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裂缝性油藏的离散裂缝网络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47
1
作者 姚军 王子胜 +1 位作者 张允 黄朝琴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8,共5页
针对裂缝性油藏中大裂缝、微细裂缝和孔隙等多种储渗介质共存的现象,将大裂缝作为控制流体流动的一维实体,组成离散裂缝网络,进行显式表示,将孔隙和微细裂缝组成的系统作为基岩介质,建立了天然裂缝性油藏两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加... 针对裂缝性油藏中大裂缝、微细裂缝和孔隙等多种储渗介质共存的现象,将大裂缝作为控制流体流动的一维实体,组成离散裂缝网络,进行显式表示,将孔隙和微细裂缝组成的系统作为基岩介质,建立了天然裂缝性油藏两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加权余量法,建立有限元方程并进行了求解。对油藏有无裂缝及大裂缝的方位、长度和分布对水驱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裂缝的存在会严重改变水驱油藏中注入水前缘的前进方向和速度,大裂缝与注采井间连线夹角越小及长度越大,都会导致注入水窜进越严重,从而使得油井见水早,含水率高;多条大裂缝的存在会造成剩余油分布的极度非均质及剩余油富集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油藏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有限元法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 敏感分析
下载PDF
天然裂缝性地层水力裂缝延伸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姚飞 陈勉 +1 位作者 吴晓东 张广清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3-86,共4页
为了研究天然裂缝性地层中天然裂缝网络对水力裂缝延伸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大型试验模拟装置进行了物理模拟。根据实际地层条件和施工参数确定试件参数和试验条件,并采用高温加热自然空气冷却的方法使试件中产生随机裂缝。研究发现,天... 为了研究天然裂缝性地层中天然裂缝网络对水力裂缝延伸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大型试验模拟装置进行了物理模拟。根据实际地层条件和施工参数确定试件参数和试验条件,并采用高温加热自然空气冷却的方法使试件中产生随机裂缝。研究发现,天然裂缝显著影响水力裂缝的延伸,天然裂缝性地层中水力裂缝的延伸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裂缝性地层中的水力裂缝是由少数几条尺寸较大的主裂缝和大量尺寸较小的次裂缝组成的系统。压力曲线随时间波动幅度大,在实际压裂施工中表现为压裂液的大量滤失,容易造成过早砂堵,推荐采用高黏度压裂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地层 裂缝网络 水力裂缝延伸 物理模拟
下载PDF
流管法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付莹 尹洪军 王美楠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5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潜力巨大,进行相关数值模拟研究对于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快速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以反九点井网为例建立概念模型,运用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潜力巨大,进行相关数值模拟研究对于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快速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以反九点井网为例建立概念模型,运用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绘制渗流模板,建立适合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将流管法应用于实际区块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与常用软件模拟结果对比,发现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适用于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井开发工程 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流管法 水驱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天然裂缝性地层漏失压力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磊 王晓鹏 +2 位作者 谢涛 林海 袁伟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22,132,共5页
