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话剧:从革命戏到商业剧的艰难迈进——任天知辛亥、壬子年戏剧活动新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凤霞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25-34,共10页
辛亥革命前夕,进化团在长江流域演出新剧宣传革命;民国元年,天知派经历了新新舞台之败后与新剧界初步联合起来。早期话剧从临时地、义务地为宣传、教育而演剧转变为营业性演剧,需要迎接商业化的挑战和自我发展的考验。任天知的演剧活动... 辛亥革命前夕,进化团在长江流域演出新剧宣传革命;民国元年,天知派经历了新新舞台之败后与新剧界初步联合起来。早期话剧从临时地、义务地为宣传、教育而演剧转变为营业性演剧,需要迎接商业化的挑战和自我发展的考验。任天知的演剧活动典型地体现了这一阶段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话剧 天知 革命 商业
下载PDF
“左”倾思潮中知识分子的精神突围——评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
2
作者 朱万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2-34,共3页
《人有病、天知否》这本书真实再现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无奈悲剧,透视了"左"倾思潮中知识分子从"言由心生"到"言不由衷"再到"外圆内方",最终被逼走向绝路的状况。1949年后的中国文坛是... 《人有病、天知否》这本书真实再现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无奈悲剧,透视了"左"倾思潮中知识分子从"言由心生"到"言不由衷"再到"外圆内方",最终被逼走向绝路的状况。1949年后的中国文坛是复杂的,知识分子试图在这些制度和话语的约束下完成精神突围,却未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有病、天知否》 识分子 书评
下载PDF
一部记录研究病史的书——《人有病,天知否》读后
3
作者 丹晨 《社会科学论坛》 2002年第3期72-76,共5页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书评 中国 记录 研究 《人有病 天知否》
下载PDF
知天知地 胜乃不穷
4
作者 丁元福 《国防》 1988年第Z1期10-10,共1页
'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是《孙子·地形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了解天时,了解地利,就能不断取得胜利。在生死博击的战场上,天时和地形作为用兵的辅助条件,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常常起着重要作用。所谓知天知地,从广义上讲是指... '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是《孙子·地形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了解天时,了解地利,就能不断取得胜利。在生死博击的战场上,天时和地形作为用兵的辅助条件,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常常起着重要作用。所谓知天知地,从广义上讲是指挥员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具体讲就是指挥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天文气象、地理地形知识,这是与作战行动密切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篇 文气象 辅助条件 作战行动 战场上 热带山岳丛林地 气候变化规律 高技术兵器 突击点
下载PDF
知天与顺天:古代农谚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5
作者 王奋 刘铭 孙金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5,共7页
构建生态文明,需要借鉴中华农耕文明中的生态智慧。古代农谚是传统农业生产实践的直观反映,亦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中蕴涵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它是古人知天畏命与顺天而为思想的有机融合,表现了古人在知晓、尊重客观生态... 构建生态文明,需要借鉴中华农耕文明中的生态智慧。古代农谚是传统农业生产实践的直观反映,亦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中蕴涵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它是古人知天畏命与顺天而为思想的有机融合,表现了古人在知晓、尊重客观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生态智慧。研究中国古代农谚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有助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关系,对缓解当下的生态危机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农谚 人合一 生态哲学
下载PDF
论析“不求知天”、“知天”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逻辑关联 被引量:1
6
作者 董祥勇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79-82,共4页
