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近代日本军队的天皇崇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树涵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5-148,共4页
近代日本军队在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中表现得极为凶悍顽强,支撑这支不义之师的巨大精神支柱是天皇崇拜。天皇崇拜的形成与天皇作为军队政治和精神领袖的特殊地位、传统的武士文化的特质及对军人进行的崇拜天皇的奴化教育等诸多因素密不... 近代日本军队在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中表现得极为凶悍顽强,支撑这支不义之师的巨大精神支柱是天皇崇拜。天皇崇拜的形成与天皇作为军队政治和精神领袖的特殊地位、传统的武士文化的特质及对军人进行的崇拜天皇的奴化教育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这种天皇崇拜意识的张扬最终酿成了近代日本巨大的民族悲剧,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日本的战后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军队 精神支柱 天皇崇拜
下载PDF
天皇崇拜——近代日本军队的精神支柱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树涵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77-80,共4页
近代日本军队在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中表现得极为凶悍顽强,支撑这支不义之师的巨大精神支柱是天皇崇拜;天皇崇拜的形成与天皇的特殊地位、军队的信仰教育、传统的武士文化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
关键词 日本军队 天皇崇拜 成因
下载PDF
为裕仁天皇剖腹“殉葬”的表象背后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立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57-59,共3页
为裕仁天皇剖腹“殉葬”的表象背后孙立祥1989年2月,一位参加过当年侵略战争的日本老兵(已是72岁高龄的垂暮中的老人)在刚刚去世的裕仁天皇的墓前剖腹自杀了。人们还发现了他追随裕仁天皇陛下而去留下的一封遗书。那么,在那... 为裕仁天皇剖腹“殉葬”的表象背后孙立祥1989年2月,一位参加过当年侵略战争的日本老兵(已是72岁高龄的垂暮中的老人)在刚刚去世的裕仁天皇的墓前剖腹自杀了。人们还发现了他追随裕仁天皇陛下而去留下的一封遗书。那么,在那场几乎使日本民族濒临毁灭,并使亚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皇崇拜思想 裕仁天皇 神国观念 忠诚意识 日本精神 日本国民 侵略战争 日本民族 民族心理 天照大神
下载PDF
战后日德两国右翼势力之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立祥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2-6,共5页
战后日德两国右翼势力之比较孙立祥战后日德两国用不到半个世纪的“历史瞬间”再度崛起,重新塑造了自己的“经济巨人”形象。对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当年遭受过日德法西斯侵略迄今仍隐隐作痛的亚欧各国,既为之重新崛起而惊喜,更对其未... 战后日德两国右翼势力之比较孙立祥战后日德两国用不到半个世纪的“历史瞬间”再度崛起,重新塑造了自己的“经济巨人”形象。对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当年遭受过日德法西斯侵略迄今仍隐隐作痛的亚欧各国,既为之重新崛起而惊喜,更对其未来走向而担忧。这不仅仅因为两国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侵略战争 右翼分子 右翼组织 天皇崇拜思想 德国人民 日德 德意志民族 政要 宗教信仰
下载PDF
试析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军国主义教育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寄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48-51,共4页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军国主义教育包括神国观念、天皇崇拜、武士道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并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完成。军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至今仍存在于日本社会 ,表现为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方面。
关键词 日本 思想政治教育 军国主义教育 神国观念 天皇崇拜 武士道精神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下载PDF
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渊薮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炳杰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9-21,共3页
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渊薮主要体现在充满征服世界梦想的日本神话 ,对神国观念和天皇崇拜思想的强化 ,长期的武家社会统治及其社会伦理支柱武士道 ,以“大和魂”为核心构建的国家主义。
关键词 日本 军国主义 社会历史文化 神国观念 天皇崇拜
下载PDF
国家神道成因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峰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5-40,共6页
日本独特的自然和文化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古代民族宗教——原始神道,独特的民族文化又塑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双重心理,并成为左右日本民族心理及行为的精神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初期,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明治政府所利用,培植... 日本独特的自然和文化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古代民族宗教——原始神道,独特的民族文化又塑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双重心理,并成为左右日本民族心理及行为的精神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初期,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明治政府所利用,培植出了日本近代祭政一致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神道,影响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神道 万物有灵 天皇崇拜 边缘文化心理
