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始新世末期陨星撞击改变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吗? 被引量:2
1
作者 韦梧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34,88,共2页
关键词 微玻璃陨石 始新世 陨星撞击 太平洋板块运动
下载PDF
重新厘定“四川运动”与青藏高原初始隆升的时代、背景:黄陵背斜构造形成的启示 被引量:31
2
作者 葛肖虹 王敏沛 刘俊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6-217,共12页
迄今为止对华南地区古—中生界褶皱构造变形形成时期的主流认识是晚中生代的燕山期,但是笔者近年通过对黄陵背斜露头剖面的观察、地质图分析和前人认识的资料汇总,认为黄陵背斜经历过早白垩世以前印支—晚燕山运动的构造变形,晚白垩世... 迄今为止对华南地区古—中生界褶皱构造变形形成时期的主流认识是晚中生代的燕山期,但是笔者近年通过对黄陵背斜露头剖面的观察、地质图分析和前人认识的资料汇总,认为黄陵背斜经历过早白垩世以前印支—晚燕山运动的构造变形,晚白垩世、古—始新世经历了伸展隆升或变质核杂岩的形成过程,最终的挤压褶皱构造变形发生在渐新世末大约24.6Ma,即新生代的喜山运动中期。通过研究得到两点启示:(1)引起华南地区NNE走向挤压褶皱与推覆构造最后定型的"四川运动"不是发生在早年谭锡畴和李春昱根据当时资料定位的晚白垩世的燕山期,而应该是古近纪渐新世末的喜山期;形成"四川运动"的宏观背景是始新世中期—渐新世太平洋板块运动的转向,即从43~36Ma以前的太平洋板块向NNW俯冲转为向NWW俯冲,以致构成对中国东部包括扬子—华南板块在内的NWW向挤压,形成中国东部从华南到东北以NNE走向为主的挤压褶皱、推覆构造变形及相应的盆-山地貌,和李四光早年提出挽近时期形成的"新华夏系"构造地貌轮廓一致。(2)中新世印度洋中脊快速扩张,引发印—澳板块向NNE俯冲、推挤引起青藏高原的初次隆升,形成NWW向展布的青藏—闽粤初始高原,黄陵背斜是初始高原与"新华夏系"盆-山地貌的构造结点,具有双重构造特征,经历了中—上新世高原隆升剥蚀和夷平,现今山-盆起伏的构造地貌是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晚期(3.6~0.8Ma)以来快速隆升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背斜 “四川运动”时代与背景 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 青藏高原初次隆升 青藏—闽粤初始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