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龙山石窟 被引量:1
1
作者 范丽雅 《美术大观》 2023年第5期91-95,共5页
日本著名建筑史家兼考古学家关野贞(1868-1935)1918年在考察中国古建筑时,于山西太原附近的深山僻壤处偶然“发现”了天龙山石窟,同年,他在日本建筑学会机关报上发表的中国调查概况报告中,首次提及了天龙山石窟,并做了简单介绍。本文则... 日本著名建筑史家兼考古学家关野贞(1868-1935)1918年在考察中国古建筑时,于山西太原附近的深山僻壤处偶然“发现”了天龙山石窟,同年,他在日本建筑学会机关报上发表的中国调查概况报告中,首次提及了天龙山石窟,并做了简单介绍。本文则是关野贞时隔3年后的1921年8月在《国华》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天龙山石窟的详细调查报告,他本人虽然把这次“发现”看作是偶然,但从该文中,可知事实上他事先仔细阅读了《山西通志》和《太原县志》等地方志,掌握了扎实的预备知识,故他的“发现”应该是做了周到的学术准备所带来的成果。尽管未能探查所有石窟,还有所误记,关野贞仍以相对准确的素描画和平面图及照片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天龙山石窟遭遇人为破坏之前的珍贵资料,足见该文学术价值之高,视觉资料之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野贞 天龙山石窟 发现 北魏北齐隋唐 海外传播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及传播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范高越 《丝网印刷》 2023年第5期19-23,共5页
全国十大石窟之一天龙山石窟社会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2023年成功入选山西首批32项文化记忆项。研究天龙山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应用,可以探析我国石窟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更多可能。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传播应用 天龙山石窟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危岩加固方法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幼松 张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3,共5页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 4 0公里处 ,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2 0多个石窟沿天龙山东西两峰分布 .由于长期受战乱影响和风雨侵蚀 ,石窟岩面破坏严重 ,山岩龟裂破碎已危及到文物本身 .为了挽救这一文化遗产 ,笔者详尽勘...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 4 0公里处 ,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2 0多个石窟沿天龙山东西两峰分布 .由于长期受战乱影响和风雨侵蚀 ,石窟岩面破坏严重 ,山岩龟裂破碎已危及到文物本身 .为了挽救这一文化遗产 ,笔者详尽勘测危岩分布 ,建立了分析模型 ,设计了加固方案 .加固手段包括面层防风化处理 ,浇筑钢筋混凝土面层 ,锚杆、工字钢以及预制钢筋混凝土顶柱加固等 .该项工程实践为以后类似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加固 天龙山石窟 文物保护 面层防风化处理 锚杆加固 工字钢加固
下载PDF
佛首魂归何处?——太原天龙山石窟佛首盗凿流失史 被引量:2
4
作者 武惠民 《文物世界》 2013年第3期48-49,共2页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石窟寺的建造也随之兴起,在距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隐藏着一处集结了400多年佛教石窟艺术精华的巅峰之作——天龙山石窟。石窟现存25窟,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藻井、壁画、飞天1144幅。东魏大权掌握...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石窟寺的建造也随之兴起,在距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隐藏着一处集结了400多年佛教石窟艺术精华的巅峰之作——天龙山石窟。石窟现存25窟,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藻井、壁画、飞天1144幅。东魏大权掌握者高欢执政的16年内,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拉开了天龙山佛教史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太原市 佛首 佛教史 东汉末年 石窟艺术 石窟 造像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建光 黄继忠 王旭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6-59,68,共5页
为保护天龙山石窟提供科学的依据,探讨了天龙山石窟工程地质特征问题。对天龙山石窟岩石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天龙山石窟岩石为砾粗-中粒石英砂岩,石英含量高,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胶结物以硅质最常... 为保护天龙山石窟提供科学的依据,探讨了天龙山石窟工程地质特征问题。对天龙山石窟岩石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天龙山石窟岩石为砾粗-中粒石英砂岩,石英含量高,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胶结物以硅质最常见,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属于坚硬岩石,但抗冻性差,抗风化能力中等。可见,天龙山石窟主要地质病害为岩体裂隙、窟顶渗水、岩体崩塌和石雕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工程地质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区域地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建光 黄继忠 +1 位作者 阎宏彬 李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3-125,140,共4页
