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视域下“太平泥叫叫”文化创意品牌设计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雪萍 张军 蒋郅杰 《工业设计》 2023年第4期125-127,共3页
文章通过研究镇江泥塑“太平泥叫叫”的外型特征、装饰纹样、制作工艺、色彩搭配等,挖掘“太平泥叫叫”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底蕴,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元素,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现代设计手法与风格打造前卫时尚且特征鲜明的文化创意品牌,在... 文章通过研究镇江泥塑“太平泥叫叫”的外型特征、装饰纹样、制作工艺、色彩搭配等,挖掘“太平泥叫叫”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底蕴,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元素,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现代设计手法与风格打造前卫时尚且特征鲜明的文化创意品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跟随文化旅游的浪潮,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泥叫叫”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同时为此类型的传统文化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太平泥叫叫 文化创意品牌 设计策略
下载PDF
传承的哨音:太平泥叫叫
2
作者 蒋小荣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 2023年第4期52-56,共5页
不久前,友人相赠了一套“太平泥叫叫”,这些十二生肖造型的泥塑甚是可爱。恰逢幼儿园大班开展“小小中国娃”主题活动,泥叫叫便成了出席的“嘉宾”,吸引了无数小“泥”粉。趣谈泥叫叫:民艺瑰宝,独具匠心“泥叫叫”,也称“娃娃哨”“泥哨... 不久前,友人相赠了一套“太平泥叫叫”,这些十二生肖造型的泥塑甚是可爱。恰逢幼儿园大班开展“小小中国娃”主题活动,泥叫叫便成了出席的“嘉宾”,吸引了无数小“泥”粉。趣谈泥叫叫:民艺瑰宝,独具匠心“泥叫叫”,也称“娃娃哨”“泥哨”,是一种捏制成形、经低温焙烧且能发出单音声响的泥塑。作为历史悠久的民俗玩具,泥叫叫流传于陕西省西安市鱼化寨、江苏省镇江市华山村等地。泥叫叫源于人类的图腾信仰,最初的形态大多是“鸟”“鱼”,后期逐渐增加了“老虎”“狮子”等动物形象。一枚泥叫叫需要经过选土、捏制、通哨、晾晒、烧制、彩绘等多个步骤,才能发出响亮的哨声,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镇江市 幼儿园大班 十二生肖 人民的智慧 图腾信仰 动物形象 太平泥叫叫 鱼化寨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播应用——以“太平泥叫叫”交互展示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崔晋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80-82,共3页
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应用较多,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较少,本文试图就增强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应用加以探讨,通过一项实际应用项目来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应用研究,... 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应用较多,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较少,本文试图就增强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应用加以探讨,通过一项实际应用项目来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应用研究,及由此产生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太平泥叫叫 交互展示
下载PDF
镇江泥塑“太平泥叫叫”IP形象设计与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雪萍 张军 印男宇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7期103-105,共3页
“太平泥叫叫”是镇江当地一种古老的泥哨玩具,声音清脆响亮,造型古朴大气,题材丰富多样,历史悠久。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总结IP(知识产权)形象设计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深入挖掘“太平泥叫叫”的外形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设计和... “太平泥叫叫”是镇江当地一种古老的泥哨玩具,声音清脆响亮,造型古朴大气,题材丰富多样,历史悠久。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总结IP(知识产权)形象设计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深入挖掘“太平泥叫叫”的外形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设计和规划其IP形象,同时思考IP形象的传播策略,以期为同类型非遗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泥叫叫 非遗 IP形象 设计 传播
下载PDF
试论镇江华山“太平泥叫叫”的艺术特征
5
作者 纪黎 《美术大观》 2012年第4期78-78,共1页
本文试图从镇江华山太平泥叫叫制作工艺、构形特征、色彩情感及其娱乐性等方面,来挖掘泥塑玩具中蕴涵的艺术底蕴,同时呼吁社会对这一即将退出人们视线的传统泥玩具的保护与传承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太平泥叫叫 构形特征 娱乐性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角下太平泥叫叫的设计与传播策略研究
6