下载PDF
评牛建科的《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
8
作者 潘畅和 《东疆学刊》 2007年第4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神道教 哲学思想 复古 日本民族 靖国神社 学术价值 宗教信仰 天皇崇拜
下载PDF
试析日本国民中存在盲从战争思想的原因
9
作者 陈树涵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8-22,共5页
日本近代长期不断的对外侵略 ,在其国内确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30年代以后 ,作为民主与和平基础的普通民众及一些进步力量也转向支持日本国家的侵略行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国家宣传小国的生存忧患 ,使... 日本近代长期不断的对外侵略 ,在其国内确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30年代以后 ,作为民主与和平基础的普通民众及一些进步力量也转向支持日本国家的侵略行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国家宣传小国的生存忧患 ,使扩张扩大生存空间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源自天皇神裔论的天皇崇拜和源自武士道的忠诚意识 ,使日本国民对是非的判断和反思水平受到极大限制 ;日本近代推行军国主义教育对民众的欺骗和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盲从战争思想 天皇神裔论 天皇崇拜思想 忠诚意识 军国主义教育 反思水平
下载PDF
战前日本的民族意识与侵华战争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富春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71,共7页
战前日本的民族意识是日本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以及对外交往中形成并经过承袭、流传或吸收外来文化而铸就的共同心理习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理想境界以及国家观念或意志。传统意识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源,使命意识是其思想基... 战前日本的民族意识是日本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以及对外交往中形成并经过承袭、流传或吸收外来文化而铸就的共同心理习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理想境界以及国家观念或意志。传统意识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源,使命意识是其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利益意识是其本质之所在,以上三者构成战前日本主流的民族意识。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是最终导致日本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战后又拒不认罪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国意识 天皇崇拜思想 武士道意识 群体意识 “文明使命”意识
下载PDF
日本右翼思潮:文化基因透视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毅 李阳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4-47,共4页
文章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了日本右翼思潮 ,如极力鼓吹“民族主义”、美化侵略战争、否认侵略历史等产生的原因 ,认为日本的民族优越的神话、独特的耻感文化、国家神道与天皇崇拜思想等是日本右翼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 右翼思潮 国家神道 天皇崇拜 文化
下载PDF
神道与日本政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盛晓明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37-45,共9页
神道与日本政治盛晓明日本汉字的“政”一词读作”まつリこと”是由“まつリ”(祭)与“こと”(事)两字组成的,意为“祭事”。后来才引申出“政治”的含义。在日本历史上,“祭”与“政”的确是密不可分的。这里的“祭”是指日本本... 神道与日本政治盛晓明日本汉字的“政”一词读作”まつリこと”是由“まつリ”(祭)与“こと”(事)两字组成的,意为“祭事”。后来才引申出“政治”的含义。在日本历史上,“祭”与“政”的确是密不可分的。这里的“祭”是指日本本土的神道祭祀。神道原本是土俗或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神道 参拜靖国神社 天皇崇拜 皇室神道 政治结构 日本政治 国家祭祀 自民党 天照大神 政治秩序
下载PDF
浅析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芳芳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3期60-60,89,共2页
日本和中国有太多的渊源。然而,对于为何日本要在我们的国土上进行大肆的掠夺和屠戮,对于日本国到现在为止,对曾经的那场侵略战争的模糊的认识与暧昧的态度,国人心中在充满愤怒之外,也许更多的是疑惑、是深思……带着这些疑惑,我对日本... 日本和中国有太多的渊源。然而,对于为何日本要在我们的国土上进行大肆的掠夺和屠戮,对于日本国到现在为止,对曾经的那场侵略战争的模糊的认识与暧昧的态度,国人心中在充满愤怒之外,也许更多的是疑惑、是深思……带着这些疑惑,我对日本民族国民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了民族心理素质的规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民族最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标志。因此,要对一个民族的心理进行分析,必定离不开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其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性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意识 自卑感与优越感 天皇崇拜
下载PDF
复古神道的历史背景及其思想特点
14
作者 王晓峰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5-9,共5页
关键词 历史背景 神道 日本思想 幕末 幕藩体制 天皇崇拜 君臣关系 思想特点 民族国家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皇国史观与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
15
作者 刘轶 《大观周刊》 2013年第3期7-8,共2页
