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子舍人帖》与王琰生平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17-221,共5页
六朝时期纸质材料,现已很难一睹真容。为数寥寥的"幸存者",多是以书法作品而闻名的唐代摹本。即便如此,这些唐摹本也显得弥足珍贵。因为从史料学的角度来说,它们属于第一手资料。《太子舍人帖》(又称《王琰帖》、《在职帖》)... 六朝时期纸质材料,现已很难一睹真容。为数寥寥的"幸存者",多是以书法作品而闻名的唐代摹本。即便如此,这些唐摹本也显得弥足珍贵。因为从史料学的角度来说,它们属于第一手资料。《太子舍人帖》(又称《王琰帖》、《在职帖》),据说是南齐王僧虔的手笔。其书法被后世誉为"神高气全,耿介锋芒。发卷伸纸,满目辉光。"不过,抛开这些遒劲的墨书而去关注其文本本身,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颇有意义,值得探究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舍人 冥祥记 王琰 南朝士族 佛教文化
下载PDF
魏晋南朝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职掌的发展与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才 张琛 《阅江学刊》 2011年第3期106-114,共9页
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作为东宫职官序列的重要成员,在魏晋南朝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魏晋南朝此二职已成为国家正式职官,在此期间,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的职掌及任职资格均发生过较大变化。从职掌来说,此二职的职能... 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作为东宫职官序列的重要成员,在魏晋南朝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魏晋南朝此二职已成为国家正式职官,在此期间,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的职掌及任职资格均发生过较大变化。从职掌来说,此二职的职能有所拓展;从任职资格来说,则从三国时期没有特别要求发展为两晋南朝时期要求门第较高,因为此二职已经变成世族门阀趋之若鹜的"清望官"。这种情况到陈朝时发生逆转,这主要是因为南朝士族到陈朝时已经趋于没落,并由此使职官制度产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 魏晋南朝 职官制度
下载PDF
战国秦汉时期舍人试探 被引量:5
3
作者 沈刚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5期5-8,共4页
Shenren appeared in the period of Zhanguo. At the beginning they have the character of family subjects. In Qin Dynasty and the period between Qin and Han Dynasty, they begin to transform themselves into government off... Shenren appeared in the period of Zhanguo. At the beginning they have the character of family subjects. In Qin Dynasty and the period between Qin and Han Dynasty, they begin to transform themselves into government officer and have the embryonic form. After Han dynasty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nation administer the Sheren become standardized. One hand, they tighten up the management of private Sheren;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national bureaucratic system have Sheren, named Taizisheren. As the national officer, Taizisheren was appointed not by Chaju. The evolved of the Sheren status is reflected the trend that bureaucratic systems have become standardized in thi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秦朝 汉朝 太子舍人 国家职官体系
下载PDF
唐代文獻考訂拾零(上)
4
作者 張蒙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4年第3期52-52,共1页
《唐六典》卷二六:太子舍人四人,正六品上;(注:……咸亨元年复爲太子舍人)太子舍人掌侍從,行令書、令旨及表、啓之事。(中華書局,1992年,頁671)按:此節文字,《唐六典》原關,陳仲夫先生據《太平御覽》、《職官分紀》等書作了校補。
关键词 正六品 《唐六典》 令旨 太子舍人 職官 文獻
下载PDF
南北朝作家编年初稿(一)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福赓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72-83,共12页
《南北朝作家编年》(初稿),上自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起,下迄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止,凡169年。以年为纬,系入南北朝作家40余人,作品500余篇。每年之下,编列、考订入编作家年齿、事迹以及所为诗文。征引诗文,作者有别集者,由别集采录... 《南北朝作家编年》(初稿),上自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起,下迄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止,凡169年。以年为纬,系入南北朝作家40余人,作品500余篇。每年之下,编列、考订入编作家年齿、事迹以及所为诗文。征引诗文,作者有别集者,由别集采录;无别集者,多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录诗文写作年代,有可确定者,有暂定者,有依某家之说而定者,均一一注明。资料匮乏,学知浅陋,名家大作不能系年者,暂付阙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惠连 写作年代 傅亮 州刺史 太子舍人 始宁墅 何承天 景仁 永初 宋武帝
