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定齐家”:美国新教妇女来华传教的社会性别逻辑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5,共6页
美国新教在华传教运动持续一个多世纪,女传教士占了半壁江山,其海外奋斗似乎有违二战前的两性社会空间分隔观。"天定齐家"说揭示了新教妇女"齐家"与"天定使命"间的话语共谋,以及她们通过海外传教方式打...
美国新教在华传教运动持续一个多世纪,女传教士占了半壁江山,其海外奋斗似乎有违二战前的两性社会空间分隔观。"天定齐家"说揭示了新教妇女"齐家"与"天定使命"间的话语共谋,以及她们通过海外传教方式打破两性空间分隔的社会性别逻辑。女传教士们在海外参与公共事务,同时维持海外居家的美国文化标准,并以自我牺牲的宗教品性向美国教众展示"纯正女性风范"的海外延伸,实际上实现了社会身份的"双性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
定
齐家
天定使命
纯正女性风范
女传教士
原文传递
“青年美国”兴起的原因
2
作者
项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195-196,共2页
"青年美国"作为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个特殊组织,意味着南北战争前美国领土和商业的扩张。其兴起主要有以下因素: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宿命论"所表达的在尘世履行上帝赋予他们一种特殊使命、19世...
"青年美国"作为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个特殊组织,意味着南北战争前美国领土和商业的扩张。其兴起主要有以下因素: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宿命论"所表达的在尘世履行上帝赋予他们一种特殊使命、19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的巨大改善使之从青年迈向成年、1848年欧洲革命追求民族独立和争取自由吸引了美国新一代政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定使命
进步观念
1848年欧洲革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新教来华女传教士“边疆意识”结构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6,共8页
边疆既是一个地理实体,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一个以"归化"程度为基准在空间上不断向外推进的活动带。对于美国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研究而言,中国边疆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也是对故土"纯正女性风范"的挑战。她们的边...
边疆既是一个地理实体,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一个以"归化"程度为基准在空间上不断向外推进的活动带。对于美国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研究而言,中国边疆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也是对故土"纯正女性风范"的挑战。她们的边疆意识是由女性身份与宗教、国家、种族这三个外在强势身份共谋与反抗的结果。对其边疆意识的结构性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妇女运动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复杂协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意识
女传教士
天
定
齐家
天定使命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原文传递
何巴特“公司伴妻”书写与女性帝国离散者的话语困境
4
作者
朱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何巴特是20世纪以书写中国而曾与赛珍珠齐名的美国作家,来华后先在杭州的教会学校任教,后嫁给美孚石油公司在华销售代表,辗转中国各地近20年。何巴特擅长从美国商人的视角呈现中美文化接触地带的动荡与演进,勾勒了美国在华帝国离散者的...
何巴特是20世纪以书写中国而曾与赛珍珠齐名的美国作家,来华后先在杭州的教会学校任教,后嫁给美孚石油公司在华销售代表,辗转中国各地近20年。何巴特擅长从美国商人的视角呈现中美文化接触地带的动荡与演进,勾勒了美国在华帝国离散者的近代史,尤其让那些几乎在任何文本中都销声匿迹的"公司伴妻"群体显影,再现她们与"天定使命"帝国话语共谋的"天定齐家"努力,以及在帝国话语裂隙中流露的女性"反话语",对大公司剥夺海外女性主体性的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巴特
公司伴妻
帝国离散
天
定
齐家
天定使命
原文传递
谁是美国人——《血色子午线》与19世纪中期的美国国家身份意识
5
作者
付林
陈世丹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年第4期75-83,共9页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血色子午线》重新审视了19世纪中期美国国家身份的话语逻辑。从种族主义、性别意识和文明论角度加以构建的天定使命观塑造了19世纪中期美国人的国家身份意识,为美国领土扩张提供了正当性话语,成为当时美国人...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血色子午线》重新审视了19世纪中期美国国家身份的话语逻辑。从种族主义、性别意识和文明论角度加以构建的天定使命观塑造了19世纪中期美国人的国家身份意识,为美国领土扩张提供了正当性话语,成为当时美国人理解自身及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关键。小说涉及的美墨战争、私人军事冒险和印第安人头皮猎杀等暴力行径为探究麦卡锡对文明、国家、帝国和种族的态度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理解当下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写下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马克·麦卡锡
《血色子午线》
天定使命
观
国家身份意识
原文传递
题名
“天定齐家”:美国新教妇女来华传教的社会性别逻辑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骅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5,共6页
基金
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美国东方主义独特性研究"的成果之一
文摘
美国新教在华传教运动持续一个多世纪,女传教士占了半壁江山,其海外奋斗似乎有违二战前的两性社会空间分隔观。"天定齐家"说揭示了新教妇女"齐家"与"天定使命"间的话语共谋,以及她们通过海外传教方式打破两性空间分隔的社会性别逻辑。女传教士们在海外参与公共事务,同时维持海外居家的美国文化标准,并以自我牺牲的宗教品性向美国教众展示"纯正女性风范"的海外延伸,实际上实现了社会身份的"双性同体"。
