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退想斋日记》看清末民初山西太原县的春节习俗及其特点
1
作者 曾留香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6年第5期69-71,共3页
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中有关春节节日生活的描写是研究清末民初山西太原县节日习俗的重要史料,分析史料发现,当地形成了以晋祠为中心的春节节庆模式,民间信仰和宗教对春节节日习俗有较大影响,但官方强制的规定却难以改变其固有的稳定... 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中有关春节节日生活的描写是研究清末民初山西太原县节日习俗的重要史料,分析史料发现,当地形成了以晋祠为中心的春节节庆模式,民间信仰和宗教对春节节日习俗有较大影响,但官方强制的规定却难以改变其固有的稳定性传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大鹏 退想斋日记 节日风俗 太原县
下载PDF
试析清代太原县契约行文特色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69件清代太原县契约文书为例
2
作者 樊鹏辉 《文物世界》 2021年第1期59-67,共9页
通过对清代太原县69件契约文书整理,并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及官方律例,就契约的种类、行文格式、契约形式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着重分析了行文格式,发现其蕴含丰富的政治经济生活信息,展现出太原县契约文书的区域特色。政治方面,由于靠近太原... 通过对清代太原县69件契约文书整理,并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及官方律例,就契约的种类、行文格式、契约形式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着重分析了行文格式,发现其蕴含丰富的政治经济生活信息,展现出太原县契约文书的区域特色。政治方面,由于靠近太原府,相关规章律例得到有效执行;经济方面,土地价格走势与清朝国势相符合,土地流转频率加快,越来越向大地主集中;文化传统方面,契约有自己的行文格式和契约形式,地区特色明显,亲邻权优先和交付老契、契随地走的传统依然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太原县 地契 社会生活
下载PDF
太原县龙天庙及其相关民俗
3
作者 张德一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6-80,共5页
明清太原县城,位于汾河之西的故晋阳西城(晋阳为横跨汾河东、西、中三城格局)大明宫遗址以南,从明洪武八年(1375)始筑以来一直是明太原县、清太原县、民国太原县、民国晋源县、新中国晋源县、太原市第六区、晋源区的治所,1963年后降为... 明清太原县城,位于汾河之西的故晋阳西城(晋阳为横跨汾河东、西、中三城格局)大明宫遗址以南,从明洪武八年(1375)始筑以来一直是明太原县、清太原县、民国太原县、民国晋源县、新中国晋源县、太原市第六区、晋源区的治所,1963年后降为公社、镇、街道办事处一级建置。县城南关之龙天庙(一名刘王祠)创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之前,所祀"刘王"被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以龙天庙为中心的一场大型抬神活动却流传甚远,涉及河东、河西的十数座村庄。这场前后历时三个月之久、有数千人参与抬神的民俗活动,不仅规模宏大充满趣味,而且有很深的历史内容,应该引起后人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县 龙天庙 民俗
原文传递
太原县国共谈判及其解放
4
作者 张德一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2-75,共4页
抗战胜利之后,中共太原县委和太原县民主政府与阎锡山政权太原县首脑们进行了"国共谈判"。其后,晋中战役打响,当人民解放军大兵压境时,龟缩在城里的阎锡山政权人员冒雨弃城而逃,县城随即解放。
关键词 太原县 国共谈判 解放
原文传递
《退想斋日记》所见抗战时期的民众生活——以太原为中心 被引量:12
5
作者 郝平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2,共6页
本文以《退想斋日记》为主要史料,从社会史的角度分析日寇全面侵华对原太原县及附近区域的民众生活所造成的剧烈创伤,了解不同民众对这些变化的认知及感受。从民众的视角再现当时日寇在侵略中国期间的所作所为对沦陷区民众生产生活的巨... 本文以《退想斋日记》为主要史料,从社会史的角度分析日寇全面侵华对原太原县及附近区域的民众生活所造成的剧烈创伤,了解不同民众对这些变化的认知及感受。从民众的视角再现当时日寇在侵略中国期间的所作所为对沦陷区民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而八路军的种种言行给民众带来了希望和依托,民众对八路军的支持经历了一个感受、认同、接受、支持的渐进过程。这份信赖和支持是八路军能够坚持敌后抗战的民众基础,也是八路军在抗战中茁壮成长并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寇 民众 社会状况 太原县 红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