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辅基天青蛋白两种天然构象共存的热力学证据——差热温度扫描和圆二色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洪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4,共6页
天然态蛋白质能否在溶液中存在多种构象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前报道中已经鉴定出绿脓杆菌去辅基天青蛋白突变体M121L可以多种构象共存. 用差热扫描量热和圆二色性的方法研究了野生型去辅基天青蛋白的热变性. 结果表明在pH从4.0到9.0... 天然态蛋白质能否在溶液中存在多种构象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前报道中已经鉴定出绿脓杆菌去辅基天青蛋白突变体M121L可以多种构象共存. 用差热扫描量热和圆二色性的方法研究了野生型去辅基天青蛋白的热变性. 结果表明在pH从4.0到9.0的范围内存在着两个摩尔热容最大值. 较低温度下的去折叠反应在所研究pH范围内均部分可逆,而较高温度下的去折叠反应均不可逆. 蛋白质去折叠的热容变化双峰用可相互转化的两种构象共存模型进行拟合. 较低温度下能够去折叠的构象在pH 4.0时占64%,在pH 9.0时占55%. 监测热变性过程中圆二色谱在219 nm处的信号变化也可以观测到两个独立的去折叠变化. 信号变化的比值与在相同条件下差热扫描法测得的两种构象摩尔比一致. 上述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前文提出的去辅基天青蛋白在溶液中至少存在着两种构象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性 去辅基天青蛋白 差热温度扫描 圆二色性 蛋白质构象
下载PDF
去辅基天青蛋白突变体M121L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构象(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洪杰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5-284,共10页
以往对绿脓杆菌去辅基天青蛋白变性机制的研究认为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相比之下,锌离子替代的天青蛋白的变性符合简单的二态模型。以脲为变性剂对去辅基天青蛋白突变体M121L的变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稳态条件下突变... 以往对绿脓杆菌去辅基天青蛋白变性机制的研究认为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相比之下,锌离子替代的天青蛋白的变性符合简单的二态模型。以脲为变性剂对去辅基天青蛋白突变体M121L的变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稳态条件下突变体的变性/复性符合二态模型,但其动力学过程复杂,并可用溶液中存在着两种可以相互转化的构象的变性/复性来解释。天然态N1去折叠的速度快,其重折叠的速度也快,N1的折叠机制可用存在着折叠途径上的快速折叠中间体模型来描述;天然态N2的去折叠速度慢,其重折叠主要是首先生成天然态N1,然后再缓慢地转化成N2。添加Zn2+能够把两种构象整合成一种构象,相应地,Zn2+替代的天青蛋白突变体的变性过程简化为单指数过程。对该突变体的研究加深了对天青蛋白去折叠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变性 去折叠 天青蛋白 荧光 停留
下载PDF
天青蛋白突变体的表达及其与顺铂前药的作用
3
作者 刘晓璇 王震 +1 位作者 梁高林 赵林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32-837,共6页
天青蛋白是含有铜离子配位的蛋白质.基于天青蛋白的配位化学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将蛋白质进行改造得到了H117G突变体,使其具有结合外源咪唑和组氨酸的功能.该突变体可以用于结合具有抗癌作用的顺铂的Pt(IV)前体药物.采用紫外可见滴定等方... 天青蛋白是含有铜离子配位的蛋白质.基于天青蛋白的配位化学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将蛋白质进行改造得到了H117G突变体,使其具有结合外源咪唑和组氨酸的功能.该突变体可以用于结合具有抗癌作用的顺铂的Pt(IV)前体药物.采用紫外可见滴定等方法对蛋白质与咪唑类化合物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药物复合物,并初步检验了该复合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前药 天青蛋白
下载PDF
天青蛋白基因在酮古龙酸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4
作者 王培琪 马玉 +2 位作者 李野 张天园 张怡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94-900,共7页
目的克隆来源于脱氮副球菌的天青蛋白基因(pden1359),并在酮古龙酸菌(Ketogulonicigenium sp.)Rif-B-003中表达。方法利用酶切酶连的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BBR1 MCS-2-pden1359,并以接合转移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菌株Rif-B-003中。采用双... 目的克隆来源于脱氮副球菌的天青蛋白基因(pden1359),并在酮古龙酸菌(Ketogulonicigenium sp.)Rif-B-003中表达。方法利用酶切酶连的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BBR1 MCS-2-pden1359,并以接合转移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菌株Rif-B-003中。