关键词
天
定
齐家
天定使命
纯正女性风范
女传教士
Keywords
manifest domesticity, manifest destiny, true womanhood, women missionaries
分类号
B976.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青年美国”兴起的原因
2
作者
项梅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195-196,共2页
文摘
"青年美国"作为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个特殊组织,意味着南北战争前美国领土和商业的扩张。其兴起主要有以下因素: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宿命论"所表达的在尘世履行上帝赋予他们一种特殊使命、19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的巨大改善使之从青年迈向成年、1848年欧洲革命追求民族独立和争取自由吸引了美国新一代政治家。
关键词
天定使命
进步观念
1848年欧洲革命
分类号
K712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新教来华女传教士“边疆意识”结构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骅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6,共8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科学课题"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文学与人生’的设置与开展"(项目编号:B1402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边疆既是一个地理实体,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一个以"归化"程度为基准在空间上不断向外推进的活动带。对于美国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研究而言,中国边疆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也是对故土"纯正女性风范"的挑战。她们的边疆意识是由女性身份与宗教、国家、种族这三个外在强势身份共谋与反抗的结果。对其边疆意识的结构性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妇女运动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复杂协商关系。
关键词
边疆意识
女传教士
天
定
齐家
天定使命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Keywords
frontier consciousness
missionary women
Manifest Destiny, Manifest Domesticity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分类号
D441.7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原文传递
题名
何巴特“公司伴妻”书写与女性帝国离散者的话语困境
4
作者
朱骅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世纪以来中美跨国英文书写中的上海"(项目编号:2016BWY011)的阶段成果
上海市教育科学课题"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文学与人生’的设置与开展"(项目编号:B14027)的阶段成果
+2 种基金
上海海洋大学"对分课堂(PAD)模式下的人文素质类课程群教学团队"阶段成果
2015上海市重点课程"英国文学"的阶段成果
2016上海海洋大学"美国文学"重点课程阶段成果
文摘
何巴特是20世纪以书写中国而曾与赛珍珠齐名的美国作家,来华后先在杭州的教会学校任教,后嫁给美孚石油公司在华销售代表,辗转中国各地近20年。何巴特擅长从美国商人的视角呈现中美文化接触地带的动荡与演进,勾勒了美国在华帝国离散者的近代史,尤其让那些几乎在任何文本中都销声匿迹的"公司伴妻"群体显影,再现她们与"天定使命"帝国话语共谋的"天定齐家"努力,以及在帝国话语裂隙中流露的女性"反话语",对大公司剥夺海外女性主体性的反抗。
关键词
何巴特
公司伴妻
帝国离散
天
定
齐家
天定使命
Keywords
A. T. Hobart
"company wives"
imperial Diaspora
Manifest Destiny
Manifest Domesticity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谁是美国人——《血色子午线》与19世纪中期的美国国家身份意识
5
作者
付林
陈世丹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年第4期75-83,共9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16XNLG01)。
文摘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血色子午线》重新审视了19世纪中期美国国家身份的话语逻辑。从种族主义、性别意识和文明论角度加以构建的天定使命观塑造了19世纪中期美国人的国家身份意识,为美国领土扩张提供了正当性话语,成为当时美国人理解自身及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关键。小说涉及的美墨战争、私人军事冒险和印第安人头皮猎杀等暴力行径为探究麦卡锡对文明、国家、帝国和种族的态度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理解当下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写下注脚。
关键词
科马克·麦卡锡
《血色子午线》
天定使命
观
国家身份意识
Keywords
Cormac McCarthy
Blood Meridian
manifest destiny
American identity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定齐家”:美国新教妇女来华传教的社会性别逻辑
朱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原文传递
2
“青年美国”兴起的原因
项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美国新教来华女传教士“边疆意识”结构分析
朱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原文传递
4
何巴特“公司伴妻”书写与女性帝国离散者的话语困境
朱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5
谁是美国人——《血色子午线》与19世纪中期的美国国家身份意识
付林
陈世丹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