下载PDF
颜真卿《忠义堂帖》行书版本考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浩溦 《中国书画》 2020年第7期4-6,共3页
一、《忠义堂帖》初刻与古版本概述(一)留元刚与《忠义堂帖》初刻帖目考留元刚,字茂潜,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试中博学宏词,赐同进士出身。曾任太子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太子侍讲、实录院检讨官、温州知府等官职。留元刚曾致力于收集... 一、《忠义堂帖》初刻与古版本概述(一)留元刚与《忠义堂帖》初刻帖目考留元刚,字茂潜,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试中博学宏词,赐同进士出身。曾任太子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太子侍讲、实录院检讨官、温州知府等官职。留元刚曾致力于收集颜真卿的文集以及书法遗迹,《忠义堂帖》便是其一,并且在书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忠义堂 书法史 刻帖 博学宏词 太子舍人 行书 宋宁宗
下载PDF
诸葛亮八阵遗址真伪商榷
7
作者 李伯勋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48-50,47,共4页
诸葛亮之用兵“八阵”,历来为世人称道,以至被小说家神化,但史载却语焉不详。《三国志》记载者,仅《诸葛亮传》:“(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十三字;而诸葛亮本文言及者,亦仅后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篇所引:“... 诸葛亮之用兵“八阵”,历来为世人称道,以至被小说家神化,但史载却语焉不详。《三国志》记载者,仅《诸葛亮传》:“(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十三字;而诸葛亮本文言及者,亦仅后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篇所引:“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十三字,故由此难知原貌。然而晋南北朝人却记载了一系列关于诸葛亮演练八阵的遗址(俗称“八阵图”),由此按“图”索骥,不失为探求诸葛八阵内容的一个好途径。但其真伪,却存有异议。笔者以为,诸葛八阵遗址不可轻易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阵图 水经注 《三国志》 常山蛇 太子舍人 弥牟镇 婆州 盛弘之 益州记 兵要
下载PDF
两汉推行盐铁专卖的几个重要人物
8
作者 罗庆康 《盐业史研究》 1990年第4期47-53,共7页
实行盐铁官营,是两汉一项比较重要的财政制度改革。就推行的人来说,可考者有郑当时、武帝、孔仅、东郭咸阳、桑弘羊、张汤、王莽、章帝、张林等,耿寿昌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本文只打算谈谈上面这几个人涉及盐铁专卖政策方面的事,不作全... 实行盐铁官营,是两汉一项比较重要的财政制度改革。就推行的人来说,可考者有郑当时、武帝、孔仅、东郭咸阳、桑弘羊、张汤、王莽、章帝、张林等,耿寿昌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本文只打算谈谈上面这几个人涉及盐铁专卖政策方面的事,不作全面评述。 1.郑当时 郑当时,字庄,陈(今河南淮阳)人。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武帝时,曾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及右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铁官营 郑当时 盐铁专卖 大司农 大农部丞 河南淮阳 耿寿昌 财政制度 孔仅 太子舍人
下载PDF
《东方未明》本义述评
9
作者 张启成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68-70,57,共4页
《东方未明》是《诗经·齐风》中一首颇有争议的诗,其本义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因此有必要综合比较各家之说,加以论述、评析,并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作为探讨该诗本义的一个新的起点。纵观古今学者对该诗本义的探讨,择其要者,大体有如... 《东方未明》是《诗经·齐风》中一首颇有争议的诗,其本义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因此有必要综合比较各家之说,加以论述、评析,并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作为探讨该诗本义的一个新的起点。纵观古今学者对该诗本义的探讨,择其要者,大体有如下五种:一、刺朝廷兴居无节说。《毛诗序》说:“《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职焉。”《毛诗》的“刺无节”说,影响很大,郑玄、孔颖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本义 《毛诗序》 挈壶氏 古今学者 未明 焦氏 太子舍人 诗三家义集疏 风诗类钞 妾薄命
下载PDF
发现高平陵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的发掘与研究
10
作者 王咸秋 高虎(图) 任超(图) 《大众考古》 2021年第12期20-25,共6页
曹一朝,从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于洛阳称帝,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立国46年,历5帝。其中齐王曹芳遭废氣高贵乡公曹髦因亲讨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害,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灑涧之滨,元帝曹奂禅位于晋后,葬于邺城.
