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轮椅太极锻炼对高脂血症老年残疾患者血脂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德生 黄岩红 刘买如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0,I0010,共8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类型轮椅太极锻炼对高脂血症老年残疾患者血脂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武汉市武昌区16个社区中210例下肢残疾伴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轮椅太极乾坤球干预组、轮椅太极拳干预组和无运动干预组各70例,分别... [目的]为探究不同类型轮椅太极锻炼对高脂血症老年残疾患者血脂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武汉市武昌区16个社区中210例下肢残疾伴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轮椅太极乾坤球干预组、轮椅太极拳干预组和无运动干预组各70例,分别实施为期24周的实验干预.[结果]1)两组干预均使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肌耗氧指数(HOI)、肺动脉楔压(PAWP)及全血黏度(N)水平显著下降,同时显著提升了每分心输出量(CO)、左心室有效泵力指数(VPEL)、心脏指数(CI)及左心搏功指数(SWI);2)两组干预均显著提高了血管顺应度(AC),血脂成分方面,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的变化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3)轮椅太极乾坤球组在改善微循环指标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微循环半更新率(MHR)、微循环半更新时间(MRT)及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MST)均显著降低.[结论]长期有规律的轮椅太极乾坤球、轮椅太极拳锻炼均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老年残疾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心血管功能.比较而言,轮椅太极乾坤球锻炼对改善高脂血症老年残疾患者的血脂水平、心血管功能的效果优于轮椅太极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高脂血症 轮椅太极 血脂 心血管功能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太极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陆颖 李洁 赵晓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此研究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背景,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太极健康”服务国内发展现状和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实践和传播太极健康理念与技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是落实健康中国的具... 此研究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背景,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太极健康”服务国内发展现状和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实践和传播太极健康理念与技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是落实健康中国的具体行动。基于现状调查和实践路径探索,太极健康服务的优化建议应从宏观布局、公众认知、传播效力三个角度讨论。未来,太极健康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将继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太极健康 实践路径 中医药
下载PDF
Anybody仿真太极不同步法时股骨及下肢骨主要关节的应力特征
3
作者 都志豪 朱宇童 +2 位作者 李浩杰 翟丰 李飞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21-3128,共8页
背景:Anybody骨肌建模系统,使用数学建模技术模拟人体骨骼、肌肉和环境的关系,可对人体的逆向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出下肢关节力等指标。目的:分析练习太极拳动作时下肢骨主要关节的应力分布规律,为其科学训练和锻炼价值提供依据。方法:在... 背景:Anybody骨肌建模系统,使用数学建模技术模拟人体骨骼、肌肉和环境的关系,可对人体的逆向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出下肢关节力等指标。目的:分析练习太极拳动作时下肢骨主要关节的应力分布规律,为其科学训练和锻炼价值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选取8名太极拳健将级运动员进行7组步法动作和右腿股骨CT的数据采集。使用BTS红外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太极(八法五步)7组步法动作的运动和力学数据,利用Anybody 7.2骨肌模型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下肢关节动力学参数,结合Workbench 19.2对股骨进行应力计算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利用Workbench软件分析得出了7组步法动作的股骨应力结果,7组动作的应力峰值由大至小顺序是:退步捋势(22.00 MPa)、退步採势(19.379 MPa)、左右移步挤按(9.35 MPa)、左右移步肘靠(6.30 MPa)、进步掤势(4.68 MPa)、进步挒势(2.57 MPa)、中定独立势(0.31 MPa)。②在7组步法动作中2种向后退步动作股骨应力最大(P<0.05),且在7组动作运动过程中的股骨最大应力位置均不同。③上述结果证实,在太极(八法五步)7种步法动作练习时,股骨应力阈值和最大应力位置会随着5种方向(7组动作)运动不同而变化,通过连续训练能够全面地刺激股骨体,进步动作对于股骨体正面和外侧上端影响较大,退步动作对股骨体后面和内侧影响较大,左右横向步法动作主要是股骨体两侧对称受力。④初学者要根据不同步法动作的受力特点来进行针对训练,进步动作和退步动作训练时要注重太极拳的旋转用力以及左右横移步法动作训练时的内侧对抗用力,根据自身薄弱问题,对太极拳训练步法有所侧重,进而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八法五步 股骨 Anybody骨肌模型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关节受力 下肢骨
下载PDF
“数字化太极”打造现代中药产业高地
4
作者 李阳春 俞敏 《企业管理》 2024年第5期80-83,共4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药集团旗下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极集团)以建设世界一流中药企业为目标,以“一个数字化太极”建设为抓手,以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赋能...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药集团旗下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极集团)以建设世界一流中药企业为目标,以“一个数字化太极”建设为抓手,以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赋能中药产业传承创新,打造现代中药产业高地,提升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集团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太极 现代中药产业高地 太极