日本对待历史问题表现出来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言论一直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日本对待历史问题态度的背后有着包括日本历史文化、国民性格、美国因素等等原因,而其中近代形成的皇国史观既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支撑也是战后日本不难... 日本对待历史问题表现出来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言论一直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日本对待历史问题态度的背后有着包括日本历史文化、国民性格、美国因素等等原因,而其中近代形成的皇国史观既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支撑也是战后日本不难严肃反省的重要原因。本文试从皇国史观入手,简要分析皇国史观的形成及其对日本对待历史问题态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皇国史观 天皇崇拜 历史问题
下载PDF
日本民众盲从战争的原因初探
16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42-47,共6页
本文就国内学界无人问津的部分日本民众盲从战争的原因进行尝试性探讨。作者认为,驱动部分日本国民盲从战争的因素有3个方面:(一) 自古积淀于日本民族心理潜层的神国观念和天皇崇拜思想的左右;(二) 近代以降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教育的灌输... 本文就国内学界无人问津的部分日本民众盲从战争的原因进行尝试性探讨。作者认为,驱动部分日本国民盲从战争的因素有3个方面:(一) 自古积淀于日本民族心理潜层的神国观念和天皇崇拜思想的左右;(二) 近代以降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教育的灌输毒化;(三) 连战连捷的对外战争对国民心态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众 战争赔款 军国主义教育 日本人 国家主义 日本共产党 天皇崇拜思想 日本国民 对外战争 统治阶级
下载PDF
日本对战争罪行的态度述评
17
作者 李建才 孙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38-42,共5页
战后日本政府一再推卸发动战争的罪责,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是:一、日本天皇被保留下来未追究战争责任;二、美国从其远东战略的需要出发,制定了偏袒日本的对日政策;三、原子弹的轰炸,“冲淡”了日本军国主义所犯的罪行,使... 战后日本政府一再推卸发动战争的罪责,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是:一、日本天皇被保留下来未追究战争责任;二、美国从其远东战略的需要出发,制定了偏袒日本的对日政策;三、原子弹的轰炸,“冲淡”了日本军国主义所犯的罪行,使日本有了蓄意遮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投降 原子弹 战争罪行 战略轰炸 战争责任 日本军国主义 无条件投降 天皇崇拜思想 对日政策 日本天皇
下载PDF
天皇制与近代日本军队的政治教育
18
作者 吴乃山 《军事历史研究》 1996年第2期153-159,共7页
日本,号称“弹丸”岛国。然而,它却是亚洲第一个走向资本主义“富国强兵”之路的国家。近代日本的历史,就是一部野蛮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史。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1931年发动“9.18”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 日本,号称“弹丸”岛国。然而,它却是亚洲第一个走向资本主义“富国强兵”之路的国家。近代日本的历史,就是一部野蛮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史。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1931年发动“9.18”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对美、英的太平洋战争,最后,多行不义,自取灭亡。在日本横行半个多世纪的对外侵略战争中,日本军队的政治精神教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的军队政治教育。 以效忠天皇为中心的忠君爱国教育 一、天皇崇拜和神国观念——近代日军政治教育的精神支柱 近代日本军队的政治教育,其核心是天皇崇拜和神国观念,其他一切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天皇崇拜和神国观念是这一教育的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军队 日本武士 天皇 天皇崇拜 武士道 神国观念 政治教育 靖国神社 军人 侵略扩张
原文传递
无惧地解剖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读《南京大屠杀与日本人的精神构造》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兆奇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9-217,共9页
关键词 精神构造 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队 精神世界 意识形态 阵中日记 绝对主义 天皇崇拜 大量杀戮 异常心理
原文传递
“九·一八”事变前后部分日共党员“转向”的原因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立祥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62-168,共7页
日本统治阶级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后,加强了对国内反战运动的镇压.日本共产党员特别是那些被捕入狱的日共党员,面临着坚持还是放弃原来的反战立场和斗争的严重抉择.结果,除部分优秀的共产党员外,不少人纷纷放弃了原来的信仰和... 日本统治阶级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后,加强了对国内反战运动的镇压.日本共产党员特别是那些被捕入狱的日共党员,面临着坚持还是放弃原来的反战立场和斗争的严重抉择.结果,除部分优秀的共产党员外,不少人纷纷放弃了原来的信仰和立场,或集体“转向”,①或个人变节.据当时日本内务省警保局统计,在1933年6月日共中央委员佐野学和锅山贞亲宣布“转向”后的月余内,被捕但尚未判刑的1370名党员中,有415人声明“转向”(占30%);被判刑的393名党员中,有133人声明“转向”(占34%)自从1933年到1936年的三年中,被判刑的438名党员中,有324人宣布“转向”(占74%).只有114名共产党员坚持原来的反战立场和斗争(仅占26%).②在宣布“转向”的党员中虽然有个别象九津见房子那样的“伪装转向者”(即假转向者),但绝大多数属于“事实转向者”(即真转向者).他们不仅放弃了原来的反战立场和斗争,有的甚至转而走到统治阶级一边,协助、支持政府进行侵略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前 天皇崇拜思想 统治阶级 神国观念 日本共产党 侵略战争 日本民众 共产党员 国家主义 军国主义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