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姥山”为啥会那么高大?
1
作者 董旭午 《语文知识》 2017年第3期11-12,共2页
位于今浙江新昌东面的天姥山,海拔818米。它附近的天台山主峰,海拔1098米。五岳中的泰山海拔1545米,华山海拔2160米,衡山海拔1290米,恒山海拔2017米,嵩山海拔1440米。《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作者李白真的一点儿也不知道这些情况(... 位于今浙江新昌东面的天姥山,海拔818米。它附近的天台山主峰,海拔1098米。五岳中的泰山海拔1545米,华山海拔2160米,衡山海拔1290米,恒山海拔2017米,嵩山海拔1440米。《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作者李白真的一点儿也不知道这些情况(具体数字可能真的不知道)吗?显然不太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姥山 《梦游吟留别》 海拔
下载PDF
从叙事角度看天姥山现代话语意义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洒丽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9期89-90,共2页
从福柯的话语理论来看,从自然景观到文化遗产的转变实质上是话语的变迁的过程。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以天姥山旅游宣传视频为研究材料,采用批判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文本和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材料,来探讨天姥山是如何从自然景观话语成... 从福柯的话语理论来看,从自然景观到文化遗产的转变实质上是话语的变迁的过程。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以天姥山旅游宣传视频为研究材料,采用批判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文本和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材料,来探讨天姥山是如何从自然景观话语成功向文化话语转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姥山 话语分析 地方 意义 构建
下载PDF
天姥山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跃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8-143,共6页
本文以文献、文物为证,为天姥山追本溯源、引据立论。主要结论是:迄今发现最早记载天姥山的重要文献是西晋张勃《吴录》,其《地理志》记载:"剡县有天姥山,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准确揭示了天姥山的地理方位、地名由来和... 本文以文献、文物为证,为天姥山追本溯源、引据立论。主要结论是:迄今发现最早记载天姥山的重要文献是西晋张勃《吴录》,其《地理志》记载:"剡县有天姥山,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准确揭示了天姥山的地理方位、地名由来和天姥即王母的来历,历代全国性地理总志等皆因循于此。即天姥山,地处越州剡县东鄙今新昌县东南部,以拨云尖为主峰,东接天台,北联沃洲,为一地之望,众山之祖。晋宋谢灵运开山,盛唐李白天姥吟,明代徐霞客科考,即此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姥山 剡东 第十六福地 李白
下载PDF
天姥山与李白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百刚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97-101,共5页
天姥山因李白《梦游诗》而名闻迩遐,成为人们无限向往的神奇仙境,駸駸乎与蓬莱、方丈、瀛洲并驾齐驱。但我们知道,蓬莱、方丈、瀛洲乃人们幻想中的仙境,并非实有其地,而天姥山却是一个实在的地点。
关键词 天姥山 瀛洲 而名 云尖 浙东地区 李白诗歌 沃洲 才华盖世 台晓望
下载PDF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天姥山唐诗之路
5
作者 孙卫峰 《炎黄地理》 2020年第2期35-37,共3页
天姥山,连绵起伏,山间连绵,山下迭山,巍然屹立,重岩迭嶂,云雾常年围绕山间。「天姥连天横」表述了天姥山的磅礴气势!唐诗歌是一个传说,其传说几乎全藏于《全唐诗》。竺岳兵老先生研究《全唐诗》过程中发现,有450多位唐朝诗人在天姥山创... 天姥山,连绵起伏,山间连绵,山下迭山,巍然屹立,重岩迭嶂,云雾常年围绕山间。「天姥连天横」表述了天姥山的磅礴气势!唐诗歌是一个传说,其传说几乎全藏于《全唐诗》。竺岳兵老先生研究《全唐诗》过程中发现,有450多位唐朝诗人在天姥山创作过流传千年的作品,1500多首诗在描写这座山脉的壮丽,无数前人感叹: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唐诗之路 天姥山 全唐诗 磅礴气势 连绵起伏 半部
下载PDF
浙江新昌 一座天姥山 半部《全唐诗》
6
《风景名胜》 2016年第9期24-24,共1页
翻阅《全唐诗》,不由得掩卷沉思:千古诗人对它那么眷恋的缘由何在。白居易游玩过之后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李白情不自禁赞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关键词 《全唐诗》 天姥山 新昌 浙江 白居易 游玩 五岳
下载PDF
雪中游天姥山
7
作者 张珂维 《作文(初中年级)》 2017年第9期15-16,共2页
几天前下了一场雪,今天,阳光再一次洒满这座小城的每个角落。地面上已看不到什么积雪,只是天还有些寒冷。父母的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的都是天姥山寻雪的场景。今天,我们全家放下手头的事,也要去天姥山领略雪中美景了,我心中颇为激动。到... 几天前下了一场雪,今天,阳光再一次洒满这座小城的每个角落。地面上已看不到什么积雪,只是天还有些寒冷。父母的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的都是天姥山寻雪的场景。今天,我们全家放下手头的事,也要去天姥山领略雪中美景了,我心中颇为激动。到了山脚下,我们发现山顶上的雪很厚,根本无法通车。于是,我们决定徒步征服这座名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姥山 大诗人李白 李白诗 主题定位 圈里 古诗词 就这样 人能 奶油蛋糕 渗进
下载PDF
梦回李白天姥山--唐诗之路主题创作随感
8
作者 沈临枫 《品位》 2022年第6期89-91,共3页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危局:人物画与人的存留一个悖论是:近赛博时代,城市“宅”生存的人越“遗世独立”,他的社会依赖度反而急剧拉高。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唐诗之路 主题创作 张若虚 梦回 天姥山 依赖度 李白