下载PDF
推进太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雪梅 郝小刚 王平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为推进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从文化学和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研究认为,中国政府为了提高太极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组织了一系列太极拳赛事与活动,这些活动催生了太极授拳、太极服务加... 为推进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从文化学和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研究认为,中国政府为了提高太极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组织了一系列太极拳赛事与活动,这些活动催生了太极授拳、太极服务加工、太极旅游等太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创造了巨大的产业价值。然而,中国太极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产业发展不均衡,太极文化价值功能没有被真正挖掘,专业授拳师与教学资源间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提出整合太极授拳业资源的均衡发展,扩大太极服务加工业规模,尝试走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化发展道路,乘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之风大力发展太极文化旅游业等推进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太极文化 太极授拳业 太极服务加工业 太极旅游业
下载PDF
太极哲学与太极武学的深度融合解析
6
作者 杨建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0,共9页
为从具体的技击技艺层面明晰中国传统主流哲学的思维方式“太极思维”与太极武学的融合点,从而使习武者更加明确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献解读和实践体悟基础上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太极形成于先秦,发展于赵... 为从具体的技击技艺层面明晰中国传统主流哲学的思维方式“太极思维”与太极武学的融合点,从而使习武者更加明确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献解读和实践体悟基础上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太极形成于先秦,发展于赵宋,经历了一个从“作为原始混沌统一体”的“太极即一”到“阴阳交合而化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的变化,“阴阳互根、阴阳并立、阴阳交合、阴阳交融、阴阳一体、阴阳相生”是太极思维的主旨;2)太极武学训练的首要目标是形成以“上下相随”“周身一家”为特色的整劲,这正是“太极即一”思想的具体化;太极武学训练更高层次的目标是形成以“收透吻接”“化发一体”为特色的太极劲,这正是以“阴阳交合”为核心的太极思维的具体化。太极拳之所以被称为“哲拳”“最高境界的格斗术”,皆因遵循了太极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武学 太极哲学 阴阳 思维
下载PDF
自我的太极模型:提出背景与核心观点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凤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64,共12页
目前中国心理学界主要有五种有一定影响的中式自我理论或模型,用评判中式自我理论或模型是否具有良好文化生态效度的三个标准进行衡量,它们虽各有优势,但均无法全面、深入、圆润地描述和解释中式自我的类型和呈现方式。受太极图的启发,... 目前中国心理学界主要有五种有一定影响的中式自我理论或模型,用评判中式自我理论或模型是否具有良好文化生态效度的三个标准进行衡量,它们虽各有优势,但均无法全面、深入、圆润地描述和解释中式自我的类型和呈现方式。受太极图的启发,假若说从精神分析眼光看,西式人格结构图是三明治式立体结构,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看,西式自我主要是特质型、单子论式的独立自我,那么,深受阴阳思维影响的中式人格结构图是像一张大饼样的太极图式,中式自我具有多元文化汇聚性和情境性特点:将太极图外面代表“太极”的最大圆指自我,将太极图里面的阴与阳用来表征一对对具体的自我概念,自我太极模型就可形象地表征中国人受儒、道、佛和西方文化而形成的四种具体自我类型,从而能让人们直观、形象地看清四种子类型中式自我的样式,并能贴切地用来描述和解释分别受儒、道、佛与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的自我类型和自我修炼历程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的太极模型 儒家自我的太极模型 道家自我的太极模型 佛家自我的太极模型 基于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的自我太极模型
下载PDF
凋敝与复兴:当代太极拳的传承困境与纾解之道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全海 金玉柱 刘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在现代性演进中,太极拳表面兴盛,实则遭遇传承困境,出现传承异化、失范与物化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体系离散、功夫缺失、各自为政与受众结构失衡等方面。现代社会中钟表时间勃兴、社会浮躁、拳道舍本逐末、传承人及组织思维僵化等因素共同... 在现代性演进中,太极拳表面兴盛,实则遭遇传承困境,出现传承异化、失范与物化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体系离散、功夫缺失、各自为政与受众结构失衡等方面。现代社会中钟表时间勃兴、社会浮躁、拳道舍本逐末、传承人及组织思维僵化等因素共同造就了这一凋敝之困境,也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涣散。受工具理性的影响,部分传承人故步自封,习练者难以超越自身的认知,对太极拳越来越缺乏身体力行与系统觉知,难以感受其内蕴意义,处在浮躁之中,深层文化意义逐渐衰微甚至被消解。纾解太极拳传承困境可采取如下措施:(1)切实关怀传承人,助推功夫化传承;(2)强化组织化联合,促进赛事化传承;(3)打造太极拳名片,合理产业化开发;(4)深挖太极拳思想,夯实故事化传播。这些举措可以深度彰显太极拳的文化个性,促进其整全性发展和技道复兴,期许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贡献太极拳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太极拳传承 传承异化 传承人 身体哲学 技击艺术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视域下太极扇的美学特征和育人作用的研究
9