荀子将"天"视为自然而然层面上的哲学范畴,"不求知天"旨在拒斥奢求知天的进路,并未否定天的可知性和人的知之能,相反,"不求知天"正是以"知天"为其归,并构成后者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不求知... 荀子将"天"视为自然而然层面上的哲学范畴,"不求知天"旨在拒斥奢求知天的进路,并未否定天的可知性和人的知之能,相反,"不求知天"正是以"知天"为其归,并构成后者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不求知天"和"知天"作为人的合理且积极的作为的组成因素,两者又指向并内涵于"制天命而用之"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不求 命而用之
下载PDF
“践仁知天”与“截断众流”——牟宗三对孔子“仁”与康德德性法则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恩荣 《理论月刊》 2007年第5期52-55,共4页
在《心体与性体》一书中,牟宗三认为宋、明儒的“道德理性”有三层含义,即:由“践仁知天”对应一个圣者的生命人格而一起顿时接触到的道德性之严整而纯粹的意义;由第一层含义同时“充其极”,因宇宙情怀而达致其形上意义;同时即在“践仁... 在《心体与性体》一书中,牟宗三认为宋、明儒的“道德理性”有三层含义,即:由“践仁知天”对应一个圣者的生命人格而一起顿时接触到的道德性之严整而纯粹的意义;由第一层含义同时“充其极”,因宇宙情怀而达致其形上意义;同时即在“践仁尽性”的工夫中,表现此既独一无二又异地而皆然的道德性。他并主张,其中的第一层含义即能融摄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所说的一切,亦即“践仁知天”即具有“截断众流”的能力。牟宗三并没有解决“践仁知天”如何“截断众流”,本文主旨即在对此作出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践仁 截断众流 道德理性
下载PDF
人有病,天知否?——“冷漠生存”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蒋政武 《社区》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生活节奏加快,物质欲望膨胀,传统道德流失……在现代人富足的物质享受背后,是日益凋蔽的精神家园,温情脉脉的面纱下,掩盖着人际交往中越来越强的功利性与目的性:
关键词 《人有病 天知否?“冷漠生存”报告》 蒋政武 中国 当代 报告文学
原文传递
齐物逍遥与知性知天——孟庄的不同旨趣及其互补关系
9
作者 丁为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6-114,共9页
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与庄子最具有吸引力,但其主张绝不相侔。这不仅因为他们存在天性与德性之不同的思考坐标,而且存在逍遥、齐物与知性、知天之不同的追求指向。此后,儒道两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各自不同的影响:儒家以其理想性、超越... 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与庄子最具有吸引力,但其主张绝不相侔。这不仅因为他们存在天性与德性之不同的思考坐标,而且存在逍遥、齐物与知性、知天之不同的追求指向。此后,儒道两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各自不同的影响:儒家以其理想性、超越性成为人伦文明的开拓者,道家因其遍在性关怀与普遍性落实而成为万物天性的守护者。面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以孟、庄为代表的儒道两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共同支撑着人伦文明,所谓儒道互补正是指其从德性与自然两翼对人伦文明的守护与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庄子 逍遥 齐物 德性
下载PDF
“践仁知天”与“截断众流”
10
作者 周恩荣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67-70,116,共5页
在《心体与性体》中,牟宗三认为宋、明儒的“道德理性”有三层含义:由“践仁知天”对应圣者的生命人格而一起顿时接触到的道德性之严整而纯粹的意义;由第一层含义同时“充其极”,因宇宙情怀而达致其形上意义;同时即在“践仁尽性”的工夫... 在《心体与性体》中,牟宗三认为宋、明儒的“道德理性”有三层含义:由“践仁知天”对应圣者的生命人格而一起顿时接触到的道德性之严整而纯粹的意义;由第一层含义同时“充其极”,因宇宙情怀而达致其形上意义;同时即在“践仁尽性”的工夫中,表现此既独一无二又易地而皆然的道德性。他认为,其中的第一层含义即能融摄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所说的一切,即“践仁知天”具有“截断众流”的能力。但牟宗三并没有解决“践仁知天”如何“截断众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践仁 截断众流 道德理性 牟宗三 康德
下载PDF
从“以意逆志”到“知性知天”——孟子认知方法检讨
11
作者 丁为祥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5期36-43,共8页
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到"知性知天"代表着孟子最基本的认知方法,也是中国传统认知方式的具体运用。在以往的研究中,"以意逆志"及其超越性指向固然得到了文史研究的基本认可,但"知人论... 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到"知性知天"代表着孟子最基本的认知方法,也是中国传统认知方式的具体运用。在以往的研究中,"以意逆志"及其超越性指向固然得到了文史研究的基本认可,但"知人论世"却往往被人们通过所谓宏大叙事之"论世"方式,从而给"知人"以"派定"性的理解;至于"知性知天",则始终被视为一种神秘主义倾向。实际上,作为传统的认知方式,"知人论世"、"知性知天"与"以意逆志"一样,全都脱胎于孔子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也都是由具体以指向抽象并通过个别来理解一般之普遍而又超越的认知指向。从根源上看,这种通过具体以认知抽象、通过个别以认知一般的指向,实际上也就代表着伏羲"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而"通神明之德"与"类万物之情"方法的落实与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以意逆志 人论世 方法
