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金文验古学”(之九) 从甲金文看天文十二宫和二十八宿
1
作者 陈明远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6年第2期16-30,共15页
该文首先综述近二百年来,关于西方流行的"天文十二宫"和东方特色"二十八宿"的论争。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伟大意义的是起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公元前10世纪,开创了"数理天文学"。而华夏二十八... 该文首先综述近二百年来,关于西方流行的"天文十二宫"和东方特色"二十八宿"的论争。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伟大意义的是起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公元前10世纪,开创了"数理天文学"。而华夏二十八宿体系,创立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5至前4世纪。1978年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的战国曾侯乙墓的墓葬中,出土了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关于二十八宿的实物例证。该文发现:在公元前433年或稍后的曾侯墓二十八宿图中,跟公元前93年《史记·天官书》及《史记·律书》所载二十八宿(舍)相比,主要有18处变化,其中房宿、室宿、壁宿、奎宿、昴宿、觜宿、柳宿、张宿、轸宿等9处的差异非常明显,这是别的学者们尚未指出过的。可知:"二十八宿"的最终定型,经历了长期过程。久远以来,国人未曾怀疑《尚书·虞夏书·尧典》为信史,相信它成书于夏朝之前陶唐时期,即公元前22世纪或更早。但是,近几十年来,学术界运用古文字学的铁证,表明了《尧典》成书时间,不仅晚于商代与西周,而且更晚于东周王朝,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殷商甲骨文卜辞中,有向四方风和四方神"求年"(祈求丰年)的记录;《山海经·大荒经》也记载了四方神与四方风名。从殷商到西周的千年间,中国先民一直使用"每年前半为春、后半为秋的两季制"。因此,企图用甲骨文卜辞与《山海经·大荒经》记录的"四方神与四方风名",牵强附会所谓《虞夏书·尧典》的"殷仲春、正仲夏、殷仲秋、正仲冬"四季四时的说法,只是神学思维与玄学思维的错误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十二宫 二十八宿 曾侯墓二十八宿图 四方风和四方神 春秋两季制 《尧典》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