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非遗表演的地方性建构——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毓 孙九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64,共10页
非遗表演通过在地化集聚和同地化展演,对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和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基于“结构性-非结构性”分析框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表演为个案,运用深度访谈、观察法等,探讨非遗表演的地方性建构过程及... 非遗表演通过在地化集聚和同地化展演,对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和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基于“结构性-非结构性”分析框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表演为个案,运用深度访谈、观察法等,探讨非遗表演的地方性建构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遗表演中,政府、景区经营者、泼水演员和游客等多元主体通过空间表征和舞台化叙事参与地方性建构过程,其建构特征体现为宗教和传统文化的物质景观表征和具身性呈现,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维度上。国家话语、消费逻辑、经济资本和文化习俗规则等结构性因素,以及日常生活实践和个人能动性等非结构性因素是地方性建构的主要动力机制。具身体验、“惯性”记忆、类阈限和主观真实性等非结构性因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利益至上的经济资本理性和文化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本研究从结构化理论视角切入,以期对非遗表演理论研究进行补充,也为民俗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表演 民俗旅游 地方性 结构化 天天泼水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