关键词 司马炎 平陵 曹芳 高贵乡公 太子舍人 三十里
下载PDF
东海徐氏与南朝诗歌
11
作者 岐璜 《临沂师专学报》 1993年第2期65-69,共5页
齐鲁之邦,位于泰山南北,外有北海、淄莱、瑯琊、东海环绕。它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早于春秋之际,便出现了孔孟两位儒学大师。其思想、文化、教育,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典范。其后北海孙武、孙膑;淄莱晏婴、左思;郎琊诸葛氏、王氏;东海... 齐鲁之邦,位于泰山南北,外有北海、淄莱、瑯琊、东海环绕。它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早于春秋之际,便出现了孔孟两位儒学大师。其思想、文化、教育,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典范。其后北海孙武、孙膑;淄莱晏婴、左思;郎琊诸葛氏、王氏;东海缪氏、徐氏等等,人才倍出,雄踞于世,为历代政治、文化均作出过重大贡献。到南北朝时期,东海徐氏一族,成为时人刮目相看的望族之一,他们对南朝的政治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流传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诗歌 《玉台新咏》 文人乐府 诸葛氏 南北朝时期 太子舍人 答外 缪氏 歌行体 轻靡
下载PDF
门可罗雀
12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第8期54-54,共1页
汉武帝手下有两位大臣,一位是汲jí黯àn,另一位是郑庄。汲黯在景帝时期,曾任太子洗马,在武帝时期,曾做过东海太守,后来又任主爵jué都尉。郑庄在景帝时期,曾经担任太子舍人,在武帝时期担任大农令。这两位大臣都为官清正,... 汉武帝手下有两位大臣,一位是汲jí黯àn,另一位是郑庄。汲黯在景帝时期,曾任太子洗马,在武帝时期,曾做过东海太守,后来又任主爵jué都尉。郑庄在景帝时期,曾经担任太子舍人,在武帝时期担任大农令。这两位大臣都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曾位列九卿qīnɡ,声名显赫,权势高,威望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帝 汲黯 九卿 汉武帝 刚直不阿 声名显赫 太子舍人 郑庄
下载PDF
古代廉吏的“拒礼诗”
13
作者 蒋伟 《新湘评论》 2022年第6期63-63,共1页
中国人很重礼尚往来,但官场上有来有往则往往暗藏腐败。在古代,清官廉吏严于自律,常赋诗拒礼拒贿,借诗明志。“诗圣”杜甫写过一首题为《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的拒礼诗。当时杜甫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张太子舍人送来一条用丝... 中国人很重礼尚往来,但官场上有来有往则往往暗藏腐败。在古代,清官廉吏严于自律,常赋诗拒礼拒贿,借诗明志。“诗圣”杜甫写过一首题为《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的拒礼诗。当时杜甫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张太子舍人送来一条用丝织成的床褥,杜甫拒收。他在诗中说礼物太过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南节度使 严武 礼尚往来 太子舍人 杜甫
下载PDF
夏侯湛赋篇考述
14
作者 何易展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70-184,共15页
夏侯湛,字孝若,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西晋文学家。曹魏名将夏侯渊之曾孙;其父夏侯庄,淮南太守。武帝泰始年间举贤良,对策中第。后选补太子舍人,转尚书郎,出为野王令。又曾为中书侍郎、南阳相,不久迁为太子仆。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 夏侯湛,字孝若,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西晋文学家。曹魏名将夏侯渊之曾孙;其父夏侯庄,淮南太守。武帝泰始年间举贤良,对策中第。后选补太子舍人,转尚书郎,出为野王令。又曾为中书侍郎、南阳相,不久迁为太子仆。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元康初病逝,年四十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侯湛 赋篇 秋夕哀 太子舍人 西晋文学 初學記 晋惠帝 散骑常侍 夏侯渊 嚴可均
原文传递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导“六法”
15
作者 蒋玉军 赵遐 《教学考试》 2018年第10期24-26,共3页
文言文的实词一直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能运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技巧与方法,对陌生的文言文实词进行合理的解释,实则是考查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与拓展能力。绝大多数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 文言文的实词一直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能运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技巧与方法,对陌生的文言文实词进行合理的解释,实则是考查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与拓展能力。绝大多数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要明确其在具体的语境中的词义,着实需要相应的能力。下面本文对文言文实词意义的常用推导方法做一些深入探讨。技法一:巧借字形结构猜义法从造字方法来看,中国汉字多数为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舍人 文言文
原文传递
