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中全新世气候变化 被引量:21
1
作者 尹茜 朱诚 +5 位作者 马春梅 王富葆 赵志平 郑朝贵 黄林燕 田晓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22,共6页
以^14C测年为基础,构建了天日山千亩田地区泥炭沼泽剖面年龄深度模式曲线,通过该区的腐殖化度与烧失量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共同记录了谊地区4200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出3个主要阶段:早期(4135±40~320... 以^14C测年为基础,构建了天日山千亩田地区泥炭沼泽剖面年龄深度模式曲线,通过该区的腐殖化度与烧失量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共同记录了谊地区4200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出3个主要阶段:早期(4135±40~3200aBP)泥炭腐殖化度偏低,指示气候湿热;中期(3200~630aBP)泥炭腐殖化度偏高,指示气候温凉偏干;晚期(630aBP以来),泥炭腐殖化度偏低,气候温凉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腐殖化度 烧失量 全新世气候变化 天目山千亩田
下载PDF
中国东部山地泥炭高分辨率腐殖化度记录的晚冰期以来气候变化 被引量:34
2
作者 马春梅 朱诚 +2 位作者 郑朝贵 尹茜 赵志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8-1091,共14页
对中国东部中纬度季风区内的两处山地泥炭—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和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进行了研究,并对两剖面的孢粉记录、有机质含量、TOC和Rb/Sr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山间盆地,气候越干冷时泥炭的分解就越强烈,以吸光度表... 对中国东部中纬度季风区内的两处山地泥炭—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和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进行了研究,并对两剖面的孢粉记录、有机质含量、TOC和Rb/Sr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山间盆地,气候越干冷时泥炭的分解就越强烈,以吸光度表征的腐殖化度就越高;相反,当气候较温暖潮湿时泥炭主要处于还原状态,分解较慢,腐殖化度较低.大九湖剖面的腐殖化度记录了晚冰期(约16.0~11.4 cal ka BP)中的新仙女木(YD)(约11.4~12.6 cal ka BP)冷干事件、博令-阿勒罗德暖湿期(B-A暖期,约12.6~15.2 cal ka BP)、最老仙女木冷干事件(OD,约15.2~16.0 cal ka BP)、早全新世的湿润期(约11.4~9.4 cal ka BP)、8.2 cal ka BP前后的冷干事件和约7.0~4.2 cal ka BP之间的全新世最佳适宜期.神农架大九湖和天目山千亩田近5000a以来的泥炭腐殖化度记录有着很好的一致性,表明相近纬度不同经度的山地泥炭对东亚季风降水变化的响应是同步的.近5000a来的气候变化在两个山地泥剖面中几乎同步记录有3大阶段:4.9~3.5 cal ka BP,季风降水整体处于高值,但波动剧烈,其中,在约4.2 cal ka BP前后,季风降水急剧下降,在3.7 cal ka BP前后达到最干旱的峰值后又快速回升;3.5~0.9 cal ka BP,季风降水强度整体较弱,但也存在明显的次级干湿波动;0.9 cal ka BP以来,吸光度值逐渐降低,表明季风降水增多.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其他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对比,文中亚高山泥炭记录的约1.6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响应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统一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泥炭 晚冰期 全新世 腐殖化度 神农架大九湖 天目山千亩田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