下载PDF
东南眉目 诗路明珠——天姥山森林公园
9
作者 《浙江林业》 2022年第10期36-37,共2页
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设立于2011年,位于浙江省东部、绍兴市东南部、曹娥江上游的新昌县境内,离县城15千米,104国道穿境而过。公园规划总面积808.42公顷,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北部包括天姥林场吊水岭、长湾、大水壶等林区,面积640.93公顷;南... 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设立于2011年,位于浙江省东部、绍兴市东南部、曹娥江上游的新昌县境内,离县城15千米,104国道穿境而过。公园规划总面积808.42公顷,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北部包括天姥林场吊水岭、长湾、大水壶等林区,面积640.93公顷;南部包括天姥、小庵等林区,面积167.49公顷。天姥山四面环水,东、北两面有新昌江(今曹娥江上游,古剡溪上游)环绕山麓;南止藤公山,有万与马渡;西则有惆怅溪和诸多小溪,由圳塍村呈八字形一北一南分流,是为天姥山四至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姥山 曹娥江 森林公园 公园规划 浙江省东部 新昌江 新昌县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研游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天姥山唐诗之路为例
10
作者 舒义平 《浙江教学研究》 2021年第2期42-45,共4页
文化传承很多时候以蕴含地域文化的古代诗文形式存在。天姥山,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而闻名天下。全唐诗450多位诗人追寻天姥名山,走出了“唐诗之路”,成为浙东诗歌文化古道。学校地处浙东“唐诗之路”重要节点,近几年依托诗路文化... 文化传承很多时候以蕴含地域文化的古代诗文形式存在。天姥山,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而闻名天下。全唐诗450多位诗人追寻天姥名山,走出了“唐诗之路”,成为浙东诗歌文化古道。学校地处浙东“唐诗之路”重要节点,近几年依托诗路文化,开展了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从课程架构、实施路径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旨在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构建以地方文化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提升师生实践研学课程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之路 古代诗文 《梦游吟留别》 文化传承 课程架构 天姥山 全唐诗 诗歌文化
下载PDF
地方文化传承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天姥山唐诗之路”课程为例
11
作者 舒义平 《基础教育课程》 2022年第17期28-35,共8页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实验小学立足地域文化优势,开发了“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让学生亲近乡土乡情,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感。学校构建了寻根、熏陶、辨识、创编、互动五类课程,并以五大策略推进课程落在实处,促...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实验小学立足地域文化优势,开发了“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传承课程,让学生亲近乡土乡情,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感。学校构建了寻根、熏陶、辨识、创编、互动五类课程,并以五大策略推进课程落在实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实施中强化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生活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传承课程 天姥山唐诗之路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下载PDF
“探秘天姥山·走进唐诗路”摄影大赛作品选登
12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年第30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天姥山 摄影大赛
下载PDF
为什么是天姥山?——《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几组关系解读
13
作者 张根明 《语文月刊》 2024年第6期81-83,共3页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杜甫《遣怀》:“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他在东鲁家中(李白《寄东鲁二稚子》:“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短暂居住一段...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杜甫《遣怀》:“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他在东鲁家中(李白《寄东鲁二稚子》:“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短暂居住一段时间之后,在天宝四载有江东之游,临行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垆 《梦游吟留别》 天姥山 东鲁 高适 梁孝王 李白 杜甫
原文传递
“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天姥山文化特色探寻
14