作者 姚星宇 戴雪红 《今古文创》 2022年第29期92-94,共3页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推广渠道,都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旅游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地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旅游的品位,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文以“太平泥叫叫”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在文旅融合背景下,...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推广渠道,都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旅游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地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旅游的品位,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文以“太平泥叫叫”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增强“太平泥叫叫”的互动性、趣味性,这对“太平泥叫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太平泥叫叫”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弘扬地方旅游文化,提升城市旅游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太平泥叫叫 地方文化传播
下载PDF
“太平泥叫叫”制作活动设计
7
作者 陈红霞 《小学科学》 2021年第11期120-120,共1页
【教材简解】太平泥叫叫是一种能发出声响的玩具,用本地特有的黄泥制作。制作泥叫叫的过程包括了加工黄泥以及刺哨孔的过程,孩子可以用铅丝等工具知道洞有多深、是否相通,也可以用放大镜探测。这些过程伴随着孩子自主的有兴趣的探索,激... 【教材简解】太平泥叫叫是一种能发出声响的玩具,用本地特有的黄泥制作。制作泥叫叫的过程包括了加工黄泥以及刺哨孔的过程,孩子可以用铅丝等工具知道洞有多深、是否相通,也可以用放大镜探测。这些过程伴随着孩子自主的有兴趣的探索,激发孩子自主或者合作学习,能在亲乡土中培养孩子爱家乡的情感。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学习的过程可多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家乡 游戏化 幼儿园 放大镜 太平泥叫叫 学习的过程 一年级
下载PDF
太平泥叫叫
8
作者 符沉 秦莹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 2020年第3期46-47,共2页
"太平泥叫叫"是镇江地区独特的民间玩具,源于南朝,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能吹响,且有祈福太平之意,所以称"太平泥叫叫"。周宝康先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泥叫叫"(泥塑)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作... "太平泥叫叫"是镇江地区独特的民间玩具,源于南朝,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能吹响,且有祈福太平之意,所以称"太平泥叫叫"。周宝康先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泥叫叫"(泥塑)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作为幼儿园特聘的专家,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造型生动、古朴的艺术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传承人 太平泥叫叫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玩具 康先生 艺术作品 镇江地区 幼儿园
下载PDF
守正创新 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9
作者 孙霞 《华人时刊》 2020年第9期38-39,共2页
选泥、取泥、炼泥、成型、刺孔、装饰、晾干、进锅灶用余火焐成黑色、用松香罩、点色,每做一个太平泥叫叫,都要经过这么10道工序。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泥叫叫(泥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乡土人才、镇江市太平民俗民艺馆馆长周... 选泥、取泥、炼泥、成型、刺孔、装饰、晾干、进锅灶用余火焐成黑色、用松香罩、点色,每做一个太平泥叫叫,都要经过这么10道工序。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泥叫叫(泥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乡土人才、镇江市太平民俗民艺馆馆长周宝康,十多年间已经做出了不计其数的太平泥叫叫。他的梦想,是让土生土长的泥叫叫能够带着鲜明的镇江传统文化特色长久地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泥叫叫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特色 乡土人才 代表性传承人 守正创新 民俗民艺
下载PDF
多主体参与及协同创新:微型非遗传承路径研究——以太平泥叫叫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喆 周瑜 《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近年,在国家大力保护和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业态,而微型非遗传承却因规模较小、传承人队伍不健全,无法形成大规模集群式产业化发展模式,多主体参与日益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共通机制。本文基于多主体参与视角,... 近年,在国家大力保护和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业态,而微型非遗传承却因规模较小、传承人队伍不健全,无法形成大规模集群式产业化发展模式,多主体参与日益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共通机制。本文基于多主体参与视角,以太平泥叫叫为个案研究主体,结合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及问题,提出微型非遗传承中的多主体参与下的协同创新模型。从空间拓展、平台搭建、产品赋能、品牌研发、项目参与、传播推广六个方面提供具体实施路径,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微型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参与 协同创新 微型非遗 太平泥叫叫
原文传递
农耕文化下开展“太平泥叫叫”+校本课程的研究
11
作者 张建民 《新教育(海南)》 2023年第32期105-106,共2页
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地特色,设计校本课程。“太平泥叫叫”是镇江东乡华山村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有悠久的历史。教师可以基于农耕文化视域设计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走入古镇搜集素材,开设文化长廊,参与校园环境创意布置,建设... 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地特色,设计校本课程。“太平泥叫叫”是镇江东乡华山村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有悠久的历史。教师可以基于农耕文化视域设计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走入古镇搜集素材,开设文化长廊,参与校园环境创意布置,建设制作作坊,组织社团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能构筑可持续的系列课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太平泥叫叫 校本课程
