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政治思想中的《太平记》——以君臣形象的重构为中心
1
作者 张静宇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3年第4期64-77,197,198,共16页
成书于日本中世的军记物语《太平记》儒家思想浓厚,在近世、近代的政治思想建构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广泛传播并有持续影响。近世水户学派为阐释德川幕府政权的正当性而对《太平记》中的君臣形象作了重构,建构了“后醍醐天皇—新田义... 成书于日本中世的军记物语《太平记》儒家思想浓厚,在近世、近代的政治思想建构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广泛传播并有持续影响。近世水户学派为阐释德川幕府政权的正当性而对《太平记》中的君臣形象作了重构,建构了“后醍醐天皇—新田义贞”君臣形象。幕末以中下层武士为中心的维新志士将经幕府重构的忠臣楠木正成作为尊皇的楷模并将其神格化,推翻幕府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近代国家。明治新政府通过国民教育重构了“后醍醐天皇—楠木正成”君臣形象,使之经典化,为近代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记 君臣形象 后醍醐天皇 新田义贞 楠木正成
下载PDF
日本汉文小说《太平记演义》的唐话分析研究
2
作者 王佳璐 《关东学刊》 2022年第5期153-160,共8页
《太平记演义》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汉文学作品,学者们将其归为讲史类汉文小说。先行研究中针对其语言现象的研究视角比较稀少。立足于语言文化学角度、从唐话研究的宏观层面(语言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中日语言接触三个维度)探... 《太平记演义》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汉文学作品,学者们将其归为讲史类汉文小说。先行研究中针对其语言现象的研究视角比较稀少。立足于语言文化学角度、从唐话研究的宏观层面(语言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中日语言接触三个维度)探讨《太平记演义》作为唐话资料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将是今后研究《太平记演义》的一个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记演义》 唐话 品词分析
下载PDF
影响与变异的典型——考察《太平记》中的李杨故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静宇 《新余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3-36,共4页
日本中世时期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引用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故事的引用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日本对中国文学的选择、取舍和吸收。对比中国文学中和《太平记》中李... 日本中世时期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引用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故事的引用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日本对中国文学的选择、取舍和吸收。对比中国文学中和《太平记》中李杨故事,考察出了李杨故事在日本传播的情况,了解了中日文学理念的不同,可以说李杨故事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及在日本的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太平记 李杨故事 影响 变异
下载PDF
“神国思想”和《太平记》中元日战争的叙述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静宇 《外国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21-28,共8页
日本中世时期的军记物语《太平记》以较长的篇幅叙述了元日战争,并以神国思想解释了"小"日本战胜"大"元的原因。本文在梳理神国思想在日本变迁的基础上,指出神国思想是在神佛融合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融入儒家的华夷... 日本中世时期的军记物语《太平记》以较长的篇幅叙述了元日战争,并以神国思想解释了"小"日本战胜"大"元的原因。本文在梳理神国思想在日本变迁的基础上,指出神国思想是在神佛融合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融入儒家的华夷思想之后,体现了"神佛儒"三者的融合,具有强烈的与我国对抗的意图。古代日本对神国思想既抱有强烈的优越感,又怀有极度的自卑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对日本的对外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元日战争之后,日本神国思想优越意识不断高涨,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思想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记 神国思想 神佛融合 华夷思想
下载PDF