漏失压力是地层漏失性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合理确定漏失压力是提高地层防漏堵漏成功率的关键。目前裂缝性漏失压力模型存在缺乏理论依据、施工作业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为了准确预测裂缝性地层的漏失压力,为钻井施工提供有力指导,文章在... 漏失压力是地层漏失性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合理确定漏失压力是提高地层防漏堵漏成功率的关键。目前裂缝性漏失压力模型存在缺乏理论依据、施工作业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为了准确预测裂缝性地层的漏失压力,为钻井施工提供有力指导,文章在分析裂缝性漏失机理的基础上,从井壁围岩应力状态出发,选择破裂准则,创新地建立了基于裂缝与井筒相交环面应力状态的漏失压力新模型,并以渤中34-9区块5口探井的漏失点为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5口探井漏失点处的实际井底压力均大于新模型求得的漏失压力,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该模型可为天然裂缝性地层钻井液密度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能够有效地指导现场钻井作业的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地层 漏失压力 漏失机理 数学模型 钻井液密度
下载PDF
采用新标度方程预测再渗吸作用下天然裂缝性储集层重力泄油采收率 被引量:7
5
作者 AGHABARARI Amirhossein GHAEDI Mojtaba RIAZI Masoud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2-1219,共8页
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单孔隙介质和双孔隙介质模型模拟结果,验证了再渗吸对天然裂缝性油藏的显著影响,提出了再渗吸作用下基质岩块泄油过程新的控制方程;利用检测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再渗吸作用下标度基质岩块采收率曲线的无因次方程;通过方... 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单孔隙介质和双孔隙介质模型模拟结果,验证了再渗吸对天然裂缝性油藏的显著影响,提出了再渗吸作用下基质岩块泄油过程新的控制方程;利用检测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再渗吸作用下标度基质岩块采收率曲线的无因次方程;通过方案设计,针对具有不同岩石和流体性质的实验方案,确定了该方程的适用范围,并对各方案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估算通过再渗吸进入基质岩块的原油量,有助于天然裂缝性储集层泄油过程的精确模拟,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采油前期至中期再渗吸作用下基质岩块的采收率;新的标度方程可用于双重介质模型以提高采收率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储集层 重力泄油 再渗吸 标度方程 双重介质模拟 检测分析
下载PDF
基于瞬时产量递减分析确定天然裂缝性油藏平均地层压力 被引量:5
6
作者 Daryasafar Amin Amareh Iman Fathi Nasab Mohammad Kharrat Riyaz Jalilian Milad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以Warren和Root等提出的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为基础,拓展延伸了Mavor、Cinco-Ley和Daprat等的裂缝系统拟稳态-定产量生产的解及基质系统拟稳态-定压力生产的解,提出了根据天然裂缝性油藏定压开采的瞬时产量递减准确估算油藏平均压力... 以Warren和Root等提出的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为基础,拓展延伸了Mavor、Cinco-Ley和Daprat等的裂缝系统拟稳态-定产量生产的解及基质系统拟稳态-定压力生产的解,提出了根据天然裂缝性油藏定压开采的瞬时产量递减准确估算油藏平均压力的新方法。具体方法为:分别将基质产量方程和裂缝产量方程两端取自然对数,得到两条直线;再利用其斜率和截距确定弹性储容比、油藏总储容以及泄油面积,最后确定平均地层压力。经算例和实例验证,新方法简单实用,与物质平衡法和Tiab直接合成技术法得到的估算结果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油藏 平均地层压力 不稳定试井 递减曲线分析 双重介质 拟稳态流动
下载PDF
天然裂缝性油藏物理模型研究新进展
7
作者 林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173-2179,共7页
详细研究了描述天然裂缝性油藏模型40a 的发展过程,对每种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给予了评价;提出了在数学模型方面仍然存在的、尚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天然裂缝性油藏 模型 评价
下载PDF
应用地震技术研究天然裂缝性含气储层 被引量:2
8
作者 C.R.Bates 刘勇 《国外油气勘探》 2000年第5期517-530,共14页
犹他州Bluebell-Altamont气田的绿河组上部是一套致密的含气砂岩储层,其中的商业性生产仅仅维持在高度天然裂缝化的地区。1994年,在该气田实施了一个实验地震计划来证实如何通过综合使用地震技术更有效地开发和表征天然裂缝性含气储层... 犹他州Bluebell-Altamont气田的绿河组上部是一套致密的含气砂岩储层,其中的商业性生产仅仅维持在高度天然裂缝化的地区。1994年,在该气田实施了一个实验地震计划来证实如何通过综合使用地震技术更有效地开发和表征天然裂缝性含气储层。在该地震勘探之前的野外露头、测井记录以及区域应力标志研究展示了该气田主裂缝的走向有一个非常占优势的方向。地震勘查是由两条交叉的九分量地面地震测线和一个九分量垂直地震剖面所组成。纵波和横波地面地震都记录了与天然裂缝化的存在和方位有关的各向异性。地面地震结果得到九分量垂直地震剖面结果的支持。这个计划展示了通过使用综合地震和地质技术分析陆地和海上天然裂缝性储层的潜力:此外,该计划证实了重新解释现有纵波地面地震资料数据集得到裂缝信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天然裂缝性 含气储层 气田
下载PDF
天然裂缝性储层的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Tom Bratton DaoViet Canh +12 位作者 Nguyen Van Que Nguyen V.Duc VietSovPetro Paul Gillespie David Hunt Hydro BingjianLi Richard Marcinew Satyaki Ray Bernard Montaron Ron Nelson David Schoderbek Lars Sonneland 《国外测井技术》 2008年第1期47-66,4,共20页