采用双酶切、PCR验证获得阳性重组菌Rif-B-003/pBBR1 MCS-2-pden1359,SDS-PAGE检测Pden1359的蛋白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菌体内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浓度。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BBR1 MCS-2-pden1359并导入菌株RifB-003中获得重组菌Rif-B-003/pBBR1 MCS-2-pden1359,重组菌体SDS-PAGE显示在目的蛋白处有表达条带。在发酵各个时期,重组菌株比对照菌株Rif-B-003体内过氧化氢浓度均降低,最多降低1.05×10-8umol·cfu^(-1)(16.21%),超氧阴离子浓度也降低,最多降低8.52×10^(-1)1umol·cfu^(-1)(13.98%)。结论来源于脱氮副球菌的天青蛋白基因pden1359在酮古龙酸菌Rif-B-003中成功表达,可以降低菌体内活性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副球菌 天青蛋白基因 酮古龙酸菌 2-酮基-L-古龙酸
下载PDF
用定点自旋标记的方法研究天青蛋白疏水区的结构及其与p53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超 殷俊杰 赵保路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7,共8页
定点自旋标记技术结合电子顺磁共振(ESR)波谱技术已成为检测蛋白质结构的有力工具.本文使用该方法研究了天青蛋白疏水区的结构特征及其与p53蛋白的相互作用.围绕天青蛋白疏水区构建了6个突变体,并对其进行自旋标记.溶液中标记位点的自... 定点自旋标记技术结合电子顺磁共振(ESR)波谱技术已成为检测蛋白质结构的有力工具.本文使用该方法研究了天青蛋白疏水区的结构特征及其与p53蛋白的相互作用.围绕天青蛋白疏水区构建了6个突变体,并对其进行自旋标记.溶液中标记位点的自旋谱线表明,45及63位自旋探针的运动受到很大限制,而59及65位的标记探针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运动比较自由,而49和51位的标记探针则位于疏水结构里的一个相对封闭环境中.同时,对自旋探针与氯化镍可接近性的检测,得到了标记位点附近微环境的极性特征.当天青蛋白与p53相互作用时,标记物自旋谱线的变化证明了标记位点所处的疏水结构直接参与了相互作用.结果描述了溶液中天青蛋白疏水区的结构特征,并提出其疏水区与p53蛋白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细胞毒性的研究表明,位于天青蛋白疏水区的氨基酸与其细胞毒性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青蛋白 P53蛋白 自旋标记 蛋白相互作用 抗肿瘤 电子顺磁共振
原文传递
Construction of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of EBP1 Gene from Nervilia Fordii (Hance) Schltr.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琼林 何瑞 +1 位作者 詹若挺 陈蔚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6期1211-1214,共4页
[Objective] To construct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encoding gene Erb3binding protein (EBP1), which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plant organ size from Nervilia fordii (Hance) Schltr. [Methods] PCR produ... [Objective] To construct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encoding gene Erb3binding protein (EBP1), which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plant organ size from Nervilia fordii (Hance) Schltr. [Methods] PCR products of NfEBP1 with particular restriction sites and expression vectors, pET-28 and pET-16b were digested. Lig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selection were performed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pET-28-NfEBP1 and pET-16-NfEBP1. 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BL21 using heat -shock transformation. [Results] Recombinant plasmids pET-28-NfEBP1-1188 and pET-16-NfEBP1-1188 were construc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expressional host cells, E. coli BL21, and validated by colony PCR, sequencing and double digestion. [Conclusion]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of EBP1 gene from N. fordii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e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ilia fordii (Hance) Schltr. Coding gene of Erb3-binding protein (EBP1)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