作者 蒋敏 《少林与太极》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太极扇是属于太极拳中器械的一种...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太极扇是属于太极拳中器械的一种,它融合了太极拳与其他武术、舞蹈的动作,太极与扇的挥舞动作结合之下,刚柔并济、可攻可守,充满了飘逸潇洒的美感与武术的阳刚威仪,是同时具有观赏性及艺术性的健身运动。因新时代美育受到高度重视,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与新兴太极扇项目结合一起,探究其中的美学特征以及育人作用将会更加丰富太极扇教学,更好地传发挥和完善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作用 学校美育 太极 健身运动 立德树人 美育教学 引领学生 太极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对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峥 刘曙萌 《少林与太极》 2024年第9期67-70,共4页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汲取传统养生和技击智慧而编创的一种武术。太极拳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修身养性,是集文化、健康、武术三种属性于一体的中华传统保健项目之精粹。随着现代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视...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汲取传统养生和技击智慧而编创的一种武术。太极拳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修身养性,是集文化、健康、武术三种属性于一体的中华传统保健项目之精粹。随着现代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儿童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众多体育项目中,太极拳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武术,练习太极拳能促进儿童青少年各方面机能发展,开展太极拳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教学 传统武术 太极拳运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养生 技击 体育项目 修身养性
下载PDF
太极拳的源流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旭 《华夏文化》 2004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和式太极 技击作用 孙式太极 武式太极 陈式太极 杨式太极 中国传统文化 流传 医疗 健身
下载PDF
“太极拳好”的遐思(之二)
12
作者 徐才 《中华武术》 1994年第6期5-7,共3页
太极拳好,好在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人体运动。多年来,我所接触的习练太极拳的中外人士,从亲身受益中一致称赞太极拳好。 太极拳在中国走过了几百年的漫长道路。初时有“十三势”、“长拳”、“炮锤”等套路。18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 太极拳好,好在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人体运动。多年来,我所接触的习练太极拳的中外人士,从亲身受益中一致称赞太极拳好。 太极拳在中国走过了几百年的漫长道路。初时有“十三势”、“长拳”、“炮锤”等套路。18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太极哲理解释拳理,撰写了《太极拳论》,从此出现了“太极拳”的统称。太极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主要的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太极拳。除了拳,还有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枪和技击性的太极推手等太极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锻炼 太极 太极运动 王宗岳 太极 十三势 太极推手 技击性 杨式太极 太极拳运动
下载PDF
拳影流年:永年太极拳社80年风雨历程
13
《中华武术》 2024年第12期48-49,共2页
10月19日,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上海市民武术节暨永年太极80周年华诞暨中法建交60周年太极文化交流大会顺利落幕。永年太极拳社,经历80载风雨,铭刻着国人强身健体的信念,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永年太极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 10月19日,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上海市民武术节暨永年太极80周年华诞暨中法建交60周年太极文化交流大会顺利落幕。永年太极拳社,经历80载风雨,铭刻着国人强身健体的信念,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永年太极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将“中国太极”之歌唱响在世界每一个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文化 中法建交 运动会 交流大会 强身健体 太极 太极精神 上海市民
下载PDF
练习太极拳如何做到虚实分清
14
作者 黄文彬 《中华武术》 2024年第3期58-59,共2页
太极拳运动以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开合有序、松柔连贯、刚柔并济、虚实分清、步如猫行等为主要特点。其中做到虚实分清是一项重要的环节。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讲:“太极拳术以分清虚实为第一要义。”这充分说明了在练习太极拳过... 太极拳运动以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开合有序、松柔连贯、刚柔并济、虚实分清、步如猫行等为主要特点。其中做到虚实分清是一项重要的环节。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讲:“太极拳术以分清虚实为第一要义。”这充分说明了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虚实分清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虚实分清要在套路中充分体现。其实练习太极拳套路的全过程都是在虚实转换当中来完成的。能分清虚实,才能做到周身轻灵。太极拳动作要求是上身立身中正而下身在屈腿下蹲的情况下进行的,如身体的重心坐于右腿时则右腿为实左为虚,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术 太极拳运动 杨式太极 虚实 第一要义 圆活 屈腿 刚柔并济
下载PDF
太极怎样练才能出功夫
15
作者 邓一琳 《中华武术》 2024年第6期40-41,共2页
练太极的人都希望能练出太极功夫,至少能练出一定的功能、功效,希望能够一窥古人描述的太极拳的神奇效果,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耄耋能御众”“四两拨千斤”等等高级技击功效。但大家也明白,要想练出这些技击功效,先要能避免双重。... 练太极的人都希望能练出太极功夫,至少能练出一定的功能、功效,希望能够一窥古人描述的太极拳的神奇效果,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耄耋能御众”“四两拨千斤”等等高级技击功效。但大家也明白,要想练出这些技击功效,先要能避免双重。王宗岳《太极拳论》:“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宗岳 技击 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论》 太极 太极功夫
下载PDF
诠释传统武术文化 演绎太极生活方式——《文心武魂》首发式在西安举行
16
《中华武术》 2024年第11期47-47,共1页