天龙山石窟始建于东魏,长久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地质病害十分严重.为此,对天龙山石窟开展了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天龙山石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性和工程地质特性,为制定科学的文物保护措施提供理论... 天龙山石窟始建于东魏,长久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地质病害十分严重.为此,对天龙山石窟开展了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天龙山石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性和工程地质特性,为制定科学的文物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地质特性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与《维摩诘经》 被引量:6
7
作者 连颖俊 《文物世界》 2006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维摩诘经》 天龙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雕刻技法 形象刻画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社会影响 思想内容 太原市
下载PDF
浅析天龙山石窟藻井图案
8
作者 李秀红 崔晓东 《文物世界》 2015年第6期21-23,74,共4页
天龙山石窟始凿于1400多年前的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现存石窟25座。它以娴熟的造型、恰当的比例、柔和的线条和精细的雕刻,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宝库",为我们研究佛教、美术、雕刻,尤其是建筑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 天龙山石窟始凿于1400多年前的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现存石窟25座。它以娴熟的造型、恰当的比例、柔和的线条和精细的雕刻,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宝库",为我们研究佛教、美术、雕刻,尤其是建筑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文通过对天龙山石窟藻井的浅析来反映此时期的建筑艺术美,同时挖掘藻井图案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井 天龙山石窟 莲花 凤凰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保护性窟檐建设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连颖俊 《文物世界》 2012年第5期24-27,共4页
在石窟寺的保护中,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水,水害大致包括毛细水、凝结水、冻融水、雨水直接冲刷等。天龙山石窟周围水文地质情况虽然复杂,但大部分洞窟内雕像和壁面的风化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雨水的直接冲刷和雨水冲刷后从... 在石窟寺的保护中,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水,水害大致包括毛细水、凝结水、冻融水、雨水直接冲刷等。天龙山石窟周围水文地质情况虽然复杂,但大部分洞窟内雕像和壁面的风化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雨水的直接冲刷和雨水冲刷后从窟门回流的水对石窟的的影响最严重,监测结果显示,天龙山大气降水呈弱碱性,在排泄途中会与天龙山岩石的酸性成分反应,同时会溶解一部分岩石中的盐分,导致岩石的风化。因此天龙山石窟的防水重点应放在治理雨水直接冲刷,因地制宜修造保护性建筑是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保护性 水文地质 监测结果 大气降水 雨水 石窟 学术界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东东 《山西科技》 2017年第3期92-96,103,共6页
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天龙山石窟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天龙山石窟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风化、雨水侵蚀、岩体裂缝、环境污染和温度周期差异对石窟的破坏,提出了天龙山石窟保护的建议,包括维... 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天龙山石窟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天龙山石窟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风化、雨水侵蚀、岩体裂缝、环境污染和温度周期差异对石窟的破坏,提出了天龙山石窟保护的建议,包括维护性保护、政策性保护、扶持性保护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石窟破坏 石窟保护
下载PDF
流失海外文化遗产的数字复原——以天龙山石窟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7期176-177,共2页
大量文化遗产流失海外,数字复原使其与本体"数字合体",还原原始语境。文章以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为例,深度融合文化与技术,探讨流失海外文化遗产数字复原的方法、数字资源的应用,及在美术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发展中的... 大量文化遗产流失海外,数字复原使其与本体"数字合体",还原原始语境。文章以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为例,深度融合文化与技术,探讨流失海外文化遗产数字复原的方法、数字资源的应用,及在美术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失海外 文化遗产 数字复原 天龙山石窟
下载PDF
浅析天龙山石窟第九窟的两个审美特征
12
作者 李峥 《文物世界》 2011年第5期24-25,10,共3页
