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太医学三舍法”教育制度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迟芬芳 梁永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期12-14,47,共4页
宋徽宗较为重视医学,于崇宁三年(1104年)创设太医学,使之隶属于国子监,以培养具有较高医治水平的医者,并在其中实施王安石"三舍法"学校教育模式,从而建立了中国古代医学特有的"太医学三舍法"教育制度。在教学制度上... 宋徽宗较为重视医学,于崇宁三年(1104年)创设太医学,使之隶属于国子监,以培养具有较高医治水平的医者,并在其中实施王安石"三舍法"学校教育模式,从而建立了中国古代医学特有的"太医学三舍法"教育制度。在教学制度上,采取分科、分级、分斋模式;在考试制度上,采取补试、私试、公试等多层级的考试来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并把学生日常纪律和品德列入考察范围,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规定了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的条件;对不合格的学生予以降舍。认为该制度注重对医学经典的学习和医德的考察,是对王安石"三舍法"学校教育的创新,克服了科举制度"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提高了当时医者的社会地位,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太医学三舍法 教育
下载PDF
方兴未艾的太赫兹生物医学传感器
2
作者 赵振宇 张雪莲 《光学仪器》 2024年第3期18-31,共14页
太赫兹生物医学传感器在当前研究中属于一个热点,其工作原理主要依托人工周期性电磁媒介或二维材料构建电磁亚波长结构,与入射的太赫兹波相互作用时,引发类似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产生的局域电磁场增强效应对周围的介电环境敏感,从而... 太赫兹生物医学传感器在当前研究中属于一个热点,其工作原理主要依托人工周期性电磁媒介或二维材料构建电磁亚波长结构,与入射的太赫兹波相互作用时,引发类似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产生的局域电磁场增强效应对周围的介电环境敏感,从而改变太赫兹光谱中共振的品质因子与谐振频率,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和分析。围绕近几年的研究现状,从生物传感器的类型及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分别加以阐述,讨论了太赫兹生物医学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旨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兹波 赫兹超构材料 赫兹生物医学 赫兹生物传感器 高灵敏度检测
下载PDF
北宋太医学考述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洪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2-86,共5页
太医学是北宋末年特设的医学教育机构,与太医局不同,它从属于国子监系统,属于国家正规教育体系。太医学实施了三舍升降制、地方贡额制,并促使各地设立了路、州、县三级地方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学对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推... 太医学是北宋末年特设的医学教育机构,与太医局不同,它从属于国子监系统,属于国家正规教育体系。太医学实施了三舍升降制、地方贡额制,并促使各地设立了路、州、县三级地方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学对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推动医学普及,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太医学 医学教育
原文传递
太赫兹波生物医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8
4
作者 冯华 李飞 陈图南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3年第6期827-835,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电子学和光子学技术突破使得太赫兹(THz)技术从实验研究逐渐发展到非破坏性检测、安全、医疗、通信等重要领域的实际应用。新技术的发展广泛激发了研究太赫兹波与生物分子和组织间相互作用的兴趣。与此同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电子学和光子学技术突破使得太赫兹(THz)技术从实验研究逐渐发展到非破坏性检测、安全、医疗、通信等重要领域的实际应用。新技术的发展广泛激发了研究太赫兹波与生物分子和组织间相互作用的兴趣。与此同时,尽管太赫兹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对太赫兹辐射的生物效应却知之甚少。可以肯定,与高能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和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物损伤相比,太赫兹辐射将引起独特的非电离非热生物效应。本文介绍了生物介质的太赫兹波表征技术研究和生物效应研究,总结了太赫兹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分析了太赫兹生物医学未来的发展和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效应 表征技术 赫兹生物医学 赫兹生物医学空隙
下载PDF
太赫兹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侯海燕 符志鹏 +2 位作者 李光大 杨建英 麻开旺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期99-103,共5页
太赫兹技术几年来得到迅速地发展,其独特的性质使得它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太赫兹波的特性与它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包括太赫兹在生化检测、医学成像诊断、组织检测、治疗以及医学通信中的应用。同时还分析了... 太赫兹技术几年来得到迅速地发展,其独特的性质使得它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太赫兹波的特性与它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包括太赫兹在生化检测、医学成像诊断、组织检测、治疗以及医学通信中的应用。同时还分析了太赫兹技术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兹生化检测 赫兹医学成像诊断 赫兹组织检测 赫兹治疗 赫兹医学通信
下载PDF
浅谈中医学中的太过与不及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黄果 徐丹苹 《光明中医》 2006年第4期6-8,共3页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讲究整体平衡,强调天人合一,指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机能的太过与不及。因而,中医治病就是调节这种太过与不及,使之趋于平衡,即“以平为期”。所以探讨中医学中的太过与不及,有利于明确发病机理,指导临床...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讲究整体平衡,强调天人合一,指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机能的太过与不及。因而,中医治病就是调节这种太过与不及,使之趋于平衡,即“以平为期”。所以探讨中医学中的太过与不及,有利于明确发病机理,指导临床对疾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不及
下载PDF
太赫兹生物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鼎 张岩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3年第3期134-150,共17页
太赫兹技术在过去数十年间发展迅速,作为一种强大的生物大分子表征工具,太赫兹光谱和成像技术展现了其在诊断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广阔前景。通过太赫兹光谱系统可以对生物样本的特定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类似地,太赫兹成像系统可以给出样品... 太赫兹技术在过去数十年间发展迅速,作为一种强大的生物大分子表征工具,太赫兹光谱和成像技术展现了其在诊断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广阔前景。通过太赫兹光谱系统可以对生物样本的特定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类似地,太赫兹成像系统可以给出样品中待测成分的空间分布。以太赫兹光学系统的类型为索引综述了太赫兹诊断医学方面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并从生物个体、组织、细胞到生物大分子的层面介绍了一些太赫兹生物效应的研究。尽管太赫兹临床医学领域仍处于尝试和初步探索的阶段,但已经呈现了很多具有应用潜力的开创性研究,如太赫兹辅助靶向药物跨膜运输和太赫兹癌细胞DNA去甲基等,为太赫兹技术的生物医学应用奠定了基础。最后总结太赫兹生物效应的研究现状,对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突破点进行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兹 赫兹光谱 赫兹成像 赫兹医学 赫兹生物效应
原文传递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the First Batch of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8
8
作者 宇文亚 徐建龙 +4 位作者 史楠楠 王丽颖 韩学杰 王永炎 吕爱平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76-381,共6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the first batch of Chinese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PG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using the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AG...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the first batch of Chinese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PG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using the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AGREE) instrument. Methods: Evidence-based CPGs in TCM support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stern Pacific Regional Office (WHO/WPRO) and whose development was organized by th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were identified and manually retrieved. CPG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AGREE instrument, and the data in each CPG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six domains in the AGREE instrument: scope and purpose,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rigor of development, clarity and presentation, applicability, and editorial independence. Results: Twenty-eight CPGs were identified, of which 26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AGREE instrument rated the 26 CPGs in terms of the six domains. 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 average scores: for editorial independence, 84.16%; for rigor of development, 80.95%; for scope and purpose, 79.96%; for clarity and presentation, 70.88%; for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61.28%; for applicability, the average score was only 27.09%. In summary, nine CPGs were rated as "strongly recommended", six as "recommended with provision or alternation", and 11 as "unsure". Conclusion: Most of the first batch of Chinese evidence-based CPGs in TCM had significant shortcomings in applicabi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special attention be paid to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applicability when developing evidence-based CPGs in 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GREE instrument quality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