天然裂缝性储层给开采带来了一个矛盾难题。这类储层包括低油气采收率储层,这些储层最初可能表现出高产,但产能下降得非常快。此外,这类储层还经常出现早期见气或见水等问题。而另一方面,一些天然裂缝性储层也是全球最大、产量最高的储... 天然裂缝性储层给开采带来了一个矛盾难题。这类储层包括低油气采收率储层,这些储层最初可能表现出高产,但产能下降得非常快。此外,这类储层还经常出现早期见气或见水等问题。而另一方面,一些天然裂缝性储层也是全球最大、产量最高的储层。这类储层的这种矛盾特性激发业界尽力去深入了解其特征,以便更有把握地对其进行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储层 特征 油气采收率 模拟分析
下载PDF
利用斯通利波分析估算天然裂缝性油田的渗透率
10
作者 Domig.,H 朱克安 《国外测井技术》 1991年第6期1-5,共5页
关键词 声波 分析 天然裂缝性 油田 渗透率
下载PDF
天然裂缝性储层的储量和采收率
11
作者 R.Aguilera 《油气工业技术》 2002年第1期25-28,共4页
引言:本文针对全球许多天然裂缝性储层中用常规油藏工程方法计算其储量和采收率的效果都与实际有较大的偏差(不是过低就是过高)的情况,讨论有关天然裂缝性储层的储量和采收率估算方面的一些问题,旨在对与该领域兴趣的读者共勉。
关键词 油藏工程 天然裂缝性储层 储量 采收率 估算
下载PDF
在日本进行的成功压裂作业:在深层天然裂缝性火山岩中实施增产措施面临的挑战
12
作者 金佩强(摘译) 《中外科技情报》 2006年第15期20-36,共17页
2001年夏季,在日本Niigma Prefectured的Minami—Magaoka气田,采用6级支撑压裂处理方法,对深层、高温、天然裂缝性火山岩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多级完井。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 火山岩 压裂作业 日本 压裂处理 完井
下载PDF
天然裂缝性致密含气砂岩储层描述与模拟
13
作者 梁音 《四川石油普查》 2000年第1期83-91,共9页
怀俄明州绿河盆地Froniter且的低渗性砂岩中储存有大量的天然气。成功地开采这些气藏需要了解控制气藏产能的区域天然裂系统的特征及流体流动响应。通过对盆地中五个地点的Frontier组砂岩的露头研究掌握了裂缝的特征。... 怀俄明州绿河盆地Froniter且的低渗性砂岩中储存有大量的天然气。成功地开采这些气藏需要了解控制气藏产能的区域天然裂系统的特征及流体流动响应。通过对盆地中五个地点的Frontier组砂岩的露头研究掌握了裂缝的特征。裂描述包括绘制详细的露头裂缝网络图,此图可提供关于裂缝方位、长度和空间分布的信息。裂缝科清楚地说明区域裂缝为垂直于层理的单向裂缝组,裂缝长度与间距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 致密含气砂岩 储集层描述 模拟
下载PDF
天然裂缝性油藏的采收率和储量
14
作者 Roberto Aguilera 李彦兰 《吐哈油气》 2001年第4期75-78,共4页
介绍常规油藏的工程技术不太适用于天然裂缝性油藏。常规技术方法导致过高或过低评估天然裂缝性油藏的采收率和储量。这篇论文是前一篇关于天然裂缝性油藏研究进展的文章的续篇,那篇文章的重点是裂缝的类型、交会裂缝的方法和与数据采... 介绍常规油藏的工程技术不太适用于天然裂缝性油藏。常规技术方法导致过高或过低评估天然裂缝性油藏的采收率和储量。这篇论文是前一篇关于天然裂缝性油藏研究进展的文章的续篇,那篇文章的重点是裂缝的类型、交会裂缝的方法和与数据采集有关的问题。本文中,涉及天然裂缝性油藏采收率和储量计算。本文供非油田专家的一般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油气采收率 裂缝孔隙度 压缩系数 天然裂缝性储层 概算储量 矿化作用 基岩 渗透率 数据采集
下载PDF
水驱油流线模拟在天然裂缝性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保全 程忠钊 《国外油田工程》 2007年第11期30-32,34,共4页
由于流体在裂缝和基质之间的复杂流动,天然裂缝性油藏的水驱油管理面临困难。流线模型通过孔间传质评价各注入井对相应生产井的注入效果。天然裂缝模型运用流线驱替注水效率的概念来提高水驱管理。考虑重力和裂缝与基质之间的窜流,运用... 由于流体在裂缝和基质之间的复杂流动,天然裂缝性油藏的水驱油管理面临困难。流线模型通过孔间传质评价各注入井对相应生产井的注入效果。天然裂缝模型运用流线驱替注水效率的概念来提高水驱管理。考虑重力和裂缝与基质之间的窜流,运用算子分裂技术的流线方法首次模拟了双孔双渗模型中的水驱油过程。该模型能够重新分配注入水以改善裂缝和基质的原油采收率。快速的流线计算方法使得该模型也可以应用于矿场试验。本文阐述了基于注水效率的注入速率控制对模拟双孔双渗油藏的方法和实施办法,验证了实例模拟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评价一注一采单元的注水效果。根据计算的注水效率可以确定注入速率的分配,以便从裂缝和孔隙中驱出更多的原油。实例证明,这种方法对高度非均质的天然裂缝性油藏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性油藏 水驱油管理 注水效率 生产速率 流线模拟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长8、长6天然裂缝差异性研究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克文 史成恩 +1 位作者 万晓龙 李书恒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37-41,共5页