石窟的审美特征,是社会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而社会审美意识又往往决定于社会思想的发展状况。因此,石窟开凿时代的社会思想发展状况可以说是决定石窟审美特征的最根本的因素。太原天龙山石窟的第九号窟是开凿于中晚唐时期的一组石窟。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审美特征 社会思想 审美意识 中晚唐时期 思想发展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佛教造像的人性美
13
作者 李峥 《文物世界》 2005年第5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佛教造像 人性美 中国 文物考古 审美感受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艺术特色浅析
14
作者 王金花 《文物世界》 2011年第5期61-62,共2页
石窟艺术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它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艺术特色 犍陀罗艺术 中国社会史 文化交流史 佛教故事 石窟艺术 宗教文化
下载PDF
试论如何构建天龙山石窟大遗址公园
15
作者 于灏 《文物世界》 2013年第6期51-54,共4页
太原天龙山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山,这里石窟林立,古迹众多,峰峦秀美,松柏成荫。1965年,天龙山石窟及其附属文物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天龙山景区被确定为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天... 太原天龙山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山,这里石窟林立,古迹众多,峰峦秀美,松柏成荫。1965年,天龙山石窟及其附属文物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天龙山景区被确定为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天龙山成为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2001年,天龙山石窟及其附属文物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区 2001年 历史文化 主体部分
下载PDF
从天龙山石窟服饰内容看唐代服饰的文化特色
16
作者 苏玲玲 《沧桑》 2013年第4期54-56,共3页
天龙山石窟中所蕴含的服饰种类多样、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唐代服饰最绚丽多姿,开放自由,从石窟服饰文化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唐代大气蓬勃的文化气派。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唐代服饰 唐代文化
下载PDF
论天龙山石窟东峰区造像的相关问题
17
作者 苏玲玲 杨超杰 《文物世界》 2013年第6期26-28,共3页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东西两峰共开凿25座洞窟,石窟始凿于北魏末至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代,至唐代达到极盛,五代宋元以后逐渐被人遗忘。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造像 东魏时期 太原市 山西省 洞窟 北魏 北齐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的模制造像
18
作者 刘彩霞 《文物世界》 2014年第6期41-42,共2页
佛教于东汉末年传人我国,由于文化和认识上的差异,起初它仅仅流行于宫廷和上流社会之间,人们也只把它当成一种神仙方术。到三国时期一些佛经才被翻译成汉语,但我国的佛教在这一时期还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直至甘露五年(260年)河... 佛教于东汉末年传人我国,由于文化和认识上的差异,起初它仅仅流行于宫廷和上流社会之间,人们也只把它当成一种神仙方术。到三国时期一些佛经才被翻译成汉语,但我国的佛教在这一时期还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直至甘露五年(260年)河南颍川朱士行出家为僧并西行求法,从此我国的佛教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造像 模型 被动接受 东汉末年 上流社会 神仙方术 三国时期
下载PDF
围绕着关野贞“发现”山西天龙山石窟——以外村太治郎大型照片集《天龙山石窟》的出版为聚集点
19
作者 范丽雅(译) 《美术大观》 2022年第12期45-50,共6页
在日本学者关野贞“发现”天龙山石窟4年后的1922年,大型照片集《天龙山石窟》出版了。第二年即1923年,石窟内主要佛像的头部或者是整个佛像,壁面乃至天井的浮雕就被剥离盗走,而这本照片集是传递天龙山石窟被毁之前真实情况的唯一资料... 在日本学者关野贞“发现”天龙山石窟4年后的1922年,大型照片集《天龙山石窟》出版了。第二年即1923年,石窟内主要佛像的头部或者是整个佛像,壁面乃至天井的浮雕就被剥离盗走,而这本照片集是传递天龙山石窟被毁之前真实情况的唯一资料。因此,从出版到现在虽已历经很长时间,但其图版仍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点也可以说是天龙山石窟研究的特殊性所致。不过,这本照片集究竟是以何种意图,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才出版等问题却从来没有被考察过。为此,本文以当时的史料为线索,详细阐明《天龙山石窟》出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发现” 早期研究史 海外学者 大型照片集
下载PDF
当前天龙山石窟保护工作的设想
20
作者 唐泽华 《艺术科技》 2015年第3期71-71,共1页
天龙山石窟保护工作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当前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天龙山岩体张开性节理相当发育,由此造成岩体连续完整性受到破坏形成断裂、位移、松散,随时可造成石窟崩塌。通过排水、加固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 天龙山石窟保护工作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当前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天龙山岩体张开性节理相当发育,由此造成岩体连续完整性受到破坏形成断裂、位移、松散,随时可造成石窟崩塌。通过排水、加固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保护 设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