略论晁错的军事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一民 《军事历史研究》 1987年第3期175-180,共6页
晁错,西汉颖川人,文帝时为太子舍人、太子家令、中大夫,景帝时先任内史、后迁御史大夫,公元前一五四年死于吴楚七国之乱。在晁错留下的言论中,有关军事方面的内容有其突出的地位,其观点锐利,思想深遽,不乏天才的智慧之光,不仅在汉代军... 晁错,西汉颖川人,文帝时为太子舍人、太子家令、中大夫,景帝时先任内史、后迁御史大夫,公元前一五四年死于吴楚七国之乱。在晁错留下的言论中,有关军事方面的内容有其突出的地位,其观点锐利,思想深遽,不乏天才的智慧之光,不仅在汉代军事史上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且在整个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七国之乱 太子家令 军事思想史 太子舍人 景帝 军事方面 中大夫 兼并战争 五口之家 倍称之息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同一错误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振甫 《古籍研究》 1996年第4期13-14,92,共3页
《文心雕龙·书记》:'赵至叙离,乃少年之激切也。'范文澜注:'《文选·赵景真(至)与嵇茂齐(蕃)书》李善注曰:《嵇绍集》曰:‘赵景真与从兄茂齐书,时人误谓吕仲悌(安)与先君(嵇康)书,故具列本末。赵至,字景真,代郡人... 《文心雕龙·书记》:'赵至叙离,乃少年之激切也。'范文澜注:'《文选·赵景真(至)与嵇茂齐(蕃)书》李善注曰:《嵇绍集》曰:‘赵景真与从兄茂齐书,时人误谓吕仲悌(安)与先君(嵇康)书,故具列本末。赵至,字景真,代郡人,州辟辽东从事。从兄太子舍人蕃,字茂齐,与至同年相亲。至始诣辽东时,作此书与茂齐。’干宝《晋纪》以为吕安与嵇康书。二说不同,故题云景真而书曰安。《晋书·文苑·赵至传》:‘至与康兄子蕃友善·及将远适,乃与蕃书叙离,并陈其志。’兹据《文选》所载录于后:‘安白(本传无此二字)……’'照李善注,认为这封信有两种说法:一是接《嵇绍集》说,称为《赵景真与嵇茂齐书》,一是按干宝《晋纪》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至 《文选》 景真 嵇绍 吕安 晋纪 太子舍人 具列 晋书 从兄
原文传递
修订本《梁书》勘误一则
18
作者 何良五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203,共1页
中华书局修订本《梁书》卷四一《刘孺传》载:(刘孺弟)遵字孝陵。少清雅,有学行,工属文。起家著作郎,太子舍人,累迁晋安王宣惠、云麾二府记室,甚见宾礼,转南徐州治中。~(1)按:“起家著作郎”误,应为“起家著作佐郎”。《隋书·百官... 中华书局修订本《梁书》卷四一《刘孺传》载:(刘孺弟)遵字孝陵。少清雅,有学行,工属文。起家著作郎,太子舍人,累迁晋安王宣惠、云麾二府记室,甚见宾礼,转南徐州治中。~(1)按:“起家著作郎”误,应为“起家著作佐郎”。《隋书·百官志》载梁、陈起家之制:“陈承梁,皆循其制官……三公子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令仆子起家秘书郎。若员满,亦为板法曹,虽高半阶,望终秘书郎下。次令仆子起家著作佐郎,亦为板行参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书》 著作郎 隋书·百官志 秘书郎 太子舍人 令仆
原文传递
《全唐诗》丛考
19
作者 趙庶洋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567-581,共15页
《全唐诗》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唐代诗人两千五百多人,诗作四万多首。从其编成之日起,就成为研治唐诗的必读文献,在唐代文学研究中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部书在编纂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历来... 《全唐诗》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唐代诗人两千五百多人,诗作四万多首。从其编成之日起,就成为研治唐诗的必读文献,在唐代文学研究中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部书在编纂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历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诗歌总集 庾抱 胡震亨 歐陽詢 唐代文学 太子舍人 帝京篇 五百 清朝康熙
原文传递
玉树流芳照后庭
20
作者 沈尧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19,共1页
乐昌分镜故事在孟棨的《本事诗》里有记载迫思浅鲁氖?想是史实了。故事大概为:陈后主叔宝之妹、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对乐昌说:“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傥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 乐昌分镜故事在孟棨的《本事诗》里有记载迫思浅鲁氖?想是史实了。故事大概为:陈后主叔宝之妹、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对乐昌说:“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傥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于是破一镜,两人各执其半。及陈亡,乐昌果入越国公杨素府,很受宠嬖。德言流离辛苦,访乐昌至京师。以破镜得合,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得诗,涕泣不食。杨素知其事,怆然改容,召德言,还其妻。徐、陈相偕,终老江南。故事十分哀艳动人。用这个故事谱写出的京剧《玉树后庭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分镜 后庭 玉树后庭花 孟棨 徐德言 太子舍人 叔宝 言对 乐昌公主 权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