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成像测井以及压裂施工曲线等资料的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长8、长6特低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裂缝分布规律性明显.西南物源储层天然裂缝没有东北物源和湖盆中心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结合微地震监测资料... 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成像测井以及压裂施工曲线等资料的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长8、长6特低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裂缝分布规律性明显.西南物源储层天然裂缝没有东北物源和湖盆中心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结合微地震监测资料,研究了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对压裂缝控制作用,在天然裂缝发育区,由于人工压裂缝可能沿天然裂缝延伸,形成较大的有效渗流面积,因此,油田开发井网部署不仅要研究最大主应力方向,而且还要研究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天然裂缝发育区适当放大井排距下仍能建立有效压力驱替系统,提高单井控制储量,降低水淹风险,这对指导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8储层 长6储层 天然裂缝的差异 人工压裂缝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溶液自吸采油的分析(一)
17
作者 津强 《中外科技情报》 2004年第23期354-368,共15页
在天然裂缝性储层(NFR)是(取决于岩石和原油类型),在重力的帮助下,通过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盐水中降低的界面张力(IFT)可以有助于毛细管自吸采油。本文的目的是,确定和分析通过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毛细管自吸从不同类型岩石中采油... 在天然裂缝性储层(NFR)是(取决于岩石和原油类型),在重力的帮助下,通过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盐水中降低的界面张力(IFT)可以有助于毛细管自吸采油。本文的目的是,确定和分析通过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毛细管自吸从不同类型岩石中采油的机理并且进行扩大比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 天然裂缝性储层 毛细管自吸 采油 自吸特征 润湿因素 开采机理 砂岩 灰岩 白垩岩 采油量 采收率
下载PDF
国外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成本与效益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新(编译) 安飞(编译) 《石油知识》 2006年第5期16-18,共3页
水平井最早钻于1927年,但是直到1980年才得以大规模应用。早期的水平井只限于短半径井(250英尺长)。1985年利用井下马达钻成第一口中半径水平井。从此水平井被广泛应用。目前,中半径井仍是最常见的水平井钻井技术。美国的水平井多... 水平井最早钻于1927年,但是直到1980年才得以大规模应用。早期的水平井只限于短半径井(250英尺长)。1985年利用井下马达钻成第一口中半径水平井。从此水平井被广泛应用。目前,中半径井仍是最常见的水平井钻井技术。美国的水平井多用在低渗透,天然裂缝性和碳酸盐岩油藏。加拿大、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的水平井多用于开发致密低渗透油藏。世界除美国以外其他地区的水平井也主要用于致密油藏开发。水平井可以开发薄层、裂缝性油藏、水气锥进、注水油藏、稠油油藏和气藏,并可与热力采;由.二氧化碳驱等三采技术结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从成本利润角度介绍了水平井在北美油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钻井技术 成本 低渗透油藏 效益 国外 碳酸盐岩油藏 油藏开发 天然裂缝性
下载PDF
迪那1区块目的层堵漏技术
19
作者 宫艳波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152-152,132,共2页
本文介绍了井漏的必要条件、漏层的判断、井漏的预防和处理等,并对堵漏中应用的技术措施等进行了总结,对今后迪那1区块目的层的钻井施工有指导意义,对其它山前构造井的堵漏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迪那1区块 桥塞堵漏 随钻堵漏 压力亏空 人为裂缝漏失 天然裂缝性漏失
下载PDF
裂缝性的碳酸盐岩轻质油大型油藏的裂缝描述和采油机理模拟
20
作者 Padmakar Ayyalasomayajula +1 位作者 卢雪梅(译) 白振瑞(校)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正确描述裂缝和深入了解裂缝-基岩系统是成功预测天然裂缝性的油藏石油采收量的关键因素。本文要利用对成像测井、生产测井和生产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加强对基岩和裂缝性质的了解。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从天然裂缝性的碳酸盐岩的一个... 正确描述裂缝和深入了解裂缝-基岩系统是成功预测天然裂缝性的油藏石油采收量的关键因素。本文要利用对成像测井、生产测井和生产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加强对基岩和裂缝性质的了解。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从天然裂缝性的碳酸盐岩的一个大型轻质油油藏的全油田模型中抽取了一个区段,并详细研究了基岩-裂缝系统的流体流动。 尽管上述综合分析提供了有关控制依据,但这套储层的基岩渗透率仍存在重要的不确定性。我们建立了简单的机理模型,用于研究这一不确定性对不同采油机理的影响,例如注混相气采油和一次采油。我们还量化了毛细管作用、扩散效应和重力因素对采油机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油油藏 天然裂缝性 采油机理 裂缝描述 碳酸盐岩 模拟 裂缝系统 不确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