是:百姓之君主、'明德'、'慎罚'、'保民'等.这种'民主'意识直接启迪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主义思潮,是中国古... 周初之'民主'是周人在认识到'天命靡常'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比较完整的含义是:百姓之君主、'明德'、'慎罚'、'保民'等.这种'民主'意识直接启迪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主义思潮,是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初 “民主” 探微 周人 天命靡常 “德治”思想
下载PDF
信仰·伦理·文化——《诗经》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贺天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4-46,共3页
儒文化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点,是其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观。这一特色曾造就了我们尊尊亲亲的文明古国,型塑了中国人温良恭俭让的品格追求,也曾羁绊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脚步。那么,这一特色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会在... 儒文化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点,是其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观。这一特色曾造就了我们尊尊亲亲的文明古国,型塑了中国人温良恭俭让的品格追求,也曾羁绊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脚步。那么,这一特色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会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扎根繁茂?许多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文化精神 至上神 伦理化 天命 宗教信仰 天命靡常 周人 中国文化 伦理品格
下载PDF
《诗经》祭祀诗与周代贵族政治思想 被引量:3
6
作者 雒三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31,共7页
《诗经》祭祀诗与周代贵族政治思想雒三桂一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超自然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远古时期人类的祭祀对象、时刻和目的有各种各样,祭祀占据... 《诗经》祭祀诗与周代贵族政治思想雒三桂一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超自然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远古时期人类的祭祀对象、时刻和目的有各种各样,祭祀占据着远古人类大部分的精神生活。进入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祭祀诗 贵族政治 “天” 先祖 祭祀仪式 天命靡常 “德” 周人 文王
下载PDF
“敬天”与“敬德”——试析“敬”论的出现与义涵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正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6,共5页
商周易命后,周人在"天命靡常"的思想背景下,由其"敬天"活动建立了最初的"敬"论。以《诗》、《书》为文献依据,可以总结出"敬"的警戒、恭谨、端肃、畏惧四个字义。由于"天"渐趋虚位,... 商周易命后,周人在"天命靡常"的思想背景下,由其"敬天"活动建立了最初的"敬"论。以《诗》、《书》为文献依据,可以总结出"敬"的警戒、恭谨、端肃、畏惧四个字义。由于"天"渐趋虚位,周人淡化了"天"的神格,转向强调"天"的道德义涵,使得人的主动性得到彰显,而"敬"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天"作为敬畏的对象,其主宰性仍然得以保留。因此,由"敬"建构起敬天、敬德、敬民的道德行为和政治秩序。但是,离"天"言"敬"后,"敬"作为一种行为实践方式,其理论依据究竟何在等问题,为之后儒学"敬"论的出现与发展提出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靡常 敬天 敬德 敬民
下载PDF
墨子世界观略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宪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38-41,共4页
关于墨子的世界观,目前普遍持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在墨子提出的尊天事鬼与“非命”这一组命题中,“非命”是主要的,“天鬼”观念只是他思想中的落后成份;并且认为,从形式上看,尊天事鬼与“非命”在理论上似乎是矛盾的,“但如果我们把天命... 关于墨子的世界观,目前普遍持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在墨子提出的尊天事鬼与“非命”这一组命题中,“非命”是主要的,“天鬼”观念只是他思想中的落后成份;并且认为,从形式上看,尊天事鬼与“非命”在理论上似乎是矛盾的,“但如果我们把天命的否定作为内容,把天、鬼的承认作为形式.则他的思想中的优点显然是存在于内容实质中的,而抽空了的鬼神,实际上便成了空话了”(见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221页).上述论点实质上是认为,墨子一方面承认“天志”、“鬼神”的存在,另一方面又通过“非命”否定了它;否定“天鬼”才是墨子真实的用意,而称“天鬼”只是政教的一种手段.故墨子的世界观不失为唯物主义的.这种观点影响颇大.对此,笔者认为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天志 “兼爱” 明鬼 世界观 天命靡常 尊天 意志 事鬼 “天”
下载PDF
刘向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
9
作者 许殿才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5-,79,共2页
刘向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许殿才处于西汉政权风雨飘摇的元成之世,刘向多次向帝王进言:"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汉书·楚元王传》)这在刘向... 刘向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许殿才处于西汉政权风雨飘摇的元成之世,刘向多次向帝王进言:"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汉书·楚元王传》)这在刘向来说,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问题 刘向 社会危机 民本思想 社会现实问题 先秦时期 天命靡常 唯心主义 西汉政权 清静无为
下载PDF
略论周人的天命思想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勇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2-92,共11页
略论周人的天命思想杜勇在周人的宗教观念中,天与帝实为一神之异称,并非两种不同的神灵。周人在克殷前后将自己所尊之天与殷人所尊之帝刻意接合起来,从而使之成为可供万民普遍信仰的至上神灵。周人的天命思想就是周人以天帝为崇拜对... 略论周人的天命思想杜勇在周人的宗教观念中,天与帝实为一神之异称,并非两种不同的神灵。周人在克殷前后将自己所尊之天与殷人所尊之帝刻意接合起来,从而使之成为可供万民普遍信仰的至上神灵。周人的天命思想就是周人以天帝为崇拜对象并由此产生的一种宗教观念,其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人 天命思想 天命靡常 “敬德” 至上神 宗教观念 上帝 “天” 宗法统治 宗教信仰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如何进行政德教育
11
作者 鄯爱红 《月读》 2020年第8期51-54,共4页
政德,即为政之德,既指以德作为治国的原则,也指为官者应具有的德行。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认识,在政德教育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中有"正德"二字(&qu... 政德,即为政之德,既指以德作为治国的原则,也指为官者应具有的德行。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认识,在政德教育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中有"正德"二字("正"通"政","正德"即"政德"),这是"政德"一词最早的出现。此后,政德思想经由历代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盂鼎 周康王 为官者 西周时期 正德 政德 为政之德 天命靡常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如何进行政德教育
12
作者 鄯爱红 《月读》 2020年第5期52-55,共4页
政德,即为政之德,既指以德作为治国的原则,也指为官者应具有的德行。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认识,在政德教育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中有"正德"二字(&qu... 政德,即为政之德,既指以德作为治国的原则,也指为官者应具有的德行。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认识,在政德教育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中有"正德"二字("正"通"政","正德"即"政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盂鼎 周康王 西周时期 为官者 正德 为政之德 天命靡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