10月19日,武术文化学者、杨式太极拳名家张世昌武术文化专著《文心武魂》首发式,在西安隆重举行,该书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文心武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上阐释武术和太极拳的特性和文化内涵,对武术的溯源和发展,... 10月19日,武术文化学者、杨式太极拳名家张世昌武术文化专著《文心武魂》首发式,在西安隆重举行,该书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文心武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上阐释武术和太极拳的特性和文化内涵,对武术的溯源和发展,对武术、武术文化,对太极文化、太极拳、太极拳文化,对传承和发展等课题做了深入的发掘和探讨,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自己的见解。57万字,526页,内容丰富,装帧精美,堪称上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文化 三秦出版社 太极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太极拳文化 文心 理论与实践 杨式太极
下载PDF
王柏豪:醉心太极 不忘初心
17
作者 星辰 《今日中国》 2024年第1期66-67,共2页
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向世界弘扬太极文化、传授太极拳术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香港,就有这样一位传授太极拳的老师,他是一名海外学成归来的土木工程师,更是陈氏太极拳第十二... 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向世界弘扬太极文化、传授太极拳术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香港,就有这样一位传授太极拳的老师,他是一名海外学成归来的土木工程师,更是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正宗传人,他的名字叫王柏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文化 陈氏太极 土木工程师 太极拳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香港 不忘初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下载PDF
祛魅与返魅:太极拳技击的理性审视
18
作者 刘金钟 米靖 黄康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太极拳技击的发展演进是太极拳技击形象从祛魅走向返魅的逻辑进程。以马克斯·韦伯的祛魅理论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理性审视传统太极拳技击的祛魅历程及其所引发的危机,进而提出现代太极拳技击形... 太极拳技击的发展演进是太极拳技击形象从祛魅走向返魅的逻辑进程。以马克斯·韦伯的祛魅理论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理性审视传统太极拳技击的祛魅历程及其所引发的危机,进而提出现代太极拳技击形象的返魅路径。研究认为:(1)“克力斯玛”光环加持、操化传习与对抗的“缺席”以及技击的“求巧”指向使得传统太极拳技击的祛魅化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2)学术祛魅与实践祛魅共同构成了两条太极拳技击的演进脉络,并引发了对太极拳技击的信任崩塌、技击技术至上主义盛行等危机。(3)现代太极拳技击形象的返魅理路应以太极推手项目为抓手,彰显太极拳技击之门内形象;以综合格斗竞技场、警务实战为应用平台,重塑太极拳技击之门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魅 返魅 太极拳技击 太极推手 综合格斗 警务实战
下载PDF
中医院校太极拳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单静怡 张大伟 王舰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践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太极拳课程的育人价值,并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分别从太极拳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目标、意义及建设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将太极拳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充...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践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太极拳课程的育人价值,并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分别从太极拳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目标、意义及建设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将太极拳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太极 课程思政 案例库建设
下载PDF
太极推手干预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20
作者 陈勇 马超群 +1 位作者 郑松波 李兆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7,共10页
目的:探讨太极推手运动对膝骨关节炎(KOA)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社区招募50名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5)和推手组(N2=25)。对照组给予无监督的KOA居家运动康复指导;推手组给予以太极推手运动为主体的康复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90mi... 目的:探讨太极推手运动对膝骨关节炎(KOA)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社区招募50名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5)和推手组(N2=25)。对照组给予无监督的KOA居家运动康复指导;推手组给予以太极推手运动为主体的康复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90min。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力量、Y平衡测试(YBT)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的测试数据,并使用重复测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推手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12周后,进行对照组和推手组的组间比较,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推手组在VAS、Lysholm评分和YBT测试结果上具有显著差异(P<0.001),在下肢力量和DASS-21量表三个维度的前后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的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各项指标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手组的组内比较显示,推手组VAS、Lysholm评分、下肢力量和YBT测试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01),在DASS-21量表抑郁、焦虑和压力三个维度的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推手运动干预方案能够减轻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动态平衡能力,并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太极推手 运动疗法 太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