《太平记》中三国故事的来源和意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宇 《天中学刊》 2018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日本中世时期的军记物语《太平记》大量引用了我国的三国故事,虽然主要是受唐朝佛教著述中的三国故事的影响,但其中《梁父吟》诗、"诸葛亮死于筹笔驿"等内容是根据我国宋元时代诗集、诗话中的三国要素进行的增补,反映了宋元... 日本中世时期的军记物语《太平记》大量引用了我国的三国故事,虽然主要是受唐朝佛教著述中的三国故事的影响,但其中《梁父吟》诗、"诸葛亮死于筹笔驿"等内容是根据我国宋元时代诗集、诗话中的三国要素进行的增补,反映了宋元时代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情况。《太平记》中三国故事的引用意图十分明确,表面上赞扬了室町幕府的为政者细川赖之等人的谋略,实则批判了他们没有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记 《梁父吟》 司马懿 细川赖之 尺寸之谋
下载PDF
《三国演义》在日本近世的传播与接受——以《通俗三国志》和《太平记》的交涉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静宇 《华文文学》 2021年第6期109-115,共7页
《三国演义》在日本传播与接受的重要标志是《通俗三国志》译本的诞生。《通俗三国志》在语言表达、思想层面都借鉴了军记物语《太平记》,是归化翻译的成功典范。根据《太平记》改写的汉文小说《太平记演义》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其... 《三国演义》在日本传播与接受的重要标志是《通俗三国志》译本的诞生。《通俗三国志》在语言表达、思想层面都借鉴了军记物语《太平记》,是归化翻译的成功典范。根据《太平记》改写的汉文小说《太平记演义》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其思想与蜀汉正统论一致,也契合了日本近世的南朝正统论。德川幕府不断推崇忠臣楠木正成,将其比拟为日本之诸葛亮,建构了与"刘备—诸葛亮"类似的理想君臣组合"后醍醐天皇—楠木正成"。《三国演义》在日本近世的广泛传播与接受对我国文学经典的海外传播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日本近世 《通俗三国志》 太平记 海外传播
下载PDF
《太平记》“黄粱梦事”的生成
7
作者 虞雪健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太平记》卷二十六所载“黄粱梦事”是日本黄粱梦故事的雏型,它对日本后世黄粱梦故事的改编和流播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典故出处、与《太平记》主线故事的关联等问题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比较《枕中记》原文,认为类书或诗注中的节文更有可... 《太平记》卷二十六所载“黄粱梦事”是日本黄粱梦故事的雏型,它对日本后世黄粱梦故事的改编和流播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典故出处、与《太平记》主线故事的关联等问题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比较《枕中记》原文,认为类书或诗注中的节文更有可能成为其直接出典,并通过分析中日两国叙述环境的差异,揭示了出典考据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基于“黄粱梦事”的文本特征,从《太平记》对汉籍的运用、日本人想象中的唐土形象、与主线故事的关联、参照其他原型故事等方面,对文中不存在于中国黄粱梦故事中的情节设定展开了多视角的探讨。从“以梦说梦”的内在逻辑和主线中“宝剑风波”事件的虚构逻辑角度,论证了“黄粱梦事”在该卷乃至《太平记》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记 黄粱梦 出典 原型 神器
原文传递
《太平记》中的中国故事与人物塑造——以护良亲王的能臣武将形象为中心
8
作者 艾宇博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55-65,共11页
日本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在塑造人物、推动作品情节发展以及表达作者观点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我国典型孝子人物中的眉间尺与申生二人,其相关故事的引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与护良亲王孝子形... 日本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在塑造人物、推动作品情节发展以及表达作者观点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我国典型孝子人物中的眉间尺与申生二人,其相关故事的引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与护良亲王孝子形象的刻画有关。而本文则试图跳出眉间尺与申生孝子属性的局限,同时论证伍子胥与护良亲王的相似性,通过分析“眉间尺故事”中眉间尺的武者形象以及“吴越争霸故事”中伍子胥的能臣地位,进而探讨《太平记》对护良亲王能臣武将形象的刻画。并结合“骊姬故事”的引用,综合分析《太平记》利用中国故事书写护良亲王相关故事、刻画其人物形象时所使用的手法及其特点,探究此背后所蕴含着的作者的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记 中国故事 眉间尺 伍子胥 申生
原文传递
《太平广记》引《酉阳杂俎》文字异文研究——以《酉阳杂俎·诺皋记》为例
9
作者 王晶 《巢湖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太平广记》引用了《酉阳杂俎》中的大量故事,通过以其中引《酉阳杂俎·诺皋记》的内容为例进行文字异文研究,主要分为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和正俗字四个部分。在异体字方面,《太平广记》常呈现出两字混用又略有不同的复杂现象;... 《太平广记》引用了《酉阳杂俎》中的大量故事,通过以其中引《酉阳杂俎·诺皋记》的内容为例进行文字异文研究,主要分为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和正俗字四个部分。在异体字方面,《太平广记》常呈现出两字混用又略有不同的复杂现象;在古今字方面,《太平广记》古今皆有,但更常用今字;在通假字方面,《太平广记》用字尽量规避通假,更追求准确的倾向;在正俗字方面,《太平广记》用字多选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广 《酉阳杂俎》 文字异文