原文传递
材美与工巧——镇江华山村太平泥叫叫 被引量:2
12
作者 纪黎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2年第A06期160-162,共3页
太平泥叫叫是镇江当地的一种民间传统儿童玩具,泥土制成,造型古拙中透露着现代气息,太平泥叫叫制时带哨孔,轻轻一吹便能发出或清脆或浑厚的哨音,我们又可以称之为太平泥哨。文章从太平泥叫叫的制作流程入手进行,展现太平泥叫叫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太平泥叫叫 民间艺术 制作技艺
原文传递
镇江非遗太平泥叫叫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青 《上海工艺美术》 202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太平泥叫叫是镇江当地传统的民间可发音泥塑玩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然而和多数非遗的现状一样,太平泥叫叫目前也处于濒危状态,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难题。文章旨在通过阐述其历史渊源与留存现状,了解它的艺术底蕴与美学价值... 太平泥叫叫是镇江当地传统的民间可发音泥塑玩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然而和多数非遗的现状一样,太平泥叫叫目前也处于濒危状态,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难题。文章旨在通过阐述其历史渊源与留存现状,了解它的艺术底蕴与美学价值,从而探讨其未来的传承与发展,以期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认识并感受到其中的趣与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与发展 濒危状态 太平泥叫叫 艺术底蕴 美学价值 非遗 镇江 历史渊源
原文传递
太平泥叫叫现代化传承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怡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第12期161-162,共2页
'太平泥叫叫'是发源于江苏镇江华山村一带的一种民间的会发声的玩具,迄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它是一项民间工艺,于2006年已被列为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项民间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被现代年轻人所淡忘,'太平泥... '太平泥叫叫'是发源于江苏镇江华山村一带的一种民间的会发声的玩具,迄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它是一项民间工艺,于2006年已被列为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项民间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被现代年轻人所淡忘,'太平泥叫叫'现代化传承于学校教育的介绍和发展愿景,以让其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太平泥叫叫的简介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中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它以泥土为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泥叫叫 发展愿景 江苏镇江 周宝 华山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太平泥叫叫: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15
作者 季天明(文/图) 《风流一代》 2022年第30期58-59,共2页
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发源于姚桥镇华山村的“太平泥叫叫”是镇江极具特色的一种传统工艺,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已被列入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35... 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发源于姚桥镇华山村的“太平泥叫叫”是镇江极具特色的一种传统工艺,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已被列入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35岁的李莹本职工作是一名教书匠,同时还肩负着传承“太平泥叫叫”这一非遗项目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平泥叫叫 人文荟萃 历史文化名城 教书匠 非遗项目 华山村 本职工作
原文传递
太平泥叫叫的新生
16
作者 宦菁(文/图) 《风流一代》 2018年第33期21-21,共1页
作为非遗传承人,殷子晴觉得在太平泥叫叫的传承之外,自己还有将其带出国门、发扬光大的责任。泥巴会发声吗?当然会。太平泥叫叫传承人殷子晴便是这样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90后姑娘。在她手里,不起眼的泥巴也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宝贝。太平... 作为非遗传承人,殷子晴觉得在太平泥叫叫的传承之外,自己还有将其带出国门、发扬光大的责任。泥巴会发声吗?当然会。太平泥叫叫传承人殷子晴便是这样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90后姑娘。在她手里,不起眼的泥巴也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宝贝。太平泥叫叫是发源于镇江市姚桥镇华山村的一种传统玩具,类似于陶笛。它源于南朝,距今已有千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泥叫叫 传承人 华山村
原文传递
花红柳绿六月天
17
作者 华晔 《金山》 2019年第7期69-70,共2页
立夏之后是小满、芒种、夏至……日子一如既往的匆忙,来不及细数,已从指缝中溜走。住院的老父亲,看我的表情一脸茫然,好像不认识。经历几次抢救,父亲的身体愈发脆弱,犹如风中的残烛,随时随地会熄灭。母亲的焦虑像初夏的雨,还没看到乌云... 立夏之后是小满、芒种、夏至……日子一如既往的匆忙,来不及细数,已从指缝中溜走。住院的老父亲,看我的表情一脸茫然,好像不认识。经历几次抢救,父亲的身体愈发脆弱,犹如风中的残烛,随时随地会熄灭。母亲的焦虑像初夏的雨,还没看到乌云,就没头没脑地砸下来……而且,记性越来越差,耳朵越来越背,脾气越来越大。但她每每坐在病床边,握着父亲那没有知觉的手,眼神里就会流露出满满的疼惜和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泥叫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