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寇纪念碑建设运动”与明治天皇制国家的建立
1
作者 景梦如 《思想与文化》 2020年第2期330-349,共20页
1888年1月,时任日本福冈警察署长的汤地丈雄发起了一场"元寇纪念碑建设运动",该运动以建立龟山上皇铜像为目标,宣扬"忠君爱国"精神,在当时影响广泛.从史学角度看,这是利用历史、建构记忆、树立民族主义意识和认同... 1888年1月,时任日本福冈警察署长的汤地丈雄发起了一场"元寇纪念碑建设运动",该运动以建立龟山上皇铜像为目标,宣扬"忠君爱国"精神,在当时影响广泛.从史学角度看,这是利用历史、建构记忆、树立民族主义意识和认同的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发展的"元寇纪念碑建设运动",既是明治时期日本向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道路前进中的"目击者",也是"参与者".本文着眼"参与者"角度,考察建碑运动在日本从封建国家向近代天皇制国家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地丈雄 元寇纪念碑建设运动 明治天皇制国家
原文传递
从“Religion”到“宗教”——明治前期日本人的一些思考和理解 被引量:8
2
作者 渡边浩 商兆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共7页
本文旨在讨论19世纪后半期,日本知识分子如何认识和理解欧美的"religion",以及当这个词被译作"宗教"后,日本人又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一词汇。根据外国使节的观察,当时的日本人尤其是上层社会有关"religion"... 本文旨在讨论19世纪后半期,日本知识分子如何认识和理解欧美的"religion",以及当这个词被译作"宗教"后,日本人又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一词汇。根据外国使节的观察,当时的日本人尤其是上层社会有关"religion"的意识甚为薄弱;明治时代前往欧美学习的日本人,也震惊于西方"religion"的繁盛。在明治初期众多"religion"的译词当中,"宗教"一词最终脱颖而出。"宗教"一词意指拥有"宗旨"形式的"教",或者各种各样"宗"派的"教";其中的"教",来源于儒学意义上的"教化"。基于江户时代的传统以及当时追求"文明"的需求,明治知识分子将"宗教"视作维持臣民道德的工具而加以特别重视,出现了有关日本应当采纳何种宗教的种种讨论。这些探索最终导致了明治天皇制国家的成立。这一体制是拥有中国思维模式的明治知识分子以西方为榜样构造出来的,是一种将中国与西方风格折衷而形成的奇特的"教育·宗教"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明治时代 明治天皇制国家
原文传递
回归儒学的救赎之路——以森鸥外《蛇》的隐喻解读为中心
3
作者 周异夫 吴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森鸥外作为与夏目漱石齐名的文学巨擘活跃于日本明治、大正文坛,是儒学教养深厚并接受西学的"双足"文人,同时又是兼具体制内官员与文学创作者双重身份的"两生"生活者。森鸥外的文学作品发轫于日本现实,具有深入的... 森鸥外作为与夏目漱石齐名的文学巨擘活跃于日本明治、大正文坛,是儒学教养深厚并接受西学的"双足"文人,同时又是兼具体制内官员与文学创作者双重身份的"两生"生活者。森鸥外的文学作品发轫于日本现实,具有深入的时代思考。在短篇小说《蛇》中,森鸥外运用关系隐喻的文学手法,在穗积家构建出天皇制国家的场域,将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时代闭塞"下"烦闷青年"的特点具化于穗积家新世代青年,描述出他们的近代自我意识与天皇制国家体制冲突中的自我主张的盲目性与冲动性,并试图通过回归儒学传统对这一时代病症予以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鸥外 隐喻 天皇制国家 闭塞时代 儒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