下载PDF
日本唐话学者冈岛冠山及其汉文小说《太平记演义》述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虎堂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在18世纪的日本,京都、大阪两地的儒者阶层中兴起了一股学习唐话的风气,一批唐话学者随之涌现出来。这股风气不仅直接促进了中国白话通俗小说的输入、翻译、刊刻和流播,而且大大激发了唐话学者撰写汉文小说的热情。冈岛冠山是当时的领... 在18世纪的日本,京都、大阪两地的儒者阶层中兴起了一股学习唐话的风气,一批唐话学者随之涌现出来。这股风气不仅直接促进了中国白话通俗小说的输入、翻译、刊刻和流播,而且大大激发了唐话学者撰写汉文小说的热情。冈岛冠山是当时的领军人物,其名作《太平记演义》堪称那个时代日本汉文小说的代表作,他的汉文小说创作活动和《太平记演义》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都具有典型意义。今天看来,以《太平记演义》为代表的诸多汉文小说作品理所当然地属于日本古典文学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岛冠山 汉文小说 太平记演义》
原文传递
《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来源再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真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73,共12页
本文探讨了日本军记物语《太平记》与唐代佛教著述中的三国故事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在文献中所处的位置、故事的结构、情节、人物及与史实间的出入等五个方面存在不同于其它相关文献的独特的相似之处,而在《太平记》成书之前,唐代佛教... 本文探讨了日本军记物语《太平记》与唐代佛教著述中的三国故事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在文献中所处的位置、故事的结构、情节、人物及与史实间的出入等五个方面存在不同于其它相关文献的独特的相似之处,而在《太平记》成书之前,唐代佛教著述已经传入日本,由此推知《太平记》中三国故事有可能来源于唐代佛教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记 唐代佛教著述 三国故事
原文传递
《太平记》中的革命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静宇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20-28,共9页
日本中世时期的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叙述了两种对立的革命行为:后醍醐天皇推翻镰仓幕府的倒幕行为和足利尊氏废除后醍醐天皇的倒皇行为。不仅如此,后醍醐天皇推翻幕府的这一"革命"行为,在作品中又被称作"谋反"。... 日本中世时期的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叙述了两种对立的革命行为:后醍醐天皇推翻镰仓幕府的倒幕行为和足利尊氏废除后醍醐天皇的倒皇行为。不仅如此,后醍醐天皇推翻幕府的这一"革命"行为,在作品中又被称作"谋反"。这样的描述体现了《太平记》乃至中世日本对中国革命思想是怎样接受的?本文首先探讨了日本接受中国革命思想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太平记》中的革命思想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记 天皇 幕府 革命 谋反
原文传递
《太平记》中的忠臣观——以万里小路藤房为中心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静宇 《日本学研究》 2014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忠臣観は儒家思想の重要な理念の一つであ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に欠かない一部分である。そして、この思想は文学作品に深い影響を与えたのである。が、儒家思想は日本に伝わった後、長い間、忠臣観が日本文学に影響を及ばさなかった。... 忠臣観は儒家思想の重要な理念の一つであ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に欠かない一部分である。そして、この思想は文学作品に深い影響を与えたのである。が、儒家思想は日本に伝わった後、長い間、忠臣観が日本文学に影響を及ばさなかった。平安時代末期になって、軍記物語が現れ、忠臣観は日本文学に影響を与えるようになった。本稿は主に『太平記』における忠臣観を考察し、漢籍引用という角度から忠臣観はどのように『太平記』に影響を与えたのかなどを究明したのであ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臣 《古文孝经》 万里小路藤房 太平记
原文传递
论《太平寰宇记》的文献学价值与地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保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9-105,共7页
《太平寰宇记》是唐宋地理总志中一部承上启下的巨著,其文献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总志编撰、目录学、辑佚、校勘及史料价值几个方面。对《太平寰宇记》文献学价值的全面评述有利于更加充分发挥《太平寰宇记》的文献资料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 乐史 太平寰宇 文献学价值
下载PDF
《太平广记》人鬼遇合故事的主题类型与文化蕴涵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礼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1-35,共5页
《太平广记》人鬼遇合故事按其主题可分为婚配型和偶合型两种亚类型,每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次生类型。这些故事蕴含了冥婚习俗、世俗情爱和阴阳哲学等文化观念。