下载PDF
当知天道曲如弓──戏曲演变轨迹试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崇仁 《文化艺术研究》 1997年第2期34-23,共2页
关键词 演变轨迹 道曲 九斤姑娘 濒临绝境 二凡 百川朝海 坐唱班 台班 方卿
下载PDF
略论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内在关系
13
作者 张议丹 《科教文汇》 2006年第2X期91-91,共1页
孟子论“天”的内涵有四重,即神化之天、自然之天、道理之天和命数之天。尽心即可知性,知性也就能知天,心、性、天三者意义统一且内涵交通。心性本指向人,既然尽心可知性,知性又能知天,天人合一即可实现。
关键词 尽心 内在关系
下载PDF
云南北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卫星让农业“知天而行”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怡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许多人熟知的卫星功能是实现车辆定位和手机导航,云南北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经过多年攻关,该公司建立了农情遥感大数据服务平台,将传统农业从“靠天吃饭”转变为“知天而行”。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手机导航 车辆定位 大数据服务平台 农情遥感 现代农业领域 有限公司
下载PDF
七绝一首 门开方知天地宽
15
作者 陈笃生 《民主与科学》 1993年第6期4-4,共1页
关键词 居安
下载PDF
知人·知物·知天·知死——贺麟对人生观建立的四维考察
16
作者 代发君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6-89,共4页
人生观是贺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认识人生必须超出人生,深入“无人之境”,即跳出对感性生命的“小观”,实现对生命结构的“大观”,通过知人、知物、知天、知死,不断拓展生命的视野与空间,进而在以人观人(人—人)、以物观人(人... 人生观是贺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认识人生必须超出人生,深入“无人之境”,即跳出对感性生命的“小观”,实现对生命结构的“大观”,通过知人、知物、知天、知死,不断拓展生命的视野与空间,进而在以人观人(人—人)、以物观人(人—物)、以天观人(人—天)、以死观生(生—死)的四维考察中,洞悉和领悟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麟
下载PDF
天寒更知护骨
17
作者 陈蛟 《中国药店》 2008年第3期I0023-I0023,共1页
今年的大雪几乎把我国南方遮得严严实实。对我们常州来说,真是五十年不遇的一场雪灾。在这样寒冷且异常的天气里,生病的人多了,尤其是到了冷天就会发作得更厉害的骨病患者;广告也多了——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散文 作品赏析 寒更护骨》
下载PDF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访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文鹏
18
作者 郝哲 《中国测绘》 2020年第1期21-24,共4页
从传统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到依托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正如央视纪录片《了不起的中国农民》所讲,这群来自美国加州硅谷的创业团队重新定义了农民,从"靠天吃饭&... 从传统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到依托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正如央视纪录片《了不起的中国农民》所讲,这群来自美国加州硅谷的创业团队重新定义了农民,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遥感大数据赋能智慧农业,用科技之利器碰撞大国之根基农业,擦出的火花照亮了中国农业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团队 空间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智慧农业 农业产业化发展 张文鹏
下载PDF
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
19
作者 凌仕江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0年第7期9-9,共1页
停下匆忙的脚步,放下沉重的书包,带着愉悦的心情,让心灵无拘无束地在天地间翱翔。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季节,请你与我一同行走在这美丽的大地上,
关键词 《你西藏的有多蓝》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之探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岱年 熊坤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4-10,共7页
关键词 古代伦理 人关系 道德原则 孟子思想 伦理学家 人之分 人类道德 万物一体 一阴一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