作者 刘小妹(文/图) 丁拓(文/图) 李佳睿(文/图) 《人类居住》 2021年第1期46-49,共4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诗仙李白曾四入浙江、三入剡中(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嵊州),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打造了天姥山名扬古今的独特名片。天姥山自古风景秀逸,享有"越为首、剡为...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诗仙李白曾四入浙江、三入剡中(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嵊州),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打造了天姥山名扬古今的独特名片。天姥山自古风景秀逸,享有"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的盛誉(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天姥山源起秦汉、兴于魏晋、唐至鼎盛,历经千年积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魏晋名士、佛道高僧、茶学大家等不同社会群体寻访天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姥山 诗仙李白 《梦游吟留别》 魏晋名士 浙江省绍兴市 谈瀛洲 沃洲
原文传递
大花园建设背景下天姥山旅游文化挖掘及开发路径--基于文本语义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玲洁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65-70,共6页
“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天姥山在古代旅游热度极高,但在现代乏人问津,这在我国名山旅游的发展史上是较为奇特的现象。通过八爪鱼采集器抓取热门旅游网站游记文本,并使用ROST CM 6.0软件对文本进行语义分析,反映天姥山的旅游热度,明确其旅... “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天姥山在古代旅游热度极高,但在现代乏人问津,这在我国名山旅游的发展史上是较为奇特的现象。通过八爪鱼采集器抓取热门旅游网站游记文本,并使用ROST CM 6.0软件对文本进行语义分析,反映天姥山的旅游热度,明确其旅游的关键吸引物为李白及其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并为天姥山今后走文化旅游的发展道路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姥山 旅游文化 唐诗之路 旅游业 旅游经济 服务业
原文传递
李白与天姥山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洪年 《今日浙江》 2005年第2期45-45,共1页
位于新昌县境内的天姥山,是浙东名山,自从李白写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之后,其名更炽,声誉日隆.李白既命诗题为"梦游",人们就推测李白或许没有到过天姥山,无非是其神思向往而已.其实不然.李白... 位于新昌县境内的天姥山,是浙东名山,自从李白写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之后,其名更炽,声誉日隆.李白既命诗题为"梦游",人们就推测李白或许没有到过天姥山,无非是其神思向往而已.其实不然.李白早在写"梦游"诗之前就已到过剡中,游过天姥山.他曾四入浙江,三至剡中,二上天台山,对剡中(今嵊州、新昌一带)的天姥山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有隐居此山的愿望."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所以李白才以"梦游"为题材抒发自己的情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乃是情理中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浙东 新昌 天姥山 华顶峰
原文传递
道书第十六福地天姥山
17
作者 许尚枢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道教 道书 第十六福地 天姥山 李白 《梦游吟留别》
原文传递
一座天姥山 半部《全唐诗》
18
作者 周智敏 陈全苗 《百姓生活》 2013年第6期65-67,共3页
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天姥山之名,不在其高、其险,而在其神、其圣。因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0多位唐代诗人的一次次真情膜拜,天姥山,不但成就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更让自己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圣山”、一座“圣殿”!
关键词 《全唐诗》 天姥山 中国文化史 唐代诗人 新昌县 浙江省 白居易 李白
原文传递
天姥山景物记
19
作者 王樟林 《野草》 2008年第6期50-52,共3页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脍炙人口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令我对天姥山无限神往。过去从事路面交通安全管理,有幸经常站在横亘天姥山麓的104国道线上,瞻仰她的丰仪,后又因工...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脍炙人口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令我对天姥山无限神往。过去从事路面交通安全管理,有幸经常站在横亘天姥山麓的104国道线上,瞻仰她的丰仪,后又因工作曾经三次登上天姥山主峰,但仍感觉难窥其一二,反而一次比一次更能感受她深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姥山 交通安全管理 次比 古驿道 云雾缭绕 司马悔桥 浓荫蔽日 古树参 碧潭 不朽诗篇
原文传递
心中的天姥山
20
作者 陈国炯 《江河文学》 2018年第4期23-25,共3页
鲍费岑与桑辛欣是邻居,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情同手足,上学时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一个班,两人同进同出,见到的人都会羡慕不已。鲍费岑在家里排行最小,父母最宠爱他,一到休息日,他的哥哥姐姐肩扛锄头铁铲跟着父母上山下地干农活去了,累得腰... 鲍费岑与桑辛欣是邻居,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情同手足,上学时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一个班,两人同进同出,见到的人都会羡慕不已。鲍费岑在家里排行最小,父母最宠爱他,一到休息日,他的哥哥姐姐肩扛锄头铁铲跟着父母上山下地干农活去了,累得腰酸背痛,汗水像淋浴一般一次次地冲洗着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姥山 青梅竹马 休息日 父母 中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