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原西山地区雪松大树移植技术
1
作者 宁丽枝 《山西林业》 2013年第1期39-40,共2页
雪松属于观赏树种,树体高大,树形优美,近年来已经引进北方地区栽植。从移植树木选择、挖掘、包装和运输、栽植、栽植后的养护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雪松在太原地区的栽植技术。
关键词 太原西山地区 雪松 大树移植 技术
下载PDF
太原西山地区居民小区绿化浅析
2
作者 温燕 《山西林业》 2013年第3期42-44,共3页
从现代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出发,分析了太原市西山地区居民小区绿地从适应性、季相、功能上树种的选择、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太原西山地区 居民小区 绿化
下载PDF
山西太原西山下二叠统太原组鳞木属化石研究
3
作者 贾高文 史建儒 +4 位作者 杨永胜 王瑾 郝思宇 薛沛霖 李佳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47,共8页
华夏植物群是晚古生代全球四大著名植物群之一,鳞木属(Lepidodendron)广泛分布于四大植物群中。华夏植物区鳞木属因叶痕较大、叶痕下无通气道痕而被视为地域特征显著的东方型鳞木,区别于具有通气道痕的欧美植物区鳞木属。山西太原西山... 华夏植物群是晚古生代全球四大著名植物群之一,鳞木属(Lepidodendron)广泛分布于四大植物群中。华夏植物区鳞木属因叶痕较大、叶痕下无通气道痕而被视为地域特征显著的东方型鳞木,区别于具有通气道痕的欧美植物区鳞木属。山西太原西山地区是华夏植物群的重要分布地之一,本文对太原西山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的4块东方型鳞木化石进行鉴定和描述。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三种鳞木属叶座化石,即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Lepidodendron cervicisum和Lepidodendron cf.aolungpylukense。根据鳞木属的大化石记录和相似属的研究成果,推测该属可能在晚泥盆世晚期起源于华南板块,跨洋流到达土耳其小亚细亚一带后开始分化,一支向西北到达欧洲西部并扩散至美洲北部,另一支从土耳其一带向北扩散至西伯利亚,最终散布到东欧、中亚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木属 太原西山地区 华夏植物群 下二叠统 古地理
下载PDF
太原市西山地区城市经营探讨
4
作者 陈新凤 赵平利 《经济师》 2012年第11期198-199,共2页
太原市西山地区城市经营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运作的模式,政府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出发,利用市场机制,将城市可以用来经营的资源资产化,实现社会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多重目标。
关键词 太原西山地区 城市经营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太原市西山地区土地资源数量和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云 杨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1088-11089,11107,共3页
基于太原市西山地区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太原市西山地区土地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多样性方面,西山地区尖草坪区域的GM指数最大,达到了0.76,其次是晋源区域,GM指数达到了0.70,万柏林区域的GM指数最低... 基于太原市西山地区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太原市西山地区土地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多样性方面,西山地区尖草坪区域的GM指数最大,达到了0.76,其次是晋源区域,GM指数达到了0.70,万柏林区域的GM指数最低,仅0.57;在土地结构集中度上,万柏林区的土地集中化程度高于西山地区的总体水平,晋源区和尖草坪区的土地集中化程度低于西山地区的总体水平;在土地结构数量组合上,整个西山地区土地利用齐全程度较高,集中化程度较低,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为3种,从其所辖区域上看,尖草坪区域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数最多,土地利用程度较为齐全,万柏林区域和晋源区域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相对较少,土地利用的整体功能也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数量结构 空间分布 洛伦茨曲线 太原西山地区
下载PDF
采煤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分析——以山西太原西山煤矿开采区为例 被引量:53
6
作者 乔小娟 李国敏 +4 位作者 周金龙 都洁 杜成元 孙中惠 巫润建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以太原西山煤矿集中开采区为例,从水量水质两方面分析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西山矿区浅层煤炭资源开采的逐步枯竭和开采技术水平的完善,煤炭开采在向下煤组延深的同时,强度也不断增大。浅中层地下水逐渐被疏... 以太原西山煤矿集中开采区为例,从水量水质两方面分析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西山矿区浅层煤炭资源开采的逐步枯竭和开采技术水平的完善,煤炭开采在向下煤组延深的同时,强度也不断增大。浅中层地下水逐渐被疏干,深层岩溶水因采煤排水转化为矿坑水,岩溶大泉的补给量随之减少,而矿坑突水又增大了岩溶泉域的排泄量,造成岩溶泉水位的降低甚至泉水的断流。在采空区,地表径流通过因采煤而造成的裂缝与塌陷地带,大量渗漏入矿井中,从而使地表径流量减少,改变了地下水系统与地表水系统的补排关系。采煤产生的酸性矿坑水及固体废弃物随着地下水而迁移,造成了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治理难度加大。老窑水的存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地下水 太原西山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