关键词 太平广 人鬼遇合 主题类型 文化蕴涵
下载PDF
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贡献 被引量:3
16
作者 华林甫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价值,学术界尚未论述过。作者在通读全书基础上,又仔细爬梳相关文献,挖掘了它在地名渊源解释、地名命名原则的归纳与升华、地名文献引录诸方面的贡献,认为是中国地名学史链条上关键的一环,具有很高的地...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价值,学术界尚未论述过。作者在通读全书基础上,又仔细爬梳相关文献,挖掘了它在地名渊源解释、地名命名原则的归纳与升华、地名文献引录诸方面的贡献,认为是中国地名学史链条上关键的一环,具有很高的地名学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学 太平寰宇 乐史
下载PDF
《太平寰宇记》的编纂体例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新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太平寰宇记》是中国州县志书较完善体例的端始,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本于史。清代乾隆年间的《河源县志》和《龙川县志》,从编纂体例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均继承了《太平寰宇记》的优良传统,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运... 《太平寰宇记》是中国州县志书较完善体例的端始,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本于史。清代乾隆年间的《河源县志》和《龙川县志》,从编纂体例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均继承了《太平寰宇记》的优良传统,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运用了纲目体及平目体的志书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寰宇 总志 方志 县志 体例
下载PDF
《太平记》中的武士形象——以“忠”和“孝”为中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君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73-79,共7页
在《太平记》中,楠木正成和楠木正行二人作为"忠臣"的典范被世人所熟知。此种武士形象的形成除源自于《太平记》本身对二人的描述以外,也与《太平记》对后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本文将不限于日本南朝方的武士,同时也跳出特殊的... 在《太平记》中,楠木正成和楠木正行二人作为"忠臣"的典范被世人所熟知。此种武士形象的形成除源自于《太平记》本身对二人的描述以外,也与《太平记》对后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本文将不限于日本南朝方的武士,同时也跳出特殊的"君臣关系"的框架,以《太平记》全文所描述的武士整体为考察对象。在考察方法上,以《太平记》原文中所出现的"忠"和"孝"这两大关键词为切入点,着重留意作品是如何以"忠"和"孝"这两大概念来对武士进行具体描述,进一步论证"忠"和"孝"对武士的重要性,由此考究出《太平记》所描述的武士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记 武士形象 忠孝
原文传递
『太平記』における歷史叙述と中国故事 被引量:2
19
作者 小秋元段 《日本学研究》 2013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军记物语《太平记》常引述中国典故,作者在卷头的汉文序中阐述了自身的历史观。其主张推翻无德之帝的革命思想,让排挤后醒醐天皇而得以建立的足利氏政权正常化。在第一卷中作者批判了后醍醐天皇的霸道志向,认为理想的君主之道应为王道,... 军记物语《太平记》常引述中国典故,作者在卷头的汉文序中阐述了自身的历史观。其主张推翻无德之帝的革命思想,让排挤后醒醐天皇而得以建立的足利氏政权正常化。在第一卷中作者批判了后醍醐天皇的霸道志向,认为理想的君主之道应为王道,而不是霸道。在第四卷“吴越斗事”的章节中,作者把后醍醐打算夺回政权的情节与中国越王勾践的故事放在一起描写,可见其认为具有霸道志向的后醍醐和勾践属于同一类型人物。在同章节的末尾,还记述了范蠡离开勾践的故事,这与夺回政权后,贤臣万里小路藤房离开后醒醐之事也有相似之处。总而言之,在《太平记》的描述中,作者通过巧妙利用中国的思想与典故,或比拟或旁证来讲述自己的历史观,收到了良好的文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 易姓革命 史記 吳越合戰
原文传递
从《太平寰宇记》中的江西部分看乐史撰著的成就与不足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迎建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文章着重分析《太平寰宇记》中的江西部分,认为州县沿革、户籍、土产记载,反映了宋初的实际情况;山川地名,以得名之由来作为条目的要素,其地名与地理地貌特征有关,与当地出现的禽鸟野兽有关,与历史人物、传说故事、古迹或旧建筑有关。... 文章着重分析《太平寰宇记》中的江西部分,认为州县沿革、户籍、土产记载,反映了宋初的实际情况;山川地名,以得名之由来作为条目的要素,其地名与地理地貌特征有关,与当地出现的禽鸟野兽有关,与历史人物、传说故事、古迹或旧建筑有关。所记述的内容可以补史籍之不足,纠方志之误,并以地理书录入人物与山川名胜题咏。以一人之力所撰此书的成就巨大,然也有缺陷:归属不当,新建置的州军县内容收入甚少,应划入内容仍置于以前所属州县;条目有重复现象;风俗部分大多雷同;有的地名、人名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寰宇 江西 乐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